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原來也抄襲:《射鵰》和《雷雨》高度雷同片段對比

《射鵰英雄傳》大家都耳熟能詳,是金庸先生的代表作,郭靖、黃蓉的故事更是妙趣橫生。曹禺先生的《雷雨》也是經典中的經典,都選入了中學教材,周樸園、魯侍萍等鮮明的人物形象更是入木三分。但這兩部作品在某些橋段中存在著傳承關係,從這兩部作品誕生的時間來看,《射鵰》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雷雨》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肯定是《射鵰》“抄襲”的《雷雨》。光說你不信,請看證據。

金庸原來也抄襲:《射鵰》和《雷雨》高度雷同片段對比


在《射鵰》中,有一個橋段,話說楊鐵心在趙王府中被放走後,又回到了趙王府中王妃住的房間,走進了一個房間,發生瞭如下故事:

楊鐵心在室中四下打量,見到桌凳櫥床,竟然無一物不是舊識,心中一陣難過,眼眶一紅,忍不住要掉下眼淚來,伸袖子在眼上抹了抹,走到牆旁,取下壁上掛著的一根生滿了鏽的鐵槍,拿近看時,只見近槍尖六寸處赫然刻著“鐵心楊氏”四字。他輕輕撫挲槍桿,嘆道:“鐵槍生鏽了。這槍好久沒用啦。”王妃溫言道:“請您別動這槍。”楊鐵心道:“為甚麼?”王妃道:“這是我最寶貴的東西。” 楊鐵心澀然道:“是嗎?”頓了一頓,又道:“鐵槍本有一對,現下只剩下一根了。”王妃道:“甚麼?”楊鐵心不答,把鐵槍掛回牆頭,向槍旁的一張破犁注視片刻,說道:“犁頭損啦,明兒叫東村張木兒加一斤半鐵,打一打。”王妃聽了這話,全身顫動,半晌說不出話來,凝目瞧著楊鐵心,道:“你……你說甚麼?”楊鐵心緩緩的道:“我說犁頭損啦,明兒叫東村的張木兒加一斤半鐵,打一打。”王妃雙腳痠軟無力,跌在椅上,顫聲道:“你……你是誰?你怎麼……怎麼知道我丈夫去世那一夜……那一夜所說的話?”這位王妃,自就是楊鐵心的妻子包惜弱了。

金庸原來也抄襲:《射鵰》和《雷雨》高度雷同片段對比


我們看看這一段,與《雷雨》中魯侍萍走進周公館的客廳中的內容何其相似:

魯侍萍來到周公館的客廳後,發現這屋子比較熟悉,於是說:“鳳兒,這屋子我像是在哪兒見過似的。”“這些傢俱,我想不起來——我在哪見過。”楊鐵心看到了自己的當年的鐵槍,魯侍萍看到了自己當年的相片。楊鐵心撫挲槍桿,魯侍萍看相片。這些內容跟楊鐵心來到王妃的居所看到桌凳櫥床,竟然無一物不是舊識,簡直是異曲同工。而且兩人的心理反應也接近,一個“心中一陣難過,眼眶一紅,忍不住要掉下淚來”,一個“直瞪瞪地望著”“驚愕地說不出話來,手發顫”,都是通過心理描寫的外化來反應楊鐵心或魯侍萍內心的激動。

我們再看看王妃認出楊鐵心的過程和周樸園認出魯侍萍的過程。

我們知道,王妃喜歡牛家村中的那個舊居,完顏洪烈就將南方牛家村的楊鐵心家中的傢俱、農具和鐵槍都搬到了北方的燕京;周樸園為了表達他對當年那個“侍萍”的“懷念”,從南方的無錫搬到北方的某城。王妃把這鐵槍當作她最寶貴的東西,而周樸園也把魯侍萍的相片當作最寶貴的東西。王妃當年的習慣,王妃都保留著;魯侍萍當年坐月子怕開窗的習慣,周樸園也保留著。楊鐵心提了當年金兵掃蕩牛家村前平靜的一刻,自己和包惜弱關於鐵槍和犁頭的話被王妃認出的;魯侍萍提了當年那個姓梅的姑娘的悽慘的遭遇和周樸園的襯衣上有燒破後補袖的梅花和繡著的“萍”字被周樸園認出的。

但我們說金庸抄襲,其實有點冤。這兩段故事雖然相似,但用意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金庸原來也抄襲:《射鵰》和《雷雨》高度雷同片段對比


先說相同之處。

兩者都與前文形成了照應,即所謂的草蛇灰線。我們看《射鵰》第一回時,晚上楊包二人在談論鐵槍和犁頭的閒話時,可能只是想到這只是在寫鄉村夫婦對平安穩定的生活的一種素描,卻不曾想到,這裡到與後面的情節形成這般的照應。而《雷雨》中,則照應了前文周樸園看到窗子打開後大聲呵斥,對周萍說這些都是你生母生前最喜歡的東西等內容。

兩者都藉此塑造了鮮明的人物形象。《射鵰》中,把楊、包二人十八年來日日夜夜思念不已的情感表達得活靈活現。包惜弱為了表達對楊鐵心的懷念,放著金碧輝煌的趙王府不住,偏偏把牛家村的“家”搬過來,住在這個家裡,顯然是在表達對楊鐵心的懷念。而楊鐵心死裡逃生之後,雖然一直流落江湖,卻把與髮妻生離死別前不經意的談話記得那般清晰,見到自己的“家”時,隨口流利地講出,卻也表達了對髮妻的懷念。《雷雨》中,藉此把周樸園的專橫和虛偽表現得淋漓盡致,一開始面對侍萍,是命令的語氣:“你不知道這間房子底下人不準隨便進來麼?”自己在談起無錫舊事時,似乎無限懷念,當魯侍萍說“老爺,您想見一見她麼?”時,他趕緊否認:“(連忙)不,不,不用。”而侍萍一步步將往事的真相揭穿,除了寫出了這個可憐的勞動婦女的悲慘命運,還表達了她的悲憤。

再說不同之處。

兩者在作品中起的作用和在本書中的地位不同。《射鵰》中,這一片段是整個故事中非常小的一片段,我們知道,《射鵰》中的主角,是以郭靖的故事為主,再者就是黃蓉,其他如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重要性顯然也強於楊鐵心和包惜弱,但就是這麼一個非常小的細節,金庸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在寫,可見其筆力。而在《雷雨》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這一幕揭穿了周樸園的偽善的面目,這一幕是前面情節的延續,又為後面的情節埋了很多伏筆。

兩者認出的對象存在明顯的反差。楊鐵心是無意中看到王妃時,感到王妃長得和他的髮妻包惜弱相似,才再次入趙王府確認王妃是否是他的髮妻。魯侍萍是已經確認這就是周樸園的家時,想看看周樸園到底是真的懷念自己,還是在“裝”。王妃是真心懷念楊鐵心,當確認眼前之人就是楊鐵心時,她就是豁出命來,也要與楊鐵心在一起,哪怕流落江湖,哪怕去死。周樸園卻只是懷念“死去”的侍萍,而侍萍問是否可以“幫幫她”時,他立馬否認;時侍萍表明自己的身份時,他大聲質問“你來幹什麼?”“誰支使你來的?”,完全用自己的人生境界來推測侍萍的人生境界,讓人厭惡。

名家不愧為名家,就是抄,也不能照搬。

再哆嗦一句,就是讓你抄,你能抄出金庸的水平麼?

金庸原來也抄襲:《射鵰》和《雷雨》高度雷同片段對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