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歌》:音乐是代际情感的粘合剂

《我们的歌》:音乐是代际情感的粘合剂

从2013开始的音乐选秀,到星素结合的《天籁之战》,再到专注偶像的《下一站传奇》,作为东方卫视的经典音乐IP,“中国梦之声”一直在创新中寻求自我蜕变。今年,《我们的歌》率先关注代际关系,为观众带来新的音乐舞台。

《我们的歌》:音乐是代际情感的粘合剂

节目首创代际潮音竞演,开拓了音乐综艺的新品类。以代际交流为视角,邀请乐坛顶尖的新生代歌手和多位为华语乐坛奉献过无数经典的前辈歌手,一同联手创作改编金曲,传承经典音乐作品。

那英、肖战,费玉清、许魏洲,李克勤、周深等两代歌手的组合,解开了传统音乐与全民流量之间的难题。这一首首“我们的歌”,真的在舞台上唱出了深受观众喜爱的青春样。

《我们的歌》:音乐是代际情感的粘合剂

创新音乐竞演新玩法

节目从首期盲选配对到第二期组合排位比拼,赛制规则的设计逐渐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与国内其他音乐综艺对比,这档节目以传承经典、加强代际联系为目的,让观众能真正欣赏一首首动人的音乐作品。

《我们的歌》:音乐是代际情感的粘合剂

通过首期盲选形成四组歌手,罗琦和王琳凯的“王炸组合”是老一代摇滚与新一代说唱的结合,费玉清和许魏洲“清风许来”是男高音与男中音的搭配,李克勤和周深的“勤深深”组合擅长情歌,刘宇宁和任贤齐“街头拍档”重新演绎新歌曲。


第二期开始的小组排位赛主要分为两轮,首轮小组排位赛的擂主,将会在第二轮小组排位赛中会占据有利的位置。三周后,首发阵容的四组歌手将与那英、周华健、肖战等另外四组歌手进行比拼。

《我们的歌》:音乐是代际情感的粘合剂

竞演赛制看似残酷,但实际上没有特地去强化竞技性,这一点让选手能更多的享受舞台专注作品。作为费玉清的封麦综艺,徒弟许魏洲也表示希望师父能在舞台上演唱更多的歌曲,作为献给乐迷的福利。王琳凯也在二轮表演上演唱了自己的歌曲《别叫我达芬奇》。

所以,歌手对舞台的热爱与珍惜,就决定了每一首经典歌曲都是认真准备,都值得观众认真聆听。小组排位赛的精彩演绎引发观众热议,李克勤周深合唱的《月半小夜曲》在节目播出当晚就霸占热搜引起网友热评。

《我们的歌》:音乐是代际情感的粘合剂

除了小组争擂赛外,选手配对盲选赛制成为了节目的最大看点之一。尽管“盲选”这样的设计在国内综艺市场实属罕见,但节目在“未知性”的呈现和悬念的铺垫还是稍有欠缺。

在新生代歌手与榜样歌手配对前,节目通过“先声夺人”的互动游戏,让两组嘉宾进行盲选。彼此不知道身份的前提下,通过变声、代号、剪影轮廓等信息,猜测歌手身份并选择最终搭档。零彩排无预演,双通道隔空演唱歌曲。这样的悬念看似能带给歌手和观众最大程度的惊喜,但实际上在前期配对环节,选手能够凭借已知讯息大致猜测出对方身份。

《我们的歌》:音乐是代际情感的粘合剂

一方面,所有的歌曲都是榜样歌手的代表作,榜样歌手在互动期间也频繁泄露身份信息;另一方面,新生代歌手的自我介绍和演唱也都基本可以展示出真实的自己。但如果可以将互动阶段的盲选设计的更加“神秘”,在演唱前营造完全未知的氛围,那么“盲选”规则将会给节目增添更多的新鲜感,颇有辨识度的音色也能带来更多意料之外的惊喜。

