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哪些國家發展是靠“孔孟”理論的?舉例說明?

情純已去


沒有國家能靠“孔孟”理論發展。中國也不例外,自從孔孟之道成了國教,中國就陷入了歷史週期率的死循環,由本來領先世界一千多年,變成了落後於世界,直到甲午、抗戰,如果沒有蘇美外援和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幾至亡國滅種。


以孔子為代言人的儒家思想是以周朝初期的奴隸制為基礎的,而春秋晚期的中國正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進發。孔儒偏想逆歷史潮流而動,想復周禮。不但沒有和當時最先進的生產力結合,也沒有和當時新興的地主階層結合,所以,儒家思想不可能是當時最先進的思想,恰恰相反,他是沒落貴族的思想,是落後的思想,在它出生的時候,它就已經落伍了。各諸侯國急需的是強國富民的方法,而不是空洞的教化、虛偽的套話。如果靠儒家教化就能讓國家變強大,那就沒有實幹家了!


儒家主導中國封建社會主流思想到晚清之際,在一次次的思想與力量的交鋒中屢屢落敗的中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救亡圖存的中國人首次對影響了自己兩千多年的儒家文化產生了懷疑,是固守傳統坐等滅亡還是打破傳統變法圖強成為了擺在當時國人面前的一道生死抉擇。


儒家文化的落後已是成了毋庸置疑的事實,中國要想避免亡國滅種的下場只能放棄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但是畢竟兩千多年的灌輸哺育,儒家文化已經深深根植於中國人的骨髓裡難以剔除,即使“新文化”運動如此強烈沖刷著儒家文化,也沒能把它徹底從中國人的骨子裡剔除。


而受儒家毒害較淺的日本毅然拋棄師從的中國文化,全面轉向西方,明治維新脫亞入歐,成為世界強國,差點滅亡中國!當時伊藤博文還和李鴻章有過一番關於儒學的交流,可惜儒家誤國啊


中日甲午海戰後,伊藤博文到中國漫遊。辜鴻銘送了伊藤一本自己的《論語》英譯本作為見面禮。伊藤調侃他:“難道你不清楚孔子之教能行於兩千多年前,卻不能行於二十世紀的今天嗎?”辜鴻銘見招拆招,回答道:“孔子教人的方法,就好比數學家的加減乘除,在數千年前,其法是三三得九,如今二十世紀,其法仍然是三三得九,並不會三三得八。”伊藤一時無言以對。

其實辜鴻銘拿自然科學類比儒學,本身就是無知的!

而且尊孔和棄孔後的事實擺在面前,還死不悔改,才導致了抗戰的屈辱!


猛哥厲史


就以歐美國家為例吧。



基督教統治歐洲的中世紀,是歐洲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一切文明進步的思想皆被扼殺。無數思想家、科學家、異教徒被處死。

儒家以人為本的思想傳到歐洲之後,才有了批判基督教的歐洲文藝復興。

以人為本的孔孟之道代替以神為尊的基督教。歐洲才有了後來的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


今天孔孟之道的價值觀被西方國家普遍接受。孔子思想被運用於法律、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下面舉三個方面的例子:

一、儒家疑罪從無利於被告的無罪推定論。

歐洲國家一百年前就實現了儒家主張立法為民、司法獨立、疑罪從無、不罪無辜。篇幅所限,只論疑罪從無。

孔子向弟子仲弓教授法治思想時,曾引用《尚書》之言:“大辟,疑,赦。五刑,疑,赦。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其依據是“死者不可生,斷者不可續”,所以在審案時要“求其所以生之,不得其所以生,乃刑之。”孔子疑罪從無利於被告的無罪推定論,比西方法治思想奠基人孟德斯鳩領先了1800年。客觀上也體現了對最基本人權——生命權的尊重。與法家寧枉勿縱主張針鋒相對,水火不容。

