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瞭解女人的男性作家——斯蒂芬•茨威格

有兩種作家可以稱之為偉大。

一種是具象出背景裡最格格不入的那個人,描述對時代的抗爭;

一種則是將一個人融入整個民族和整個時代,描述時代的縮影。

如果第一種的代表是卡夫卡,黑塞和加繆,那麼茨威格便是第二種。

他把人性看的如此透徹,以至於每個人都能在他筆下找到自己的影子。


最瞭解女人的男性作家——斯蒂芬•茨威格


我選出了最能代表其獨特視角的三篇中短篇小說。也許在此之前你只是聽說過茨威格,那麼希望看完這三本的解讀,你會對他有一個大致瞭解。

  • 《灼人的秘密》

1911 · 豆瓣評分9.0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1922 ·豆瓣評分8.7

  • 《象棋的故事》

1942 · 豆瓣評分9.0

三篇故事寫於茨威格的不同時期,分別講述了孩子、女人和男人視角下的故事。其中最後一部《象棋的故事》發表於1942年,也是茨威格在巴西服毒自殺的同一年。

隔了一個世紀縱向來看,三篇故事筆法上苦澀的變化或許和茨威格本人的經歷也有著莫大關係。

《灼人的秘密》

他不知道她也感激他

是他把她從一種無益的豔遇中拯救了出來

她就用這種擁抱把愛的既苦又甜的重負留給了他

像是一筆遺產

這個故事的主人翁是一個十幾歲的小男孩,而書名裡的“秘密”指的就是小男孩發現了母親的私通。

曾經幽默風趣、見多識廣的叔叔,不過是為了吸引母親而故意討好他,男孩意識到自己一直在給他們的私通創造機會和藉口。一旦二人達成共識,小男孩便失去了某種作用,被拋入一個孤單的,充滿猜疑的角落。

他那孩童世界裡簡單的非黑即白解釋不了現在發生的事情,他不知道這些事是對是錯,說不清這些人是好是壞。沒人顧得理會這個可憐的男孩,他從人人歡迎的乖小孩變成了他們紛紛躲避的累贅。孩子獨有的巨大的自尊心讓他無法容忍這一切。成人的翻臉和利用讓他震驚,而母親光明正大的撒謊更讓他憎恨。為了引起周圍人的重視,也為了發洩這個秘密帶來的憤怒和失望,男孩選擇了離家出走。


最瞭解女人的男性作家——斯蒂芬•茨威格

電影《灼人的秘密》(1933)劇照


故事的結尾部分是我最喜歡的:男孩很快被領回家,家人圍繞的噓寒問暖讓他重獲安全感。或許男孩最初的目的有一種要把這張窗戶紙捅破的快意。而最終,當他看到了母親的哀求和羞愧,男孩選擇擔起這個秘密,將出走的過錯攬在自己身上。

孩子感到,突然間一種溫暖的感情,一種巨大的狂喜流過他的全身。他明白了她要他保守秘密,他覺得他那小小的嘴唇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她信賴他,他全身浸透著驕傲。猝然之間,他產生了一種自我犧牲的勇氣,他要加重自己的過錯,為了表明自己是多麼值得信賴,自己是一個好漢。

在這一刻,男孩窺探到了成年人的內心。他藏下了母親的秘密,這個秘密是母親跟他之間的紐帶。這個秘密讓一個女人迴歸家庭,成為合格的母親,而男孩將從此踏入成人的複雜世界。

他溫柔地回答了母親的愛撫,把這當作是和解,當作是對他的沉默的答謝。直到以後,多年以後他才認識到這淚水是一個老之將至的人的誓言。從現在起,她只屬於他,屬於她的孩子,這意味著她放棄風流生涯,意味著她與自己的慾念訣別。他不知道她也感激他,是他把她從一種無益的豔遇中拯救了出來;她就用這種擁抱把愛的既苦又甜的重負留給了他,像是一筆遺產。

這篇故事寫於茨威格30歲的時候,收錄在《初次經歷》小說集裡發表。這一年,茨威格與弗洛伊德結識,並深受其影響,在他筆下,對於孩童和母親細膩真摯的心理描寫已初見鋒芒。

