崇祯帝究竟犯了哪些错误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生命灯塔


感谢提问。

崇祯是明朝的末代皇帝,但从他即位的那一刻起,他就在位这个帝国的重新振兴而努力,奈何回天乏术,虽殚精竭虑仍于是无补,明朝还是走向了灭亡。

崇祯无时无刻不想中兴明朝,虽然出发点很好,但是却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错误一:没有分清楚两大威胁的主次

明朝末年,威胁明朝统治的一共有两大因素,一是从西北地区进而蔓延到全国的农民起义,二是关外女真族的重新崛起并不断冲击明朝的正统地位。

明朝末年的财政收入是很感人的,且大头都扔到了关外的关锦防线上,根本无力同时应对两大威胁,偏偏崇祯还想一次性全部消灭。

从实力上来看,李自成等乱匪相比较清军来说是比较容易扑灭的,若是“攘外必先安内”,将关外的精锐部队调入关内,先平掉国内乱匪,再去应对清军,应该相对会容易的多。


错误二:对待阉党太过粗暴

崇祯还是亲王时受到过东林党人的熏陶,也认为东林党人是正义的化身,而忽略了政治斗争本身就没有对错之分。

崇祯认为明朝末年政治腐败的根源在于魏忠贤领衔的阉党乱政,杀了魏忠贤就可以结束黑暗的吏治。然而真正的根源在于文官集团本身,人性贪婪,文官们无休止的贪污受贿才是腐败的根本。

除去魏忠贤后,东林党重新执政。东林党虽死里逃生,但是依旧跳不出党争这个局限。在东林党人看来,只有他们的观点才是正确的,“非吾族类,其心必异”,不是东林党的人,就一定是奸佞。加之文官排斥武将,使得太多的人对东林党不满,造成了政局不稳。


错误三:对文官和士大夫集团宽容

因为应对清军的入侵使得军费支出占到了财政收入的大头,且居高不下;西北灾荒又无力赈灾使得流民四起。

明朝不得不增加财政收入来应对没钱的局面,其中之一就是裁撤驿站,而另一个措施就是增加税收,将压力转到百姓身上。

江南地区本就富庶,因此增加税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而西北地区土地贫瘠,且又遇到灾荒,百姓无力承担,就连温饱都无法保证,也给了造反充足的理由,导致西北地区民变四起。

而与此同时,高高在上的士大夫和文官集团依旧我行我素,吃喝玩乐,迎来送往。李自成攻下北京后,麾下刘宗敏从北京王公大臣家中搜刮出了金银珠宝无数。而崇祯自始至终从没有向这些阶层要过钱或收过税。


错误四:行事激进,对臣子缺乏信任

崇祯从不轻信大臣,如果说明朝什么时候的首辅最难当,一定是崇祯年间。崇祯在位期间的首辅换了一个又一个,没有人能坐稳位置超过两年。而每个人的执政理念又是不尽相同,这也导致政令朝出夕改,政令混乱。

在袁崇焕这个镇守关锦防线的大将身上,他缺乏应有的信任,请人回来的是他,杀人的还是他。仅仅一次北京被围,他就中了皇太极的离间之计。虽说袁崇焕骄傲自大,有取死之道,但对自己亲自请回来的大臣没有应有的信任,实在是不该。

明末乱匪横行之时,崇祯曾任命多位武将剿匪,每一个都有平定乱匪的能力,他却换了一个又一个,导致最后每个人都以乱匪不在境内为第一要务,从而也丧失了很多彻底剿灭乱匪的时机。


小结

崇祯作为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内心中渴望中兴明朝,然而年少登基也使得他血气方刚,而且行事激进,在魏忠贤、袁崇焕等人的事情上都没有尽善尽美,使得朝政不稳,自毁北方长城。


盛夏一抹清凉


崇祯皇帝究竟犯了哪些错误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崇祯皇帝其实是一个很尽职的皇帝,只不过他改变前任皇帝遗留下来不合理的措施进行的太快也太早了,因为当时的局势以不能进行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

明朝的两大势力[阉党及东林党]控制着明朝的政治体制,而阉党一直就掌控着实际权力,以魏忠贤为代表的阉党集团是最有代表性的,魏忠贤在权力巅峰时期哪可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并号称九千岁,可见魏忠贤的权力有多大,阉党的势力有多大。

崇祯皇帝在没有登基以前,就耳闻目睹了阉党集团的所做所为,再加上他一直就和东林党人接触比较亲密,东林党对哪时的崇祯皇帝影响是比较大的,所以他一登基上台就开始了他制定的政治改革,当然了改革的对象就是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改革获得了圆满成功,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彻底的走下了大明的政治舞台,可是从此明朝的恶梦也就开始了。