在歐美國家司法實踐中,普遍實行儒家疑罪從無,利於被告的無罪推定論。

中國則一直採用法家的寧枉勿縱。當今中國有著名的聶樹斌案。


1994年,聶樹斌因自行車顏色與罪犯相同。被判處強姦殺人罪,1995年被槍斃。1996年,中國修改《刑法》。證據不充分時,法院應當對被告做出無罪的判決。 2005年,真兇王書金承落網。2014年1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聶樹斌案進行復查。2016年,山東高院宣判聶樹斌無罪。

儒家文化與現代社會的劇烈碰撞,最終儒家文化獲勝。這是中國法治史上一次巨大的進步。

在歐美國家採用孔子疑罪從無的法治思想百年之後,中國終於一點一點的拋棄法家。採用儒家。

【法家是法治的死敵。孔子才是人類法治思想的鼻祖】

二、父為子隱,子為父隱。

儒家反對骨肉至親之間檢舉揭發。父親偷羊,兒子檢舉揭發。孔子批之: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 親親互隱的思想被歐美髮達國家普遍採用。

歐美國家在的司法訴訟中,普遍禁止骨肉至親之間檢舉揭發。提供證明親人犯罪的證據無效。 這是為了預防人性泯滅和道德淪喪。

法家則鼓勵骨肉至親之間檢舉揭發。在《韓非子·五蠹》中,亦有此事的記載:楚有直躬,其父竊羊。而揭之吏。令尹曰:殺之。令尹之舉,可謂殺一人而天下正。而韓非則曰:君之直臣,父之暴子。在韓非看來,兒子雖然是暴子,但其行是告奸,是君之直臣。韓非稱讚告奸的兒子。

華夏五千年文明史,只有三個時期,鼓勵骨肉至親之間告奸:一個是秦朝。秦始皇創立告奸之法。鼓勵骨肉至親之間檢舉揭發。二是漢武帝時期。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張湯,重裡秦始皇創立的誹謗之法,夷族連坐之法,告奸之法。這是中國法治史,乃至華夏文明史上一次巨大的倒退。三是六十年前。 這三個時期不是法治,也不是人治,而是治人——人整人,人治人,人CHI人。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新刑訴中免除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出庭作證義務。新刑事訴訟法第188條規定:“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沒有正當理由不出庭作證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免除被告人配偶、父母、子女出庭作證義務,犯罪嫌疑人的至親有權拒絕提供其犯罪證據。這是儒家“親親相隱”理念的迴歸。更是中國法治史上一次巨大的進步。

在親親互隱上,歐美國家在司法實踐中,是100%的儒家——至親提供的犯罪證據無效。中國是從法家向儒家過度——至親提供的犯罪證據依然有效。僅僅是免除了嫌疑人至親舉證的義務。

三、獨子不徵。



《拯救大兵瑞恩》是好萊塢歷史上最偉大的戰爭片。其大致內容如下:

二戰時期,諾曼底登陸後。瑞恩幾個兄弟全部戰死。他成為兄弟中唯一的倖存者。如果他再遇難,家中老母親將無依無靠。司令部的馬歇爾上將得知後,立即組織了一個小分隊。其任務是冒著槍林彈雨,尋找生死未卜的瑞恩,並將其平安送回美國。

對此,有很多人認為。八個人去救一個人,最終犧牲了六個,到底值不值得?

有甚至些人認為,這個馬歇爾不顧大局,感情用事。 對於電影主旨的爭論。其實就是儒家與法家之爭。

儒家認為,獨子不徵,以養父母。以人為本。 儒家認為,但人類不只有工具理性,還有價值理性。價值理性包括倫理、美學、道德、情義、信仰等一系列評判標準。這些標準是無法量的。

法家的觀點恰恰相反。《商君書-去強》有曰:“詩、書、禮、樂、廉、恥、孝、悌、仁、智。國有十善,上無使戰。”韓非謂之:“儒以文亂法。”把價值理性全部消滅,只保留工具理性。把人變成機器,變成沒有思想、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韓非子謂之:戰時用其死,安平盡其力。