之後茨威格的著作幾乎全部圍繞人物的心理和情感進行描寫,把種種荒誕,極端甚至變態的心理進行精準切割,讓人覺得難以置信的同時,又深信不疑。十年後轟動世界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將這種風格帶到了極致。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最瞭解女人的男性作家——斯蒂芬•茨威格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1948

你從來也沒有認出過我你從我身邊走過

就像從一條河邊走過你踩在我身上如同踩著一塊石頭

你總是走啊,不停地走

卻讓我在等待中消磨一生

《一位陌生女人的來信》享譽全球,可以算作茨威格感情描寫的代表作,也是大多數人的愛情啟蒙。

茨威格被譽為“全世界最瞭解女人的作家”,而這個故事裡的主人公是他筆下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位女人。

全文貫穿著熾熱又絕望的感情,伴隨著主人公從一名少女到名媛再到母親的成長史,就像在聚光燈下,拿手術刀一寸一寸地剖析了她的一生。從13歲開始,她的一生便都獻給了愛情,一直到她臨死前都沒有片刻的暫停。

你或許會訝異一個人的感情怎能如此強烈,怎能持續如此之久,如同在熊熊大火之下燃燒不盡的森林。而這漫天的烈焰都被一副薄薄的血肉之軀包裹住了,以至於愛情的另一方置身火焰卻毫無察覺。它讓我知道了,真正的愛情是說不出口的。

我沒有想到,我對你的心靈來說無論是相隔無數的山川峽谷,還是說在你和我那抬頭仰望的目光之間只相隔你窗戶的一層玻璃,其實都是同樣的遙遠。

我要讓你知道我整個的一生一直是屬於你的,而你對我的一生卻始終一無所知。


最瞭解女人的男性作家——斯蒂芬•茨威格


這份感情如此令人稱奇,它曾多次被翻拍到熒幕,著名好萊塢女星瓊·芳登和徐靜蕾都曾詮釋過這位陌生的女子形象,各自都有不同的韻味。


最瞭解女人的男性作家——斯蒂芬•茨威格

芳登的形象嬌弱惹憐像陷入愛情魔咒的苦命仙女,不食人間煙火


最瞭解女人的男性作家——斯蒂芬•茨威格

徐靜蕾則沉穩冷靜看上去是被生活折磨過的有故事的風塵女子

此外書裡有一點也十分有趣。

全文開頭便道"41歲的小說家R先生",茨威格也是寫在41歲。若把整個故事翻過來看,這一點很有意思。文中把R先生概括成16個字:

感情熾烈,生性健忘,一見傾心,愛不忠誠。這種看上去矛盾的評述一針見血,同時也印證了女人在信中反覆強調的一點:R先生性格上的“雙重性”——即嚴肅的學者心態,象徵著他本人形象上陽光的一面;和感情慾望強烈的孩子心態,象徵著他陰暗的一面。或許這也正是茨威格本人的心理狀態。

《象棋的故事》

你就像玻璃罩裡的潛水員,身處寂靜無聲的黑黝黝的海洋裡

甚至感覺到通向外部世界的繩索已經扯斷

你永遠不會被人從這無聲的深底拉回到水面上去了

你的周圍到處是一片虛空一片綿延不斷的完全沒有空間和時間的虛空


最瞭解女人的男性作家——斯蒂芬•茨威格

《象棋的故事》1999年版


《象棋的故事》是茨威格生前發表的最後一部中篇小說。

這篇故事突破了茨威格慣常的題材,不再描述情愛,但手法仍是採用第一人稱。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寫是全篇的亮點,將一個正常人在納粹監禁下的壓抑,和他逐漸發瘋的過程展現的淋漓盡致。

B博士的家族多年來管理著皇室和修道院的財產。納粹分子上臺後,把他監禁了起來,想從他那裡搜刮奧地利高層的財富。在一間只有桌子,床,窗戶,洗臉盆的房子裡,B博士過著死寂一般的生活,和無休止的盤問。

我的每樣東西都被搜走了:搜走手錶,讓我不知道時間;搜走鉛筆,我就無法寫東西;搜走小刀,使我無法割斷動脈血管;就連抽支菸稍微提提神也不允許。除了不許說話、不許回答問題的看守,我見不到一張人的臉,聽不到一點人的聲音;從早晨到夜晚,從夜晚到早晨,眼睛、耳朵以及所有其他感官都得不到一絲養料。

