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种植需要追肥吗?

黑脸娃农货


感谢邀请!麦子种植需要追肥吗?

这个问题一直都存在争议!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地区就是“懒汉模式”,一次基肥施足后期就不管了。醉美雪岩认为种庄稼跟养娃一样,还得一步一步来最保险,不仅要施足底肥,返青期和拔穗期还要合理追肥。



“麦收胎里富,底肥是基础”,这句老谚语说的就是小麦底肥要充足,底肥是小麦整个生长周期中占比在80%左右,只有底肥充足,才能促使小麦幼苗及根系的发育,让小麦在入冬前能够部分形成健康分蘖,同时为来年生长成穗、增粒、增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个月16号我跟着姨夫去山东菏泽出差,在一个镇上的小餐馆吃饭,看见两个农民工友正在为种植麦子是否追肥争的面红耳赤。看了一会儿才知道,高个子大汉是菏泽本地人,这边大部分人种植小麦都是一次施肥,后期不用再追肥。而肚大腰圆的低个子是河南商丘的,这边种植小麦年年都在追肥!而且是好几次!他们都是地道的庄稼人,对自己几十年的种植经验都是很自信的,而且今年的收成都还特别好,所以谁也不肯认输。老板看他们争论的势头怕给店里闹事,这才出来与众人劝阻解围……菏泽本来与商丘接壤,为何两地在种植小麦上有如此差异呢?

醉美雪岩认为是否追肥要与实际情况来决定,不能一概而论。但是,精细化管理肯定是更有利于高产。



一、什么情况下小麦种植不用追肥?


  1. 小麦品种优良,耐肥能、抗病虫能力强。
  2. 小麦播种土壤肥力足,有机质高,墒情优秀,我们就可以采用一次施足底肥。
  3. 地里位置好,雨水充沛,温度气候符合小麦生长。

只要符合上面三要素,我觉得采用懒汉模式种植也没有什么不可,不过还是要注意底肥一定要足,可以采用有机肥与化肥结合使用,这样才能保证小麦整个生长周期营养均衡生长旺盛。



二、小麦追肥,应该如何科学增产?


小麦的生长周期达7个月左右,整个生长周期很长,从幼苗到成熟,不同时期须肥是有差异的!适时合理的追肥才能达到稳产、高产、优质的效果。


󾠮️小麦如何施底肥?

底肥是小麦整个周期用肥的重中之重,应该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主,搭配适量的复合肥最佳,一般一亩地搭配50斤左右就可以。如果没有条件采用农家肥,那就只能增加复合肥的量,一般使用100斤左右的高氮磷钾复合肥为底肥就可以。

很多朋友认为尿素也可以作为底肥,小麦氮肥要足才行。这里醉美雪岩要说的是,氮肥虽然为小麦整个生长过程中的地位非常高,但是,前期氮肥过多,会导致苗子旺长,出现贪苗、倒伏情况,所以,我个人认为底肥不要采用尿素为好。



󾠯️小麦返青肥要不要追施?

返青肥追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对于个体生长旺盛的小麦,追肥时间可以推迟到幼苗长到2片叶子的时候,不宜过早也不宜者过晚,要合理控制小麦幼苗长势;如果小麦幼苗比较瘦弱,可以在3月初,小麦主茎第2节间开始伸长时施返青肥,这样可以避免茎部节间过长引起植株倒伏。

返青肥的量不宜过多,正常每亩追施10斤左右复合肥就可以,如果幼苗特别瘦弱可以增加到每亩15公斤左右复合肥。不宜太多,返青肥过于太多容易出现贪长及倒伏的高发。

⚠️注意:返青肥追施应当结合土壤墒情,如果干旱最好提前浇水,保证土壤湿润再进行追施。追施返青肥要在晴朗的天气进行,保证小麦叶面无水才能追施,以免造成烧苗发生。



󾠰️拔穗期如何施肥?