《韓非子•五蠹》記載:魯人隨國君作戰,三戰皆背。仲尼問其故。答曰:“吾有老父,身死莫養之。”仲尼以為孝,舉薦其為高官。韓非對此怒斥道:“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儒家的民本位與法家的君本位;儒家的孝與法家的忠,在此爭鋒相對——儒家是國以家為本,法家是有國才有家;儒家是有父才有子,法家是有君才有臣。

國民政府在民族危亡的抗戰時期,實行五子徵三、三子徵一、獨子不徵的政策。今天歐美髮達國家也普遍認同儒家的這一思想。這就是《拯救大兵瑞恩》的主旨。

儒家獨子不徵的主張被中國徹底拋棄。卻被歐美髮達國家普遍接受和認同。

四、儒家支持人民擁有兵器。

儒家主張智民、富民。還主張強民。支持人民擁有兵器。所謂藏富於民,藏兵於民。

法家主張愚民、貧民。還主張弱民。禁止人民擁有兵器。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收天下之兵於咸陽。鑄十二金人。

禁止人民擁有兵器的秦朝成為最短命的王朝。秦朝滅亡後,任何朝代都允許人民擁有兵器。任何朝代都比秦朝長壽。

今天的歐美國家,與孔孟觀點一致——允許人民擁有兵器。

儒家思想是當今世界的通行證。孔子還為人類社會發展指明瞭方向——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


楊朱學派


時至今日孔孟之道也就是儒家思想,只能理解為中國的傳統文化,不能很功利的把它解釋為一種賺錢之道或者是國家富強理論。不過話說回來,真的有一些學者做此類的研究。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亞洲四小龍崛起,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二戰以後能夠從低收入地區躍升到中高收入的,除了一些資源性國家,比如石油富國之外,只有亞洲四小龍。亞洲四小龍加上日本,都是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地區。因此有一些西方學者開始意識到儒家文化與經濟發展,或者說與資本主義之間也許有一些特殊的關係。有些人開始以此為研究課題,試圖論證兩者之間具有正向聯繫。

對於這種觀點西方經濟學界大體上有兩種觀點。一種是持正面態度的。認為儒家文化當中強調教育,也就促成了人力資本的投資,這對於經濟的持續性發展具有極為關鍵的作用。同時儒家強調克己復禮,服從管理,這對於大工業生產也有很好的正面價值。另一種是持負面態度。比如西方學者楊(Young)就堅持認為亞洲四小龍的高速發展,實際上是因為高儲蓄率和高投資導致的,這並不是什麼特殊的秘密。文化影響很小。他認為不是儒家文化導致了亞洲四小龍的經濟發展,而應該反過來看是亞洲4小龍的經濟騰飛為儒家文化掙足了面子。

這場爭論到了80年代的時候,以後者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也就是說西方學界越來越傾向於否定儒家學說對於經濟發展的正面作用。不料從這個時候開始中國經濟起飛。作為儒家文化發源地的中國,在經濟建設當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必然要衝擊當時的理論研究成果。可以說到了2000年以後,這種負面學說的觀點影響力就越來越小了。也就是說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認可儒家對於經濟發展的正面作用。

經濟學是一門典型的社會科學,也就是說,是一門經驗科學,其結論本質上是對歷史和社會現實的一種歸納性總結。這種總結無論如何總是不可能完備的。經濟學的結論只能在其預定的假設範圍之內,形成邏輯,自我解釋。超出其預定假設範圍,就不再有效。所以不能迷信他們的結論。

單純就這個問題來說,如果以經濟學的立場來看,日本,亞洲四小龍,中國都可以視為在儒家文化滋養下取得經濟發展的代表。但是從整個社會宏觀層面來看不主張此類的結論。儒家文化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典型代表,內化到了中國人生活中的日常。對於這樣的文化,不能說對經濟發展沒有作用,但也很難說有直接作用。它是一種非常複雜的間接影響。在晚清和民國的時候,有人把中國的落後歸結到儒家身上,這是不對的。但現在把中國的繁榮也歸到儒家身上,自然也是不對的。