东林党主要是以文臣为主的,他们的权力比武将可要大的多,以前有阉党在的时候对东林党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所以东林党独大时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对守边将土的打击压窄也就没了章法,也正因此使得各地总兵心中都存有很大的不满,最后导制局势进一步的恶化,最终亡了大明的江山,最后一个留在崇祯皇帝身边的老太监叹气说到…要是忠贤在事情也不至于此,这时的崇祯皇帝也许想到了他的皇兄临终时,叮嘱他的事,大事要靠魏忠贤。

所以崇祯皇帝也许很后悔杀了魏忠贤,所以也只能叹气的登上了煤山(景山)走向了哪棵亡明之树,强胜几百年的大明亡了。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看法,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与风互语


为何明朝会在崇祯皇帝手里灭亡呢?有十七年的时间可以让明朝起死回生,但是他却没有,反而成了最后一位明朝君主,有些人归结于上天的灾难以及人祸。不然明明是一手好牌,怎么到最后却打得无比烂?

其实,在刚当上皇上的那会儿,崇祯皇帝还是一个励精图治,想要好好治理国家的好皇帝,不过他却做错了,一件事儿,也是这件事儿给明灭亡埋下了伏笔。少年皇帝,年轻气盛,看不惯当时的大宦官,魏忠贤,一心想把他给杀了,把权力集中到自己的手上,但是却操之过急,草率的杀掉了魏忠贤,端了宦官的老巢,引起了朝堂的震动。

要知道当时的,西厂东厂锦衣卫,可以是一个监督百官的监察机构,是皇帝的耳目,帮助皇帝更好的掌握大臣们的动向,而崇祯的举动是彻底断了自己的耳目,表面看是把权利集中到了自己的手里,其实暗地里失去了更多的权利,真的是糊涂。

再之后又爆发了战争,内部农民起义,李自成也趁势发展了起来,再加上满洲的侵扰,最终导致明朝亡了。

而之所以爆发农民起义,是因为恰好处于小冰河时期,百姓们没有住所,吃不上饭,没有地方可以去,朝廷又没有及时的去赈灾,再加上地方上的官员,贪污克扣,过度的压榨百姓,才导致的农民起义。

这里,也就能看出,崇祯皇帝不会任用官员,致使东林党的势力一天比一天大,而底下的官员构成又比较的冗杂,所以在赈灾以及镇压农民起义这些事情上,毫无用处,甚至起到了恶化的作用。

同时崇祯还因为用人不当,造成了很多奸臣联合坑害忠臣,像著名的将领卢象升,就被诬陷导致阵前逃走了,还有当孙传庭在潼关战死之后,因为内心怀疑,孙是不是没有真的死,所以什么恩赐都没有给他的家人。导致了很多的忠臣,心寒,也导致了更多的人追随李自成。

这样看来,虽然上天给了崇祯十七年的时间,但是由于自己不懂如何治理朝政,不懂收拢人心,不会任人唯贤,再加上天灾人祸,所以导致明朝的最终灭亡,我们可以换个想法,假如说,崇祯杀了魏忠贤以后,能够把握机会,把厂卫系统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完善他的监督机构,不任用昏官,在天灾发生后能及时赈灾,那可能又是另一个结果了,来自小李侃历史


长白山公爵


我是国师,我来回答

崇祯皇帝朱由检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同时明朝最后一位皇帝。虽然崇祯非常勤政,但还是改变不了王朝覆灭的结局。

表面上明亡于李自成,实际亡于朱由检自己,从他开设清除魏忠贤,重用东林党,就注定了做个亡国之君,帝王之术在于制衡权力集团,一边独大,注定会政体崩坏。

崇祯在登基以前没有接受过完整的皇宫内的教育和管理 。缺乏对治国理念的学习,而且也没有过人的天赋。只能靠勤奋弥补,寻找经验,摸索一条救国之路。

崇祯上台之后,废除了工商税,国家税收少了,就要在军备上做克扣,导致战争失利。同时加征,于是开始不断加征三饷,即辽饷、剿饷、练饷。当时的土地兼并严重,大地主隐瞒田地数量,只交很少的田赋。加上天灾,西北农民的收成并不好。在这种情况加附征税,农民不想造反也会被逼的造反。在这一点上,崇祯不如天启。

当时皇太极不时进犯,农民起义也愈演愈烈,可谓内忧外患。这是崇祯刚愎自用。不以能力和才干作为用人标准,单纯靠个人喜好,作为一国之主却不选贤任能,王朝覆灭也在所难免。