小麦拔节抽穗期其实已经不会过多吸收养分了,更多的是小麦植株体内养分再分配。所以小麦前期如果缺肥最晚也要赶在拔节时期,这样能够跟上最后的节奏,为小麦扬花,果实灌浆争取最后的养分。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都清楚小麦怎么用肥最为科学了吧?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施足底肥,适时追肥!


醉美雪岩


由于小麦整个生育期比较长,小麦种植时一般是需要进行追肥的,这样通常才能保障实现小麦高产,并控制生产成本。但是随着缓释控释肥的出现,小麦种植也开创了使用一次基肥不用进行追肥也能高产的先河。

缓释控释肥料是近年出现的新型肥料,施入土壤后肥料养分的释放速度不会像其他普通肥料一样速溶,而是通过调控机制等,肥料的养分释放会根据作物对养分的吸收速率进行释放,进而提高肥料利用率,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对养分需求,并减少养分的淋失挥发及反硝化作用引起的损失,同时也不会因为浓度偏大造成作物肥害。所以通常作为基肥一次施用,即节省了劳力,又解决了密植条件下后期不易进行追肥及无人追肥,和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目前缓释控释肥不仅有单一的尿素等单一氮肥,同时也有二元三元等多种元素的复合肥料,不仅成功应用于水稻,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而且蔬菜上使用也有明显增产效果。

小麦是需氮量较多作物,因此氮肥的供给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小麦追肥中一般也是以氮肥为主进行的追肥,特别是冬小麦种植中,由于生育期达200多天,且有分蘖至拔节,开花至乳熟期两个吸氮高峰,所以使用缓释尿素的小麦会比普通尿素长势好,产量高。

缓释尿素肥效期一般可以长达100天以上,小麦上使用,不仅可以减少一半普通尿素使用的氮素损失,而且还可以改变传统的氮肥多次使用的方式,实现一次基施,不用追肥,这样即降低了劳动强度,又节省了时间。为了确保小麦高产,一般可以选用小麦配方专用缓释控释复合肥使用,只是肥料价格高,在当前小麦价格偏低,产量不高情况下不宜大面积推广使用,但是可以通过自己混配来降低生产成本,满足整个生长期间养分需求。比如像我们当地小麦种植时通常以每亩普钙100斤,搭配氯化钾20-30斤,加缓释长效尿素30-40斤于翻地前将肥料均匀撒施田间,然后再进行深耕细耙播种。通常产量不会低于两次追施尿素小麦产量。如果有条件的再亩搭配3000-5000斤农家肥土杂肥或200-300斤商品有机肥使用,则长势更好,产量更高。

总之,对于种植小麦时没有使用缓释控释肥的田块,生产上宜根据长势追肥2-3次,方利于高产,而对于基施充足的缓释控释肥料的小麦,则生长上不用再进行追肥通常也能实现高产了。


农业植保管理技术110


根据苗情施肥

冬小麦的苗情可分为群体和个体两个方面,将群体与个体综合起来看苗情,如果麦田属于群体大、个体旺的苗情,首先要适当控制其长势,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40克加水30公斤喷雾,控制旺长。其次,这类麦田应将追肥时间向后推,当麦苗长到倒二叶时,就是小麦穗分化到四分体时进行追肥,恰到好处。

过早追肥不好,过晚也不利于产量形成。对于晚播瘦弱小麦,多在3月上旬,小麦植株主茎第一节间长度已经定长,第二节间正在起身伸长时施肥,这样不会造成茎部节间太长而削弱植株抗倒伏能力。

根据土壤肥力和前期底肥情况施肥

根据麦田生长的实际情况,小麦生育期氮肥的总用量一般为13公斤/亩左右,如果基肥施入的氮量已达到13公斤/亩,而且施肥位置较浅(10cm),麦田群体过旺的话,可考虑不施或者少施氮肥。从越冬苗数来看每亩有40万头以下的麦田或仍处于单根独苗的麦田是施肥的重点,施肥数量以亩追尿素8-10公斤为宜。

