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漠小村庄摇身变成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迪拜是怎么做到的?

11月1日是中国、阿联酋两国建交35周年纪念日。

近日,阿联酋副总统兼总理、迪拜酋长穆罕默德·阿勒马克图姆特别邀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拍摄组全方位走进他的工作生活,进行三天跟拍报道。

酋长带记者自驾游了沙漠和马场;坐直升飞机,高空看迪拜;参观内阁议会厅……这也是迪拜酋长穆罕默德第一次通过媒体对外公开他的私人住所,并边走边谈,与央视记者分享了他的生活、工作和执政理念。

拍摄第一站,央视记者来到了穆罕默德酋长的沙漠小屋,双方初见面,都有些小紧张,但很快,聊起沙漠聊起马,气氛越发融洽。

在专访中,酋长特别向记者介绍了迪拜如何从一个高温、干燥、烈日炎炎的小渔村,发展为如今享誉全球的旅游胜地。

从沙漠小村庄摇身变成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迪拜是怎么做到的?

“游客来迪拜看什么?谁会来参观沙漠?谁会来迪拜这么湿热的地方?”“游客们会看到什么样的文化遗产?他们将参观哪些景点?身后是沙滩,前方是大海,头顶是太阳?”。

提起沙漠,你会想到什么?还是想起来就口渴?迪拜酋长穆罕默德却说,他想到的是愉快的童年和温馨的篝火。

当然,还有非要和他挤在一床睡觉的小蝎子们。

穆罕默德酋长七八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把他送到部落长老那里学习狩猎。

寒冷的沙漠夜晚,一张温暖的床是最幸福的存在,但他却每晚都要被蝎子咬醒三四次,部落长老就把篝火燃后的灰烬敷在他的伤口上,帮他减轻疼痛并吸收毒液。后来,他便学会了要在睡前检查床铺,并对蝎毒有了一定免疫。

此后他便常说“并非所有伤害你的东西都是邪恶的,有时疼痛会教导并保护我们。”

你问酋长开车技术好不好?过水滩,翻沙漠,不在话下!

穆罕默德酋长一边开车,一边侃侃而谈,和央视记者聊起了童年的小故事。

从沙漠小村庄摇身变成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迪拜是怎么做到的?

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迪拜酋长穆罕默德萌生了将迪拜打造为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想法,当他把他的想法在一次会议上告诉周边兄弟国家的高级官员后,一位当时在场的某国外交部长以如此的口吻讽刺了他。

但是在海滩同一个德国家庭的偶遇,为迪拜酋长穆罕默德提供了发展迪拜旅游业的灵感——阳光、沙漠、海滩正是迪拜独特而宝贵的旅游资源,再配上完善的基础设施,不愁没有游客。

穆罕默德:“我相信,阻止人们挑战‘不可能’的最大障碍就是相信‘不可能’的存在,而赋予一个人力量的最大动力就是灌输给他们‘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观念”。

虽然受到了很多人的冷嘲热讽和反对,但是穆罕默德酋长坚信“自己的词典中没有‘不可能’一词”的人生信条,并最终成功了,他将此归功于自己的人生信条和周密的计划。

通过开放天空,免税城市,全面开放等政府,秉承自己的信条和对未来的执着,在穆罕默德酋长和他的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以违背逻辑的法则,实现了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成功将迪拜打造成了中东地区第一国际旅游城市。

在2018年迪拜实现了1592万人次入境过夜游客,并计划在2020年世博会的时候,实现2000万入境游客的目标。

通过五十年的努力,将迪拜从一个小渔村变为了中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大都市。

作为迪拜的缔造者,穆罕默德·阿勒马克图姆亲手把迪拜从小渔村变成了一个享誉全球的旅游胜地。

虽然现在阿联酋人民在沙漠上建起了绿洲,但沙漠依然是他们内心的柔软,是他们的“故乡”。

迪拜酋长穆罕默德:“我们过去生活在沙漠中,我们是来自沙漠的部落。沙漠对于我们来说是宝藏,是我们所有追求的起点。同时我们在沙漠中冥想,在沙漠中运动。一些人认为沙漠中条件艰苦、危险。但对我们来说,沙漠是一个熟悉的地方,我们在沙漠中看到一切,从沙漠中学习,我们就来自沙漠。”

在采访中,穆罕默德酋长邀请摄制组乘坐专机从空中鸟瞰迪拜。

从沙漠小村庄摇身变成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迪拜是怎么做到的?

迪拜作为中东地区首屈一指的旅游城市,将摩天大楼、静谧的海滩、广袤的沙漠有机地融为一体,拥有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魅力,每年吸引了近两千万游客感受她的魅力。

阿联酋还在2018年1月16日起,成为第11个与中国互免普通护照签证的国家。

2018年来阿旅游的中国公民突破110万人次,每周有超过150架次客运航班往返于两国多个城市之间。但大多数人都是穿梭于城市间感受她的繁忙与活力。

今天,让我们一同从高空感受她的独特魅力。

帆船酒店、世界最高楼哈利法塔,不仅仅是迪拜的地标建筑和城市名片,也是迪拜向世界表示友谊和敬意的最高平台。

多年来,迪拜人都在同中国人民一起共庆我们的国庆和春节。

世界最高楼迪拜“哈利法塔”庆祝新中国国庆和中国春节,也成为中阿两国友谊的见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