你就像玻璃罩裡的潛水員,身處寂靜無聲的黑黝黝的海洋裡,甚至感覺到通向外部世界的繩索已經扯斷,你永遠不會被人從這無聲的深底拉回到水面上去了......你走來走去,走去走來,來來回回,循環往復......什麼也沒有發生。你仍是孤獨一人。孤獨一人。孤獨一人。

偶然間,B博士從盤問室裡偷來了一本書,這是一本棋譜。這本畫滿了天文符號的棋譜構成了他整個的精神世界,他沒日沒夜地鑽研它,企圖逃避嚴冬般的牢獄生活。他把床單當做棋盤,把蒐集的麵包屑當做棋子,日復一日地覆盤著書上的一百五十盤棋局,把所有象棋大師的心思都琢磨個透徹。隨後他分裂出了另一個自己,無休止地下起棋來。

他將所有的時間都花在探索這小小的格子上,一步一步走近自己內心的深處,直到無法控制。B博士無法忍受象棋之外的世界,離開棋局的一分一秒對他來說都度日如年。監禁結束後,他獲得身體的自由,靈魂卻依舊被束縛。他被診斷為“象棋熱病”的患者。

雖然他走來走去顯得很急,然而他的腳步所邁經的那個空間範圍每次都是一樣的,這就彷彿他在空蕩蕩的房間裡每次都碰到一個看不見的障礙物,迫使他不得不往回走。

我不禁打了個冷戰,我發現,他這樣走來走去,無意中重現了他從前那間囚室的尺寸:在他被囚禁的幾個月中一定也是這樣,雙手抽搐,肩膀蜷縮,同關在籠子裡的動物一樣跑來跑去;他在那兒一定就是這樣,就只能是這樣來來往往跑了上千次,在他僵呆而興奮的目光裡閃爍著發狂的紅光。

B博士的棋如此高超,他輕易地擊敗了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在象棋的世界裡,他是隨心所欲的王;而在現實生活裡,他卻被永遠的困在那間小房子裡,他將永遠都無法走出那一張小小的棋盤。


精神上一時的饋贈是能讓肉體追求一生的動力,同樣精神上的折磨也往往甚於肉體上的酷刑,對於觀察敏銳、感情細膩的人來說,精神大於肉體。這大概是茨威格終其一生都熱衷於描寫壓抑的情感,描寫那些癲狂的心理的原因。

藉助著這篇充滿控訴的故事,茨威格在文學上確立了反法西斯的立場。但命運還沒來得及讓他寫出更多,就給他的人生匆匆畫上了句號。同一年,茨威格因忍受不了納粹的迫害,攜妻子一起服毒自殺,慘死在異國他鄉的巴西。


最瞭解女人的男性作家——斯蒂芬•茨威格

茨威格跟妻子服毒自殺

與我操同一種語言的世界對我來說業已沉淪,我的精神故鄉歐羅巴亦已自我毀滅,從此以後,我更願在此地開始重建我的生活。但是一個年逾六旬的人再度從頭開始是需要特殊的力量的,而我的力量卻因長年無家可歸、浪跡天涯而消耗殆盡。所以我認為還不如及時不失尊嚴地結束我的生命為好。對我來說,腦力勞動是最純粹的快樂,個人自由是這個世界上最崇高的財富。我向我所有的朋友致意!願他們經過這漫漫長夜還能看到旭日東昇!而我這個過於性急的人要先他們而去了!

——茨威格的絕命書

很多人詬病他那大段大段太過華麗優美的辭藻——稱之屬於文學上深度的降低。

簡潔的神態動作固然可以將內心展示的惟妙惟肖,但對感情的直面描寫從來不可能是精煉的。它更類似於直抒胸臆,不是討論事物發表觀點,也不為解決問題,它可以說是精準,是深思熟慮,但絕不是從亂線團裡捋出來的那條最為凝練的線性的表達。

弗洛伊德曾說:

茨威格駕馭語言至為純熟,他善於表達一個對象,使得它的最精緻的細枝末節都變得形象鮮明具體。

同他筆下的人物一樣,茨威格被永遠的困在了自己那精彩豐富的精神世界中去了。 但“精緻的細枝末節”,是讓書中那些人物活起來的魔法權杖,從敘事者的口中,從信中,從回憶中,從懺悔和控訴中,代替作者永遠的活下去。

end


最瞭解女人的男性作家——斯蒂芬•茨威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