《我们的歌》:音乐是代际情感的粘合剂

《我们的歌》:音乐是代际情感的粘合剂

代际共融致敬经典

以2006年《千里之外》为例,费玉清与周杰伦的合唱引发全民传唱,代际共融的价值不言而喻。促成不同年代歌手的合作成为这档节目最重要的使命,在音乐中交流情感,在代际关系里寻求突破点,这才是《我们的歌》最核心的目的。

《我们的歌》:音乐是代际情感的粘合剂

两代歌手互选搭档,老少配的组合也更容易碰撞出新的火花。不论是人物之间的代际沟通,还是音乐审美上的差异,都能通过一首首歌曲尽情的演绎出来。

首轮小组排位赛中,许魏洲就表明自己已经拜费玉清为师,两人的“清风许来”组合,也彰显出情歌演绎方式的差异。在彩排准备期间,许魏洲模仿费式唱法的经典动作,费玉清也真诚的分享了过往的演唱经历,首次在节目里将唱功背后故事进行了揭秘 。

《我们的歌》:音乐是代际情感的粘合剂

周深和李克勤的音色恰好促成了演唱过程中的默契,任贤齐和刘宇宁开车出游,在游戏中拉近彼此距离。进入到第二轮后的王炸组合,在选歌上体现了代际的音乐审美差异。罗琦尽管难以适应说唱的节奏,但还是在舞台上尝试了这样的表演形式。

所以,这档节目不单单只是新生代歌手去传承经典,用怀旧的音乐畅想回忆。更重要的还体现了新时代音乐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从摇滚到说唱的尝试,从低音到高音的突破。两代歌手之间的合作体现了音乐是交流的最佳载体。

《我们的歌》:音乐是代际情感的粘合剂

节目不仅仅只在歌曲的选择上发力,现场的分区观众也是按照年龄划份成不同阵营,用60后到00后不同观众群体的反馈,实时直观感受代际之间音乐审美的差异性。

排位赛的分数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由现场观众投票表决,由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组成的五大阵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投票。在揭晓观众投票之前,台下的两组歌手各自拥有10票基础票。

《我们的歌》:音乐是代际情感的粘合剂

歌手在竞演结束后可以选择一组年龄段的观众,了解支持率的数据,这种可视化的手段能够让观众实时了解60后到90后不同年龄段的观众群体的喜好,现场261位观众实时公开有效票数,让竞演更加的公正公平。


《我们的歌》:音乐是代际情感的粘合剂

音乐作品极高的欣赏性

金曲听的不仅仅是旋律,更是回忆。两代歌手的理念融合以及风格碰撞,让观众能在综艺节目里欣赏到完整的音乐作品。

《我们的歌》:音乐是代际情感的粘合剂

费玉清的一首《一剪梅》就能将观众带往过去的时代。这首第一批来自海峡对岸的老歌,能让观众找回原来的模样。任贤齐在现场热泪盈眶,因为这些伴随他成长的歌曲,满足了年少时期的所有想象。

其实,音乐传承最难的是在颠覆之中创造新的可能性,音乐审美在潮流中进步和创新。街头拍档借鉴80年代警察合唱团的经典编曲,赋予了《心太软》新的生命力。刘若英的《后来》经过改编,最终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享受,展现出情歌的爆发力。

《我们的歌》:音乐是代际情感的粘合剂

新老歌手的组合,最难的地方在于情感的交流和传递,让不同年代不同年龄的歌手,透过旋律在音乐中讲述故事,重现华语音乐的光辉岁月。

所以在这个舞台上,音乐既是唤醒记忆的留声机,又是突破想象的时光机。“重唱”经典不是将歌曲演绎的一模一样,而是用创新共同输出优质的音乐。让每一首登台的经典华语真正成为抵达观众的“我们的歌”。

为了避免审美鸿沟的持续加深,加强代际之间的情感交流,《我们的歌》借助音乐搭建了一个强有力的桥梁,让经典华语歌曲成为黏合代际情感的纽带,也让观众和综艺节目一起成为社会情感的观察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