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家里养的猪肉怎么那么好吃?是什么原因?

旭日东升付先


农民家里养的猪肉怎么那么好吃?是什么原因?

农村养殖的肥猪非常好吃,细嫩并且有特殊的猪肉香味,一吃一嘴油。现在市场上是很难买到纯农村养殖的黑毛猪。如果有机会遇到卖,销售价格是白毛猪的一倍以上,现在我们这里的农贸市场卖的黑猪肉每公斤已经是80多元,白猪肉每公斤60多元,猪肉价格的暴涨使黑、白猪肉的价格差异缩小了,你要卖得太贵,消费者去吃牛肉了。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猪肉大多数是养殖场养殖的白毛猪,白毛猪肉的特点是水分含量高,还有一股腥臭味,而且瘦肉、肥肉、猪皮不同时熟,尤其是猪皮,虽然瘦肉多,但是不好吃,市场的销售价格远低于黑猪。是什么原因造成农民家里养的猪肉怎么那么好吃?养殖场养殖的白毛肥猪肉不好吃呢?


主要原因

一是品种的原因,过去农村养殖的黑猪是纯中国本地猪,没有一点外国猪的血液,属于兼用型品种,脂肪占近一半,瘦肉在45%以上,脂肪颗粒在瘦肉中均匀分布,所以一吃一嘴油,而且容易烹调,肉比较细嫩。外国猪瘦肉含量高,生长快,但是依靠配合饲料快速生长的猪肉比农村用粮食喂的猪肉味道差别很大。


二是饲料原因,现在喂的猪基本是配合饲料喂的,饲料中加入中草药、抗菌素和一些其他促生长素,猪日增重确实高,饲料转化率非常好,利润高,育肥时间短,但是长的快的味道就要差很多。


三是农村喂的猪育肥时间长,一般都是十个月以上,而且喂的大多数是粮食,没有饲料添加剂、没有使用药物和抗菌素。喂的青饲料是野生的青饲料,这些青饲料大多数是中草药,能够增加猪肉的香味,预防猪的疾病,帮助猪消化。由于育肥时间长,大家都感觉到农村喂的猪肉水分含量少,养殖场的饲料喂的猪感觉象水浸肉一样。


老周说三农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记得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父母每年都要养两三头猪,多半是为了卖钱补贴家用,一小半是为了过年杀肉吃。每年杀年猪是我们最高兴、最盼望的日子了,这一天可以得到一个新玩具(吹足气的猪尿泡),可以美美吃一顿一年难吃几次的猪肉,最好吃的莫过于蒜叶小炒肉和白水三线肉,至今想起那鲜美无比的味道仍觉得回味无穷。

这些年进城后,经常在商场买肉吃,可是却再也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跟现在商场里的猪肉相比,自家养的猪肉确实好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喂熟食。在我老家,过去每家每天都要煮两大锅猪食,早一次,晚一次,食料主要有芭蕉芋、洋芋、植物叶再加上适量玉米面,现在这一传统还有很多人家保留。这样养出来的猪肉肥而不腻、瘦而有味、肉质紧实、肉味鲜美。不像混合饲料喂养的猪肉质疏松、又肥又油,吃在嘴里缺少回味感。



二是纯放养。有的人家喜欢把猪和牛羊一齐赶到山上放养。这种方式猪吃的喝的都是纯天然、无污染的食物,生长周期长,一般一年多才可以出栏,不像饲料催长的猪,五六个月就膘肥体壮,但是中看不中用,肉质并不好。加之放养的猪随时运动,需要消耗大量脂肪,这种猪瘦肉多、肥肉少,猪肉自然香醇可口。



三是猪种好。农民养的猪,小猪基本都是自家母猪生的,或者是本地寨邻人家来的,很少到外地购买。本地的猪多数是黑毛猪,有少部分是红毛猪,这种猪的肉更好吃、价格更高。而大养殖场的猪基本是白毛猪,小猪都是利用现代技术繁育而来,猪种来源与农民家里的就不一样,肉味自然就比不上了。



总之,农民自己养的猪从养殖方式、饲料来源等方面都与规模化养殖的猪不同,不但生态环保,而且味道也比现代技术养的猪肉好。


驻村兄弟


以前肉是好吃,但是真的苦了我们呀!放学就得在家熬猪食,每天熬完猪食,煮饭结束才能出去窑红薯,没手机的年代,也是比较贫穷的时代,穷开心吧!



