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分析:近十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特點及趨勢

申論是國家 公務員 錄用考試(簡稱“國考”)必考科目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在不斷創新中逐漸趨於穩定。小編從總體來看國考申論呈現出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數據分析:近十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特點及趨勢

國考申論試卷主要分為給定資料和作答要求兩部分。給定資料能揭示申論主題,作答要求則反映出題型設置情況,因此小編在本文中從主題、題型兩方面進行分析,幫助考生了解國考的趨勢變化。

一、主題分析

自2010年開始,國考申論試卷劃分為兩類,省級與市級試卷分開命題,主題亦有所不同。2008—2019年的十二年間,國考申論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文明五大領域,共考查了22個主題。

數據分析:近十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特點及趨勢

由上表可以看出,第二階段國考申論主題呈現了一些新特點。

(1)省級、市級主題時有相似

從2010年開始,國考申論省級、市級雖然分別命題,但主題並非完全不同。如上表所示,2010—2019年國考申論主題相似的年份有5個,佔比達到56%。

(2)主題涉及多個領域

國考申論複合類主題比重較大,比例達55%,這就要求考生在平時備考中

數據分析:近十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特點及趨勢

拓展思維,從多領域、多角度思考問題。

(3)常選取熱門題材的冷角度

國考申論主題的選取常“不冷不熱”——不冷,即選取的題材是時下較新的、具有普遍性的熱點;不熱,則是指國考多選取這些時政的小角度出題。如2015年國考選取的科技創新主題是熱門的,但科技的人性化卻較為冷門;2017年國考選取的城市發展主題是熱門的,但城市水系卻是冷門;2018年國考省級選取的經濟主題是熱門的,但想象力經濟卻是冷門。諸如此類。故考生在備考時應多挖掘熱點事件的小角度、冷角度。

二、題型分析

歸納概括題

從2008年到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共考查了113道題。

歸納概括題在國家公務員申論考試中出現較早,是申論考試中的基礎題型之一。從近幾年的考查情況來看,歸納概括題出現頻繁,2008—2019年共考查了26道,可見其重要性。

歸納概括題題量一般為一道或兩道,分值多在10~20分,題型多是基礎題型,作答字數不多,相對於其他幾類題型來說難度較低,位置比較靠前。

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申論逐漸加大了對歸納概括題“全面、準確”的考查,要求考生在短時間內快、準、全地提取出對應要點;歸納概括題逐漸與綜合分析題相融合,對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題目設計不斷創新,出現了分類總結、擬製標題和語句填充的創新題型,形式新穎,凸顯了國考題目命制的新意。所以,考生務必要提高對歸納概括題的重視。

數據分析:近十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特點及趨勢

綜合分析題

綜合分析題重點考查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在國家公務員申論考試中出現較晚,但是發展較為迅速,2008—2019年共考查了29道,現在已經成為國家公務員考試中難度較高的一種基礎題型。

綜合分析題重點考查詞句理解闡釋、啟示型分析和評論型分析三種題型。值得注意的是,詞句理解闡釋題看似簡單,難度卻越來越大,例如2018年國考省級申論試卷第四題,所給詞語較為新穎,加之材料涉及的內容比較複雜,理解難度較大,導致考生作答的難度增加。在申論考試中,綜合分析題一般為一道或兩道,所佔分值基本保持在10~20分。

提出對策題

提出對策題考查的是考生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給定資料的基礎上,發現資料中的問題,然後有針對性地提出合理、可行的對策。

從歷年考查情況看,2008年至今共考查了4道,自2013年之後未在國家公務員申論考試中出現過。提出對策題分值較為固定,一般為20分左右。雖然國考申論對提出對策題考查較少,但作為申論考試的一種基礎題型,考生仍需重視。

數據分析:近十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特點及趨勢

貫徹執行題

近年來,貫徹執行題出現頻繁,幾乎逢考必出。貫徹執行題的題目類型較多,按照寫作模式劃分,可以分為通用結構型和靈活寫作型兩類文書。

近幾年,該題型重點考查的是宣傳演講類和靈活寫作型,如2017年國考市級申論考查了宣傳演講類中的報道,2018年國考市級申論考查了靈活寫作型中的講解稿,出題形式靈活多樣。另外,近幾年方案總結類題型有增多的趨勢,最近的三年均有涉及,如2019年國考省級申論考查了調研報告提綱和導學材料。因此,考生要拓寬知識面,熟悉此類試題的作答流程和答題技巧,積極應對。

文章論述題

文章論述題是對《大綱》中規定的文字表達能力的集中測查,是國考申論的必考題型,一般為最後一道大題。作為申論試題的一道“大菜”,文章論述題分值最高、字數最多、難度最大,分值為35或40分,字數一般要求在1000字左右,在申論考試中的地位可謂舉足輕重。

近幾年國考申論的文章論述題有些許變化,一是寫作字數有所增加,進一步加強了對考生看待問題深度與廣度的考查;二是試題設計呈現哲理化、發散化、個性化趨勢,題目理解難度增加,同時使得分析問題型結構成為寫作的首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