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過於保守讓“股神”付出了代價?

多年來,巴菲特一直以防禦性投資著稱,在選股上一直偏向保守的金融、消費,而不喜歡科技等新興行業。 巴菲特有句名言:“永遠不要投資你不懂的行業。”但近年巴菲特也開始拓寬其投資領域。其投資的第一家科技公司IBM的業績並沒有達到預期。儘管巴菲特在2016年投資了蘋果,但他認為蘋果是一家消費產品公司。

由於巴菲特沒有投資那些在過去幾年裡推動市場回報率的高科技股,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長期領先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幅度已經開始縮小。防禦性太強會侵蝕伯克希爾的投資收益嗎?

上世紀90年代的科技股

在上世紀90年代的科技股泡沫期,巴菲特避開了科技公司。 當時的大多數科技股最後都成了過眼雲煙。從這個時點回望巴菲特的做法似乎是正確的,然而,過去十年的情況有所不同。科技股,尤其是所謂的“FAANG”股,(FAANG指的是臉書公司、蘋果公司、亞馬遜公司、網飛、谷歌等5家美國網絡企業或科技業巨擘的合稱)一直是市場回報的關鍵驅動因素。

微軟、谷歌和亞馬遜

巴菲特沒有投資微軟。在去年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對微軟直言不諱。他說,“早些年”不投資微軟是“愚蠢的”。近年來,由於與比爾·蓋茨的友誼,巴菲特一直迴避這家公司。此外,蓋茨還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董事會成員。

在2018年股東大會上,巴菲特表示在谷歌和亞馬遜上做出了錯誤的決定。他表示,“我犯了一個錯誤,沒能得出一個結論,我真的覺得以目前的價格來看,谷歌前景遠遠好於所顯示的價格。”

他說,是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讓他停止使用之前的搜索引擎,轉而使用谷歌。他本應該更清楚這一點,因為伯克希爾子公司在谷歌進行首次公開募股時支付了“一大筆錢”。

巴菲特還承認,他低估了亞馬遜以如此快的速度同時顛覆零售和雲計算的能力。他表示,自己對亞馬遜首席執行官貝佐斯的能力評價非常高,但還是低估了他。他指出,從一開始就關注亞馬遜,並認為貝佐斯所做的幾乎是一個奇蹟,“問題是,當我認為某件事會是一個奇蹟時,我往往不會去下注。如果我對某些業務有深入的理解,顯然會好得多。”

蘋果

巴菲特在過去50年裡一般都遠離科技股。2016年,他開始投資蘋果公司,並在隨後繼續增持蘋果股票,使其成為第一大持倉。

與此同時,與許多投資者不同,巴菲特將蘋果視為一家消費公司。近期蘋果創新乏力,加上受經濟放緩的影響,公司不得不下調了收入預期。不過,iPhone仍然是許多消費者夢寐以求的手機。購買新iPhone的長隊可能是巴菲特尋求的護城河。雖然蘋果的產品仍然受到追捧,但巴菲特可能在週期接近尾聲時投資了該公司。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2019年的業績也可能取決於該公司如何投資其現金。如果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繼續投資蘋果,蘋果的價格走勢可能成為其業績的主要推動力之一。(姚波)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