根据天气条件和肥料种类施肥

天气晴好,麦田比较干旱,必须以浇水为主,推后追肥。对墒情好的麦田,以亩施磷钾复合肥5-7公斤为宜。


行者阿峰


“土是铁,肥是钢,用好地里亮堂堂”。种植小麦是否稳产、高产,主要由三个方面因素决定。一是小麦品种,二是施肥,三是田间管理。而施肥是小麦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主要手段,如何科学合理施肥,事关小麦的品质和产量。


小麦生长期较长,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主要包括大量的氮、磷、钾和少量的中微量元素。在种植小麦的时候,我们通常不会把所有的肥料一次性使用,这样很容易造成营养过剩,或者是出现“烧种”现象。需要留取一部分肥料做追肥施用。只有一次施足底肥,分批追肥小麦才能茁壮的生长,并且具有较好的品质和产量。而追肥也要注意讲究方法和时间,切记不可盲目追肥,否则小麦追匪不仅起不到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小麦生长前期需肥较少,追肥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在返青到拔节时期;第二时期拔节到孕穗时期。这两个时期是小麦生长的高峰期,对肥料的需求非常大。因此,追肥应在这两个时期进行。

小麦返青到拔节时期追肥

在肥料使用上,氮肥对小麦的根、茎、叶以及分孽的生长起着重要作用;磷肥具有促进根系早生长和早分孽、早开花作用,同时还能增加小麦苗期抗旱抗寒能力;钾肥具有加强光作用和促进光产物形成,使小麦各个器官运转,增加小麦千粒重量。因此,小麦返青到拔节期是小麦的营养生长阶段,这个时期追肥要以氮肥为主,补充少量磷钾肥,可使小麦早分孽,多分孽,顺利拔节。每亩地可追施34-4-6的高氮复合肥10㎏,肥料镂施于小麦行间,深度4~6厘米,并用土覆盖。切记不可偏施、过量施用氮肥,否则小麦苗会旺长,延迟拨节或者不拔节,甚至出现烂根。


小麦拔节到孕穗时期追肥

小麦拔节到孕穗期已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这个时期需肥主要是以磷钾肥为主。可每亩追施过磷酸钙5~10㎏,也可以随水冲施。此外,也可在孕穗期的一喷三防工作中,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作叶面肥,能使小麦结穗多,顺利灌浆,颗粒饱满。有条件的,可以在第一次追肥时,加入适量的生物菌肥,既使促进小麦生长,又能改善土壤土质和增加小麦抗病能力。

中微量元素施用

中微量元素使用,比如钙、镁锌、硼等,同样对小麦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小麦对这些元素吸收量非常少,又不可或缺。因此,追施中微量元素时,最好先检测土壤含元素量,缺什么就补什么,千万不可随意追施,否则会出现元素超标。

综上,种植小麦正常情况下都需要追肥。对肥料的使用,一定要根据小麦长势和土壤肥沃程度,以及土壤元素含量,适期适量追肥,小麦才会获得丰产。


郧阳老五


根据苗情施肥

冬小麦的苗情可分为群体和个体两个方面,将群体与个体综合起来看苗情,如果麦田属于群体大、个体旺的苗情,首先要适当控制其长势,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40克加水30公斤喷雾,控制旺长。其次,这类麦田应将追肥时间向后推,当麦苗长到倒二叶时,就是小麦穗分化到四分体时进行追肥,恰到好处。

过早追肥不好,过晚也不利于产量形成。对于晚播瘦弱小麦,多在3月上旬,小麦植株主茎第一节间长度已经定长,第二节间正在起身伸长时施肥,这样不会造成茎部节间太长而削弱植株抗倒伏能力。

根据土壤肥力和前期底肥情况施肥

根据麦田生长的实际情况,小麦生育期氮肥的总用量一般为13公斤/亩左右,如果基肥施入的氮量已达到13公斤/亩,而且施肥位置较浅(10cm),麦田群体过旺的话,可考虑不施或者少施氮肥。从越冬苗数来看每亩有40万头以下的麦田或仍处于单根独苗的麦田是施肥的重点,施肥数量以亩追尿素8-10公斤为宜。

