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畢業入職的同事工資3000元,卻花費1000多買了個耳機,請問是什麼心態?

南北吻東西


正常的心態,要是1000快買個手機,買套化妝品,買衣服鞋子包包,你會說啥呢?20元的包包不能裝東西嗎?

你為什麼花好幾千買手機,難道一千塊的不能用嗎?

1000塊買耳機,說明他對生活品質有自己,要求有自己的理解,愛好也是健康的,

也可以說,是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有品味和欣賞能力的人。


強我國防愛我中華


別怪老鬼不厚道,老鬼要問:您問這個問題,您是什麼心態?!人家花多少錢,關你什麼事兒?您是否知道:現在的畢業生,即使人家還沒有畢業,還不掙錢,照樣可以買那麼貴的耳機!

一、務必清楚一個道理:琢磨那些和自己無關的事情、現象,不僅浪費自己的腦細胞,還極有可能影響自己的為人處世!

您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可能認為這只是閒來無事時思考的一個小問題而已。甚至有可能認為老鬼在小題大做。而老鬼明確的說:這在職場中是個天大的忌諱!

因為,你一旦開始琢磨這些與自己無關的事務,這些只是屬於人傢俬人的開支類的事務!你琢磨這些問題時,已經開始對此人有負面的看法或者潛意識了!

如果你得出的結論是負面的,必然會影響到你與對方在公司內的日常互動、相處、溝通!別以為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智商不夠用,也不要以為自己的負面思想一點都不會表露出來!你潛意識中對人家的負面的認知、評價,會不由自主的通過某些細節被人家感知到的!

又或者你在日常和其他同事閒聊時,很可能會無意識中表露出一些不屑、歧視、貶低性的神態、言語!這些,對自己半毛錢的好處都沒有!而且只有可能產生副作用!

或許您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些,還認為老鬼的聯想能力太強了。那老鬼只能表示非常遺憾了!

二、與企業、他人毫無關聯的個人行為、愛好、消費觀念等等,作為同事最好選擇忽視!

每個職場人都有屬於私人的一些事務、行為、愛好、嗜好、娛樂、交際圈等等。只要人家不犯法、不觸犯社會公德、不 影響他人的生活、不侵犯別人的利益,那就是人家的私人事務範疇!其他人沒有任何權利做評論、評價。也沒必要根據這些來做出過分的聯想、延伸。

針對本問題,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消費觀,我們不能拿個人的標準來衡量別人!因此,本題目中,我們怎麼可以因為人家是剛剛上班,工資少,就覺著人家買個上千元的耳機很過分呢?

或許人家的家境非常好,即使在大學階段這種開銷也不是什麼大事兒!難道你覺著沒掙多少錢就花太多錢的人就屬於不會持家、不懂得節儉、不考慮未來,就是沒前途的月光族?

這種觀念往往會出偏的!例如,為了自己喜愛的某一樣東西,可以省吃儉用!別人沒資格去評論人家的愛好、偏好!

花錢多的人就一定沒出息?為一個電子產品花費自己三分之一工資的人都是奇葩的思想?——這些想法本身站不住腳的!

三、誰沒有年輕過?即使你、我在剛剛畢業的時候,或許也不會花錢、瞎花錢!人都會經歷某個過程之後逐漸調整!

老鬼也曾經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大手大腳過!二十年前,只要手裡攢夠了錢,就買手機!最瘋狂的時候一年換三部手機!就是圖新鮮、愛面子、追新潮!這個毛病持續了兩年之後自己才回過味兒來。不再那麼嘚瑟了。

題目中所說的那位大學畢業剛剛上班的員工,或許也只是他這個人生階段的一個小毛病而已。不至於有多嚴重!

社會上,很多人在幾年前都當過月光族,甚至現在還有些人都是月光族呢!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的成熟,多數人都會調整過來的!

因此,作為一個職場的老人,看人一個新人買了個上千元的耳機就開始瞎琢磨,有意思嗎?好像自己沒做過錯事、沒衝動過一樣!或許幾年前你也犯過類似的錯誤呢!


四、評價一個人最根本的是看他與自己之間的互動!此人與他人之間的互動只能作為參考因素!而完全私人的行為幾乎不在考慮因素之內!