以前的农村每家都养一两头猪,这样逢年过节的时候就可以杀猪了,而且以前在农村收入比较单一,而养猪是一个不错的收入,风险低,而且那个时候农村的人没有钱买猪饲料,都是用野菜,还有红薯藤,而如果种多的话,就需要种很多的野菜,和我们芥菜差不多,大大的叶子,熬制完成后,然后再把我们吃的剩菜剩饭剩菜加入到猪食里面,所以以前猪吃的饭菜也是不错的,有红薯、有木薯、还有我们吃的剩饭剩饭。


因为农村不用饲料,所以饲养的时间也比较长,但是可以保证肉质的肥美,农村的猪肉更加的有筋道,而且比较结实,而且汤也更加的甜美,现在养猪大都都是用猪饲料,就算现在在农村饲养也是用猪饲料的,已经没有猪肉的味道。

对于现在大规模养殖厂来说,他们也有独特的猪饲料在每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喂养不同的量,可以加快猪的发育,这是更科学的养殖方法,也可以缩短养殖时间,但是也有些养殖场用的饲料,有一些药物属性,含有激素,所以会影响到猪肉的肉质,所以口感肯定会比较差一点,和现在快餐行业的速成鸡是一个道理,很多都是依靠激素,所以现在很多老百姓出现的疾病越来越多,就是因为饮食中食材的问题。


现在如果还想吃到以前猪肉的味道,只能采用以前的方法,但是如果用来养殖去卖的话,是没有那么划算的,而且更加的累,一般这种都是自己养来吃才会这样喂养,不然的话是根本不划算,现在我们可以发现农村有些人自己养来过年过节吃的,因为现在很多城市的的人回到农村过年过节,这样每年杀猪的场景就增多了,大家一起收钱起来,然后养几头猪,过年过节就可以吃到正宗猪肉的味道,满满都是以前农村的味道。


猪未书


农村家里养的猪肉就是好吃,现在的城里人,都喜欢到农村家里去买猪,杀了猪肉来吃,吃起来口感就是好,这是为什么呢。

农民家里养的猪肉怎么那么好吃?是什么原因?

1、去年春节前母亲卖猪给别人。

去年春节前,母亲养了三头猪,杀了两头,另外一头卖给了在城里工作的人,当时卖的价格是15元每公斤,再加上请人杀猪的费用100元,合计卖到1600元钱,想想当时的生猪价格,才15元每公斤,而现在已经涨到了35元每公斤,为什么城里人喜欢到农村去买猪杀了吃呢,其实就是冲着农村的猪肉好吃,才去买的。

2、农村的猪肉为什么好吃。

①不加喂猪饲料。

在农村饲养的猪,一般都不加喂猪饲料,这是猪肉最好吃的根本原因,都是喂一些瓜瓜菜菜,是很生态的猪,所以猪肉非常的香。

②饲养周期长。

农村饲养的猪饲养周期长,为了预防猪生病,一般都采用煮熟的猪食喂猪,不添加生长剂,所以生长周期长,一般都在一年以上,才能长到100多公斤。

③饲养环境不同。

在十分偏远的山区,还会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把猪和牛羊一起,赶到山上去放牧,当然这样放牧的猪不多,在农村也不会大规模的养殖生猪,一个圈饲养上百头的猪,在农村一个猪圈只养2至3头猪,这样的猪,运动的环境宽阔,生长出来的猪肉健康紧实,所以吃起来非常的香。

总结

这些年在春节前后,农村会出现一个景象,就是到农村收猪的,城里人到农村买猪的人非常的多,其实就是冲着农村的猪肉好吃,才去买的。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点击关注:以文温暖三农。如果有不妥的地方欢迎交流、讨论,每天会有精彩为您呈现!

以文温暖三农


我家养猪也有十多年了,了解的可能多一点,顺便分享下怎么挑选猪肉,绝对的干货,我相信百分之九十的人不知道!

