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林則徐:林則徐本是民族之氣節,為何徐繼畲評價其是國之罪人?

林則徐是虎門銷煙和抗英鬥爭的實際領導者

,是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無論是百年前的清廷政府和百姓,還是百年後新生的中國民眾,在他們眼中林則徐是中國近代的民族英雄。當今人重新審視歷史,將林則徐虎門銷煙事件重新探究,會發現林則徐形象有待商榷

談林則徐:林則徐本是民族之氣節,為何徐繼畲評價其是國之罪人?

一、林則徐生平:

林則徐的官途十分順利,可謂是平步青雲,經秀才、舉人和進士之後,林則徐開始踏入官場,從江蘇按察使到湖北、河南布政使,再到江蘇巡撫,最終成為湖廣總督……林則徐在虎門銷煙之前深受道光帝的器重,官居高位,身處要職,風光無限。53歲時林則徐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專門前往廣州查辦鴉片事宜。

虎門銷煙後不久,鴉片戰爭爆發,清政府損失慘重,以林則徐失職之由將他革職,發往新疆伊犁。然而林則徐的官途並未中止,在他60歲時被重新啟用,隨後擔任陝西巡撫一職,此後繼續升遷,直到他因病辭退官職。由於廣西發生嚴重暴亂,林則徐在65歲時又被啟用為欽差大臣,不幸的是在去往廣西的途中,林則徐因病逝世。林則徐去世後,被清朝廷追封為太子太傅,還被咸豐帝賜予諡號“文忠”,“文忠”僅次於文人最高諡號“文正”。

談林則徐:林則徐本是民族之氣節,為何徐繼畲評價其是國之罪人?

林則徐的一生受盡恩寵,且他本人才幹過人,在清朝能夠獲得帝王器重的漢族官員較少,沒有出色政績和過人才能,是無法在滿貴之中被皇帝另眼相待。林則徐步入官場之後,勤勤勉勉、認真踏實、兩袖清風,無論是擔任考官、監察御史、巡撫、總督等任何官職,他都親力親為。林則徐曾彈劾百官、整頓吏治、督查河道、興修水利……可以稱之為“萬事通”,在不同類型的官職上,都成績斐然。

二、林則徐與虎門銷煙:

真正使林則徐流芳百世的則是虎門銷煙事件。在早期中英貿易方面,英國進口清朝廷的絲綢、茶葉、瓷器等物品,大量金錢流向中國,英方一直處於被動的逆差局面,為了改變這種貿易形勢,東印度公司開始向中國出售鴉片。

談林則徐:林則徐本是民族之氣節,為何徐繼畲評價其是國之罪人?

鴉片走私使中國大量白銀外流,道光帝多次下令禁止鴉片進口和買賣,然而此時鴉片已經毒害百姓,不少癮君子甚至走私鴉片,一時之間竟然難以禁止。1839年,道光帝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到廣州禁菸,林則徐到達廣州後,加強對“十三行”(被朝廷指認專門從事中西貿易的十三家商行)的管理,收集有關英商的信息,隨後他斷絕廣州與澳門的交通,強制英商交出鴉片,在虎門集中銷燬。

客觀分析虎門銷煙,首先林則徐銷燬鴉片的做法是獲得道光皇帝的嘉許的。清朝為後世所詬病之一就是閉關鎖國政策,尤其是在嘉慶和道光年間,閉關鎖國愈來愈嚴重,禁止普通百姓接觸西洋人和事。英國用鴉片進行貿易,致使白銀外流,清政府財政損失嚴重,百姓深受鴉片毒害,這是道光帝堅持禁菸的部分原因。

談林則徐:林則徐本是民族之氣節,為何徐繼畲評價其是國之罪人?