你的同事又不和你過日子!因此,你同事的完全私人的一些行為、愛好等等,只能做很弱的參考因素而已。——不是一點不去看、不去聽、不拿來做參考因素,而是不要被這些因素給困住了!

判斷一個人最核心的評價要素必然是此人與自己互動過程中的表現!例如,老鬼就有關係非常好的朋友。但我的這些好朋友或許對別人不好。但是我們之間關係好就好了嘛!又沒影響到其他人!

當然了,此人與周圍的人的互動情況,也是判斷此人品行、德行的重要參考項目。從他與周圍人的互動過程中,可以看出此人的大局觀、為人處世的能力、對社會、對眾人的態度等等。單單以雙方的互動情況作為評斷標準的話,可能會有失偏頗的。


老鬼做此文,根本不會正面回答題主的問題!因為如果老鬼也跟著分析人家這位大學畢業生的心態,那老鬼也被你帶到溝裡了!咱都沒資格,也沒必要評價人家到底是什麼心態啊!


以上供參考。這是職場人應該注意的一個現象。

歡迎【關注】老鬼,每天分享職場、銷售、口才、人脈類實戰內容。

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老鬼歸來


我也是的,我當初剛入職,剛發人生的第一筆工資,我給遊戲充錢買裝備。當時發了3500多,但是遊戲那件裝備需要4000塊。我就借了同事1500,留下1000當下個月吃飯錢。其實人生第一筆工資,自己辛苦掙來的,可能自己花的最舒心了,無壓力,心裡很開心,我覺得買耳機沒什麼關係。剛入職我相信年紀都不大,以後在工作中才有社會經驗,慢慢適應。所以這個沒什麼關係。我想很多人都一樣。


元旦出去玩


剛畢業那會我也會,人都有那麼個階段!感覺好不容易畢業了,終於自己能掙錢了,好好慰勞一下自己!我覺得我能理解,人都是一路走來,過段時間理解了生活不易,賺錢艱難,就會節儉了!希望這個同學也是我希望的那樣!


阿花正傳


我覺得你提出這個問題也很奇怪,不管是剛畢業還是工作很多年,不管是賺3千還是賺3萬一個月,買個耳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啊!

非要用他賺的工資和消費水平捆綁在一起,我真心覺得沒有多大意義!

所以,我倒是認為你可以找找自身心態的問題,而不是盯著你的同事。

下面,就這個問題,我說說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工資3000不代表他沒有足夠的消費能力

我記得自己當年剛畢業的時候,身邊也有個同年畢業的同事,他已經買了自己的車子來上班,而我連個小毛驢都沒有!

那時候工資也就2000多,靠自己這點工資根本不可能買車,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家裡的條件不錯,父母出資買的。

但是我對這件事情並沒有覺得羨慕人家或者認為他心態不好,相反,我是暗自告訴自己:有一天我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買車!

放到今天這個時代,有些年輕人工資不高,但消費意識是非常超前的,即便家裡不給錢,他們也完全可以通過花唄、白條、信用卡等途徑提前享受,買個手機1000元錢並不算很大額的支出。

且年輕人都追求時尚,遇到自己很喜歡的東西,多支出點前去消費而寧可吃飯節省一點,我覺得也是正常的,畢竟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同,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

因此,對一個旁觀者來說,你不該以自己的價值觀去衡量別人的行為,然後站在道德的高度去批判人家。

要說你同事的心態,可能就非常正常,不必想得太複雜!

二、作為同事,你關注的點更應該放在與工作有關的事情上

你們作為一個公司的同事,說的直白點,主要就是工作關係。

你對人家畢業生的生活方式如此關心,不如把這種關心放在他和你的工作交集上!

例如如何更好地協作完成任務、如何有效溝通等等。

我公司裡也有一些年輕人在生活上和工作上完全兩種風格的,工作上是非常認真嚴謹的,但生活上就很活潑,喜歡K歌、旅遊、穿時尚的衣服。

在我看來,這並沒有任何的矛盾,只要做好兩者關係的平衡就行了,我也不會去盯著人家的私生活評頭論足!

