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制內的老師待遇很高,還有寒暑假,為什麼卻說老師工資很低呢?

教師是體制內人員,是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領的是職稱工資。體制內不論是公務員、事業人員,還是教師這類專業技術人員,工資都是說高不高,說低不低。心裡面不滿足,但又捨不得這麼穩定、旱澇保收的工作。自己的本事自己清楚,出去闖,一是怕,有壓力;二是沒有勇氣,也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即使工資能拿的比現在高,也怕朝不保夕,或者花銷比收入大,到頭落不了幾個子。

編制內的老師待遇很高,還有寒暑假,為什麼卻說老師工資很低呢?

教師工資初期和公務員、事業人員差不多,評上了中級職稱,和公務員科級幹部差不多,高級職稱和處級幹部差不多。教育部要求,教師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收入水平,同時要加大基層鄉村教師待遇傾斜力度,提高基層教師福利補貼。為了確保財政困難地區教師工資發放,還要求教師工資由省財政統籌發放。這些優先措施,都是為了切實提高教師待遇,穩定基層教師隊伍,提高教育質量。

說教師工資低,主要有以下四種類型:

1、教師工資真的低。對於評不了職稱的,甚至入不了編的,歷史造成的代課教師、合同制教師,工資確實低,工作一樣辛苦,收入卻沒有保障,還和公辦教師差得遠。這部分人中,教師工資確實低。即使有的省有優先政策,可以轉正,也因為學歷原因,實際工資水平並不高,僅能餬口而已。

2、評不了更高職稱的教師相對工資低。教師職稱是按崗位和編制數量,計算職稱限額的,一部分教師,都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職稱問題久拖不決。教師工資與職稱直接掛鉤,職稱上不去,工資收入水平就上不去,和別人的收入也就越拉越大。每個學校總有那麼一部分人,要麼因為學歷、英語、計算機、論文等硬件不夠,硬件夠了又被別人插了隊,或者空降了個領導擠了自己的名額,反正是各種各樣的意外,導致職稱評定一拖再拖,工資收入受到極大影響。

3、有償補課的衝擊覺得工資低。和自己條件相同的教師,就是因為教的課目不同,外語數學物理化學教師要麼課外辦班,要麼在培訓機構代課,要麼在家收幾個學生補課,每年都能收入個幾萬元,年收入平空就比自己高許多。自己明明也教得非常好,就是因為是其他課目的教師,辦不了班,沒有額外收入,心理自然不平衡。別說外數物化,就是音樂教師、體育教師,帶興趣班,都賺得盆滿缽滿,根本看不上當教師的幾個死工資。國家禁止在職教師有償補課,除了學生減負,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穩定教師隊伍。

4、橫向比較工資低。人比人,氣死人。和職稱比自己高的比,工資低。和公務員同學中職務升遷快的比,收入低。和管理職務比自己高的比,不滿意。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其實拋開其它因素來講,教師只是一種職業,也是一種謀生手段。以平常心待之,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兢兢業業工作,最起碼對得起自己的工資收入和良心、師德規範。不滿意可以辭職,不辭職就努力工作,和其他人員其他職業一樣,擺正自己的位置,平和心態,努力工作,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機會,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

編制內的老師待遇很高,還有寒暑假,為什麼卻說老師工資很低呢?

對此你又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