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anez吉他的發家史

在搖滾吉他史上聲名顯赫,在世界各國都享有盛譽的日本品牌就是 Ibanez 了。現在,讓我們特別注意一下 Ibanez 吉他史上實心琴身電吉他,並從硬件的數字數據上進行分析來徹底地研究一下吧!

Ibanez 的黎明期——摸索,獨一無二的個性

從最早期的代表型號到“Roadstar II”系列

日本國內的吉他廠商雖有一定數量,但能夠在海外知名並站住腳根的卻不多。在某種意義上說,Ibanez 就是這一類的高級品牌。即使是細小的零件也製作得非常精細,直到現在仍是搖滾界吉他手的寵兒。Ibanez 吉他的實用性和對各種類型音樂的適用性是它受到歡迎的一大理由。

現在,請各位打開手中的 Ibanez 吉他目錄仔細地看看吧。你可以看到,從具有代表性的 RG 系列、S 系列到吉他手專用琴,從改造吉他發展史的 7 絃琴到“Double Edge”系列……每一款吉他無不體現出吉他領域中的最新制造技術。但是,這些充滿獨特創意的吉他卻不是幾天之內就能產生的,它們經過了長達 60 年之久的曲折歷程才得以問世的。這次我們不光介紹 Ibanez 的誕生過程,也要介紹它是怎樣努力成為獨創性的代表品牌,講述它是經過怎樣的道路才發展成世界屈指可數的知名吉他廠商的。

沒彈過吉他的讀者或是已經擁有幾把吉他的讀者們,希望你們能通過這次介紹能了結到 Ibanez 吉他的歷史,明白工匠們想象力的偉大、實現這想象力的紮實的製作技術與為之嘔心瀝血的努力過程。

Artis t系列 初期 Ibanez 的金字塔式型號

Ibanez吉他的發家史

AR300:

在 Ibanez 的初期,完成度最高的既是這款“Artist”系列,其中代表型號便是 AR300。左右對稱的琴身,適用於各類音樂的音色和獨創的控制裝置是其最大的特徵。

在初期型號上裝配有“Gibraltar”琴橋和“Quick Change”琴枕,在琴橋的下方埋設有金屬製的支撐塊。

AR300 裝有“Tri Sound System”。在拾音器中可以選擇雙排/單排/並聯的音色

AR550:

使用活性 EQ 電路和 TAP 開關的高科技型琴。

在AR550上使用的TAP開關。它可以使每個拾音器可以單獨切換單/雙音色。

使用了活性電路的3頻段均衡裝置。

AR1200:

雙琴頸的型號。使用兩臺音箱可以分別單獨演奏。

其他的初期型號

NO.2681:

1976 年出廠的此琴,由於當時“Grateful Dead”樂隊的吉他手 Bob Weir 的使用而聞名,90 年代中期復刻版出現,仍很有人氣。

現在在 Ibanez 的高級琴型上使用的“生命之樹”指板在 70 年代就已經登場。

MC500:

“Muiscian”系列,1978 年出廠,其特徵是使用了一體琴頸,“Tri Sound System”“3-Band EQ System”。當時也生產了只有一般調節鈕的低檔琴。

楓木和胡桃木兩種木材的多重構造琴頸和從側面夾著琴頸的琴身是其特殊的構造。

星野樂器的創立 Ibanez 品牌的誕生

製作 Ibanez 吉他的星野樂器公司原來是一家銷售書籍、文具的小商店,原名星野書店,成立於 1908 年。成立後的第二年它開始涉足於樂器的銷售,成為了日本最早的樂器店。1920 年星野書店開始了國際知名品牌樂器的進出口生意,1930 年開始了自主的吉他製造銷售。它作為 Ibanez 的廠商的歷史從此開始。“Ibanez”這一名稱來源於其曾經經營過的西班牙著名木吉他廠商“Ibanez Salbadol”的名字的前半部。當時按西班牙文發音的話應讀“賓尼愛司”。

