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為中國捐款百億,一邊又到國外投資千億,應該愛他還是恨他?

很多年以前,中國的創業者都把香港一位老人當作是學習的楷模,這個被學習的老人就是香港前華人首富李嘉誠。從商業層面來說,李嘉誠無疑是中國商界中最成功的企業家。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李嘉誠的負面消息開始層出不窮,以至於這個“楷模”變成了很多人抨擊的對象,甚至有人給李嘉誠貼上了不愛國的標籤。


一邊為中國捐款百億,一邊又到國外投資千億,應該愛他還是恨他?


眾所周知,李嘉誠的發家經歷頗為傳奇,小時候由於家裡窮,李嘉誠只好投奔了香港的舅舅莊靜庵,靠著舅舅的幫助,李嘉誠從此走上了致富道路,憑藉自己的商業天賦一步步成為了華人首富。

上世紀70年代,李嘉誠利用做塑膠花生意賺來的資金抄底香港房地產,這一次讓他賺得盆滿缽滿,也讓他第一次真正步入到香港富豪的行列。一時間,李嘉誠紅遍了香港和內地,就連上學的孩子都知道李嘉誠這個名字。


一邊為中國捐款百億,一邊又到國外投資千億,應該愛他還是恨他?


從2000年開始,李嘉誠連續15年穩坐華人首富位置,這一榮譽堪稱是前無古人,一直到現在都沒有人能夠超越他。也正是因為他連續蟬聯華人首富,他才會在商界中一直保持著很高的地位。然而,為什麼如今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抨擊李嘉誠呢?

即將92歲的李嘉誠,已經從商幾十載,而他給人們的印象就是一個十足的“投機者”。李嘉誠在從商期間,幾乎不會去觸碰那些具有高風險的生意,他會在投資之前非常謹慎地評估該生意是否會獲得穩定的回報,然後才會進行下一步的計劃。


一邊為中國捐款百億,一邊又到國外投資千億,應該愛他還是恨他?


在英國市場,李嘉誠已經控制了水利、電業、通訊、港口、機場等大量的民生產業,而英國人也跟香港人一樣,每天一睜眼就要把錢交到李嘉誠的手中,而李嘉誠在家躺著就可以賺錢。雖然說商人的本質就是逐利的,但是李嘉誠卻把商人的本質發揮得淋漓盡致。

我們知道,李嘉誠一生最傾向於投資房地產,但是當他拿到大量的土地後,卻囤在手裡不開發,等到土地價格增長到一個合理的價位時,再將其出售。


一邊為中國捐款百億,一邊又到國外投資千億,應該愛他還是恨他?


李嘉誠在內地和香港賺夠了錢之後,開始大舉將國內資產變賣,然後帶著上千億資金投資英國。從2012年開始,李嘉誠拋售內地資產已經套現1500億元,而這些錢幾乎全部投資在了英國民生產業。

除此之外,李嘉誠還將香港的一部分房產出售,同樣累計套現達到千億。如今,李嘉誠仍然繼續追加在英國的投資。正因為如此,人們才給李嘉誠貼上了“不愛國”的標籤。


一邊為中國捐款百億,一邊又到國外投資千億,應該愛他還是恨他?


然而,很多人想恨李嘉誠卻恨不起來,因為李嘉誠一生為國家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單單為內地捐款就已經達到了上百億,他還曾經對兩個兒子說過,將來一定要把基金會中90%的資產捐給中國,不能捐給外國。

所以在這個方面,李嘉誠又體現出了“愛國”。以至於現在人們對李嘉誠是又愛又恨,並且對於李嘉誠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那麼,大家是怎樣評價李嘉誠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