崇祯上台后任用阎鸣泰为兵部尚书,与后金作战中立下战功。但因为阎明泰与魏忠贤有关,就被流放边疆。崇祯很喜欢王在晋,皇太极不想碰袁崇焕这个硬钉子,关宁锦防线。从蒙古喜峰口入关寻找突破。王在晋得知消息后却迟迟未动,导致金兵入关,即使如此,王在晋只落得“削籍归”的惩罚。而前去救援的袁崇焕却被凌迟处死。

崇祯后来任用梁廷栋为兵部尚书,也是他建议崇祯辽饷之外再征收“剿饷”。农民起义也越闹越大,后来辞去兵部尚书。又当了宣大总督,后金破关后,和张凤翼一起自杀。后来崇祯又任用熊明遇 ,因为熊明遇为判了死刑的沈棨辩护了几句,结果就被崇祯革职。


崇祯是个勤政节俭的皇帝,但他更是一个好面子、刚愎自用、猜忌多疑的皇帝。他在国家管理方面的问题很严重。缺乏对人才的识别力和判断力。明史评论崇祯帝的性格缺陷。说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

总结一下就是,崇祯真不算个合格的领导,他是很勤奋,可惜努力错了方向,再怎么用力也是无用功,甚至会起到反效果


我是国师请别开枪


“昏庸无能”、“荒淫无道”一直是中国历史上亡国之君的代名词,但凡事总有例外,明思宗朱由检就是代表之一。


内忧外患,灾祸连连

明朝末年,天灾不断,人祸连连。明朝政权因历代宦官弊疾而导致朝野动荡;另一方面天公震怒,使得大旱连年、瘟疫不断、蝗虫蔽日,田地里颗粒无收,天下老百姓苦不堪言。据统计:崇祯皇帝在位期间,基本是年年大旱,接踵而至的又是连年瘟疫和蝗虫灾害,没有一年称得上太平年。

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米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

就这样,老天爷的不开眼再加上朝廷宦党乱政造成的严重影响,导致天下老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反对明朝统治;除了内忧之外,东北女真族又乘势崛起,屡屡骚扰大明边境,沿海方面又有倭寇杀人放火。内忧外患日日不断,明王朝的根基早已经风雨飘摇,而此时的崇祯皇帝仅仅17岁。

励精图治,壮志难酬

这位年轻的君主并未因国家的局势而感到悲观懈怠,反而励精图治,勤于政务。他先是抓准时机铲平了宦官之祸,随后又起用贤才,修缮国事、抵御外侮。但崇祯皇帝太过于操之过急,他屡次更换朝中大臣,导致人心涣散,后期又因国事伤怀、滥杀无辜,导致前期的一切努力化作泡影,最终迎来了“甲申之难”,国破家亡。

公元1644年3月18日,明思宗皇帝朱由检心如刀绞,面对着大明天下的万里河山,泪如泉涌。这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亡国之君心如死灰,他杀死了自己的女儿,劝自己的皇后和贵妃自尽,一夜无眠,第二天带着太监王承恩在煤山自杀殉国。

一个国家的灭亡,不是一朝一夕所造成的危害,也不是因一两个人的错误而导致,而是几百年来积攒下的种种弊端和当时的层层矛盾冲突所引发,明朝灭亡,又岂能只怪崇祯皇帝一人?“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可见这位空有一腔抱负却无法施展的亡国之君,到死还抱着对祖宗的愧疚之心,担心着自己的子民,令人潸然泪下!


与狼共舞的历史和旅行


一、肆虐饥民。当时天大灾,崇祯前五年财政总支出行政军费2650万两,宗室2860万两,而赈济只有区区的37万两!此后,每年又开征辽饷、边饷、练饷三饷900万两,把晋陕中原的饥民往死里迫。

二、抄杀、迫害死大批能臣良将。

崇祯采取一系列灭汉自肥的措施,引起了大汉饥民的激烈反抗,一波又一波的饥民起义,终于埋葬了罪恶的猪明朝。


安平144796971


1、清理魏党矫枉过正

魏忠贤是一定要处理的。魏忠贤死后,为了扩大战果,彰显自己的圣明,肆意扩大魏党的名单,做成逆案大案,造成政局动荡则不可取。比如内阁:朱由检执意要将这几个全部一刀切掉。换上来都是起至废籍的六个新内阁,以及中旨任命的首辅。