然而最根本的禁菸目的是阻斷清朝與西方國家的聯繫,避免英國等西方國家借鴉片進入中國,擾亂國內秩序,威脅清朝滿貴的統治地位。因此,林則徐在虎門銷煙是按照道光帝的旨意,並非完全出自他個人意願。其次,林則徐虎門銷煙中斷了中英貿易,影響清朝的對外貿易。19世紀的英國是世界強國

,工業革命後英國工商業發達、科學技術先進、海軍實力強大,不斷湧現新技術和新事物,對外貿易是清政府接觸外界的重要通道。

對鴉片走私應該採取措施處理,可以使用協商談判等方法,但是林則徐採取了較為強硬的措施,直接中斷了中英貿易,貿易摩擦上升為一場貿易戰爭,這也是林則徐萬萬沒有想到的。但就在當時的形式下,即便不是虎門銷煙成了鴉片戰爭的導火線,也會是其他人的其他事件點燃戰爭的,因為英國真正的目的,就是打開中國的市場和通商口岸,公使入京,謀求一個與中國平等的貿易對等身份,但這並不影響客觀地看待林則徐的虎門銷煙事件。

談林則徐:林則徐本是民族之氣節,為何徐繼畲評價其是國之罪人?

最後,林則徐的虎門銷煙助長了中國的民族排外主義,華夷之辨後,中華文明以自傲的姿態延續了幾千年,但是到了19世紀東西方力量發生轉變,西方已經遠遠超過中國。在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面前,在與英國貿易交流了幾十年後,清廷依然以傳諭的口吻和天朝上國的姿態回應中西方的“交流”,林則徐的虎門銷煙斷絕了中英之間的貿易,清朝廷又回到了封閉的狀態,沉浸於天朝上國的美夢中。

三、真實的林則徐:

在清流們的眼中,林公是代表他們的英雄,可是在世人的眼中,也不盡然。福建巡撫徐繼畲指責林則徐“為了得到一時的聲譽和名望,不顧黎民百姓的安危”,近代著名外交官曾紀澤也直言“林文忠使國家錯失了重要機會,卻得到了聲譽”。為何徐繼畲和曾紀澤會如此評價林則徐?而林則徐是如清流所標榜的民族之氣節,還是如徐繼畲和曾紀澤所說

是國之罪人?

談林則徐:林則徐本是民族之氣節,為何徐繼畲評價其是國之罪人?

徐繼畲曾和林則徐共事,當時有兩個英國人租住了寺廟漏雨的房屋,徐繼畲認為可以命令附近工匠拒絕修補房頂,以此來趕跑英國人,但林則徐卻主張採取強制措施將英國人驅逐,甚至不惜動用兵力。在當時清流眼中,徐繼畲的做法懦弱不堪

,相反林則徐維護了天朝上國的聲譽和尊嚴,然而在徐繼畲看來,林則徐一味的堅持使用武力對付兩名英國人,僅僅是為了自己獲得他人讚譽,根本未考慮到產生事端的後果,一旦武力衝突擴大,最先受到傷害的是黎民百姓

曾紀澤出使英、法、俄等國,看到西方國家真實的面貌,因此痛恨林則徐等人,他們的大義凜然阻斷了清朝學習強國的機會,讓大部分清朝官員繼續活在假象中。徐繼畲和曾紀澤是“眾人皆醉”的時代裡,為數不多的清醒人。

談林則徐:林則徐本是民族之氣節,為何徐繼畲評價其是國之罪人?

蔣延黼先生對林則徐在廣東禁菸行為的分析可謂是入木三分,讓人倍感咋舌。蔣先生列舉了鴉片戰爭後,林則徐被貶到新疆伊犁途中給友人的私信,在信中林則徐對英國的火炮和軍艦有很清楚的認識,比李鴻章早幾十年就發現了西洋人的堅船利炮,然而他也叮囑友人不可將私信公之於眾。被貶伊犁後,林則徐又被重新啟用為一方大臣,但他卻從來沒有提出學習西方,主張改革。

令人難解的是,林則徐在發現西方強大,而清政府落後的前提下,還依然站在主戰派一方,頭戴民族大義的帽子,堅持“華尊夷卑”的觀念,蔣先生如此評價道“他讓主持清議的士大夫睡在夢中,他讓國家日趨衰弱,而不肯犧牲自己的名譽去與時人奮鬥。”

參考文獻:

[1]葛靜波.林則徐形象在近代的變遷[J]. 北京社會科學,2017(04):38-48.

[2]李桂屏.試析林則徐禁菸鬥爭的特點[J].文教資料,2009(33):97-9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