出了公司,就是他們個人的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空間。

何況,從另一個角度上,你這位畢業生同事拿著3000元的工資卻買了1000元的耳機,不是更加激勵他要努力工作去賺錢嗎?

消費也可以成為一個人奮鬥的動力的,為了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想要多賺錢的心態非常積極,沒什麼可懷疑的!

但你要是作為旁觀者,內心對此產生了嫉妒之心,覺得一個畢業生只賺那麼點錢,為啥都能買耳機,那是你自己的心理不太健康,而不是對方!

三、職場上,要努力縮小“關注圈”,擴大“影響圈”

在心理學中,有個著名的“兩圈理論”,即關注圈和影響圈。

關注圈大,指的是一個人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例如你同事只賺3000元卻能買1000元的手機,就干擾到你的工作與生活了,甚至非常困擾。

影響圈大,指的是一個人專注於自己的目標,別人說什麼做什麼無法改變他的行動,並且這樣的人往往都是影響別人的對象,吸引周圍人的眼球。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這兩個圈,關注圈比影響圈大的人,就喜歡對別人評頭論足,說三道四,儼然是一個好奇寶寶,好像別人比自己都來得更重要。

而影響圈比關注圈大的人,更有號召力和影響力,例如公司的領導、舞臺上的主持人等等,他們有著很好的個人魅力,能夠感染到周圍的人。

所以,要在職場上取得成功,你需要擴大這樣的“影響圈”,讓自己的影響力越來越強,把周圍的資源集中起來,做成你要的事業。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我關於這個問題的思考,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歡迎各位轉發本文,並點擊關注我,@丁路遙知事,每日為您解答職場問題,分享職場信息。


丁路遙知事


你同事怎樣不知道,我也是這樣的情況,我說說我的吧,我也是剛剛入職,工資四千,但是我花一千多買了airpods耳機,花一萬多買了蘋果筆記本,六千多買華為手機,還花了二千多買一張舒服的椅子。我覺得這沒什麼啊,我家在廣州,家裡裡有兩棟樓收租,平時不愁吃不愁穿的,花這點錢讓自己工作舒服點沒什麼啊,畢竟工作佔的時間那麼長,雖然每週雙休,但是每天也有八小時的時間在工位上啊。


拖著鹹魚遊天下


先不說工資和耳機的事兒,單說你的想象或許還真的被貧窮所限制了。

之前網上流傳著一個段子,說杭州一個富二代,新交了一個女朋友,兩個人處得關係還不錯。

他心裡害怕對方是衝著自己的身份和家族資產來的,所以早早就給自己假設了“貧窮”的樣子。

當女方談到他家裡情況時,他很可憐的說,自己家裡很窮,只有一輛奧迪A6,一套100多平方的房子,和幾十萬的存款。

這個段子,當時我看的第一反應就是,就是蒙圈了。我給大家拉後腿了,原來我的生活離著貧窮還有很遠,我還一直以為過得還行。

所以說,我們的思維決定了我們行為的方向和高度。有些事情,真的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01 剛畢業,收入3000元,意味著什麼

對於剛參加工作的人,月工資到手3000塊,心理是什麼反應,那就要看這個人的家庭背景和內心認知了。

  • 貧窮人家的孩子。從小學到大學一路走來,很多學費可能是家人的東拼西湊,自己的勤工儉學得來的。現在有了3000塊,無疑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內心是激動的。不管是給家人寄去,還是用來還錢,還是給自己買些東西,都有一個前提,就是不亂花。
  • 普通人家的孩子。3000塊的工資,不算多,而不算少。是一個自我能力價值和人生未來的展望。可能會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也可能會給老爸老媽寄回去,表表孝心。也可能會拿出來消費,但是買1000塊的耳機,那是不可能的。
  • 富貴人家的孩子。工作,就是個生活體驗,賺多少錢無所謂。關鍵是自己要開心,工作要輕鬆還能體現人生價值。發了工資了,拿三分之一出來,犒勞一下自己一個月的努力,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即使沒上班,買個1000塊的耳機,也不是個什麼難事。