zyb38537240


有人說,孔儒思想既然那麼落後,那為什麼統治中國人的思想達近兩千年?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先打個比方。就生產工具而言。青銅器出現以後石器,骨器馬上淘汰了,鐵器出現以後,青銅器馬上淘汰了。鋼鐵器普及以後,半機械化出現了。以此類推,看得出來,工具是往高效率方向進步發展的。人的文化思想其實也是一種高級的工具,都是為人服務的。兩千年來中國人在天國裡生活的時候,根本沒有想過自己的文化思想有什麼值得懷疑的,更多的是自我滿足吧。近代,如果沒有西方人的槍炮和機器的闖入,中國人的天國生活還不知會延續幾百年。西方人的槍炮和機器闖入中國的同時還帶來了西方人的思想文化。如果全人類能和平的交往的話,真不需要比較誰的思想先進,誰的思想落後。但是西方人的思想文化一進入中國,馬上與中國人的思想文化發生了嚴重的衝突。中國人以禮治國,西方人以法治國;中國人將就廉恥,西方人強調力量和技術。於是將就廉恥的中國敗給了無恥的西方人。世界局勢很快改變了。儒家思想文化作為一個高級工具,治理一個東方古老天國還是綽綽有餘的。但是在與世界其他種族較量的時候,才發現中國人的思想嚴重的落後了,就好比石器工具和鐵質工具的差別了。在全球化的今天如果還死守儒家的糟粕思想就一定會會被其他種族吃掉了。仔細研讀毛澤東思想,就會發現毛澤東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思想是對中國舊文化中最糟粕最落後思想的推翻,從而獲得了就中國的新生。最後總結,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很多糟粕腐朽的東西,也有優秀的東西。在全球化時代,我們不要過分強調傳統的東西,而要創造和培養和平發展,互惠互利,相互尊重等等世界性的文化道德觀。


雪豹下山


儒家思想的社會功能,就是阻礙社會權力的代際更替隨人類生物代際更替的自然進程的變更。

這種阻礙造成了社會權力與社會力量的脫節,導致社會權力凌駕於社會力量之上。社會權利凌人社會力量之上的政治模式壓抑社會力量自然發展和表現。

因此,儒家思想對統治集團來說是最有利的。但是對社會和國家的綜合力量的發展和表現卻是壓抑的。

也就是說,儒家思想非但不能促進社會的發展和強大,反而成了阻礙社會發展和強大的頑固力量。

例如,在鴉片戰爭中,英國的軍隊能從本土繞過南非南部的好望角,再經馬六甲海峽,跨過了大半個地球來到中國,並在滿清的國土上把清政府的軍隊打個大敗。

這充分說明,儒家文化思想根本就不是西方科技文化的對手。

再舉一個例子,這個例子與西方的堅船利炮無關。自劉漢王朝以來,各朝各代都推行儒家思想的道德治國。在將近二千年儒家文化思想統治的中原社會的歷史中,總是中原社會時不時地受到非儒家文化的外族入侵,而不是儒家文化的中原社會去攻打外族。無論在南北宋朝時代是這樣,還是明朝末年女真滿人在關外鬧事,最終入關統治中原,建立滿清王朝同樣是這樣。

儒家文化統治中國的歷史,大多是儒家思想統治的中原社會被非儒家文化的外族侵略的歷史。特別是自宋朝開始,宋明理學盛行之後更是如此。


瘋子老葉


孔孟理論微不足道,不過經由“仁義”、“耕讀”、“慈孝”三個維度,才幫助中華綿延近二十五個世紀,算得上啥子本事?比起階級鬥爭、繼續革命和打倒美帝紙老虎,相去十萬八千里耶。

華夏兒女何其榮幸,終於擺脫了孔孟之道,再也不必忍受仁義、耕讀、慈孝的束縛、壓迫與煎熬,足以痛痛快快地活出混賬自我。


聞魯生


孔孟對中國影響很大。

在當前社會,孔孟的許多觀點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

一.道德倫理方面,孔孟之道的核心思想對我們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難道不是我們每個人想實現的嗎?試想,我們每個人不孝順父母、不尊重兄長、以頂撞上級為榮,連這樣一點起碼的做人的道德都沒有的話,我們的社會將是一個什麼樣子?“為國以禮”的施政方略並不是反對人人平等,而恰恰是更好地實現了人人平等。“人人平等”是有條件的,比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紀律面前人人平等”等。“人人平等”不是什麼都平等。無論對孔孟的“為國以禮”的施政思想,還是其他的可以借鑑的東西,我們都可以借鑑。

二.國家治理方面、“為政以德”、實施德政、仁政, 反對暴政,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也反映了一個親民、愛民的政府的根本執政思想,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有哪一個人希望自己的政府對自己施與暴政呢?