根据天气条件和肥料种类施肥

天气晴好,麦田比较干旱,必须以浇水为主,推后追肥。对墒情好的麦田,以亩施磷钾复合肥5-7公斤为宜。


恒盛百香果苗木基地


根据苗情施肥

冬小麦的苗情可分为群体和个体两个方面,将群体与个体综合起来看苗情,如果麦田属于群体大、个体旺的苗情,首先要适当控制其长势,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40克加水30公斤喷雾,控制旺长。其次,这类麦田应将追肥时间向后推,当麦苗长到倒二叶时,就是小麦穗分化到四分体时进行追肥,恰到好处。

过早追肥不好,过晚也不利于产量形成。对于晚播瘦弱小麦,多在3月上旬,小麦植株主茎第一节间长度已经定长,第二节间正在起身伸长时施肥,这样不会造成茎部节间太长而削弱植株抗倒伏能力。

根据土壤肥力和前期底肥情况施肥

根据麦田生长的实际情况,小麦生育期氮肥的总用量一般为13公斤/亩左右,如果基肥施入的氮量已达到13公斤/亩,而且施肥位置较浅(10cm),麦田群体过旺的话,可考虑不施或者少施氮肥。从越冬苗数来看每亩有40万头以下的麦田或仍处于单根独苗的麦田是施肥的重点,施肥数量以亩追尿素8-10公斤为宜。

根据天气条件和肥料种类施肥

天气晴好,麦田比较干旱,必须以浇水为主,推后追肥。对墒情好的麦田,以亩施磷钾复合肥5-7公斤为宜。


云南同春永茶业


小麦生长必须需要追肥。

在我国无论是冬小麦还是春小麦生长周期都比较长,特别是冬小麦周期达到210天。那更是需要追肥了。

对于小麦的种植情况来讲,小麦有三个需肥高峰期。第一个时期是小麦的种子到萌芽期。这个时间底肥要足,一般建议用高磷高氮低钾的复合肥作为主要的底肥。我们都说小麦喜欢胎里富。说的就是小麦的这个时期。第二个时期是小麦的返青期,一般追食高氮的复合肥或者尿素。第三个时期在扬花到灌浆期,一般使用15公斤-20公斤氯化钾或者用磷酸二氢钾作为叶面肥进行喷施。

小麦进行追肥也是根据复合肥,对吧,肥皂期来决定的,正常的复合肥,一般达到50~70天。控释肥可以达到90~110天。小麦从种子种下一直到收获周期超过了200天,必须得进行追肥才能够保持整个生长周期的营养供应。也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农资谈


你提这样的问题好象就不是个三农人,没有种过麦子吗?

种植小麦肯定是要追肥的,农民不可能一次性把肥全作为基肥。这样的话对小麦特别是冬小麦,前期发苗生长太快,长势过旺,消耗养份过大,后期肯定肥力跟不上生长需要,因而会造成小麦减产,得不偿失。花了同样的代价,反而收益减少了。

所以,种植小麦基肥重要,追肥更重要。适时追肥,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





黎晨61


小麦种植需要追肥吗?我是山东菏泽农村70后,我的观点是不要,而且我好多年种小麦都是底肥施足,从来没在春节前后追施‘返青肥’。

小麦如何种植,需要什么养分,一亩施多少基肥,农村的中老年人都知道。可能有的80后还是不太明白。现在我们这里种植冬小麦,几乎都是底肥施足。在小麦生长发育期间不再追施返青肥。所谓底肥施足的标准,基本上是一亩地100斤优质复合肥,有的人,比如是中产田,土壤不够肥沃,会再添加10公斤磷酸二铵。有的会选择磷酸二铵+尿素,亩用量50——65公斤的组合。总体来说,肥料各种各样的,每个会根据自己的观点选择化肥品种。