以前家庭养猪不用饲料这个大家都是知道的,不是不想用,是用不起。大多都是用剩饭喂,一到刷锅那会,我滴个天啊!那叫声妥了可以省略二百字,或者用外像不太好的或者小红薯蛋子放锅里煮等差不多了掺点麸子加点玉米参就成了湿料!这个有什么好的呢?还真有,那就是没有添加剂!


你要说没有喂添加剂的猪肉好吃那就错了,只是吃了这样的猪肉可以减小对身体的危害!你要问差别在哪里?我说差别在养殖环境上,由于那会人都吃不饱,更别说猪了,还好猪是杂食性动物!以前也都是放养状态!自己抽空也到处找点吃的,一头猪的生长期差不多都是一两年!在家运动量也可以,肉质上也够紧密!这个可以看下健美教练和普通人的区别!

然后再看看我们现在吃的猪肉,从出生到出栏,多久呢?7到8个月,饲料中也会添加各种生长素或者药物!要说这样也算可以啊,这样的猪肉那也不是新鲜的,都是存在冷库中,至于肉是存放了多长时间,这个不太好说!

肉质鲜美估计这个词得去掉鲜美!是肉不假,鲜美谈不上

可以这么说如果是新鲜的猪肉,炒肉的时候即便是只放点盐,味道也是杠杠滴!

现在大家应该知道差别在哪些地方了吧?

最后分享给大家一个方法,选肉知道最怕选到什么肉不?我告诉大家,最怕选到母猪肉,或者郎猪肉!这个吃了有什么危害我这里不详细介绍!大家可以自行去查!

我想说的是大家选肉的时候注意肉的颜色,但凡是颜色暗红或者发紫的肉绝对不要,这个是老猪的肉,现代的饲料猪,因为养殖时间问题,颜色应该是粉色的,这个方法同样适合羊肉,至于别的动物是否这么分,我不清楚!因为我接触的少!


以上就简单的跟大家介绍了一下两者的差别,也跟大家分享了一下怎么避免吃到母猪肉,希望我的回答能带给大家一点帮助!

我是家乡的小山坡,快快乐乐就是我!愿跟大家一起探讨交流!谢谢!!!


小伙的精彩生活


这个问题阿丽来回答。

农民家里养的猪肉好吃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农民自从买回来猪仔的那天起,从不喂养猪饲料及其他一些促长膘长肥的药物,完全是纯天然养殖。这样养出来的猪肉肯定好吃。



农村养猪的食料都是一些剩饭剩菜及农作物。

现在的农民家里养猪,一般养1~2头,大部分用来自己家人及亲朋好友食用。所以在喂养的过程中,不会在外面买猪饲料,都是用自己平日里的剩饭剩菜,以及家里种的玉米,土豆以及菜叶子等作为养猪的主要食材。当然也会去山里地里拔一些猪草回来给猪喂。

因为农民家庭给猪喂养的好,所以这样的猪一到出栏时间,好多十里八乡的人知道后,都会提前预定猪肉。虽然价格比市场上的贵一些,但因味道鲜美,所以都乐意购买。



再反观一些大户养殖的饲料猪,为了让猪的利益最大化,会给猪喂养一些增肥长膘高能高蛋白的饲料。更有甚者会给猪使用一些激素以及抗生素来达到猪快速增长的目的。这样快速催大的猪,肉质本身就很“水”,自然口感会差很多。


所以农民家里的猪肉好吃,是因为农民遵循了猪生长的自然法则,让猪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了各种长成了最好的猪,猪肉是最好的猪肉。而不是通过一些有害激素去干涉猪的生长,让猪肉变了质变了味。

我是村官阿丽,欢迎大家关注!

村官阿丽


问题:农民家里养的猪肉怎么那么好吃?是什么原因?



