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一开始拼尽全力的人,后来就再也没跟上来

那些一开始拼尽全力的人,后来就再也没跟上来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这是张国立在一档综艺节目中有感而发的一句话,寥寥几字,给日渐浮躁的人心捧上了一掬清泉,引起了我极大的感触。

还有日本棋坛名宿高川秀先生也以“流水不争先”为座右铭,因此创出了“平明流”棋风,大意是下棋犹如行云流水,动静之间,应该不急不躁,即使局面暂时落后,也应该心平气和,耐心等待机会。

以上所表达的“不争先”并不是“佛系”、不求上进,而是惟其不争,方能保持恒常之心缓缓用力的一种智慧。

将我们的人生放长看,眼前的一池一城的得失不能决定一场战役的成败,只拘于当下反而会让我们忘记如何走好接下来的路。

正如张国立主演的经典话剧《断金》台词:“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潮头快吧,到岸上就撞碎了,小溪慢流看的是不尽的风光。”

那些一开始拼尽全力的人,后来就再也没跟上来

01

一开始拼尽全力的人

往往最后都没力了

一场马拉松里,一开始拼尽全力跑的人,会赢得前半段赛程,但是后半段就会慢慢消失在行进的赛道中,而保持节奏匀速前进的人,会更具有持久力、也更有余力跑完全程。

所以,长跑运动员从来不会一开始就努力冲刺,因为这样用力过猛只会提前消耗掉运动员所有的耐力,以至于无法抵达终点。

保持自己的节奏是比爆发力更重要的事情。

4年前,自媒体大咖粥左罗老师凭着自己的努力从南锣鼓巷摆地摊、西单大悦城服装店员成为一名新媒体编辑,日常的工作就是做选题、写稿子。

他非常认真的对待第一份工作,每天都很拼,周六日都在加班,这时他的老板告诉他不要太拼,因为慢慢来,比较持久。

粥左罗老师不仅记住了并落实到了自己的行动中,锻炼成了持久稳定的输出力,不投机取巧,稳扎稳打。

2018年初离职开始做个人公众号,在集体唱衰的状态中迅速打出了自己的名号,成为少有的优质账号,并不间断的高质量输出内容,这些成绩背后只有四个字:“稳中求胜”。

慢慢走,真的会比较稳,会走的更远。

粥左罗老师在教授学员写作时,也一再的强调要保持节奏。

不要因为他人的成功或者暂时的赶超而乱了自己的脚步,也不要因为想要写好而过度使劲消耗自己的精力和热情,这是一场持久战,切忌一开始用力过猛,后续无力可发。

只靠起跳的力,是不会得冠军的。

那些一开始拼尽全力的人,后来就再也没跟上来

02

速度很重要

但节奏更重要

很多人在一开始的时候都会陷入一种错误的观念里:速度决定成败。

他们认为,“快”就是抢占先机,就比他人更有可能成功,却忽略了“快”也需要稳定性。

台湾著名作家吴淡如上大学的时候,宿舍里有一位室友,每天坚持学习日语,但是每天只学习30分钟,吴淡如为了超过她,给自己制定计划每天学两个小时,想着用”量”取胜。

于是,吴淡如开始每天两个小时的日语学习,一开始的时候劲头足,计划落实的很好,可是时间久了,这有事情那有事情,一忙起来就很难学满整整两个小时。

没有多长时间,每天两小时的日语学习计划就以失败收尾了。

而吴淡如的那位室友却坚持了大学整整四年,直到最后考上了日本公费留学还未停止学习。

对于这段经历,吴淡如曾在书中这样说道:最重要的是跑完,而不是刚开始跑得有多快。 

果真,细水长流的死磕胜过鸡血沸腾的雄起。

的确如此,刚开始使劲太猛就容易感到倦怠,而我们只要停下来稍微歇息一下,可以就很难再继续了,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来阻挡我们继续前行的脚步:

“太累了,歇一天没事的!”

“这样有用吗?”

