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死亡後,這個世界再也不會有你的存在,你害怕嗎?

爪爪小妖


實話實說,肯定害怕,閉上眼睛以後家人,孩子老婆生活怎麼樣都會知道了,能不怕嗎?


保持沉默140734016


從心理層面,雖然人本質上都是怕死的。但其實每個人都會有對死亡的恐怖期,特別是在少年兒童階段。

提問題的樓主想必年齡不大,正在被這種恐懼困擾。一想到死亡意味著永遠不存在,不再“醒來”,就越想越害怕。

對死亡的恐懼,不僅體現在每個人類個體上,事實上影響了整個人類的文明形態和進程。

正因為對死亡的恐懼和困惑,對生命的留戀,才產生了諸多的宗教、圖騰和神話傳說。是人們釋放壓力,憧憬永生的具體表現。

秦始皇若不是渴望永生不死,也不會讓徐福帶領500童男童女去尋求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

無論是帝王將相和平民百姓,若不是希望延年益壽,也不會到處求神拜佛,幻想死後昇天到極樂世界。甚至愚蠢的服食大量丹藥尋求長生不老。

包括對死者的各種超度儀式,如燒紙錢、做法事等等。以及延綿不衰的厚葬之風等。其本質都來源於對死亡的困惑與恐懼。

可見人們為規避死亡、緩解壓力,做出了多麼大的努力和掙扎。

所以樓主應該明白的是,在面對死亡的困惑與恐懼上,你不是孤獨的。這是一個全人類面對的恐懼與困惑。至少,你沒有“孤軍奮戰”。不妨幽默的想一想:面對死亡恐懼,全世界都和你站在一起。

這樣說不知會不會讓你的心情好受一些。

此外,樓主不妨這樣想,你出生前是什麼樣你知道嗎?一無所知對嗎?那時你可曾有過恐懼?顯然是沒有。死亡意味著有回到了出生前的狀態。一個完全沒有痛苦和恐懼的世界。

另外,雖然我們普遍提倡唯物主義,但科學的不斷髮展進步,也在不斷的開拓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想象。

比如多維時空,時間的旅行與穿越,外星文明以及“思維的永生”等等,這些戰勝死亡的預見或學說,雖然聽上去離我們那麼遙遠,但是人們總是生活在對未來的憧憬中不是嗎?

以上對緩解你對死亡的恐懼,不知能不能有些小小的幫助。

最後讓我們不妨看看偉大的科學巨人愛因斯坦是怎樣面對死亡的吧:

當愛因斯坦被發現腹腔里長了個動脈瘤,並隨時可能爆裂時,他平靜的說到:“那就讓它破裂吧。”“人人都要死的。死,是最終的解脫,永恆的自由。死,解除了我們身上的一切枷鎖——物質的、精神的、有形的、無形的。誰看到過死人痛苦呢?只有死人和沒有出生的人,才不必懼怕明天的不幸和災難。可是,人類普遍懼怕死。實在沒有道理。只有個體生命的結束,才能保證物種生命的延續。大自然安排得多麼巧妙、多麼合理啊……”


風過耳浪淘沙


死亡很可怕,我也真害怕。與親人訣別是世間最殘忍的痛苦,無法坦然面對。

生命最寶貴。死亡離你遙遠的時候可以滿不在乎,而死神無情逼近的時候,人的情緒則一落千丈,痛苦萬分。生命倒計時,強烈的牽念與不捨,讓你焦躁、讓你不安、讓你恐懼。

母親患病初期,我曾與她開過玩笑,問她怕不怕死。母親說,早想到死,不怕!

病情復發加重的時候,孃的心情卻始終處於冰點。有一天,她躺在病床上與我聊天,卻突然淚流滿面。她說孩子,娘還沒活夠,真的不想死!我捨不得這個家,也撇不下我的孩子們。

這次巨烈心理反應之後,母親病情日益加重,不到一週就嚥了氣。母親從不怕死到恐懼死,是死到臨頭吐露的心聲。

死亡,人人都會想過。沒到器官衰竭的最後時刻,我們都會堅強地與死亡抗爭,只有處在生命盡頭的絕望時刻,恐懼才會籠罩於心頭。

骨肉分離、生死決別,那是撕心裂肺的痛。與世隔絕,誰都無法接受!

不怕死,是因為不會死。我怕死,是因為我特別不想死。我害怕脫離這個世界,更害怕失去我的親人!


青青草34892193


以前有父母雙親在世時,我可能會懼怕死亡。因為我怕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淒涼!

如今父母親都過世好幾年了。兒女也長大成人了,我自己也過知天命的年紀了,我覺得我能很坦然的面對死亡了!

如果真有靈魂存在、有哪個未知的世界存在!我希望我去世後能和過世的父母親團聚、去問問老媽為啥不聽話、不好好珍惜她的身體、而突然過世、並讓我們兒孫後輩們都肝腸寸斷呢;去好好看望下過世了幾十年的爺爺和外公,看下這兩位去世最早、也受苦最多的老人在他們的世界裡還有沒有被病痛所折磨;看下2000年去世的奶奶和外婆有沒有和爺爺、外公團圓!再看看活著愛吵架的父母在他們的世界裡是否已經不再吵架了……

正因為我有太多的親人都已經去世了,所以我不懼怕死亡。只是我不懼怕死亡不代表我就特別想死。

我覺得身體健康時,我肯定會好好享受生活給予的一切美好時光。一旦身體出問題了,特別是得了嚴重的需要大把錢財也不一定能治好的疾病,那麼我肯定不會去醫院白白浪費時間和金錢,我會待在家裡好好的享受下兒孫繞膝的鄉村生活、直到我生命的最後一刻!

