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入职的同事工资3000元,却花费1000多买了个耳机,请问是什么心态?

南北吻东西


正常的心态,要是1000快买个手机,买套化妆品,买衣服鞋子包包,你会说啥呢?20元的包包不能装东西吗?

你为什么花好几千买手机,难道一千块的不能用吗?

1000块买耳机,说明他对生活品质有自己,要求有自己的理解,爱好也是健康的,

也可以说,是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品味和欣赏能力的人。


强我国防爱我中华


别怪老鬼不厚道,老鬼要问:您问这个问题,您是什么心态?!人家花多少钱,关你什么事儿?您是否知道:现在的毕业生,即使人家还没有毕业,还不挣钱,照样可以买那么贵的耳机!

一、务必清楚一个道理:琢磨那些和自己无关的事情、现象,不仅浪费自己的脑细胞,还极有可能影响自己的为人处世!

您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可能认为这只是闲来无事时思考的一个小问题而已。甚至有可能认为老鬼在小题大做。而老鬼明确的说:这在职场中是个天大的忌讳!

因为,你一旦开始琢磨这些与自己无关的事务,这些只是属于人家私人的开支类的事务!你琢磨这些问题时,已经开始对此人有负面的看法或者潜意识了!

如果你得出的结论是负面的,必然会影响到你与对方在公司内的日常互动、相处、沟通!别以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智商不够用,也不要以为自己的负面思想一点都不会表露出来!你潜意识中对人家的负面的认知、评价,会不由自主的通过某些细节被人家感知到的!

又或者你在日常和其他同事闲聊时,很可能会无意识中表露出一些不屑、歧视、贬低性的神态、言语!这些,对自己半毛钱的好处都没有!而且只有可能产生副作用!

或许您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还认为老鬼的联想能力太强了。那老鬼只能表示非常遗憾了!

二、与企业、他人毫无关联的个人行为、爱好、消费观念等等,作为同事最好选择忽视!

每个职场人都有属于私人的一些事务、行为、爱好、嗜好、娱乐、交际圈等等。只要人家不犯法、不触犯社会公德、不 影响他人的生活、不侵犯别人的利益,那就是人家的私人事务范畴!其他人没有任何权利做评论、评价。也没必要根据这些来做出过分的联想、延伸。

针对本问题,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消费观,我们不能拿个人的标准来衡量别人!因此,本题目中,我们怎么可以因为人家是刚刚上班,工资少,就觉着人家买个上千元的耳机很过分呢?

或许人家的家境非常好,即使在大学阶段这种开销也不是什么大事儿!难道你觉着没挣多少钱就花太多钱的人就属于不会持家、不懂得节俭、不考虑未来,就是没前途的月光族?

这种观念往往会出偏的!例如,为了自己喜爱的某一样东西,可以省吃俭用!别人没资格去评论人家的爱好、偏好!

花钱多的人就一定没出息?为一个电子产品花费自己三分之一工资的人都是奇葩的思想?——这些想法本身站不住脚的!

三、谁没有年轻过?即使你、我在刚刚毕业的时候,或许也不会花钱、瞎花钱!人都会经历某个过程之后逐渐调整!

老鬼也曾经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大手大脚过!二十年前,只要手里攒够了钱,就买手机!最疯狂的时候一年换三部手机!就是图新鲜、爱面子、追新潮!这个毛病持续了两年之后自己才回过味儿来。不再那么嘚瑟了。

题目中所说的那位大学毕业刚刚上班的员工,或许也只是他这个人生阶段的一个小毛病而已。不至于有多严重!

社会上,很多人在几年前都当过月光族,甚至现在还有些人都是月光族呢!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的成熟,多数人都会调整过来的!

因此,作为一个职场的老人,看人一个新人买了个上千元的耳机就开始瞎琢磨,有意思吗?好像自己没做过错事、没冲动过一样!或许几年前你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呢!


四、评价一个人最根本的是看他与自己之间的互动!此人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只能作为参考因素!而完全私人的行为几乎不在考虑因素之内!