至于底肥施足后,冬小麦每亩地的产量。在风调雨顺没有病虫害的年份,小麦的亩产量1000——1500斤。特别是今天,小麦出奇的丰收,很多人卖小麦称重时,都说超过期望值。

但是冬小麦自我国种植范围很大,每个地方的种植习惯,土壤,气候等都有差异。以前曾看到类似问题的回答,说小麦需要追施返青肥,能高产。同一问题有不同观点,这很正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嘛。

还有就是假如底肥可能施的较少,明显的出现弱苗,黄苗,生长缓慢等,最好在春节前后追施一次返青肥,一般亩用10.公斤左右尿素,确保小麦能丰收高产。

最后,每个人,每个地方的种小麦观点不同。种小麦喜欢追施返青肥能高产的请忽略,不喜勿喷。谢谢。



pin命三郎


首先要搞清在小麦种植中什么是追肥,为什么要追肥

追肥是指小麦出苗以后的施肥过程,在小麦种植中有两种施肥方式:1.底肥施肥方式;2.追肥施肥方式。

1.底肥施肥方式:底肥施肥方式通常是在小麦下种之前,先把肥料撒到土地里面去,犁耙以后再撒麦种。如果是机耩的就是把肥料和麦种一起播到地里去的。这种施肥方式称之为底肥施肥法,是目前大多数农作物种植中,最常采用的一种施肥方式。这种以底肥的方式来施肥相对来说是比较均匀的,而且肥料掩埋的也较深、肥效也会更持久。而且,还容易掌握施肥量。



2.追肥施肥法:追肥通常是在小麦生长过程中,给小麦额外追加的肥料。也就是说:小麦在播种的时候已经施过底肥了。但因小麦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有阶段性的肥料来补充,才能满足该阶段小麦生长所需要的营养。这种在小麦中途生长中,增施肥料的过程就称之为追肥。

追肥的节点和追肥的量如果掌握准确的话,就不会出现小麦的返青或倒伏。反之,则会出现返青或倒伏。因此,人们通常会采用一次性施足底肥的方式来种植小麦。

其次,给小麦追肥要掌握好几个时段

给小麦追肥一般分为三个时段:1.小麦的分蘖期间;2.小麦的拔节期间;3.小麦的灌浆期间。

1.小麦的分蘖期追肥:小麦的分蘖期需要有足够的营养,使它在40天左右的时间没完成分蘖。分蘖是小麦增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来说小麦分蘖出来多少颗麦株,它成熟以后就会有多少个麦穗。

这个时候小麦的底肥才刚开始吸收,还有很充足的肥料库存在土壤里了。追肥的时候不要用量过大,一般每亩用98/100的磷酸二氢钾20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施一遍就可以了。

2.拔节期间:小麦拔节期间需要追肥一遍肥孕穗肥。小麦拔节就是为孕穗做准备,因此,这个时段要补充一些拔节肥。可参考分蘖肥的用量。
3.小麦灌浆期间的追肥:小麦灌浆期间是决定小麦增产的最后一个环节。除了天气的因素以外,小麦的水肥供应充足,它的麦粒就会饱满、千粒重增加。小麦的淀粉质量也会相对应的提高。

因此,在小麦杨完花之后。也可以使用万能肥磷酸二氢钾,按照上面两次的施肥量给小麦喷施一遍。

最后,着重说一下给小麦追肥的时候,可在磷酸二氢钾溶液里,掺一些杀虫剂或杀菌剂,一边追肥一边还可以给小麦防虫治病

当然,给小麦追肥要灵活的掌握追肥的时段和追肥量。并不是说小麦必须要追施三次肥料才能增产,具体要看小麦的长势和你自己下的底肥量来决定。
采用叶面喷施肥料的时候要注意:选择在晴天上午8点至11点左右;下午3点至天黑之前结束喷施;这是为了避开露水和太阳的高温时段。同时,也是为了使肥料喷施到小麦的叶片后快速的被麦株吸收,不被露水稀释或被太阳蒸发,使肥效达到最佳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