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永善县金江狮舞简介~昭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永善县金江狮舞简介~昭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永善县金江狮舞简介~昭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永善县金江狮舞简介~昭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狮舞之乡黄华镇位于金沙江南岸、溪洛渡水电站上游41公里,距永善县城60公里,居住着汉、彝、苗、回、壮五种民族。

黄华镇境内活跃着11支民间舞狮队,他们都师从于驰名云贵川三省的“张狮子”,“张狮子”是广东省一张姓舞狮家族,因逃避灾难,以舞狮技艺卖艺跑江湖,于清朝中期来到永善县,后定居于现在的黄华镇黑铁村,在当地繁衍生息,并在滇、川、黔三省卖艺纳徒,传授舞狮技艺。张氏狮子舞在金沙江两岸广泛流传,成为城乡集会、庆典、贺喜、迎请等重要活动的重头戏。因张氏狮舞功底深厚、技艺精湛,独辟蹊径,自成门派,深受群众喜爱,老百姓亲切称为“张狮子”。“张狮子”曾是“云南王”龙云、卢汉盛大庆典的特邀展演项目。“张狮子”属南狮一脉,表演由九人组成,其中四人伴奏(分别持大锣、小锣、钹和鼓),二人穿着彩衣彩裤,用红、黑、青、绿四色制成的狮皮扮演狮子,一人戴笑和尚面具,执蚊帚扮演笑头和尚,一人戴猴脸面具扮小脸(猴子),一人领队兼武术表演。表演分起式、哑剧、高台、严台、武术五个部分。表演套路繁多,技艺生动形象。在笑面和尚的指挥下,小脸机灵敏捷地做着各种模仿猴的动作,随着伴奏音乐节奏,狮子不停摆动尾巴,做各种精彩动作,显得诙谐、滑稽、奇险。在几张八仙桌垒叠而成的高台上表演,尤显得惊险奇绝,相传老一辈张狮子艺人曾在重叠的二十张桌子上表演过。黄华“张狮子”狮舞表演融观赏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民间传统文化特色,对承袭传统文化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具有突出的社会价值和较高的艺术价值,已被县、市两级人民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