三.經濟領域,生產企業講究依靠產品質量打市場,正如孔子所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業要求員工們要不斷學習,才能進步,正如孔子所說“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企業講究誠信經營,孔子有提“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人類文明已進入了第三個千年。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條件已發展到了全新的階段,隨著事物多極和多元化的發展,我們要用立體思維去觀察和思考事物的發展和變化,以適應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選擇切實可行的發展思路和辦法。社會的改革與發展既要以孔孟的思想成果為基礎,又要根據事物運動發展的實際需要不斷創新和改進。

然而一種新的社會生活,既需要新的思想觀念去創造,也需要新的思想觀念去認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開拓創新建立新制度、創造新生活的前提。如果思想僵化死搬教條,凡事都要到《孟子》《論語》那裡去找答案,孔孟沒說的我們不敢說,孔孟沒做的我們不敢做,社會就不能發展、生活就不能進步。所以我們既要有科學的思想方法,又要繼承孔孟的一些正確的言論,才能為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做出貢獻。

因此我認為,孔孟之道有它的可取之處我們要正確的理解其中的精華與糟粕,懂得變通,對現在社會的發展還是有一定得積極意義的。




集福軒紫砂文化


這題問的~

話說什麼叫“依孔孟之道治理”?是指所有的政治決策都要從孔孟兩個人的著述當中尋章摘句?人家兩人好像也沒有預知未來的所有問題並給出答案啊,這何來“依孔孟之道治理”?而按照你這意思,這世上不存在任何一個理論體系能讓一個國家“依照”之進行治理吧?

不過,給你提供另外一個角度,這世上哪個已知的國家政權,是能夠基於對孔孟之道的悖離而存在的?哪個國家政權能夠以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不忠不孝無勇鮮廉寡恥的形式穩定持久的存在下去?

——無陳詞濫調,無不知所云,無酸腐雞湯,無繽紛喧囂,唯有一點赤誠真意,一點犀利深刻;君若有得,乞輕落玉指點贊、高抬貴手轉發;若有相左之真知灼見,請評論中不吝賜教。

長風浩蕩


活人怎會被尿憋死!誰會聽死人話。以前沒有,以後也不會有。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孔孟之道本來就是語言錯誤。人類思想總結,帶上個孔孟帽子。這有失大雅之堂。本來是人類思想總結。被兩小人佔據。光憑他們自己,估計也說不出三言兩句。古代帝王金口玉言,和人民想得儒家思想,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更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至於封建王朝的孔家廟也不過是為了統治,把帝王金口玉言進這個廟裡洗個澡,包上仁的皇帝新裝。純粹手腳一個陰奉陽違。供著你怎麼做還是我說了算。每朝每代都是個人修為品德的發揮。誰坐著皇帝讓鬼從地下冒出來指手劃腳。那還叫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時代在進步,對於歷史,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一個人做為時代讀卡器讀出來做到的怎能給孔孟做嫁衣裳!除非傻子!


北大記著


以蔣委員長為首的刮民黨,就是依照孔孟之道去發展的。發展的結果,是四大家族瓜分國家財源,富得流油。軍隊也是按腐儒成功成仁之道發展的。全國的普通百姓生無可戀,大好河山千瘡百孔。最後,就發展到臺灣孤島上去了。現在的刮民黨,還時常來大陸,忽悠大陸遵循孔孟之道倒行逆施。可他們在臺灣已經發展到十分可憐了。誰要想以孔孟之道治國平天下,就先看看蔣該死和刮民黨的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