你的同事又不和你过日子!因此,你同事的完全私人的一些行为、爱好等等,只能做很弱的参考因素而已。——不是一点不去看、不去听、不拿来做参考因素,而是不要被这些因素给困住了!

判断一个人最核心的评价要素必然是此人与自己互动过程中的表现!例如,老鬼就有关系非常好的朋友。但我的这些好朋友或许对别人不好。但是我们之间关系好就好了嘛!又没影响到其他人!

当然了,此人与周围的人的互动情况,也是判断此人品行、德行的重要参考项目。从他与周围人的互动过程中,可以看出此人的大局观、为人处世的能力、对社会、对众人的态度等等。单单以双方的互动情况作为评断标准的话,可能会有失偏颇的。


老鬼做此文,根本不会正面回答题主的问题!因为如果老鬼也跟着分析人家这位大学毕业生的心态,那老鬼也被你带到沟里了!咱都没资格,也没必要评价人家到底是什么心态啊!


以上供参考。这是职场人应该注意的一个现象。

欢迎【关注】老鬼,每天分享职场、销售、口才、人脉类实战内容。

越多分享,越多收获!


老鬼归来


我也是的,我当初刚入职,刚发人生的第一笔工资,我给游戏充钱买装备。当时发了3500多,但是游戏那件装备需要4000块。我就借了同事1500,留下1000当下个月吃饭钱。其实人生第一笔工资,自己辛苦挣来的,可能自己花的最舒心了,无压力,心里很开心,我觉得买耳机没什么关系。刚入职我相信年纪都不大,以后在工作中才有社会经验,慢慢适应。所以这个没什么关系。我想很多人都一样。


元旦出去玩


刚毕业那会我也会,人都有那么个阶段!感觉好不容易毕业了,终于自己能挣钱了,好好慰劳一下自己!我觉得我能理解,人都是一路走来,过段时间理解了生活不易,赚钱艰难,就会节俭了!希望这个同学也是我希望的那样!


阿花正传


我觉得你提出这个问题也很奇怪,不管是刚毕业还是工作很多年,不管是赚3千还是赚3万一个月,买个耳机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啊!

非要用他赚的工资和消费水平捆绑在一起,我真心觉得没有多大意义!

所以,我倒是认为你可以找找自身心态的问题,而不是盯着你的同事。

下面,就这个问题,我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工资3000不代表他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

我记得自己当年刚毕业的时候,身边也有个同年毕业的同事,他已经买了自己的车子来上班,而我连个小毛驴都没有!

那时候工资也就2000多,靠自己这点工资根本不可能买车,唯一的解释就是他家里的条件不错,父母出资买的。

但是我对这件事情并没有觉得羡慕人家或者认为他心态不好,相反,我是暗自告诉自己:有一天我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去买车!

放到今天这个时代,有些年轻人工资不高,但消费意识是非常超前的,即便家里不给钱,他们也完全可以通过花呗、白条、信用卡等途径提前享受,买个手机1000元钱并不算很大额的支出。

且年轻人都追求时尚,遇到自己很喜欢的东西,多支出点前去消费而宁可吃饭节省一点,我觉得也是正常的,毕竟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

因此,对一个旁观者来说,你不该以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别人的行为,然后站在道德的高度去批判人家。

要说你同事的心态,可能就非常正常,不必想得太复杂!

二、作为同事,你关注的点更应该放在与工作有关的事情上

你们作为一个公司的同事,说的直白点,主要就是工作关系。

你对人家毕业生的生活方式如此关心,不如把这种关心放在他和你的工作交集上!

例如如何更好地协作完成任务、如何有效沟通等等。

我公司里也有一些年轻人在生活上和工作上完全两种风格的,工作上是非常认真严谨的,但生活上就很活泼,喜欢K歌、旅游、穿时尚的衣服。

在我看来,这并没有任何的矛盾,只要做好两者关系的平衡就行了,我也不会去盯着人家的私生活评头论足!

