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操作系统的三足鼎立时代

1886年3月8日,戴姆勒和迈巴赫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汽车从此成为人类出行工具。

1981年,本田推出了全球第一台行车导航仪Electro Gyro-Cator。这是第一款商用汽车导航系统,通过气体速率陀螺仪、6英寸阴极射像管、可替换式地图三大组件,汽车开始与世界建立链接。

2004年,哈曼国际工业公司收购QNX软件系统公司。QNX的汽车远程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娱乐系统、导航系统扩张到数百种车型中,汽车在运输属性以外,多了娱乐互联的特性。

车载操作系统的三足鼎立时代

是的,如果有人问你,市面上有哪些主流的手机/电脑操作系统,估计你可以马上想到安卓、iOS、Windows……可如果这个问题变成「市面上有哪些主流的车载系统」,第一个标准答案就是上面提到的QNX

在聊QNX的故事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今天所有车载操作系统的鼻祖——UNIX

车载操作系统的三足鼎立时代

这四个字母诞生的时间比看这篇文章的大多数人的出生还要早得多。

1965 年,通用电气与麻省理工合作,研发出了UNIX的雏形——一个可以满足多个使用者+多任务处理+多层次的操作系统。

这个操作系统当时的命名叫MULTICS(Multiplexed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ervice,多路复用信息及计算机服务)。

1970年,MULTICS项目被搁置。

一个叫做 Ken Thompson的年轻人将基于MULTICS设计思想的游戏「星际旅行」成功移植到了一台计算机上。由于那台计算机的算力极其有限——甚至不比我楼下摊煎饼大妈用的计算器高——只能让两个用户同时游戏,所以Ken将这套系统称作UNICS(Uniplexed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ervice,单路复用信息及计算机服务),简称UNIX。

UNIX的伟大之处有三点:

  1. 它开创了「多任务处理」和「多用户」这两个今天的标配功能。
  2. Ken 和他的好友 Dennis 在改进UNIX的时候,顺便发明了码农手里的锄头——
    C语言
  3. UNIX是一个开源的操作系统——至少在美国通信巨头AT&T把它攥在手里之前。这就意味着,全世界的程序猿都可以基于UNIX来DIY自己的操作系统——而基于UNIX发展而来的分支里面,最著名的当属Linux
车载操作系统的三足鼎立时代

Linux

Linux诞生于 1991 年,继承了UNIX初期的开源特性,全世界的程序猿都可以来修改Linux的源代码,并且发布属于自己的Linux版本。

阿里巴巴AliOS基于Linux Kernel,上汽荣威、名爵、大通、东风雪铁龙已经加入使用者行列。

Android

自由度如此高的操作系统,自然会吸引同样热爱自由的大佬——Android就是Andy Rubin基于 Linux内核打造的操作系统,2005年8月被谷歌正式收购

车载操作系统的三足鼎立时代

2017年,谷歌曾经正式推出过Andriod Auto OS,一款专门为汽车设计的标准化安卓系统。不过,这实在很难说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车载OS——只是将APP投影到汽车中控屏上,所有的软件运算都还是在手机端完成。

这当然可以带来一定车载级智能体验,但在很多车载场景下,这套系统就很鸡肋,比如必须使用数据线将手机和中控屏进行连接;也不能通过Andriod Auto进入汽车设置;地图导航都要手机信号才能完成,车载GPS无法使用……

车载操作系统的三足鼎立时代

总之,将手机端强硬的融入到汽车端,不符合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势。从谷歌的角度,估计只是想以最低成本试探汽车软件市场的发展前景,同时探索市场的痛点,

降低未来车载OS的研发成本(都提到安卓了,那苹果呢?苹果这两年唯一跟车载OS搭得上边的Carplay,基本也就是手机功能的映射了。车载OS的成果有点尴尬,不过你得承认苹果这几年在自动驾驶领域一直动作不断,比如将车载OS鼻祖——QNX的前CEO兼创始人Dan Dodge招入麾下,收购自动驾驶初创公司Drive.ai……看的出来,苹果不会放弃自动驾驶汽车,而车载OS如此重要的战略高地,很可能由苹果自己打造。)

这不,今年5月,谷歌宣布将Android Automotive OS对全球开发者开源。

在移动手机市场,谷歌开源Andriod后迅速占领8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汽车领域,谷歌当然想如法炮制。

