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国藩曾氏的光辉下,遮蔽了一群女性的身影,为历史忽略

在曾国藩曾氏的光辉下,遮蔽了一群女性的身影,为历史忽略

说起曾国藩,很多人都不陌生,什么“晚清四大名臣之首”“古今第一完人”、中国传统社会“最后一个圣人”……

从曾氏家族来说,出了很多开疆拓土的大功臣,个个都很了不起、自带光环,受到后世之人的敬仰缅怀。

在曾国藩曾氏的光辉下,遮蔽了一群女性的身影,为历史忽略

但是,世界上没有百分百的完美,在曾家男人的光辉下,遮蔽了一群女性的身影,正是我们大大忽略的曾家女性。从史料来看,他老曾家女性的命运大多都不太好,特别是曾国藩的女儿们,生活不幸、婚姻悲惨、命途多舛,一个比一个过得不如意。

1.曾家女儿们,深受礼教荼毒,人生多悲戚

曾国藩生了六个女儿,除了五女因病去世外,其他几位,都按照理学思想对女性的要求一一抚养长大,曾国藩对她们的要求,最核心的就是:三从四德。这种旧式观念,在今天看来是绝对要不得的,但在当时,曾国藩可不这么认为,虽然他对几个兄弟和儿子的教育都还挺开明。

不过,虽说过去重男轻女,但曾国藩对自己的几个女儿的幸福也还是比较上心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到了结婚的年纪,曾国藩也开始张罗几个女儿的婚事。曾国藩生怕女儿嫁的不好,每个女婿都是他千挑万选出来。但问题是,有时候好心也会用错地方,什么样的婚姻才是对女儿最好的,曾国藩他真的知道吗?他不知道,但是他以为自己知道。结果就因为太过自信,太过专断,把几个女儿活活推进了火坑。

在曾国藩曾氏的光辉下,遮蔽了一群女性的身影,为历史忽略

曾国藩挑女婿先挑亲家,他有两条基本原则:第一、对方决不能抽大烟;第二,不能有骄奢习气。曾国藩信心满满地认为,如果亲家这两点不差,那么他家儿子肯定也不会差。所以挑来挑去,他一手挑选的女婿们都有这样几个共同点:一、都是他的湖南好友或同僚的孩子;二、这些孩子他都见过,可谓知根知底;三、这些孩子的父亲都品行高尚,才气不凡。

按当时的社会风气来说,曾国藩选女婿的标准倒也没毛病。不过曾国藩可能忘了,儿子不一定就真的像老子。老子品格高尚,也不能保证他儿子不是个混蛋。不得不说曾国藩点儿背,这等倒霉事还真给他碰上了。

曾国藩的长女曾纪静,嫁的是曾国藩翰林院好友袁芳瑛的儿子袁榆生。这门婚事在曾纪静六岁的时候就已经敲定了,袁榆生还是娃娃时候,曾国藩见这小孩乖巧机灵,他爹袁芳瑛不仅是著名的藏书家,又是个正人君子,博雅好学,他教出来的儿子肯定错不了,于是迫不及待地主动向袁家提了亲。办完这件事后,曾国藩自以为干得不错,一时间还很得意,感觉是给女儿寻了个好夫婿,曾家结了一门好亲事。

谁料,这袁老头只会藏书,对管教儿子却不怎么在行,一味包容娇惯。这位袁榆生打小就被被惯坏了,不爱看书,也不怎么听话。等到袁老头去世之后,更是整天喝酒,负债累累,竟把他父亲一生的藏书全都变卖了。

在曾国藩曾氏的光辉下,遮蔽了一群女性的身影,为历史忽略

也就是说,等曾纪静长大18岁要出阁,袁榆生已变成了个废物。按理说,身为人父,曾国藩理应立马悔婚,不让女儿嫁过去。可是,他没有,他怕人家说他辜负老朋友,他更怕别人说他他嫌贫爱富,最后毅然决然履行了婚约,把女儿嫁给这么个败家玩意儿,生生把她推进了火坑。更惨的是,曾纪静嫁过去之后,才发现袁榆生早已私自娶了个小妾。

还有,曾纪静在家接受的都是理学那一套,年纪轻轻就严肃古板,和袁榆生这个花花公子根本就气味不合,夫妻感情极为冷淡,初为人妇的曾纪静,整天无精打采、生活苦闷。

曾国藩后来,也发现这女婿简直就是个混蛋,然后他就开始严加管束,但一点效果都没有。盛怒之下,就和他断绝了关系。曾纪静认为自己这下可以解脱了,以后住在娘家,一个人清静清静。曾国藩却说,我自己跟女婿断绝了关系,但女儿毕竟已经嫁人了,还是要尽“妇道”的,生生把女儿送了回去。

在曾国藩曾氏的光辉下,遮蔽了一群女性的身影,为历史忽略

各位,你说说,这爹是不是既狠心又荒唐?简直就是一朵奇葩!但是,在理学家的世界观中,曾国藩这么做才是合乎天理的,人必须恪守自己的本分,他女儿就该“在家从父出嫁从夫”。

曾纪静流着眼泪回去了,丈夫对她是不理不睬,婆家上上下下也是不阴不阳。曾纪静最后郁郁而终,二十九岁便香消玉殒,终生未孕。生在侯门又怎样,命不由己,身不由己!

