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前妻張幼儀二婚:養育四繼子女並幫夫成功,晚年生活很摩登

“我現在真的沒法想象我曾經那麼年輕過!”

這是1967年,年已67歲的張幼儀再訪英國沙士頓時對二婚丈夫、醫生張紀之說的一句話。說這話時,她正和丈夫站在她曾和前夫徐志摩一起租住過的小屋外。

此時,距離徐志摩與張幼儀租住在這間小屋已經過去了整整46年,此時距離詩人徐志摩遭遇飛機失事辭世也已經過去了36年。

張幼儀在這裡懷了二子彼得,也正是在這兒,徐志摩向她提出離婚並態度堅決地要求她打掉肚子裡的孩子。

時間是個魔法師,它可以帶走任何東西,尤其是本就善變的情緒。此時的張幼儀,已經全然不是當初懷孕被拋棄時的模樣,她的身邊有了心愛的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時她甚至已經有了曾孫。

徐志摩前妻張幼儀二婚:養育四繼子女並幫夫成功,晚年生活很摩登

這樣的張幼儀,回看近半個世紀前的自己,怎能不覺得難以置信恍若隔世。

此番重返英國,張幼儀並非為追悼過往,她之重返,是為了帶丈夫看看英國、看看她的過去。實際上,在英國行之前,她還帶丈夫去了很多她曾生活過的地方,比如德國柏林等。這樣的走訪,是丈夫蘇紀之主動要求的。

蘇紀之曾對張幼儀說:你50歲以前的人生我沒來得及參與,所以我都要補上。蘇紀之的這種想要“補上”,大約是每個有愛的人都想做的事。就像曾經很流行的那句話:有一天,終有一人會看完你所有動態,會央著你講完所有過往。這個人,無疑便是愛你的那一個,如蘇紀之於張幼儀。

沙士頓離張幼儀此番英國行最想去的康橋僅有十公里,驅車來到康橋和丈夫坐在康河河畔時,張幼儀才驚覺:康橋真的很美,可惜以前的自己竟從未察覺。

也難怪,女人欣賞風景從來需要心情,沒有愛的滋養,再年輕明亮的雙眼看去:萬般美都蒙著灰。而若有愛,即使眼濁,卻也總能品出萬物不一樣的美來。

沿著康河河畔散步時,張幼儀才恍然想起,此時距離自己和丈夫結婚竟也已15年了。15年間,他和她合開的診所已小有名氣,他的四個兒女、她的繼子女也都已長大成人。

她和他是在上世紀50年代結識的,那時,他和她都在香港,他是她樓上的鄰居。因為住得近,他又是醫生的緣故,每次孫兒有小問題她都去諮詢他,而每次只要張幼儀找他他都分外上心。

一來二去間,兩人漸漸熟了。

熟了後的張幼儀才知道:他和她一樣都離婚了,但之於他離婚的原因,他從來不說,她也從來不問。那段時日裡,見蘇紀之一人撫養四個才十歲左右的孩子,張幼儀經常主動幫他。

徐志摩前妻張幼儀二婚:養育四繼子女並幫夫成功,晚年生活很摩登

在兒子、兒媳出國留學後,張幼儀一直獨自撫養四個孫兒,她深知帶孩子的辛苦,所以對於蘇紀之她的心裡充滿了理解和同情。

張幼儀雖在被迫離婚後成長成了新時代女性,可她在骨子裡依舊是傳統的。所以,她雖然與蘇醫生走得近,卻始終刻意保持著距離。

但相比最初在德國時被人追求時的懵懂,此時的張幼儀對男女之事已經有了新的感受。

在遇見蘇紀之之前,張幼儀也曾遇到過向自己表露愛意的男子,才子、徐志摩好友羅隆基就是其中之一。但在張幼儀眼裡,羅隆基絕不是理想伴侶,這不僅因為他已婚的身份,還因為:在潛意識裡,張幼儀不想再找文人作終身伴侶。

這種“不想”,並非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恐懼情緒,而僅僅是因為:離婚後的張幼儀對什麼樣的男子才適合自己,已經有了清醒的認識。