我们只知道崇祯皇帝换内阁频繁,但是换别的官更频繁。他上任以来这几个月,六部尚书换了五个部,其中兵部尚书换了四个人,一共八个尚书。到崇祯元年这一年的上半年,六个部的尚书又全再换过一次。到再元年年底,六部里的尚书又换了四个部。崇祯二年,再换掉了四个尚书。朱由检为定逆案以显摆自己的功绩,对官员进行大量换血,迅速导致朝廷政局不稳。

这些新上来的高层根本站不称脚根,崇祯二年就马上要进行二次内阁推选,并且以温体仁的捣乱,最后以失败告终。这一次又一次的人员大换选,不仅使得明朝的后备人才极速消耗,同时也加大朝廷暗流汹涌,攻伐更甚。


2、外交政策严重失措

一、是西南对奢安的民族战争又过于操切,尽管崇祯二年,西南已经上报基本平定,实际上并没有彻底。由于崇祯三年以后征调西南的作战部队,结果西南局势再度恶化,一直拖到崇祯七年才平定。再之后,崇祯十四年,又暴发了沙普之乱。

2.东南海盗郑芝龙求召安,明朝廷对海权毫无任何意识



3、军事改革局部成效

明朝的整体军事完全得不到改变,兵部一厢情愿的驿递改革,致使腐化的军队更加脱离控制。已经完全败乱的军屯制也完全没有进行整顿,十几年以后孙传庭后来在西南局部进行整治,且极有成效,当然,坚持的时间很短,那是后话了。发生了已巳之变,暴露了其完全不堪作战的问题。



4、对内剿匪政策不定

崇祯元年、二年间,刚刚发生西北农民起义,其实还不是大患,关键的问题在于处理得当,不能急于求成,朝廷派出的是一个完全不知兵的杨鹤。派了杨鹤也没关系,杨鹤至少还“清慎自持”,在前线表现的还不错,有剿有抚,剿抚并用,农民起义得到了极大的缓解。这个时候朝廷又开始操之过急,不会指挥乱指挥,不懂军事的官员乱出主意,弄得剿也不是,抚也不是。


5、财税收入掌控不足

崇祯三年开始,从南京、浙江开始的一些地方纷纷恢复原有的避税苗头,各种投机倒把。之后经历了已巳之变,各地士绅又借此脱逃税赋,税收变更加困难。崇祯三年,蓟辽的费用大增。


总结:重病之人,庸医乱治,以致身死


崇祯皇帝接手的,本来就是一个重病的王朝。需要一个类似秦皇汉武式的英主出现,或者象商鞅张居正式的名臣,或可挽回明朝不亡,最不济,有这样的人才出现,也能扭转明朝走向灭亡。


最后总结为:重病之人,庸医乱治,以致身死。



史学那些事儿


崇祯帝接位时,大明帝国己经风雨飘摇,回势衰退,崇祯帝也算是工作很勤勉苛刻,但仍未能挽救回大明,他自己是要承担相当的责任。

首先是义气用事,坏了局势。身为皇帝,需要做好的事是平衡各方势力,用好天下人才。崇祯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着手掀翻了魏公公势力,造成东林党一党独大、局势失衡。而东林党人却多眼高手低之辈,加据了国势的弱化。

其次,用人多疑,自毁长城。在北方威胁日益加重的压力下,对手中能人却不能放手任用,多次中了敌人反间计,亲手毁灭了能臣良将,尤其是袁崇焕的死,等同自己拆除了守护北方的屏障,将大门敞开让后金长驱直入。

再者,不识局势,刚愎自用。崇祯身为皇帝,生活极为简朴,工作勤奋努力,但却是乱作为。一心想恢复国力,促进中兴,然而却不能因势施策,有效应对时弊,稳定局势,反而朝令夕改,随意撤换各部能臣,让各级官员无所适从,更推动时局进一步恶化。


壮家土人


原因很多,主要二条。

一,战略失误。当时,外有后金入侵,内有农民起义。

以崇祯的能力,能处理好一方面都有困难,他却两边一齐搞。结果内外交困,腹背受敌,焉能不败。

当时与后金议和,是有可能的。这是一条上策。

如果能与后金议和,可以转移一部分财力和军队用于解决国内矛盾。

解决国内矛盾,不能单靠军队镇压,而应从救济灾民入手,千方百计酬钱救济灾民,是当时解决国内矛盾的最好办法。贵族、官吏、地主手里有钱,为什么不让他们拿出钱来救济灾民呢?