为了保证车载OS对安全性的严苛要求,谷歌还在这款Android Auto OS上效仿苹果,第三方应用需要审核通过才可以上架——智能手机只靠几个传感器就可以带出几百万APP的生态,汽车上几十甚至上百个传感器,能造出来的应用更是不可估计,但车载OS安全性是第一,大量第三方软件的涌入,势必对汽车安全产生威胁,平台审核是绝对必要的。

显然,这几年汽车“新四化(电动化、互联化、共享化、智能化)”的浪潮吹了一波接一波,谷歌自然不会让自己置身事外。

Polestar 2就是全球首款搭载深度定制版谷歌 Android Auto 车载系统的电动汽车,内置了大量的谷歌服务,其中一个就包括 GooglePlay——谷歌自家的应用市场。

车载操作系统的三足鼎立时代

自主品牌一哥吉利推出的GKUI智能车载系统,就是基于安卓打造的;奇瑞的Cloudrive、东风的windlink 3.0、长安的in-call、博泰的擎OS都是基于安卓架构进行深度开发;上汽通用在Linux系统的基础上,2017年引入了Android系统。

比亚迪搭载的也是安卓车载系统,充当信息娱乐功用。新造车势力蔚来、小鹏、威马、拜腾、爱驰、奇点也都是基于Android开发了自身的车载系统。

基于Android、Linux系统开发,研制相应的车载OS,是国内车载OS供应商惯用方式。这主要是因为二者都是面向全球开源、免费,在国内OS行业整体底子薄弱的情况下,基于国际成熟核心系统基础,做定制化的改造,是供应商的明智之举。

哦对了,特斯拉的车载娱乐系统也是基于Linux开发的

车载操作系统的三足鼎立时代

QNX

另一个基于UNIX的车载操作系统,就是QNX。截至2017年,QNX 已经搭载在超过 1.2 亿辆汽车上——从欧洲的奔驰宝马奥迪,到日本的丰田本田日产,都是 QNX 的忠实客户。

车载操作系统的三足鼎立时代

QNX的优势在于安全、实时性强以及“小”——它的初始版本系统只有四个基本功能:进程调度、进程间通信、底层网络通信和中断处理。最初期的QNX系统内核只有十几KB,哪怕在那个硬盘按MB算的年代,也是小得可怕的。

车载操作系统的三足鼎立时代

为什么“小”这么重要?因为只有精简的系统结构才能保持高效稳定运作。汽车内部存在大量传感器,传感器之间的通讯需要极高的响应时间,一个庞杂的操作系统会明显影响 ECU、MCU 之间的通讯效率——而QNX正好不会这样。

那么QNX今天的东家是谁?

QNX的发明者是Gordon Bell 和 Dan Dodge。2010年,黑莓以2亿美元收购QNX所有权。

车载操作系统的三足鼎立时代

黑莓在汽车安全领域的地位跟手机领域完全是两个极端——或者说得更广点,工业安全领域。

QNX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或车联网系统占据超过60%的市场份额。

今天,全球共有1.2亿辆汽车在使用QNX技术。全球前十的Tier1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前8家都是QNX的客户。在超过290个整车生产中,QNX的成功率是100%。

奔驰MBUX采用了伟世通提供的SmartCore平台研发,中控娱乐系统基于Linux开发,剩下的仪表盘就是基于QNX系统开发。

黑莓的技术解决方案部销售与营销高级副总裁Kaivan Karimi曾经拍着胸脯说:“全球100%的OEM商都和QNX合作,而一些新晋造OEM商包括蔚来、拜腾等同样也选择了QNX作为其合作伙伴。

QNX在车载OS领域的一起绝尘,不只是研发历史悠久,更是在安全性、稳定性上得到了OEM的信任。

实际上,在广泛搭载于汽车上面之前,QNX就已经是北美很多军工企业的御用操作系统——从加拿大坎度核反应堆到美国陆军无人驾驶Crusher坦克,都是QNX的典型合作伙伴。

除了优势,QNX也有‘致命’的缺点:授权费贵,限制了市占率。

作为闭源系统,在智能网联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QNX背后的应用生态系统很薄弱,生态建设只能靠金主爸爸给钱。单从发展速度上看,就很难和安卓Linux开源系统抗衡,这很可能降低其在未来智能汽车市场上的吸引力。

除了国外,国内也有尝试自研车载操作系统的厂商,你知道有哪家吗?留言评论聊聊吧~

车载操作系统的三足鼎立时代

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以后有人问你最喜欢哪个车载操作系统,你回答「UNIX」,不仅范儿十足,而且绝对不会有人反驳你「这个哪里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