时间已经进入腊月了,就快到了要杀年猪的时候。我们这里一般都是腊月二十三以前杀年猪,腊月二十四大肉就开始上市销售了。现在人们都喜欢吃农民家里喂养的猪肉,每年只要大肉以上市,城里的人就会蜂拥而至购买农家土猪肉。农家土猪肉为什么好吃呢?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喂养猪的品种不同。农家喂养的猪,基本上就是当地农村的土猪,我们这里也叫黑猪。它与饲料喂养的白猪、瘦肉型猪有本质上的区别。农家喂养的黑土猪,肉质鲜嫩酥香好吃,不腥气无其它异味,醇香可口,肥瘦相间,肥而不腻,而且纯天然无污染。





二是喂养的饲料不同。农家养猪,给猪吃的主要以粗粮为主,比如:玉米,麦麸,豆渣等,再搭配一些麦糠,煮熟后喂食的。除此之外,还会喂食一些青饲料比如野草、苜蓿、红薯藤,或者萝卜叶、白菜、青菜一类。饲料猪喂食的都是工厂生产出来的精饲料,饲料里一般都含有添加剂,还含有催肥的物质,肉质粗硬,口感不好,还不安全。

三是养殖周期不同。农村人喂养年猪,最少七八个月以上,一般都在十个月到一年左右,许多人是杀肥猪,接着买小猪仔的。饲料猪养殖周期很短,完全就是靠饲料催出来的,短短的两三个月,就可以出栏宰杀销售了,这就是本质上的差别。另外,还有养殖环境不同。农民是在自家猪圈里养猪,数量少,空气也好,很多候还是放养的原生态养殖。饲料猪都是批量养殖,数量多,空气比较差,猪不但活动空间小,也无法运动。



综上所述,农家土猪肉之所以好吃,主要原因就是猪的品种不同,喂食的饲料、养殖周期和环境等方面的差别造成的。

以上是卫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卫农老头


农民家里养的猪肉怎么那么好吃?是什么原因?

农家猪肉好吃的原因大致有几点,因为我是农村的,我家以前的猪都是我在喂,所以你算是问对人了。

第一:猪种因素

农家养的猪大多都是农村当地的本土猪,和大量养殖的饲料猪(杂交猪种)有本质上的区别,不仅是外观,特别是味道上区别就很大,基因不同,最直观明显的就是我们贵州了,以前我们贵州有很对本地猪种,现在慢慢的在消逝(已经消失很多了,近年在保护本地猪种)本地猪种的肉质和杂交的不一样,更好吃,举个例子:我们贵州从江香猪
从江香猪虽然体型矮小,但是肉质香嫩,基因纯合,无腥气和其他异味,醇香,食而不腻,特别适合用来制作烤乳猪,基本上是农家自养,纯天然无污染。

因为太特别,后来被其他地方引进进行杂交,衍生出来了巴马香猪,剑白香猪,但是杂交的毕竟是杂交的,味道就不如从江香猪,这就是猪种基因上的因素。

第二:猪吃的食物因素

农家所养的香猪喂的食物以粗粮(玉米,麦糠,豆渣,红薯)和青饲料(青草,野草,红薯藤)为主,我家喂猪最常用的就是玉米,豆渣,红薯藤,还要煮熟了再喂,红薯藤季节过了就去田里割青草和野草代替,或者萝卜菜和白菜,青菜一类。

红薯藤
红薯藤可是药食同源的植物,我们自己都吃这个菜的,且很好吃。

相对于饲料猪就不一样了,饲料猪都是商品猪,喂的都是精饲料,或者有些用酒糟喂,脂肪多,腥味重,肉质不好,且饲料里一般都有催肥用物,就算没有那些喂猪的也会另外催肥,不仅肉不好吃,还有点不安全。

第三:养殖周期与环境

养殖周期:我们农村喂猪基本上最少都是七八个月以上,时间长的可达两年,一般都是在十个月和一年半之间,肉质好,所以猪肉吃起来口感好,瘦肉与肥肉相间,均匀。特别是熬排骨或者骨头汤的时候就很明显,你可以对比一下农家猪和饲料猪熬出来的骨头颜色。

饲料猪养殖周期短,完全是靠饲料堆出来的,短短两三个月就可以出栏宰杀售卖了,有本质上的差别。

环境:农家养猪基本是在自家猪圈里,也就那么几头,猪所吃的食物基本都是无污染的,水源也是山泉居多,大多在山里,空气啥的都很好,而且很多时候都是放养(放在山上去让猪到处跑,吃野草,野果),源生态养殖。
饲料猪是批量养殖,环境都需要定期消毒,不消毒都不行,猪的抵抗力很差,猪活动空间小,不运动,肉质差。


这些就是为什么农家猪肉为什么好吃的原因了,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多有疏漏,劳烦斧正,感谢!

