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anez吉他的发家史

在摇滚吉他史上声名显赫,在世界各国都享有盛誉的日本品牌就是 Ibanez 了。现在,让我们特别注意一下 Ibanez 吉他史上实心琴身电吉他,并从硬件的数字数据上进行分析来彻底地研究一下吧!

Ibanez 的黎明期——摸索,独一无二的个性

从最早期的代表型号到“Roadstar II”系列

日本国内的吉他厂商虽有一定数量,但能够在海外知名并站住脚根的却不多。在某种意义上说,Ibanez 就是这一类的高级品牌。即使是细小的零件也制作得非常精细,直到现在仍是摇滚界吉他手的宠儿。Ibanez 吉他的实用性和对各种类型音乐的适用性是它受到欢迎的一大理由。

现在,请各位打开手中的 Ibanez 吉他目录仔细地看看吧。你可以看到,从具有代表性的 RG 系列、S 系列到吉他手专用琴,从改造吉他发展史的 7 弦琴到“Double Edge”系列……每一款吉他无不体现出吉他领域中的最新制造技术。但是,这些充满独特创意的吉他却不是几天之内就能产生的,它们经过了长达 60 年之久的曲折历程才得以问世的。这次我们不光介绍 Ibanez 的诞生过程,也要介绍它是怎样努力成为独创性的代表品牌,讲述它是经过怎样的道路才发展成世界屈指可数的知名吉他厂商的。

没弹过吉他的读者或是已经拥有几把吉他的读者们,希望你们能通过这次介绍能了结到 Ibanez 吉他的历史,明白工匠们想象力的伟大、实现这想象力的扎实的制作技术与为之呕心沥血的努力过程。

Artis t系列 初期 Ibanez 的金字塔式型号

Ibanez吉他的发家史

AR300:

在 Ibanez 的初期,完成度最高的既是这款“Artist”系列,其中代表型号便是 AR300。左右对称的琴身,适用于各类音乐的音色和独创的控制装置是其最大的特征。

在初期型号上装配有“Gibraltar”琴桥和“Quick Change”琴枕,在琴桥的下方埋设有金属制的支撑块。

AR300 装有“Tri Sound System”。在拾音器中可以选择双排/单排/并联的音色

AR550:

使用活性 EQ 电路和 TAP 开关的高科技型琴。

在AR550上使用的TAP开关。它可以使每个拾音器可以单独切换单/双音色。

使用了活性电路的3频段均衡装置。

AR1200:

双琴颈的型号。使用两台音箱可以分别单独演奏。

其他的初期型号

NO.2681:

1976 年出厂的此琴,由于当时“Grateful Dead”乐队的吉他手 Bob Weir 的使用而闻名,90 年代中期复刻版出现,仍很有人气。

现在在 Ibanez 的高级琴型上使用的“生命之树”指板在 70 年代就已经登场。

MC500:

“Muiscian”系列,1978 年出厂,其特征是使用了一体琴颈,“Tri Sound System”“3-Band EQ System”。当时也生产了只有一般调节钮的低档琴。

枫木和胡桃木两种木材的多重构造琴颈和从侧面夹着琴颈的琴身是其特殊的构造。

星野乐器的创立 Ibanez 品牌的诞生

制作 Ibanez 吉他的星野乐器公司原来是一家销售书籍、文具的小商店,原名星野书店,成立于 1908 年。成立后的第二年它开始涉足于乐器的销售,成为了日本最早的乐器店。1920 年星野书店开始了国际知名品牌乐器的进出口生意,1930 年开始了自主的吉他制造销售。它作为 Ibanez 的厂商的历史从此开始。“Ibanez”这一名称来源于其曾经经营过的西班牙著名木吉他厂商“Ibanez Salbadol”的名字的前半部。当时按西班牙文发音的话应读“宾尼爱司”。

星野的销售事业一直到二战为止都很顺利,但后来由于工厂和办公楼被战火焚毁,星野乐器一度停止了生产活动。1950 年随着和平的降临星野乐器又重整旗鼓,但那时他们只进行木吉他的进出口。1960 年,Ibanez 的经营者敏锐的感觉到由披头士乐队所带动的摇滚乐盛世,随即开始了电吉他的经营。为了再次进行吉他制造,他们于1962 年设立了“多满制作所(现在的 Tama 鼓的工厂前身)”进行电吉他的制造。1971 年,星野乐器将美国作为最大的市场开始了日本最早的乐器出口美国的活动。

独创琴型?在国际上被广泛接受!