星野的銷售事業一直到二戰為止都很順利,但後來由於工廠和辦公樓被戰火焚燬,星野樂器一度停止了生產活動。1950 年隨著和平的降臨星野樂器又重整旗鼓,但那時他們只進行木吉他的進出口。1960 年,Ibanez 的經營者敏銳的感覺到由披頭士樂隊所帶動的搖滾樂盛世,隨即開始了電吉他的經營。為了再次進行吉他製造,他們於1962 年設立了“多滿製作所(現在的 Tama 鼓的工廠前身)”進行電吉他的製造。1971 年,星野樂器將美國作為最大的市場開始了日本最早的樂器出口美國的活動。

獨創琴型?在國際上被廣泛接受!

1970 年是電吉他需求最為高漲的時代。雖然星野樂器對木吉他的製造造詣很深,但電吉他卻屬於它未涉及的領域,可以想象想要製作高品質的吉他在當時有多麼難。由於不懈的努力,Ibanez 終於使其獨特的個性被國際所認同。

我們先回顧一下 1970 年以前,以美國為中心的電吉他市場的情況吧。在當時,Gibson、Fender 等老牌樂器佔壓倒性的優勢,幾乎可以說:“要說吉他,那就是 Gibson 和 Fender”,此時是各種仿製琴的廠商氾濫的時期。

Ibanez 的製造業開始也不例外地以仿製為主。NO.0000 便是那一時期的作品。但是其中也有能讓我們看到現代的Ibanez的影子的原始琴型,如 NO.2612,如有著左右對稱琴身的吉他。

後來發展成了 AR 系列。這期間 Ibanez 實際上已經開始脫離了仿製時期,從 1970 年後半到 1980 年 Ibanez 相繼生產了許多的琴型。

決定性的轉機——“Roadstar II”登場

對於 Ibanez 的主流,起了決定性作用的就是 1982 年的“Roadstar II”系列。作為 1979 年發表的“Roadstar”系列的第2代產品,“Roadstar II”系列是將 1981 年的“Blazer”改良發展後加上了左右非對稱的琴身和自創的琴橋系統的新型吉他。這款“Roadstar II”系列的吉他將 Ibanez 的名聲提升到了一個相當高的高度,從那以後的 Ibanez 吉他都以它為基礎進行製作。從 80 年代後半“Roadstar II”系列結束為止,有近 40 種相似的琴型被生產了出來。當時,在樂器開發階段和樂手的合作非常的多,“站在樂手的立場製作樂器”的理念就是從那時開始的。

以變形琴為中心的名琴

Ibanez吉他的發家史

Ixeman 系列

ICE400:讓人想起小提琴般的銳利琴身是其最大的魅力。IC400 使用 Maple Top 和硬紅木背板的雙層琴身。另外也有硬紅木和岑木的單層琴身琴。

將 Iceman 作為自己的專用琴的是 Kiss 樂隊的 Paul Stanley,他的琴以“PS10”命名。

Dsetroyer II 系列

DT355:將琴身大膽的剪裁,在歐美以“X”系列的名字發售。

DT450:復刻70年代早期受歡迎的NO.2459型的“ROADSTAR2”系列,它可以說是為當時的硬搖滾繁榮有過傑出貢獻的型號。

AXSTAR 系列

AXSTAR 系列是為了最大限度的適應吉他手的身體而製作的。

XV500:在 Ibanez 的吉他中有著最為過激外貌的 X 系列。其未來式的設計在當時顯現出了異常耀眼的光芒。

琴頭形狀的變化

Ibanez吉他的發家史

現在 Ibanez 吉他標誌性的琴頭是從 1976 年 Iceman 的琴頭變化而來的。將 Iceman 琴頭的卷絃器配置變化後即成了“Dsetroyer II”系列。這時雖然基本形狀已經接近現在,但 LOGO 的位置、琴頭的形狀還是有些不同。現在的這種琴頭是從 80 年代的“Pro Line”系列開始的。從那以後的 15 年間,Ibanez 一直保持著這種琴頭的傳統設計。

水鳥嘴一樣的設計被稱為“Goose Beak”