出了公司,就是他们个人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

何况,从另一个角度上,你这位毕业生同事拿着3000元的工资却买了1000元的耳机,不是更加激励他要努力工作去赚钱吗?

消费也可以成为一个人奋斗的动力的,为了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想要多赚钱的心态非常积极,没什么可怀疑的!

但你要是作为旁观者,内心对此产生了嫉妒之心,觉得一个毕业生只赚那么点钱,为啥都能买耳机,那是你自己的心理不太健康,而不是对方!

三、职场上,要努力缩小“关注圈”,扩大“影响圈”

在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两圈理论”,即关注圈和影响圈。

关注圈大,指的是一个人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例如你同事只赚3000元却能买1000元的手机,就干扰到你的工作与生活了,甚至非常困扰。

影响圈大,指的是一个人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别人说什么做什么无法改变他的行动,并且这样的人往往都是影响别人的对象,吸引周围人的眼球。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这两个圈,关注圈比影响圈大的人,就喜欢对别人评头论足,说三道四,俨然是一个好奇宝宝,好像别人比自己都来得更重要。

而影响圈比关注圈大的人,更有号召力和影响力,例如公司的领导、舞台上的主持人等等,他们有着很好的个人魅力,能够感染到周围的人。

所以,要在职场上取得成功,你需要扩大这样的“影响圈”,让自己的影响力越来越强,把周围的资源集中起来,做成你要的事业。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我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欢迎各位转发本文,并点击关注我,@丁路遥知事,每日为您解答职场问题,分享职场信息。


丁路遥知事


你同事怎样不知道,我也是这样的情况,我说说我的吧,我也是刚刚入职,工资四千,但是我花一千多买了airpods耳机,花一万多买了苹果笔记本,六千多买华为手机,还花了二千多买一张舒服的椅子。我觉得这没什么啊,我家在广州,家里里有两栋楼收租,平时不愁吃不愁穿的,花这点钱让自己工作舒服点没什么啊,毕竟工作占的时间那么长,虽然每周双休,但是每天也有八小时的时间在工位上啊。


拖着咸鱼游天下


先不说工资和耳机的事儿,单说你的想象或许还真的被贫穷所限制了。

之前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说杭州一个富二代,新交了一个女朋友,两个人处得关系还不错。

他心里害怕对方是冲着自己的身份和家族资产来的,所以早早就给自己假设了“贫穷”的样子。

当女方谈到他家里情况时,他很可怜的说,自己家里很穷,只有一辆奥迪A6,一套100多平方的房子,和几十万的存款。

这个段子,当时我看的第一反应就是,就是蒙圈了。我给大家拉后腿了,原来我的生活离着贫穷还有很远,我还一直以为过得还行。

所以说,我们的思维决定了我们行为的方向和高度。有些事情,真的不是我们想的那样。

01 刚毕业,收入3000元,意味着什么

对于刚参加工作的人,月工资到手3000块,心理是什么反应,那就要看这个人的家庭背景和内心认知了。

  • 贫穷人家的孩子。从小学到大学一路走来,很多学费可能是家人的东拼西凑,自己的勤工俭学得来的。现在有了3000块,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内心是激动的。不管是给家人寄去,还是用来还钱,还是给自己买些东西,都有一个前提,就是不乱花。
  • 普通人家的孩子。3000块的工资,不算多,而不算少。是一个自我能力价值和人生未来的展望。可能会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也可能会给老爸老妈寄回去,表表孝心。也可能会拿出来消费,但是买1000块的耳机,那是不可能的。
  • 富贵人家的孩子。工作,就是个生活体验,赚多少钱无所谓。关键是自己要开心,工作要轻松还能体现人生价值。发了工资了,拿三分之一出来,犒劳一下自己一个月的努力,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即使没上班,买个1000块的耳机,也不是个什么难事。

