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经验:去年的11月,那些保研上岸的人都在干什么?

笔者简介

本科院校:双非财经

综合排名:专业第二

英语水平:CET4:602、CET6:550

科研经历:中英文普刊论文若干

竞赛经历:节能减排竞赛三等奖、美国数学建模竞赛H奖、认证杯数学建模竞赛F奖等

保研去向:山东大学(金融专硕)

保研经验:去年的11月,那些保研上岸的人都在干什么?

自我定位,正确抉择

1、站在大三的岔路口

11月,是一个秋末冬初的季节。而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刚刚步入大三两个月,看着比自己高一级的学长学姐们,有些在为即将到来的研究生考试拼尽全力,奋力一博;有些辗转于各大企业校招面试的战场,或已经找到一份符合心意的实习工作,或仍在不停奔波;还有一些,已经被某某高校推免拟录取,成为了令人羡慕的准研究生……看到这些,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站在了一个岔路口,大一大二轻松的生活一转眼就过去了,而大三的我,必须要开始考虑未来了,前方有很多条道路等着我去选择,无论选择哪条路,都要对自己的前途负责。

2、勇敢迈出第一步

我很清楚自己本科毕业后想要继续读研,而摆在我面前的无非两条路,考研或者保研。经过查阅各种资料,我发现保研相对于考研选择面更广,机会更多,更注重综合素质考察。而近些年来考研竞争愈发激烈,难度也有所增加。因此我决定将保研作为第一目标,对自己做一个评价和定位,通过咨询老师和历届学长学姐,向他们说明了自身的情况,得到了很多鼓励和帮助。在这里想要告诉大家一句话,当你决定勇敢迈出第一步的时候,你就已经领先了那些原地不动的人很多。

总之,由于距离各大高校的夏令营申请还有较长的时间,于是这段时间我暂时把重点放在了判断自己是否有机会取得校内推免名额上,因为这是走好保研之路必须的前提条件。

抓住机会,查漏补缺

1、你会感谢此时焦头烂额的日子

11月距离正式推免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这一年,足够让看上去还不够强大的我们增加自己的筹码。记得去年的现在,决定将保研作为第一目标后,反复推敲学院的推免细则,发现自己在科研方面还有较大的不足,没有发表过一篇文章和主持过一个科研项目,这是我曾经最为苦恼和焦虑的事情。因此我开始着手准备撰写论文,找老师咨询和讨论专业领域内的热点,为论文选题。开始做一件事的过程当然是很艰难的,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大三的课程压力也比较大,同时学习几门有难度的专业课,在这期间还要抓住每一次参加重要比赛的机会,有几次都忙到焦头烂额。现在回头想想,真的要感谢当初那个没有轻易放弃的自己。

2、抓住现在,行动起来

有句话叫做,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还有哪块短板没有补齐,那现在就是行动的最好时间。如果你的专业绩点比较落后,那就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为期末考试打好基础;如果你认为六级成绩还不够高,那就抓住每一次报名机会,努力去争取更高的分数;如果你觉得你没有含金量高的比赛成果,那就去关注近期各大国家级和省部级比赛,挑战杯,数学建模等等,都可以勇敢的去尝试;如果你像我一样还没有满意的科研成果,那就多和老师交流探讨,在图书馆和知网里阅读尽可能多的文献资料,提炼自己的观点,尝试撰写第一篇学术论文……一年的时间能改变一个人多少,要靠自己的行动去证明。

又是一个适合努力的10月份。请一定记得,走好当下的路,未来才不会遗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