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日新材,表現最差新股,首日漲幅僅有6.42%,IPO擴容量變到質變

久日新材,表現最差新股,首日漲幅僅有6.42%,IPO擴容量變到質變

“降息”落地

自上週五就有降息傳聞,但週末並沒有兌現

週二盤中突發

11月5日,央行發佈公告稱,當天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4000億元,與當日到期量基本持平,期限為1年,中標利率3.25%,較上期下降5個基點。這是自2018年4月以來,首次調降1年七MLF利率。

藉此消息刺激,金融股(銀行券商保險)快速拉漲市場扭跌轉漲,各指數一度漲逾1%,滬指一度收復3000點心理關口。

本次降息幅度,為美聯儲25個基點的五分之一,很明顯這次降息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或更側重於提供一種降息預期來提振市場,來刺激疲弱的經濟。

久日新材,表現最差新股,首日漲幅僅有6.42%,IPO擴容量變到質變

直接放水,超出馬犇的預期,馬犇之前在分析政策面的時候,判斷,受制於二師兄價格,CPI一路攀升壓力,穩定物價需要,央媽放水的空間幾乎沒有,但事實是放水了。

久日新材,表現最差新股,首日漲幅僅有6.42%,IPO擴容量變到質變

和以前直接的宣佈降息降準不同,未來大家要熟悉各種變相的操作,就像PSL,SLF,MLF,LLF都是變相的工具。

既然放水了,資金面改善,市場會選擇向上變盤嗎?

馬犇認為不會,最多是短暫的區間行情,3000點向上沒有空間。

久日新材,表現最差新股,首日漲幅僅有6.42%,IPO擴容量變到質變

11月大概也複製10月份,先漲後跌,衝3050點回落,且都是金融股特別是銀行股作為反彈的主力。

從市場各個方面來看,大盤已經被壓縮到3000點一線,不得不選擇方向。

馬犇仍堅持向下變盤的觀點

因為向上需要的條件太多資金面政策面情緒面籌碼面基本面,目前多不具備。

向上資金面央媽落地的降息,再有就是11月MSCI又將擴容,近幾個交易日北向資金瘋狂的掃貨,月初基本就容易透支了。記住一點,外資不是韭菜,建倉的時候歡天喜地當利好,出貨的時候就不要哭天搶地的各種陰謀論做空ZG了,投資僅是為了逐利,特別是外資,沒有護盤的ZZ任務。

向下,眼前的各種問題都可能是催化劑。

1.IPO提速擴容潮。滬深,科創板都在提速,新三板轉板正在路上,還有不斷強調的擴大直接融資,加快註冊制,註冊制,註冊制。

對於這種竭澤而漁式擴容,警惕量變到質變,註冊制也不過如此吧?接下來浙商銀行,郵儲銀行,未來京滬高鐵。。​。​

科創板今天上了五家漲幅最高的115.7%,漲幅最低的久日新材

僅有6.42%,明天大概率就破發,顯然科創板已經是殘羹冷炙,今天恰好是科創板從提出到落地一週年,過一年再看,相信投資者的眼光是雪亮的。

2.新股解禁潮。據統計,2019年四季度A股解禁市值為8749.68億,2020年一季度A股解禁市值為12134.82億,單季度解禁市值處於2015年牛市以來的高位,這意味著在未來的兩個季度市場將面臨市值2萬億左右的解禁洪峰。

3.股東減持潮。一方面是,限售股解禁之後,減持的動力非常強。歸根結底在於,大部分限售股來自於IPO前取得的原始股,成本極低,所以減持也可以不計成本的狂甩。另一方面,就是老股的減持,市場上一些被熱炒,超高的主題,個股,一旦炒高產業資本就有非常強的堅持慾望。

4.四季度面臨公募基金等機構,11,12月的提前結算,以及銀行等企業12月的年終結算的資金回籠壓力。這個每年都有,所以算不上什麼重要的,但馬犇需要提醒的是,目前公募基金主力機構的倉位可都是在白馬股,權重藍籌上,且都是很長時間的抱團取暖了,一旦需要賣股換取流動性,就要警惕抱團取暖的多頭反目多殺多的情況。

最近特別是這波反彈,權重藍籌的風格是明顯的補漲特徵,無論是消費股,還是金融股已經其他的藍籌,都是補漲特別。出現補漲一般都是進攻性不足,防禦性更強的表現,而高位的上證50,在金融股的帶動下,今天創年內新高,上證50,滬指,創業板出現明顯的背離。

總的來說,市場面臨變盤選擇方向,在沒有明顯的放水(成交量放大),沒有明顯的市場制度GG的情況下,市場難向上變盤,衝3050回落繼續區間震盪,等待決定市場的各因素最終博弈出結果,僅靠已經連續幾年抱團的上證50,中證100等權重繼續高歌猛進,不但難帶動市場向上變盤,反而更容易引發最終多殺多的踩踏,這也是馬犇判斷市場還有一波大級別殺跌破2440尋得市場底部的原因之一。

控制倉位,等待市場最終的方向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