在说曾家二女儿之前,我们先说三女曾纪琛,因为她的命运和大姐很像。曾纪琛的公公是大名鼎鼎的罗泽南,熟悉晚清史的听众朋友都知道,他是一位当世奇人,文武双全,湘军中响当当的战神。

咸丰六年,罗泽南阵亡于武昌。当时,他的小儿子罗允吉才十一岁,有人便替曾家和罗家张罗婚事。曾国藩一开始没答应,可后来一想,毕竟罗泽南是为了救援自己而死的,对他有所亏欠。再说,罗泽南死了,他儿子就成了孤儿,自己有责任管教。因此,曾国藩最后还是同意了。

在曾国藩曾氏的光辉下,遮蔽了一群女性的身影,为历史忽略

但没想到,罗允吉这个好苗子,后来也长成了一棵歪脖子树。这孩子的生母是罗泽南的小妾,乡下姑娘,没什么文化,膝下只有这一个儿子,便对他百般溺爱。于是,堂堂罗泽南的儿子,慢慢就长成一个脾气暴躁的纨绔子弟,性情乖戾。

但曾国藩还是把三女儿曾纪琛嫁给了罗允吉。很快,曾家人就发现这位新姑爷不是个省油的灯,而且是个奇葩。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在家书中大骂这位妹夫,说他就是个白痴。

嫁了个这样的货色,曾纪琛的婚姻也就可想而知了。罗允吉稍有不顺心,就对曾纪琛大发雷霆,至于婆婆,对这个媳妇更是花式刁难,稍有不顺眼就是骂。最后演变成了“丫鬟辱骂少奶奶”“侯门之女刷马桶”的奇景。可怜这曾纪琛从小学的都是三从四德,被人欺负成那样都不敢回嘴,成天揣着小心服侍,对夫家百依百顺。

曾国藩不管吗?他管过,他曾把这位女婿接到身边,让他和自己的儿子一起读书。过了一阵子,曾国藩发现这小子确实不是个东西,就打算严加管束。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罗允吉该怎么着还是怎么着。

曾纪琛比姐姐稍强的是,她怀了孕,还生下了个儿子,但不到三个月就不幸夭折,发生这么惨的事情,曾纪琛就想回娘家住一阵,但又怕透了那个刁蛮的婆婆,结果,这事儿就被曾国藩一言否决,不让她回娘家,还在信中说“夫虽不贤,妻不可不顺”,意思就是,你老公虽然不像话,但你当人家妻子不能不顺从。各位,这叫什么道理?这道理就是传统理学的“妇道”!

曾纪琛就这样被“妇道”束缚了一辈子,在罗家苦熬度日,后因膝下无子,还主动张罗给丈夫纳妾,一生的凄苦,可想而知。

2.释放天性,幼女曾纪纯得以幸福终老

相比起来,曾国藩的二女和四女的命运比前两位好些,但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二女曾纪耀的丈夫陈松生,是曾国藩至交陈源兖的儿子。十岁那年,陈松生父母双亡,成了孤儿。曾国藩对这个未来的女婿疼爱有加,生活学业处处关照。陈松生也算得上是个有上进心的人,自幼聪明好学,诗文都做得不错,搞了几年科举,可惜没有成功。

陈松山虽不是花花公子,但脾气却很大,在家里说一不二。曾纪耀又是个逆来顺受的乖乖女,向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日子过得也不太开心。后来,曾纪泽出使英国,提携妹夫当他的助理,把他们夫妇二人一起带到了大不列颠。很可惜,曾纪耀这一去就病逝在海外,终年三十九岁。

在曾国藩曾氏的光辉下,遮蔽了一群女性的身影,为历史忽略

曾纪芬

四女儿曾纪纯,比起前面三个姐姐,略微好点。

十二三岁的时候,她就被父亲许配给了著名外交官郭嵩焘的长子郭依永。郭依永这个小伙子不错,兴趣广泛,文笔又好,婚后同曾纪纯也很合得来,小两口很快便生下了两个儿子。

曾国藩很喜欢这个女婿,然而命运无常,郭依永二十一岁不到,就因病去世了。可怜的曾纪纯年纪轻轻开始守寡,含辛茹苦地抚养两个幼子,不料又碰上了刁蛮的婆婆。

郭依永的母亲是郭嵩焘的小妾,为人刻薄,处处刁难曾纪纯,而且特别抠门。大小姐曾纪纯整天吃的都是粗茶淡饭,日子过得很苦。1881年,曾纪纯积劳成疾,才36岁就去世了。

在曾国藩曾氏的光辉下,遮蔽了一群女性的身影,为历史忽略

曾纪芬

几个女儿一个个都婚姻不幸,曾国藩终于幡然醒悟。他还有个小女儿曾纪芬,对这个女儿,他是小心翼翼,直到十八岁,才许配给一个叫聂缉椝的小伙子。小伙子门第配不上曾家,老爹最多是个知府,与曾国藩也不太熟。小伙子也没啥特别,科举多次名落孙山,只是在江南制造局做一个普通委员。

但曾国藩几番观察,觉得这小伙子谈吐不俗,将来肯定有本事、有才干,因此定下了这门亲事。最后看来,曾国藩的女婿里,只有这一个发展最好,聂缉椝因为工作出色,先是做了上海制造局的总办,后来又在官场如鱼得水,一直做到巡抚。而且,夫妻二人感情和睦,子孙满堂且多有出息,曾纪芬活到了九十岁高龄,她的一生,从侯门千金,到巡抚夫人,再到工商巨擘的太夫人,可谓是集万千福祉于一身。

从曾国藩的女儿,曾氏一门的女人们大都命运多舛。为什么独独曾纪芬可以逃脱魔咒,幸福终老呢?除了曾国藩幡然醒悟,换了一套选婿原则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曾国藩对她的“妇道”教育也不如以前那么严格,任其天性发展,最终养成了她活泼可爱的性子,不似她的姐姐们,一个个被理学条款训导得刻板无趣。

想了解曾国藩的更多故事与经历,赶紧订购书单,点击下方音频,可以免费试听节目。

排版|凉山

路上读书:全球名校博士30分钟精读一本好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