  • 不懂生活的孩子。这一类是比较另类的,不分家庭背景。对于消费来说,只追求时尚、酷炫、显摆。所以,工资发了多少,基本不过一周就全部花完了,早早地成为了“月欠族”,对人生也没有规划,能舒服一天是一天。

02 对1000块耳机的身价定位

我的心态和题主的心态是一样的。对于耳机的消费观念还停留在几十块的阶层,最多能接受给自己“奢侈”一回,买个一百来块的耳机。

但是刚刚在国内某知名平台上面,随便搜索一下“耳机”的关键字,才发现,我的贫穷限制了我对物品的价格定位。

平台上基本一百来块的耳机是很垫底的那种存在了,也就是所谓的“路边摊”一样的货物,真正音乐的享受都是从几百起到两千往上。

所以,你这个新同事,花1000来块买个耳机,好像并不是多么奢侈的事情,关键要看这个耳机是用来干什么的。

  • 享受型。就是喜欢这个高档货,享受那种震撼心灵的音质感,能给自己的耳朵带来活力,享受这美好的生活。

  • 包装型。用来抬高自我的身价,提前包装自己,打入内心中认定的“上层圈子”,以获得更大的利益回报。
  • 实用型。因为自己特殊的行业或者兴趣爱好,需要配备这么高端的耳机,才能带给自己更多的能力的提升。

合理的消费才是快乐人生之本

有句老话说得好,“有多大的胃口,吃多少饭”。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量力而行。可以自我突破,但是别自我毁灭。

消费,也是一样的。当你月工资3000块,而基本又没有什么储蓄,那么这个钱怎么花对自己有意义就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了。

可以给自己买一款1000多块的耳机,但是买了之后,是否就真的能够给生活带来长期的享受,而不是短期的快乐之后无限期的难过,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所以,而当自己月薪已经到了30000的时候,我想很多人给自己买1000块的耳机,都不会有太大的抗拒心理,毕竟自己的收入能力可以完全满足消费能力。


木林谈心理


以前我公司有个男孩,整天工作特认真,别人不愿意干的杂事,他也主动承担,每天把自己弄得很忙。

某天下班正好跟他顺路,随口问他一个月就这么点儿钱你怎么这么开心还给自己揽事儿啊?

他说:我上班又不是为了挣钱,就是玩来的。

我心一动问他家是不是拆迁的。

他说是啊,然后随口说了个地方。

我保守问,那还不得给千八百万?

他随口说,1200多万。

我那时才知道,原来身边真有这样的人。

所以问题里这个买1000多耳机的人,可能家里有钱呗。

再说1000多的耳机也不算贵,只不过一般人不会买,只有喜欢的人才愿意投资在这个上面。

而且既然自己喜欢,花多少钱都值。

刚毕业入职,家里也没负担,也没有娶妻生子的压力,用自己挣的钱犒劳一下自己很正常啊。


小萌咒咒


也许你那同事的父母有点钱,不要以为人家一月3千的工资就是穷人。这个年代拆二代,富二代很多的,人家上个班也就图个五险一金什么的。我之前在超市上班,有两个小领导是我同学(一男一女),因为都毕业好多年了嘛,也不知道那个男生家里情况,我随口问了句,像他这个级别的领导一个月怎么也得七八千吧?女同学说:哪有,一个月也就四千多!我惊叹:天呐,四千多还能养两个小孩?同学淡定的回我:他家拆迁的。我说:我家也是拆迁的啊,我都不敢生二胎~最后慢悠悠的回我:他老婆家也是拆迁户~最后,我闭嘴了。你说说看,家里少说也有六七套房,人家愁什么呀?班么,随便上上拉倒了,只要不闲着就算好的了。


心在这里 进退由你


很正常,如果是单身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情况,喜欢的只要能力所及就买。我早年也曾花半个月工资买了一双鞋,穿着舒服漂亮也结实,同事们都笑话我,可我觉得花得很值。同样人家买耳机肯定也是为高音质的享受,各有各的品味爱好,很正常。不要用自己的眼光去度量别人的生活,品味不同追求不同,处世方式自然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