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突然降息!房贷利率能否下调?

央行今日开展1年期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从

3.3%下调至3.25%。这是自2018年4月份以来的首次降息,超出市场预期,可以说影响非常之大。

央行突然降息!房贷利率能否下调?

当前的经济形势很是微妙,经济不太好已经是大家的共识,但另一方面二师兄身价翻番,直接带动CPI涨至3%的警戒线。同时由于猪肉恢复供给需要相当的时间,到明年下半年猪肉价格仍将持续上涨,经济学家们预测明年CPI将涨至5%。上一次CPI突破3%的大涨还是当年4万亿的后遗症。

央行突然降息!房贷利率能否下调?

那么问题来了,CPI大涨,是不是说明通胀来了?通胀来了不是应该加息吗?

国内的经济学家们也分成两派。

恒大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从年中就开始说,现在是通缩,拿掉猪肉都是通缩,大部分商品的价格都在下降,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也一直的下降,PMI 低于荣枯线、劳动力市场景气度下降等众多现象一致表明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是需求不足。通缩需要减息。

海通首席分析师姜超则说,现在是通胀,没看到除了猪肉涨价,牛肉,羊肉,鸡肉都涨了吗?今年股票市场还涨了,按照美林投资时钟,通缩的衰退期股票不可能涨,所以现在是通胀,应该加息。

央行本次MLF降息,说明以任泽平为代表通缩派观点获得了央行的认可。

俗称麻辣粉的MLF是什么,简单一句话,就是银行跟央妈借钱

,规定3个月、6个月或1年还。这个借贷的过程就叫MLF - 中期借贷便利。银行借来了钱,可以放贷,贷款给企业或者买房人,可以开展业务赚钱。

这钱不是白借的,是要还的,而且银行是要支付利息的,一年半以来都是3.30%(1年期MLF),直到这次下降为3.25%。

综合多方分析看,本次MLF利率下调,有很强的方向性,意味着打开了利率下降的通道。一方面,降息反映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期,货币政策需要发力逆周期调控,通过下调MLF利率水平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进一步下调,促进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另一方面,5个基点的下调幅度有限,也反映出央行对货币政策宽松的态度依然慎之又慎。

随着LPR改革,LPR将逐步替代贷款基准利率,在银行贷款定价中起到“锚”的作用,所以今后再谈降息,通常就是指调降MLF等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利率水平,而非下调贷款基准利率。简单粗暴的理解这几个英文缩写的关系就是:

LPR = MLF + 银行赚的利差

MLF利率下降,意味着LPR后期的利率大概率也会下降。

1年期LPR可以理解为企业贷款利率的定价基准,而5年期以上的LPR利率就是房贷利率的定价基准。目前1年期LPR持续下降,而5年期以上LPR整体保持平稳,央行用LPR这个工具,给房贷设置了一个防火墙跟市场利率隔离了。

今年以来,美联储已降息三次,中美无风险收益率利差从今年美联储第一次降息时的50个基点,已扩大至目前的150个基点。全世界的主要经济体都在降息通道中,因此国际环境对于降息有利。仅由猪肉价格推升的结构性的通胀对货币政策的制约并不太强,央行货币政策更加关注经济基本面的下行压力和PPI通缩。根据经济基本面,未来继续降息的概率很大,不过可能是小幅慢跑。

全社会贷款成本都在下降的通道,这种情况下,房地产相对贷款成本上行可能性不大,但因为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约束,预计保持平稳将是主流,房地产市场也会比较平稳。

LPR每个月20日报价一次,让我们静待11月20的最新报价,看看这次房贷利率会不会下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