二,滥杀大臣。

崇祯滥杀了,或者胡乱罢免了许多大臣。这其中,尤以杀袁崇煥性质最恶劣,影响最大。

崇祯亲任袁崇焕为蓟辽总督,亲授袁上方宝剑,给以专杀权力。

袁崇焕筑牢了关锦防线,使后金在山海关外无计可施。

皇太极率军绕道偷袭京城。袁崇煥千里驰援,浴血奋战,击退皇太极。

这之后,如果崇祯仍重用袁崇焕,加强长城薄弱环节的防御,极有可能压制住清军入关的野心,迫其议和。

可是崇祯却听信朝中一班贵族和庸臣的谗言,残杀了忠心贯日的袁崇煥!

在杀袁崇煥的罪状中,只有杀毛文龙一条勉强说得过去。在这件事上,袁崇煥有错,但无罪。因为杀将的权力是你崇祯亲自给予袁崇煥的。

还有一条罪状,说袁崇煥私下与后金议和。这根本就算不上罪。如前面所分析的,如果能跟后金议和,那对明朝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实际上,崇祯自己也想和后金议和,又怕朝臣议论,没有实行。议和何罪之有?

崇祯杀来罢去,终于把自己搞上了景山的歪脖树。这时他犹未觉悟,以为朝中全是奷臣,害了他。

欢迎点评。


夕阳晚霞


崇祯帝受命于明末乱世,虽殚精竭虑奈何大厦将倾非人力能挽回,况崇祯帝资质中流,纵横捭阖间犯下许多致命的错误,以致局势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遂吊丧于煤山上矣!

回头看来,崇祯主要犯了以下错误

一、裁撤驿站,放出祸首

崇祯帝上位伊始,逢北方大旱,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天灾人祸不绝,政府运营难以为继,于是精简机构,大量国家公务员面临下岗,这其中就有明亡的直接元凶—李自成。人事不察,天灾迭出,没有地方睡这帮游民可以睡路边上,睡山洞里,没有东西吃则只能铤而走险,揭竿造反

天灾和崇祯有什么关系呢?用现在的话说,人品差呗,那就是你崇祯的责任!有意思的是,到了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多年的蝗灾鼠疫消散地无影无踪,华北各地风调雨顺,社会经济开始复苏

所以,人品这东西,你不服不行啊

二、急功近利,用人存疑

为了剿灭李自成这帮流寇,崇祯帝煞费苦心,可谓病急乱投医。十三年间,剿贼主帅是走马灯似的换了又换,杨鹤、洪承畴、曹文诏、陈奇瑜、洪承畴、卢象升、杨嗣昌、熊文灿、杨嗣昌等将领轮番登场,崇祯帝活生生的演了一出“纸上谈兵”

可见崇祯内心很焦虑,同时也很矛盾,一天一个想法,一月一个战略,“欲速则不达”,要知道前线频繁更换主将是兵家大忌,因为每个将领的精神要领无法得到连续的贯彻实施,这样下来则总是在变动中给予流寇喘息之机。坚持一种方法,坚持下去总有成效,再花哨的战略,频繁更换,收效只能甚微。比如曾国藩坚持贯彻“结硬寨打呆仗”的思想,先逐个将长江上游的太平天国据点拔掉,顺江而下,再令李左荡平苏南浙北,最后会攻南京从而克复金陵,如果清廷没有对湘军的充分信任以放权,而只是让绿营八旗江南江北大营乱打一气,估摸着清政府得提前五十年灭亡

崇祯帝这样瞎搞的结局就是,流寇越剿越多,直至最后把自己心态玩崩

三、自毁长城,中计杀袁

多年的内外交困下,无论财政还是内政都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此时的崇祯已经半疯了,内心早已“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任何不利消息都会摧残他敏感脆弱的小心脏

当他内心开始相信袁通金卖国的那一刻,大明的倾覆已经注定了

四、优柔寡断,战和不定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崇祯知道这点可他总是心存幻想,内心明明想议和结果在多种因素制约下他还是没有走出那一步,将自己在两线作战的尴尬境地中越拖越深。李自成不会等他丰富的内心戏演完,一路向北偷家成功,威克特瑞

五、五内俱焚,慌不择路

不可否认崇祯帝自尽的姿势是很帅的,可这是对他老祖宗朱重八打下的朱家天下的极度不负责,可以不学勾践,那个难度系数太大,可参考下南宋赵构的做法又有什么难的呢。他这一死,明廷没了主心骨,吴三桂之流连个念想都没了,要知道崇祯帝毕竟坐了十七年的大位,对吴三桂还是有恩的,华夏子民将领还是认的,其影响是南明那些废帝没法比的。如果崇祯帝选择南下,那些因为拒绝剃发而被屠杀的民众就不会白死了,东山再起,未为可知。

可怜的崇祯帝身体力行地给后人写了一部末代君主覆亡教科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