正是因為這種清醒認識,在面對蘇紀之的追求時,張幼儀才並不排斥。她知道:務實且私生活極其乾淨的蘇醫生很適合自己。

所以,當蘇紀之在1953年鼓起勇氣向自己求婚時,張幼儀唯一考慮的是:第一,自己在乎的家人,尤其兒子等是否會同意他們的婚事;第二,結婚後她是否能處理好與四個繼子女的關係。

為了解決第一個問題,在收到求婚後的第二天,張幼儀提筆寫了三封信,這三封信分別寄給了她與徐志摩的長子徐積鍇,她的二哥張君勱,她的四哥張嘉璈。

信寄出後不久,張幼儀便收到了長子和二哥的回信。

長子徐積鍇在信裡對母親的行為表示了極大的贊同,他說母親已經孀居了三十多年,且在養育兒孫上付出了太多,若母親能遇見所愛並與之幸福生活,那是天地和所有人都願見也會祝福的。

徐積鍇在文末尾補充道:“母如得人,兒請父事。”這話的意思是:母親若再嫁,我將把母親所嫁之人當做父親一樣對待,甚至為他養老送終。

徐志摩前妻張幼儀二婚:養育四繼子女並幫夫成功,晚年生活很摩登

想來,張幼儀在看到這樣的話時,心裡定是欣慰極了。

相比這封大加鼓勵的回信,張幼儀收到的另一封來自二哥的回信則平淡得多。在回信的末尾處,張君勱只寫到:“妹慧人,希自決。”

從這話當中不難聽出:他雖並不明確說什麼,但在態度上,他是支持妹妹的。他這話的引申意義便是:妹妹,你在問我問題時,其實心裡就有了答案,那就儘管按照自己心裡的答案去做吧,我將支持你的決定。

收到這兩封回信後不久,張幼儀便與蘇紀之舉行了婚禮。

婚後,張幼儀與蘇紀之和他的四個孩子共同生活。張幼儀是個喜歡孩子的女人,她對蘇紀之的兒子和三個女兒也從來照顧有加。

剛剛結婚時,張幼儀發現每次吃晚飯時,她的四個繼子女總是飛快地扒完飯然後逃也似的離開飯桌。張幼儀對孩子們的這個異常舉動很關心,後來,她便想辦法努力瞭解他們這一反常行為的背後原因。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後,他的一個女兒終於向她吐露了心聲,她說:“每次爸爸喝完幾杯啤酒或者葡萄酒,他就會開始罵我們,我們是為了躲避被罵才趕緊逃走的。”

張幼儀瞭解實情後一五一十將事情告訴了丈夫,丈夫聽完後非常震驚: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酒後會罵孩子。張幼儀看到他的反應後柔聲道:“咱以後不喝酒了行不行?”

徐志摩前妻張幼儀二婚:養育四繼子女並幫夫成功,晚年生活很摩登

原本張幼儀以為自己說完後蘇紀之並不會在意,可她卻在之後驚訝地發現,他竟真的就這樣把酒戒了。蘇紀之戒酒後,孩子們終於再也不從飯桌前逃離了。也是自這以後,他們對這位繼母更加敬重了。

人說,家和萬事興。有了張幼儀維繫的和睦小家,蘇紀之在感到幸福的同時對未來也充滿了希望。一日,他在睡前和妻子聊天時突然道:“我一直想自己開診所,你說能成嗎?”

