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摔倒饿了三天三夜:父母养我们长大,别让他们在孤独中老去

老人摔倒饿了三天三夜:父母养我们长大,别让他们在孤独中老去

导语:

其实今天这篇文,我是带着一种既沉重又无力的心情来写的,因为在面对独居老人这一个特殊群体的时候,我真的觉得我们做得太少了。

虽然现在基本上的老人都能吃饱穿暖,但他们精神上的缺失却没有多少人关注。

所以这篇文没有什么方法论,我也讲不了什么大道理,只是我的一个所见所闻和所感,如果能够因此给读者们一些感触,那便是我写下此文最大的收获了。

1. 原来她不是乞丐!

老人摔倒饿了三天三夜:父母养我们长大,别让他们在孤独中老去

昨天去超市的时候,隔着一段距离,看到一个老人家在超市门口摔倒,随即又自己挣扎着站了起来。

待我走近一看,第一感觉就是:这老人是一位乞丐。

因为她身上的衣裳单薄松垮而且破旧,眼神也不是很好,重心靠手上驻着的一个扫把上断掉的棍子支撑着。

正当我走进准备给她些零钱的时候,没想到她居然跌跌撞撞地进超市去了。

我当时还在想,难道她要进去里面乞讨?我刚好要进去,就跟在她后面,看着她拿了一个购物篮,进去选购了一些水果和蔬菜。

这时我才反应过来,原来她不是乞丐!只是一个需要照顾的老人家罢了。

见此情形,我便去买自己的东西了。

我原本去超市的目的,也是买东西去看望一位独居的老人,就是我的外婆。昨天打电话给她,她说眼睛有点痛,于是我刚去药店买了一些药,然后打算在超市买点东西回去看她。同去的还有我姐!

我们见到外婆才知道,她的情况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严重,不知是不是因为吃了什么东西上火的原因,外婆的一只眼睛,眼白都是红的

老人摔倒饿了三天三夜:父母养我们长大,别让他们在孤独中老去

据外婆说原来还更严重,两只眼睛一直流泪,看见太阳就睁不开眼,今天已是更好了。

我将买回来的药以及去火的东西给她,让外婆先试着用一下,如果不行就去医院。

我问她还有没有其它的不舒服,外婆告诉我们说晚上睡觉一直会脚抽筋,有时候晚上疼得睡不着觉,好在舅舅们买的活血化瘀的药用着才好一些。

这里说一下,外婆平时都是一个人住在乡下,舅舅们住在离外婆5公里左右的圩镇上,他们也不是没有把外婆接出来一起住,但外婆嫌马路边上太吵,住不了。

其实,外婆的儿女们都很孝顺,平时吃穿用度都有给外婆备着,住得近的就会经常回去看她,在外地的则经常打电话,比如说小姨,基本每周一个电话,雷打不动。

但即便如此,外婆的处境还是令我们担忧。

据说有一次,外婆吃饭噎着,后来一整天都躺在床上,吞不下去,也吃不了东西,直到后来慢慢地咽了下去才缓过来。

真不敢想象如果当时她没有咽下去,后果会是怎么样?外婆不会打电话,只能等着别人打给她。

而在乡下,像我外婆这样平时有子女照应着的老人尚且令人堪忧,何况村子里那些子女在外面谋生,只留老人一个人独居在家的?

他们不会使用通信设备,即使会,真要出了什么事儿,子女们也鞭长莫及。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接来跟子女一起住?或者干脆请一个保姆或者送进养老院?

话虽如此,但总会因为经济、交通、习惯等原因,只留独居在家的老人。

2. 独居老人摔倒饿了3天3夜

老人摔倒饿了三天三夜:父母养我们长大,别让他们在孤独中老去

前几天,独居老人摔倒饿了3天3夜的新闻引发讨论。

据报道,江苏有一个老人好几天没有出门,他的邻居觉得不对劲,于是就报了警,警察赶到才知道,原来老人站起来换灯泡摔倒了,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吃饭,他的女儿不跟他住在一起,原因是小时候被父亲打得有心理阴影。

在这里,我们就不讨论这位女儿孝不孝顺的问题,因为换位思考,我们未必就做得更好。

只是借此说明,总会有一些老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独居的,我就想问一句:

当父母年纪大了,生活能力下降需要照顾时,我们是否能和父母当初养育自己一般,陪伴和照顾他们?