我是山石与花,期待您的关注!


山石与花


主要是就要2个原因:(1)饲养的方式,(2)喂养的时间。

就绝大多数农民自己养殖的生猪而言,都是大家公认的吃起来口感较好、市场销路好且价格相对较高的“土猪”。那么,“土猪”的“土”究竟是从哪些方面得以体现呢?其实还主要是饲养的方式和养殖的时间这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饲养的方式相对生态和环保,所喂养的食物较杂,加之生猪运动量相对较大,更利于猪肉的品质形成。

农家饲养的生猪,并不是几大月都是一样的饲料,既有菜叶等草食性的,也有玉米、红苕等含淀粉较高的,还有剩饭剩饭,总之是有什么喂什么,不刻意,不含生长激素,并且在催肥阶段,主要是以煮熟的玉米、红苕为主,特别有利于猪肉的品质形成。

同时,农家养猪,数量不是太多,圈舍的空间也相对较大,生猪的运动量相对较大,可使猪肉更加紧实,也有利于猪肉的品质形成。

笔者接触过一个万头养猪场,一部分完全是饲料养殖,主要供大型市场;一部分是用玉米、红苕、菜叶饲养,主要供应公司内部的其他单位。

第二,喂养的时间相对较长,影响猪肉品质的相关物质才能得以转化或增加。

生猪的喂养时间过短,生猪就是处于长骨架的阶段,体内的脂肪没有或是极少,与口感相关的蛋白质、各类氨基酸还未形成或比较少,吃起来口感就较差。据介绍,生猪至少在喂养7个月以上,其体内的各类氨基酸才还逐渐增多。而农家喂养的“土猪”,大多数时间都较长,近1年的占了很大的数量,各农户自己吃的过年猪哪一个不是喂养了很长的时间,一些山区地方可达到两三年以上,因其膘肥体壮、体内蛋白质和各类氨基酸较多,口感自然较好。

其实,农村的老农民都知晓,要想猪肉好吃,喂的时间就要长,过年猪在上半年就要开始喂养。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


乡村微视界之乡村漫记


农民家里养的猪肉怎么那么好吃?是什么原因?

农村里家养的猪肉味正、香浓,有嚼劲,吃过的人都说好吃,要说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喂养方式不同。农村人几乎都是种庄稼地的,自己吃的都是自己地里栽种的,因此养殖家畜和家禽也都是靠地里的蔬菜、瓜果和杂粮喂养大。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大人交给我们的最大任务就是找猪草,除了自家地里有的农作物外,还会去山野外找一些嫩草野菜来喂养生猪。


一般情况下,农村人为防止猪生病,很少喂生食,而是喂熟食。方法就是把菜叶、瓜果、红薯、芭蕉芋等剁碎后用大锅熬煮,随后拌入包谷面、米糠、米汤、剩饭、剩汤等喂,这些食物相对来说比较生态、环保,养殖出来的猪肉肉质细腻、紧实,口感比较好。


二是养殖时间比较长。农村人自家养的过年猪一般养殖时间都比较长,最少都在10个月以上吧。我记得以前我们家养猪,过年后的第一个街子天母亲就要去集市上买小猪仔,有时候会跟村里养母猪的人家买,一般就是买两头,一头养到第二年过年的时候杀吃,一头出售,这样长时间养殖出来的猪大的有三四百斤,用我们的土话说就是“老腊了,肉质好!”


三是养殖方式不同。就我们当地来说,农村养的猪都是半散养,吃的食物又比较杂,什么甘蔗、芭蕉杆、玉米杆等五花八门的食物都吃,不喂任何添加剂和饲料,激素药物用得很少,再加上散养的猪运动量大,所以肉质紧实。


四是品种不同。不知道是不是地方、地域或者个人偏见,我们当地人不怎么喜欢养白毛猪,尤其是自家过年猪都喜欢养当地的黑毛猪或者小香猪,这种猪生长虽然有点缓慢,但是肉质细嫩,吃起来口味要好很多。

以上仅仅是花腰妹的个人观点,如果你知道其他原因可以关注我一起交流!

又到了腊月天,又是一年杀猪季,你们地方还保留着杀年猪、吃年猪饭的习俗吗?(文字原创,部分图片来自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