張幼儀聽完想都沒想就說:“你想做什麼就去做,不用考慮我,只要你覺得對的,我都會支持。”蘇紀之聽完臉上露出了喜悅的神色,可很快這喜悅又被擔憂取代,良久,他嘆了口氣道:“開診所要考開業執照,這太難了。”

張幼儀聽完,只握住蘇紀之的手柔聲道:“不就是靠個執照嗎,你去考,家裡所有的事全部交給我。”

這之後,張幼儀真的如她所承諾的那樣將家裡家外的事全部擔了下來,她甚至還在丈夫通宵研讀厚厚醫學書籍時一直陪著。

這樣的張幼儀,怎不讓蘇紀之感動。不久,蘇紀之如願考到了執照並在九龍港對面開了第一家診所。後來他們又在香港開了另一家診所。

蘇紀之開診所期間,張幼儀一直悉心在幫助丈夫打理財務的同時負責替他登記所有看診和預約時間。這樣的他和她,大約是世俗眼裡的“夫唱婦隨”了。

這樣的“夫唱婦隨”,張幼儀在丈夫出國留學多年後尾隨丈夫一起來到英國時也曾期望過。可最終,徐志摩終究沒給她機會。

徐志摩前妻張幼儀二婚:養育四繼子女並幫夫成功,晚年生活很摩登

可嘆,一代天才詩人徐志摩在捨棄張幼儀後在婚姻上似乎並不那麼如意。為了養活吸鴉片且奢靡的妻子陸小曼,徐志摩終日不停奔波,有時,他為了負擔生活甚至一次做數份兼職。

後來,他還為省錢搭乘免費班機遭遇飛機失事身亡。

人說,選擇什麼樣的妻子便將有什麼樣的人生,這話放在蘇紀之身上再合適不過了。蘇紀之曾不止一次在晚年提起過往時說:“我一個帶著四個孩子的大男人,若沒有她(張幼儀),能活下來怕是就已經不錯了,哪還敢想後來的成就啊。”

的確,張幼儀是那種旺夫的女人,徐志摩與她在一起時,不就從來事事順心如意麼!他的最經典之作雖並非是張幼儀給的靈感,卻也從來與她分不開,若不是張幼儀在背後將他的孩子、父母照顧得仔細周全,他又怎能有那些閒情逸致寫出那般唯美的詩歌呢!

與張幼儀婚姻存續期間徐志摩創作的頻繁,與他後來與陸小曼在一起時寫不出詩的狀態對比,這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麼。

相比徐志摩,蘇紀之是幸福極了的,同樣是二婚,因為遇見了對的人,他不僅取得了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成功,他還收穫了一個最好的晚年。

1972年,蘇紀之因病辭世時,張幼儀一直徹夜陪伴在側,他過世前她一直抓著他的手告訴他:“答應你了,下輩子還一起過日子,我絕不反悔。”

蘇紀之離世後,張幼儀被兒子接到了美國養老。在兒孫的幫助下,張幼儀很快適應了美國的生活。期間,她住的地方離兒子孫子很近,這意味著她幾乎每天都可以和兒孫在一起。

徐志摩前妻張幼儀二婚:養育四繼子女並幫夫成功,晚年生活很摩登

享受天倫之樂的同時,張幼儀還將自己的晚年生活安排得滿滿當當。她參加了她所住公寓安排的課程,她還努力學習德文、有氧體操、或是鉤針編織。偶爾,她還和朋友們搓搓麻將,不過,她打麻將從來只圖樂子,輸贏超過兩百,她便要喊停。

晚年的張幼儀非常注意養生,她不僅每天按時服用維生素,還在給自己準備吃食時分外講究,根據張幼儀侄女張邦梅的回憶,每天她還會優雅地為自己舀一勺啤酒酵母服用。

在穿著上,張幼儀在任何時候非常講究,她經常穿的那件黑色絲綢旗袍就是她自己為自己量身訂做的。

與從德國後回國喜著西裝不同的是,晚年張幼儀喜著旗袍,她的衣櫃裡滿滿的都是各種款式的旗袍,其中有很多還是她當年開雲裳服裝公司時親自設計的。

徐志摩前妻張幼儀二婚:養育四繼子女並幫夫成功,晚年生活很摩登

張幼儀剛從德國回國時西式打扮

1988年元月21日,88歲的張幼儀在睡夢走完了自己傳奇的一生。她離世時,兒子徐積鍇和孫女安琪拉等一直晝夜在旁邊服伺著。

臨終前,張幼儀告訴子孫:她的墓碑上要刻“蘇張幼儀”四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