卷絃器被變為左側 6 個。

變得更為精練,現在的琴頭的 Logo 設計也更為簡潔。

Ibanez吉他的發家史

同時,由與“Roadstar II”系列的多樣化的開發有深層關係的吉他手 Allan Holdsworth 提案製作的具有 24 品,在護板下設置“Tone Chamber”空洞實現獨特聲音的“AH-10”也在開發之中。

“Roadstar II”系列在 1980 年中期發展成了兩個系列。其中之一是“Peo Line”系列。這個系列是將“Roadstar II”系列的琴頭變更,加上“S-S-H”(單-單-雙)的拾音器組合的吉他總稱。此係列具有可以控制拾音器變更 5 套音色的小開關,拾音器的 On/Off 開關,可以作出各類的音色。另一系列是“RG”系列,定義上就是“可以在各類音樂中都能發揮的全能型吉他”。

RG 系列現在雖然已成為 Ibanez 吉他的主力產品,但當時卻不過是“Roadstar II”系列的一個分支罷了,而使它具有獨特特性的新產品是在 1987 年問世的。

獲得真正獨創性的過度期型號

Roadstar 系列:琴橋是上弦時從琴背後穿入的類型,拾音器使用三組單排,給人簡潔的印象。

Ibanez吉他的發家史

Blazer 系列:在基本的標準型上開發的低價系列,後來被 Roadstar II 系列取代。

Ibanez吉他的發家史

Roadstar II 系列:

Ibanez吉他的發家史

RS1300 和 RS1000 同樣的琴身,這個是 22 品的。

RS520 在不斷的進化當中登場的 24 品琴,後來被 RG 系列取代。

RS1000 在 Roadstar 和 Blazer 系列的基礎上改進的 ROADSTAR 2Roadstar II 系列。由 Gary Moore 的使用而知名的 RS1000 是 21 品的。

Ibanez吉他的發家史

RG1200( RG 系列)與標準的 SP 相近的 RG 系列,也有裝上特殊拾音器的型號。

PL2550( Pro Line 系列)採用 Goose Beak 的琴頭和 S-S-H 拾音器排列的“Pro Line”系列。

AH-10

1:這個“Tone Chamber”在更新前的 RG 系列中也有應用。

2:Allan Holdsworth 的專用琴 AH-10 以“Roadstar II”系列為基本並具有自己的獨特特性。

雙搖式琴橋的變更

Ibanez吉他的發家史

“Roadstar II”系列登場以後 Ibanez 吉他主要採用的就是雙搖琴橋。RS1000 上的 Hard Rocker Pro 將折為 U 字型的弦用被稱為壓力墊的零件固定,但卻忽視了在螺母部位調音時容易走音的問題。之後,為了能鎖緊螺母部分的弦的 Top Lok 和帶有精細調音器的“Pro Rocker”被生產,並使用在了大多數的“Roadstar II”系列的吉他上。

而 RG 系列、Pro Line 系列則採用了 Floyd Rose 的“EDGE”系統,80 年代後期的主力琴型主要採用了這一系統。90 年代初期,將琴鎖零件移至上部使換弦變得輕鬆的 Lo-Pro Edge 系統被髮明,其高超的完成度相信每個彈過 Ibanez 的人都會深有感觸。

Hard Rocker Pro:使弦在一個夾子部分上被緊緊夾住,最小限度的抵制了走音。

Pro Rocker:有了精細調音器使調音性能大幅上升。

Edge:基本上和 Floyd Rose 相似。但壓入式的搖把還是有一定的獨特性。

Lo-Pro Edge:鎖弦零件被提到上部,換弦變得容易了。

【如果你喜歡搖滾、喜歡吉他,關注我公眾號:HaruAir,有更多搖滾趣聞與歷史,也能讓你掌握更多實用的吉他硬件知識】

Ibanez吉他的發家史

我的公眾號裡有一些我自己整理的電子版教材吉他和樂理的都有有需要的話關注公眾號回覆“教材”、“樂理”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