……

这也让我想起了另一个耳熟能详的伊索寓言《龟兔赛跑》,当我们看到慢吞吞的乌龟要和灵敏的兔子来一场赛跑时,不用想都觉得兔子无疑是这场荒诞比赛中的胜者。

但结局告诉我们,聪明的兔子并不是真的聪明。

它就像那汹涌的潮水般猛烈袭来,也瞬间击裂,而乌龟就似溪流般,不急不缓,涓涓不倦,最终先到达了终点。

兔子不论是体力、爆发力、潜力无一不优于乌龟,却缺少一种“不争先,争滔滔不绝”的智慧,而它是决定性的战略方针。

稳定的“快”,才是真的“快”

那些一开始拼尽全力的人,后来就再也没跟上来

03

好的人生

得慢慢来

前段时间凭着《中国机长》中精湛的演技再次刷爆朋友圈的袁泉,也是有着“不争先,争滔滔不绝”的睿智思想的人。

现在的社会中,过度的诱惑和看起来巨大的利益,使得大家都铆足了劲想“争先",但袁泉却不屑于追逐这些眼前的东西,正如其名,她格外明净、清透。

袁泉来自星光熠熠的中戏1996班,当时和同届的章子怡、梅婷、胡静、秦海璐、曾黎、傅晶并称为“七朵金花”。

1996年时,有着7年的京剧表演学习的袁泉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虽然一入校门就备受关注,但刚入中戏时压力也很大。

正如她所言:“当你站在一群优秀的人面前时,瞬间就觉得自己很有差距。”

但袁泉并没有陷在这样的情绪中,而是去努力的改变的自己的心境,并按着自己的节奏,在同学都跑出去拍广告时,选择按时上课,坚持练习晨功,修炼自己的能力。

后来出道后因多部戏多次获奖,备受大众认可,但她风头正劲时,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名利,选择了话剧舞台。

在上百场的话剧演出中,她用心去诠释每一个角色,也因为这些努力,不仅大满贯了话剧界的所有奖项,还在2007年,入选“中国话剧百年名人堂”,和老舍、曹禺、田汉跻身同一行列,成为话剧史上最年轻的名人堂成员,当时年仅30岁。

纵使有着这样闪闪发光的荣誉,袁泉依旧说到:“不争不抢,专心做自己热爱的事业,令我很快乐,也很满足。”

袁泉的成功不仅在于她的专业能力,更是在于她的信念。她用努力而不匆忙的生活告诉我们,人生比的不是速度,而是持久力,很多事情,没有必要去“抢”,况且,也抢不来。

慢慢来,不急不躁,就如文火温粥;

时间加持下渐渐沸腾,香味顺着瓦罐袅袅飘出,味道更纯粹、更鲜美。

这样的生活,平静而又韧性,胜过那些澎湃而又渐落寞的日子。

那些一开始拼尽全力的人,后来就再也没跟上来

04

欲速则不达

世上没有快速而长久的成功

明代学者胡居仁曾自勉联: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意思就是,做事情只要能下恒心,没有必要起早贪黑,一曝十寒十足是没有意义的事情。同样传递着“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的精神。

这样的智慧和自然规律也体现在一本本武侠书中,纵使是那个肆意洒脱的世界也遵循着这样的法则。

习武之人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就算是技艺超群的武林盟主也是从内功心法开始打基础的。

那些希望争得一时先的人,通常没有什么好下场,不是走火入魔就是暴毙而亡,再无新的可能,如欧阳锋、岳不群、林平之,比比皆是。

所以,不论是时间还是精力 ,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节奏;循序渐进,才能持续有效地发力。这是这个渴望一夜暴富、一夜成名时代人们都需要修炼的一门必修课。

我们应该学会将心放平,将眼放远,将征途的目的地设在远方,我们就不会困于眼前的一时得失,而失去继续前行的智慧。

当发现自己失去了出发的初心,乱了节奏时可以自己进行调整,避免在错误的道路上沉没自己的成本。

1.停下来

有一句话叫:如果方向错了,那么停下来就是前进。

同样适用在状态调整的时候,因为当我们离理想中的状态越来越远时,只有停下来确认方向,你才能知道正确的路在那里。

2.不盲目对比,正确看待差距

有时我们乱了节奏陷入了“争一时”的状态中,是因为看到他人的成就而焦虑;

那这时要静下来,看看他人现在成就的承托是什么,他们付出了哪些努力才拥有现在的成果,这样就能理性对待自己的焦虑了。

3.制定计划,不断推进复盘

我们并不是一开始就能找到适应自己的节奏的,需要不断的进行尝试、调整,再进行重新制定自己的计划,重新出发。

当然,除了稳定的发力,也要保持稳定的输入,这才能有源源不断的能量,为我们在人生赛场上蓄能。

慢慢来,就会比别人更快一步。

称霸的武林一定不是一时新起之秀,而是内功深厚、不徐不疾的智者,如扫地僧。

那些一开始拼尽全力的人,后来就再也没跟上来


作者:Lucky,一个对生活有期盼,对世界有话说的中年养生少女。正在努力做一个时刻保持鲜活状态的人,很开心在成长的路上遇见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