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期中考試前,怎麼複習語文才能得高分?

千卷閱讀與寫作北老師


期中考試是一個學期內鞏固考試的一次測驗。通過期中考試我們可以發現和總結在學習過程中有哪些不足和進步。家長們也比較重視期中考試,有開始了打印資料、刷卷子、聽寫默寫的複習中來。那麼家長該如何幫助學生來複習語文呢?因為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不一樣,老師的教學進度還是會往前走,一方面我們要預習新課,一方面我們還要複習已經學過的知識。

複習這件事,培養的是自主學習的能力,靠老師來佈置、家長來督促,孩子們就容易養成依賴的心理,自己都不會主動去翻書,要靠家長和老師給劃重點。幫助學生複習語文

1、 刷卷子、做題、聽寫和默寫

語文期中考試前,有老師會給學生布置練習試卷,家長也會到處去找資料下載打印,給學生練習。甚至都有期中考試複習試卷,刷卷子、做題、聽寫、默寫成為了語文複習的常態。然而,我們都忽略了一個問題,也就是寫了這麼多卷子,是不是學生真的能掌握了?聽寫和默寫沒有錯,語文的基礎就是積累,但是光積累是沒有用的,如何運用?如何在考試中去理解詞義,選出正確的選擇項,也應該是我們在日常練習中熟練掌握的技能。

家長們等孩子們都寫完了作業,在開始複習,其實是一件效率比較低的學習方式。在寫作業的時候,我們就應該把複習的內容穿插進去。在寫作業之前,和孩子溝通好複習方案,針對每一天語文作業的形式,設定複習內容。比如,我們先把上一節課的內容也複習一遍,在做作業。寫作訓練的時候,我們就複習造句、近義詞、修辭手法等內容。

2、 讀課文、背課文,不解其意

背誦是語文學習的一大難點,大部分學生除了不愛寫作文,就是不愛背課文。因為我們學生沒有理解背課文有什麼意義,也沒辦法從考試中去體會背課文帶來的學習成就感。所以,背了半天課文,也不解其意。有的記憶力好的學生,背了幾遍把課文背好了,家長以為就算完成複習任務了,結果考試的成績一出來,還是不理想。究竟該怎麼複習語文背誦這一環節呢?家長該如何指導孩子背誦?

我們說考試前的複習是什麼學習目的?為了考出好的成績?其實是為了發現自己在學習進程中有哪些薄弱環節和強項,所以複習是複習的薄弱環節,強化保持強項環節,如果小學生的記憶力很好,就不用死摳背誦,而是去發現他在語文學習中有哪些不足。家長每天上來就強調背誦,對於真正背誦能力較弱的學生是管用的,但是背誦能力強的學生,可能寫作能力不好,也有可能是生字詞書寫經常出錯,那麼找出學生的薄弱環節就比較關鍵。

3、 錯題一大堆,家長就訓斥

在日常的隨堂測驗、老師測試的時候,如果孩子表現不好,錯了很多,回到家裡就會被家長一頓訓斥。現在一些語文老師,把每天的結果都發給家長,哪些學生滿分、錯1個的有哪些學生,錯3個以上的有哪些學生,老師告訴家長後的目的就是在於具體的複習方向,要針對孩子掌握知識的程度來複習。家長的急於訓斥和批評,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自信。

針對孩子每天的學習、複習情況,幫助孩子總結和歸納。比如今天語文聽寫錯了一個什麼字?什麼原因錯的?讓孩子講一講,分析一下,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同時認可孩子的學習結果和努力,家長多鼓勵孩子自己去複習,主動發現不足之處,這才是期中考試前的正確複習方式。家長們不能盲目幫助孩子進行考前複習,多和老師溝通,找出最適合孩子的複習方法,才是最有效的複習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