  • 不懂生活的孩子。這一類是比較另類的,不分家庭背景。對於消費來說,只追求時尚、酷炫、顯擺。所以,工資發了多少,基本不過一週就全部花完了,早早地成為了“月欠族”,對人生也沒有規劃,能舒服一天是一天。

02 對1000塊耳機的身價定位

我的心態和題主的心態是一樣的。對於耳機的消費觀念還停留在幾十塊的階層,最多能接受給自己“奢侈”一回,買個一百來塊的耳機。

但是剛剛在國內某知名平臺上面,隨便搜索一下“耳機”的關鍵字,才發現,我的貧窮限制了我對物品的價格定位。

平臺上基本一百來塊的耳機是很墊底的那種存在了,也就是所謂的“路邊攤”一樣的貨物,真正音樂的享受都是從幾百起到兩千往上。

所以,你這個新同事,花1000來塊買個耳機,好像並不是多麼奢侈的事情,關鍵要看這個耳機是用來幹什麼的。

  • 享受型。就是喜歡這個高檔貨,享受那種震撼心靈的音質感,能給自己的耳朵帶來活力,享受這美好的生活。

  • 包裝型。用來抬高自我的身價,提前包裝自己,打入內心中認定的“上層圈子”,以獲得更大的利益回報。
  • 實用型。因為自己特殊的行業或者興趣愛好,需要配備這麼高端的耳機,才能帶給自己更多的能力的提升。

合理的消費才是快樂人生之本

有句老話說得好,“有多大的胃口,吃多少飯”。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量力而行。可以自我突破,但是別自我毀滅。

消費,也是一樣的。當你月工資3000塊,而基本又沒有什麼儲蓄,那麼這個錢怎麼花對自己有意義就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了。

可以給自己買一款1000多塊的耳機,但是買了之後,是否就真的能夠給生活帶來長期的享受,而不是短期的快樂之後無限期的難過,是個很重要的問題。

所以,而當自己月薪已經到了30000的時候,我想很多人給自己買1000塊的耳機,都不會有太大的抗拒心理,畢竟自己的收入能力可以完全滿足消費能力。


木林談心理


以前我公司有個男孩,整天工作特認真,別人不願意乾的雜事,他也主動承擔,每天把自己弄得很忙。

某天下班正好跟他順路,隨口問他一個月就這麼點兒錢你怎麼這麼開心還給自己攬事兒啊?

他說:我上班又不是為了掙錢,就是玩來的。

我心一動問他家是不是拆遷的。

他說是啊,然後隨口說了個地方。

我保守問,那還不得給千八百萬?

他隨口說,1200多萬。

我那時才知道,原來身邊真有這樣的人。

所以問題裡這個買1000多耳機的人,可能家裡有錢唄。

再說1000多的耳機也不算貴,只不過一般人不會買,只有喜歡的人才願意投資在這個上面。

而且既然自己喜歡,花多少錢都值。

剛畢業入職,家裡也沒負擔,也沒有娶妻生子的壓力,用自己掙的錢犒勞一下自己很正常啊。


小萌咒咒


也許你那同事的父母有點錢,不要以為人家一月3千的工資就是窮人。這個年代拆二代,富二代很多的,人家上個班也就圖個五險一金什麼的。我之前在超市上班,有兩個小領導是我同學(一男一女),因為都畢業好多年了嘛,也不知道那個男生家裡情況,我隨口問了句,像他這個級別的領導一個月怎麼也得七八千吧?女同學說:哪有,一個月也就四千多!我驚歎:天吶,四千多還能養兩個小孩?同學淡定的回我:他家拆遷的。我說:我家也是拆遷的啊,我都不敢生二胎~最後慢悠悠的回我:他老婆家也是拆遷戶~最後,我閉嘴了。你說說看,家裡少說也有六七套房,人家愁什麼呀?班麼,隨便上上拉倒了,只要不閒著就算好的了。


心在這裡 進退由你


很正常,如果是單身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情況,喜歡的只要能力所及就買。我早年也曾花半個月工資買了一雙鞋,穿著舒服漂亮也結實,同事們都笑話我,可我覺得花得很值。同樣人家買耳機肯定也是為高音質的享受,各有各的品味愛好,很正常。不要用自己的眼光去度量別人的生活,品味不同追求不同,處世方式自然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