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在天水:我和武山水簾洞

遊在天水:武山水簾洞

(1)

生為武山人,我對武山水簾洞懷有很特別的感情。

遊在天水:我和武山水簾洞

這些年隨著旅遊業的興起,武山水簾洞也越來越被人們熟悉和喜歡,旅遊旺季,經常也是遊客如織,絡繹不絕。成為人們祈福聖地和旅遊勝地。但也聽說有不少遊客遊過之後表示失望的。主要說風景區範圍小,或說既然號稱水簾洞,卻並沒有看到水簾而大失所望。這種失望也許是由於八十年代電影《西遊記》中孫悟空的花果山、水簾洞形象在人們心裡的留下了美好印象,從而對於武山水簾洞有了一種過度的希冀造成的。

遊在天水:我和武山水簾洞

而我,先後去過武山水簾洞三次,但每一次去都如初見,興致勃勃地去,滿心歡喜地回,每次遊玩都戀戀不捨,浮想聯翩,更感慨萬千。打心底裡我一直愛著它,武山水簾洞,對它的興趣和熱愛從來沒有減弱過。

雖然對於佛教和道教了解也不多,對於雕塑繪畫藝術也一知半解,對歷史神話故事聽到的也斷斷續續,但是藝術的震撼力讓人無法抗拒。隨著年齡、閱歷、知識的見長,越來越喜歡去這樣的地方旅遊。

遊在天水:我和武山水簾洞

(2)

武山水簾洞位於天水市武山縣東北(洛門鎮北)約25公里的鐘樓山峽谷中,榆盤鄉鐘樓灣村東南 2公里處。

很多人自駕去水簾洞旅遊,可能僅僅只看了水簾洞一處,所以覺得水簾洞景點區域太小。其實,水簾洞石窟群包括拉梢寺、千佛洞、顯聖池、水簾洞等,含七寺五臺共十二處人文古蹟,散佈於方圓幾公里以內。

其中水簾洞、拉梢寺、千佛洞三處保存較好,而水簾洞位於石窟群中心,地形獨特,氣勢雄偉。洞內樓臺、泉石、雕塑、畫像,相互輝映。

遊在天水:我和武山水簾洞

水簾洞對面的拉梢寺(大佛崖),也是氣勢雄偉,古樸壯觀,因高達40多米的摩崖大佛造像,和較高造型藝術而聞名於世。

從拉梢寺沿溝進去五六百米,就到千佛洞,因壁塑千佛而得名。從殘存的壁繪和塑像可以看到,造像豐滿,神態各異。

水簾洞在形似斧劈的試斧山東側峭壁上,一個長約50米,高約30米,深約20米的自然巖洞。常年洞口細流不斷,遇雨天,水自山巔向洞簷飛流直下,狀若水簾,水簾洞由此得名。

遊在天水:我和武山水簾洞

據史料查證水簾洞石窟於十六國後秦開始修建,經歷朝重修,形成現在的規模,石窟位於山體中心,最特別之處,山體猶如一朵即將盛開的蓮花,將石窟藏於蓮瓣之間,坐西面東,酷似花蕊。

光是這一獨特丹霞地貌,在西北大多數都是黃土山體的山群中,水簾洞石山每座山通體為完整岩石,而且形如蓮瓣,形象無比,極其罕見。

遊在天水:我和武山水簾洞

上中學第一次去回來後我每次給人形容起來,都會比喻成一鍋饅頭。現在看來,還是比喻成蓮花更確切形象。

洞內寺院林立,其中最上層有一菩薩樓,建築華麗,內有大勢至菩薩塑像,像體豐潤,文靜閒雅。

(3)

關於大勢至菩薩,當地人也稱麻線娘娘,流傳著一個古老的傳說。

遊在天水:我和武山水簾洞

麻線娘娘的故事,悽美動人。在武山一帶民間廣為流傳,幾乎家喻戶曉。大致故事情節是,大勢至菩薩來到人間修行,投胎到武山榆盤鄉距離水簾洞二十幾裡的李家溝李善人家,麻線娘娘出生後,據說從小機靈聰慧,三歲就能詠經。不幸幾年後,父母先後去世。哥哥、嫂子貪圖錢財,把才六歲的麻線娘娘答應許配康家莊一戶有錢人家。麻線娘娘無奈之下,整天紡麻線以消磨歲月。到她十二歲那年,哥嫂逼她出嫁前十天,哥嫂怕她逃婚,把她鎖於房中。麻線娘娘趁哥哥和嫂子不注意的時候,手牽紡車上麻線的一頭,翻窗逃出。一邊跑一邊拉扯麻線,因而紡車一直轉著響著,哥嫂一開始沒有發現妹妹逃走。及到發現,哥哥順手抓起燒火棍,嫂子拿著笤帚就追。在追到離水簾洞二三里的地方,麻線扯完了,麻線娘娘就掏出自己的腸子接上麻線頭,接著跑,跑進水簾洞中,才一腳登上蓮花臺,另一隻腳就被追來的哥哥拉住。就在這時候,麻線娘娘已經坐化,涅槃成佛。哥嫂不信妹子已經成佛,直到眼見因生氣而插入石縫的燒火棍、笤帚即刻生根發芽,長大成樹,才相信妹妹原來不是凡人。