所以,即使知道死了後這個世界上就再沒有我這個人了,我依然不懼怕死亡!



沉默不寡言129263386


在我10歲的時候,爺爺因肺氣腫去世了,農村辦喪事總有更多忌諱和講究,作為長孫,我每天要到廟上請十幾個和尚來唸經超度,我好奇的問:爺爺會不會醒過來?領頭的長老說:他就在我們頭頂,只是你看不到。當時聽了很害怕,天黑就不敢出去了。長大後慢慢明白,人努力活著的動力源泉是牽掛,是愛,爺爺18歲參軍,20歲解放陝西榆林時因失去左臂而退伍,他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我死過一回了,怕什麼?可臨終前前還是眼淚婆娑,割捨不下。他可以為家人付出一切,但該來的總要來,該走的終究留不住,順其自然就好。人的一生,活是暫時的,死才永恆,從呱呱墜地到與世長辭不過3萬天,想來也挺可怕,我一共活不到3萬天?可是有幾個人會天天考慮這個?反而是每天早出晚歸勤奮努力,拋開成為億萬富翁、成就自我、實現人生價值等等高大上的東西,說到底,中國人活著為的是上對得起父母,下對得起子女,中間對得起親朋好友。死後的自己在天上遇到牽掛自己一生的人,看著下面自己牽掛一生的人,也是心安,所以坦然對面,心存感恩,活好當下就好,沒有什麼可怕的。


窗外木橋


害怕什麼?

記得小時候曾想,我要死了,睡在黑暗的棺材裡,氣都出不贏,多可怕多難受啊。而且再也看不到世上的山山水水了,也聽不到鳥叫了。河邊多好玩啊,可以游泳,可以抓魚。這些都做不到了。這世上再也沒有我了。我常常因此而睡不著覺。有時傷心哭泣。

剛到這世界,就受到死亡的恐嚇。這是許多小孩子都經歷過,而且無法接受的。人,生來就是要死的,這是誰也無法逃避的事情。但是,如何淡忘這可怕的事實,繼續生活下去,是每個小孩子都必須經歷的。記得我曾經問我媽媽,每個人都會死嗎?我媽媽說,“是的。每個人都要死。不過,你現在不會死,媽媽也不會死。因為你現在還小,還有許多事情沒有作。等你做完了你該該做的事情,那時候你已經老了。到那時候,你就知道,死是世間萬物的必然規律,你對死就不會害怕了。”媽媽說著說著,就把我抱到懷裡,接著說,“到那個時候,你要一個人面對。”我望著媽媽說,“我還要媽媽抱著我。”媽媽說,“那時候,媽媽早已不再了。”我一聽這話,一下抱住媽媽,哇哇大哭起來!彷彿真到了生離死別的時候!

現在的我,早已經認識了死亡,能從容應對了!


微言常理


當人死後,這個世界就再也沒有你的存在了,你害怕嗎?

人最大的恐懼就是對死亡的恐懼,沒有人不怕死的,也正因為人對生命的熱愛,對死亡的恐懼,社會才會和諧。

生命上帝給每個人只有一次,是豐富多彩的而又極其短暫的,對死亡的恐懼和對生命的熱愛是上帝給每個人的定數,讓人心存敬畏,敬畏生命,敬畏死亡,敬畏國家法度,敬畏無上的權力,只要有了這敬畏之心,人與人就能和諧相處,人與國就會有無限的熱愛與服從。

如果人沒有了對死亡的恐懼,對生命的熱愛,少了敬畏之心,那麼人類社會是什麼樣的是不可想象的。



說說43430


身為一名癌症晚期患者,我肯定害怕面對死亡,不怕世界沒有我,害怕看不到親人,害怕不知道我父母、我弟、我寶寶過的好不好...


kiki金


有什麼可怕的,下圖是旅行者一號從64億公里外拍攝到的地球照片,你能找到地球嗎?在照片裡,地球就是宇宙裡的一粒灰塵。若干年後,地球以及整個人類的歷史終將消失在茫茫的宇宙裡,沒有人知道人類曾經在宇宙中出現過。



jackson316


死亡殘酷至極,最可怕。不怕是一種境界,怕則因為難捨,對生命更加珍惜。

小時候,常聽母親唸叨說自已不行了,可能不久就會死。孩子們淚如泉湧,捨不得母親離去,更恐怖死亡的殘忍無情。

母親沒有死,她以頑強的毅力戰勝了病魔。與生命抗爭,她有太多的牽念與不捨。

晚年的時候,她又不幸患上了腦血栓。小腦委縮,僅存微弱的意識,卻無限渴望生命。

家人團聚,母親臥床不能起身,更不能上桌吃飯。可她聽著、瞅著兒女們有說有笑,感受著家的溫暖,更體味了生命的價值。一息尚存,一絲快樂,她心中最大的願望就是活著!

母親著重的時候,嘴已說不出話,但手卻緊緊地抓著每一個兒女。絕望與無奈之中,淚水浸透了胸襟。撕心裂肺的決別,眉宇間透出強烈的依依不捨。

與世隔絕,再也聽不到熟悉的呼喚,再也看不到甜蜜的笑容,人世間一切美好不再擁有。想一下就可懼可怕,真到了那一刻,我們的心就會如刀割一般,巨痛難忍。

活著才知幸福,活著才有希望。生命只有一次,我們必須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