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账务处理之工资不可不提,分红不能乱提

新入职场的企业财务人员,通常会在计提会计分录面前傻傻分不清,为什么有些费用需要计提,而有些不能计提,提与不提参照的原则是什么?

企业账务处理之工资不可不提,分红不能乱提

一、什么是计提

计提的字面意思就是计算和提取。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本来没有实际资金的流动,但是应当归结为当期的费用时就需要计提。就拿企业工资费用来说,若企业的工资发放方式是采取本月工资,下月发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下发工资”形式,这样,就造成了工资计算与发放的滞后性。按照会计权责发生制原则,在发生工资的当月,我们就必须按照估计数据计提入账。

二、企业月末有哪些费用需要计提?

1、计提折旧,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

贷:累计折旧

2、计提工资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

3、如果有提前预付或者以后累积支付的各种款项,例如房租等,需要在受益期分摊或计提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

贷:应付账款

4、计提营业税金及附加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

三、计提工资是企业财务人员最基础的工作,那么企业在计提工资与发放工资时会计分录该怎样做呢?

1、计提工资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

2、发放工资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其他应收款——社何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银行存款

四、假如计提的金额与发放的金额不一致时,企业会计该如何处理呢?

因为计提的金额有些是预估的,所以很可能出现计提与发放时金额的不一致,假如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处理呢?还是用工资的发放来举例一般出现金额不一致时,我们有两种处理方式!

1、全额红冲,再按照实际金额填制凭证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等)——红字

贷:应付职工薪酬——红字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等)——实际发生额

贷:应付职工薪酬——实际发生额

2、按差额做分录

如果计提的金额多于实发金额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等)——红字(多提的金额)

贷:应付职工薪酬——红字(多提的金额)

如果计提的金额少于实发金额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等)——少提金额

贷:应付职工薪酬——少提金额

五、说了这么多计提费用的处理,会计人员一定会问年底企业的未分配利润作为股东分红为什么不能乱提?

那是因为,根据(国税函[1997]65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征税问题的通知》:扣缴义务人将属于纳税义务人应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收入,通过扣缴义务人的往来会计科目分配到个人名下,收入所有人有权随时提取,在这种情况下,扣缴义务人将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分配到个人名下时,即应认为所得的支付,应按税收法规规定及时代扣代缴个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也就是说只要企业财务将未分配利润计提到了股东个人名下,无论股东取与未取,企业都得按税收法规规定代扣代缴20%的个人所得税。所以说,分红不能乱提。

说了这么多,具体怎么操作呢?

在这里相信有很多要想要学习会计的同学,大家可以关注牛账网头条号,私信【做账】即可领取一整套0元领取真账实操课程资料或者直接点击下方“了解更多”获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