遊在天水:我和武山水簾洞

而李家溝到水簾洞這一路上,還有許多地名,如折慢灣,腳踩泉,新雪墳,改口村、續合村,顯聖池等都和這個美麗傳說有關。

去水簾洞的人們也一定要看火棍樹和笤帚樹。

聽說這個故事後,很多年中,我一直想不通,麻線娘娘為什麼逃跑的時候非要扯著麻線,最後還要把自己的腸子接上繼續跑?後來我想通了,我想,不只是為了拉動紡車一直響著,以免被哥嫂很快發現,更多可能也是希望最終家人知道她的去向,接續這段神凡因緣。

(4)

遊在天水:我和武山水簾洞

八幾年我第一次去的時候,還在武山一中上中學。我們一群十幾個同學,騎自行車去的,幾十公里路程,還包括一段沒有路的山溝,溝中一段泥沙,一段淺溪水,車子推推騎騎,非常難走,況且我和一個同學還共騎一輛傳動有毛病的破自行車。游回來時,徹底累垮了,幾天緩不過勁。

記得在峽谷中狹窄處,有一處數丈懸崖,雖然六月初夏,但崖上冰厚數尺,晶瑩剔透,人們扔石頭,砸下冰塊,邊走邊吃,或者用籃子帶回家,給家裡人吃,聽說可以治病。後來再去水簾洞的時候,也許是因為柏油馬路直通景區,也許是因為這些年由於乾旱,溝中溪水流量銳減,沒有再看到這處冰崖,甚為遺憾。

(5)

遊在天水:我和武山水簾洞

第一次去過水簾洞,並聽過麻線娘娘的故事之後,真的感動到我。有幾年裡,我構思和嘗試寫一個麻線娘娘的劇本,無奈才疏學淺,半途而廢。後來網絡發達,才知道早有能人寫了,有傳奇小說,也有話劇,戲劇、電影上演。

再後來去的時候,每次我都有著一種“探親”似的感覺,帶著一種神聖的崇敬的心情去,每次都要爬進洞中最高處,虔誠膜拜大勢至菩薩塑像。

據說,每年麻線娘娘生日,只有她的孃家人才有資格瞻仰麻線娘娘的坐化肉身。好生讓人羨慕!

(6)

大勢至菩薩可能一般人不太瞭解。他和觀音菩薩兄弟倆是父親阿彌陀佛左右侍者,與阿彌陀佛並稱“西方三聖”。大勢至菩薩在中國民間信仰中的影響遠遜於觀世音菩薩,我想可能與舊社會廣大勞動人民的脫離苦難的美好願望有一定關係,因為觀世音菩薩具有平等無私的廣大悲願,當眾生遇到任何的困難和苦痛, 如能至誠稱念觀世音菩薩,就會得到菩薩的救護。 在佛教的眾多菩薩中,觀世音菩薩也最為民間所熟知和敬奉。尤其在中國的江、浙、閩、廣、臺灣, 以及南洋華僑間,觀音信仰極為普及,所謂“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

遊在天水:我和武山水簾洞

而大勢至菩薩以獨特的智能之光遍照世間眾生,使眾生能解脫血光刀兵之災,併發揮智慧,在人生道路上一帆風順,事業有成,吉祥如意,一生聚財守財,順利平安。

現在社會繁榮和諧,不愁吃穿,少遇苦難,所以說有佛教信仰的人,不妨拜拜大勢至菩薩。

(7)

如果旅遊的時候心態浮躁,走馬觀花,對於人文景點不同自然風光,必然索然無味。

反之,如果帶著感情,帶著對人文或者歷史的崇敬,對當地風土人情、美食的濃厚興趣,那麼你看到的不再是冰冷無情的景物,而是有感情的有溫度的觸動人心的生動鮮活的景物。

遊在天水:我和武山水簾洞

你在旅遊中,總能發現不一樣的美,觸動到你的內心的美,並增長見識,豐富內心。

就像遊武山水簾洞,不僅僅看山看水,也瞭解一下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就不會失望。

其實,再美的風景,如果沒有故事,就像沒有靈魂,最後容易審美疲勞,甚至索然無趣。

而麻線娘娘,就像自己身邊的妹子,她的故事就是自己家的故事,大勢至菩薩就是自家的人的菩薩,多麼令人自豪!

也許這正是我特別鍾情於武山水簾洞的原因。

遊在天水:我和武山水簾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