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最近流行“跟機構賺錢”?

指數早盤下殺後開啟了一波暴力反彈,雖然成功實現3連陽但市場並不是很買賬,個股漲跌1比1,權重機構唱大戲的狀態。


聽說最近流行“跟機構賺錢”?



昨天預期今天陰跌到尾盤,這麼快就撈起來還是有點意外的,順勢上了點倉位蹭口湯喝不過總倉位不算大。

央行麻辣粉變相降息加匯率變動加外資硬買,總體利好程度一般,市場小興奮後還是迅速進入賢者狀態;走勢被權重把持,散戶明顯對捧權重臭腳興趣不大。痛點不在權重上,氛圍自然起不來,氛圍起不來想讓散戶掏出手裡攥著的銀子就沒戲,沒量對於存量市中的無量衝高也就只能報以呵呵了。

千變萬化還是落在個量字上,要麼總體爆量大家都受益,要麼題材局部集中給量至少市場能活起來,有了賺錢效應後面其實也不用太擔心量的問題。當然量能最終還是看散戶,A股食物鏈最後一環,任重道遠。僅僅權重這種散戶不樂意參與的品種一條腿走路,最後還是要下去的。打開上證50K線圖,2017年波瀾壯闊,最後10連陽後一年時間跌回原點。今年比較特殊,多了外資這個因素,跌不深就被打撈起來。


聽說最近流行“跟機構賺錢”?





講這個什麼意思,盤面上還是比較廢的感覺,區塊鏈上週套牢了市場上最活躍的一批炒作資金,之後包括今天給出的救命稻草不多,還是圍繞兩條線來炒作,區塊鏈的掙扎,今天有華揚聯眾/當代東方兩個3板撐著;另外就是TWS,從吹票路徑和具體參與都有機構的身影,比如今天的佳禾智能和億緯鋰能。再往前的卓勝微、壹網壹創、誠邁科技,盤面上一路過來有了比較明確的“跟隨機構好賺錢”的跡象。

這在A股也不是新鮮事,每年總有一兩波機構引導的題材出來。搞清楚機構是衝著票的質地去的還是衝著接盤的散戶去的就可以。如果是前者機構早就該去科創板玩價投共享成長紅利了,結果並不是,科創板跌的都快認不出來,機構還是沒有心動的感覺。那麼還是衝著散戶的口袋,畢竟機構也要吃飯的。

對這一點個人有種不好的感覺,原因很簡單,存量市場講究快,前期好參與,卓勝微啟動是個標誌,在它之後實際上想要賺錢是需要一些預判先手在裡面的,讓機構抬轎,或者和機構共舞是比較好的選擇。

另一個原因題材的疲弱,市場缺乏攻擊點,有啥做啥,不挑了。

現在市場有了一定的跟隨機構共識,擊鼓傳花玩到大部分散戶都知道也就玩不下去,後面沒別人了。如果超短出現了新的強勢題材,有了攻擊點,跟風機構也就會弱下去。

有增量資金入場,毫無疑問它是飯;存量市場中,誰後知後覺誰是飯。後面謹慎些,機構出現在龍虎榜上次日沒溢價,就可以結束了。



滬市:


聽說最近流行“跟機構賺錢”?



創業板:


聽說最近流行“跟機構賺錢”?



滬市3000點多少次得而復失?記不清了。指標上看暫時安全,不妨礙小幅度回調,明天60分趨勢能否延續轉強是個考驗——本來是尾盤或者明早的,今天提前,明天午後就難說了,傾向看回調。另外下面的缺口還是要補掉的。

趨勢數值:


聽說最近流行“跟機構賺錢”?


日級別繼續走強,暫時OK,看看如果走回調,幅度如何,感覺有點像上週一。



關注方向:

權重/大金融呼呼拉,中國人壽是代表。對這塊有掛念的個股可以拿它做標杆,新高了。整體看量能,沒量難持續上;另外注意上證50指標,今天摸了次年內新高。後面有量,可以算是對前高的突破,沒量的話存量市新高之後容易反覆折騰:可參考的形態,7月1日、9月9日、10月14日。

題材仍然弱,早上萬眾期待老大講話,結果啥也沒講出來,自暴自棄下題材跳水,上海自貿、長三角排在自首榜前列。機構方向,芯片的卓勝微、TWS的佳禾智能、默默走強的家居板塊。下面掙扎中的區塊鏈、趨勢的養殖。

機構方向可以留意,但保持清醒,越往後吹票效應越差,越接近收割期。

做超短的最近估計比較憋氣,接力太難,新題材也沒有希望。暫時保持耐心,市場重心不在這裡。整體放量落不下題材,維持存量博弈的話,資金會有蹺蹺板,權重/機構挪到機構參與較少的題材小票炒作。

區塊鏈持續有連板票頂在前面維持人氣,比之前的第一波結束的判斷要強些。整體還在消化套牢資金,210個票半紅半綠,分化中偏強。今天還好沒有出來新題材搶資金,後面繼續關注,再看兩天比較穩。後面肯定是縮容的,選股重有實質區塊鏈的小盤票。

養殖繼續,波段低吸,上週二近期反彈新高後停頓3天,避開這一段,後面又可以玩幾天了,邏輯還在。

區塊鏈、TWS持續,接下來還是看賺錢效應在科技分支內延續,可選的比較多,消息刺激加傳統中線,5G、軟件、電子製造先看著,盤中多注意其他分支的異動。

科創板出來幾個臨近破發的票,申聯生物、昊海生科,對於之前發行,股價相對還保留了些漲幅的票,有著向下推拽的效果。暫時沒票的規避,先看看情況,搞不好要破發了。

基本就這樣,明天早上有事,還是沒法及時給盤前置頂,再次抱歉了,預計後天能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