也是在前几天,看了一部动画短片《家的记忆》。

一对父母接到女儿要回来的电话,孤寂的两人立刻像打了鸡血一样从床上起来,爸爸打扫、晒被、铺床,将女儿房间整理得整洁干净、舒舒服服。

妈妈则去超市,买菜、做饭,马不停蹄地忙活,那架势,仿佛年轻了20岁。就这样,两人忙活了一天,准备了一大桌子丰盛的饭菜,就等女儿到家开饭。

可是,一个小时过去了,女儿没有回来,又一个小时过去了,依旧没有女儿的身影 ,两人就这样,从黄昏等到天黑,再从天黑等到天亮。

原本因为女儿回来而重启的兴奋状态,一下子又回到了之前。

父母年纪大了,他们的世界只有我们。

独居老人最需要的是什么?对这一点,我很赞成有个网友说的观点:

我认为独居老人最需要的是亲人陪伴,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老人与家人分开独自生活,他们嘴上不说,但心里还是希望与子孙生活在一起的,但又怕被嫌弃,子女又往往过年过节才回来一次,平时只是打点钱,有的甚至不管不顾!

老人摔倒饿了三天三夜:父母养我们长大,别让他们在孤独中老去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国庆回家给奶奶过生日的时候,奶奶说的一段话:

今天是她过的最开心的一天,因为今天回家的人最多,接到的电话最多,她年纪越大,越盼望儿孙能够来看看她,如果实在不能回家,给她打个电话也开心好久。

她还说:曾经她有一个姑妈,每天做的事就是盼着儿孙可以回家来陪她,来了人就开心好久,没有来人就失落好久,曾经不理解,现在终于体会到那样的心情了,而且变得跟她一样了。

奶奶今年88岁,平时跟叔叔一家生活在一起,儿孙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工作跟家庭。

我们忙着事业、家庭和孩子,却唯独忽略了年老的她。

听完奶奶的话,我当下决定,不管以后有多忙,都要抽出时间,去看看她老人家!

他们养我们长大,让我们陪他们变老,别让他们在孤独中老去。

3. “我要把这些碎木片做成一只木碗,给爸爸妈妈用!”

老人摔倒饿了三天三夜:父母养我们长大,别让他们在孤独中老去

很多人都应该听过一个木碗的故事,有一个老人,跟他的儿子、儿媳以及孙子住在一起,老人眼花耳聋,双手还经常不停地发抖,吃饭的时候就菜汤洒出来。

有一回,老人吃饭时又把汤撒了一地,碗也摔碎了,儿子儿媳忍无可忍,从此便不许老人上桌吃饭了。

每次吃饭的时候,他们就把老人赶到灶后的角落里,给他一只瓦盆,瓦盆里只有一点点饭菜。老人每顿饭都吃不饱,还得经常挨骂。

老人伤心极了,常常一个人在灶后的角落偷偷掉眼泪。

终于有一天,老人的手颤抖得连那只瓦盆都端不稳了,瓦盆掉到地上,碎了。儿子儿媳见此,决定用木头给老人做个碗。

于是,儿子找来了一块木头,开始动手做木碗。一会儿工夫,木碗就做好了。儿媳正想把碎木片清除出去,老人四岁的小孙子跑了过来,把地上的碎木片拾掇到了一起。

你要这些没用的碎木片做什么用?”老人的儿子问。

我要把这些碎木片做成一只木碗,留着它,等我长大了,就把它拿出来给爸爸妈妈吃饭用。

听到这话,儿子和儿媳相互对视了一会儿,终于明白了:

自己的所作所为,儿子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


从此,他们不再将老人赶到角落里吃饭,而且,即使老人泼了点什么,他们也不再说什么了。

我们每一个人,都总有老去的时候,到那个时候,你希望儿孙们怎样对你?

老人摔倒饿了三天三夜:父母养我们长大,别让他们在孤独中老去

注:图片源自网络

我是立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读书旅行茶,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