1970 年是电吉他需求最为高涨的时代。虽然星野乐器对木吉他的制造造诣很深,但电吉他却属于它未涉及的领域,可以想象想要制作高品质的吉他在当时有多么难。由于不懈的努力,Ibanez 终于使其独特的个性被国际所认同。

我们先回顾一下 1970 年以前,以美国为中心的电吉他市场的情况吧。在当时,Gibson、Fender 等老牌乐器占压倒性的优势,几乎可以说:“要说吉他,那就是 Gibson 和 Fender”,此时是各种仿制琴的厂商泛滥的时期。

Ibanez 的制造业开始也不例外地以仿制为主。NO.0000 便是那一时期的作品。但是其中也有能让我们看到现代的Ibanez的影子的原始琴型,如 NO.2612,如有着左右对称琴身的吉他。

后来发展成了 AR 系列。这期间 Ibanez 实际上已经开始脱离了仿制时期,从 1970 年后半到 1980 年 Ibanez 相继生产了许多的琴型。

决定性的转机——“Roadstar II”登场

对于 Ibanez 的主流,起了决定性作用的就是 1982 年的“Roadstar II”系列。作为 1979 年发表的“Roadstar”系列的第2代产品,“Roadstar II”系列是将 1981 年的“Blazer”改良发展后加上了左右非对称的琴身和自创的琴桥系统的新型吉他。这款“Roadstar II”系列的吉他将 Ibanez 的名声提升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从那以后的 Ibanez 吉他都以它为基础进行制作。从 80 年代后半“Roadstar II”系列结束为止,有近 40 种相似的琴型被生产了出来。当时,在乐器开发阶段和乐手的合作非常的多,“站在乐手的立场制作乐器”的理念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以变形琴为中心的名琴

Ibanez吉他的发家史

Ixeman 系列

ICE400:让人想起小提琴般的锐利琴身是其最大的魅力。IC400 使用 Maple Top 和硬红木背板的双层琴身。另外也有硬红木和岑木的单层琴身琴。

将 Iceman 作为自己的专用琴的是 Kiss 乐队的 Paul Stanley,他的琴以“PS10”命名。

Dsetroyer II 系列

DT355:将琴身大胆的剪裁,在欧美以“X”系列的名字发售。

DT450:复刻70年代早期受欢迎的NO.2459型的“ROADSTAR2”系列,它可以说是为当时的硬摇滚繁荣有过杰出贡献的型号。

AXSTAR 系列

AXSTAR 系列是为了最大限度的适应吉他手的身体而制作的。

XV500:在 Ibanez 的吉他中有着最为过激外貌的 X 系列。其未来式的设计在当时显现出了异常耀眼的光芒。

琴头形状的变化

Ibanez吉他的发家史

现在 Ibanez 吉他标志性的琴头是从 1976 年 Iceman 的琴头变化而来的。将 Iceman 琴头的卷弦器配置变化后即成了“Dsetroyer II”系列。这时虽然基本形状已经接近现在,但 LOGO 的位置、琴头的形状还是有些不同。现在的这种琴头是从 80 年代的“Pro Line”系列开始的。从那以后的 15 年间,Ibanez 一直保持着这种琴头的传统设计。

水鸟嘴一样的设计被称为“Goose Beak”

卷弦器被变为左侧 6 个。

变得更为精练,现在的琴头的 Logo 设计也更为简洁。

Ibanez吉他的发家史

同时,由与“Roadstar II”系列的多样化的开发有深层关系的吉他手 Allan Holdsworth 提案制作的具有 24 品,在护板下设置“Tone Chamber”空洞实现独特声音的“AH-10”也在开发之中。

“Roadstar II”系列在 1980 年中期发展成了两个系列。其中之一是“Peo Line”系列。这个系列是将“Roadstar II”系列的琴头变更,加上“S-S-H”(单-单-双)的拾音器组合的吉他总称。此系列具有可以控制拾音器变更 5 套音色的小开关,拾音器的 On/Off 开关,可以作出各类的音色。另一系列是“RG”系列,定义上就是“可以在各类音乐中都能发挥的全能型吉他”。

RG 系列现在虽然已成为 Ibanez 吉他的主力产品,但当时却不过是“Roadstar II”系列的一个分支罢了,而使它具有独特特性的新产品是在 1987 年问世的。

获得真正独创性的过度期型号

Roadstar 系列:琴桥是上弦时从琴背后穿入的类型,拾音器使用三组单排,给人简洁的印象。

Ibanez吉他的发家史

Blazer 系列:在基本的标准型上开发的低价系列,后来被 Roadstar II 系列取代。

Ibanez吉他的发家史

Roadstar II 系列:

Ibanez吉他的发家史

RS1300 和 RS1000 同样的琴身,这个是 22 品的。

RS520 在不断的进化当中登场的 24 品琴,后来被 RG 系列取代。

RS1000 在 Roadstar 和 Blazer 系列的基础上改进的 ROADSTAR 2Roadstar II 系列。由 Gary Moore 的使用而知名的 RS1000 是 21 品的。

Ibanez吉他的发家史

RG1200( RG 系列)与标准的 SP 相近的 RG 系列,也有装上特殊拾音器的型号。

PL2550( Pro Line 系列)采用 Goose Beak 的琴头和 S-S-H 拾音器排列的“Pro Line”系列。

AH-10

1:这个“Tone Chamber”在更新前的 RG 系列中也有应用。

2:Allan Holdsworth 的专用琴 AH-10 以“Roadstar II”系列为基本并具有自己的独特特性。

双摇式琴桥的变更

Ibanez吉他的发家史

“Roadstar II”系列登场以后 Ibanez 吉他主要采用的就是双摇琴桥。RS1000 上的 Hard Rocker Pro 将折为 U 字型的弦用被称为压力垫的零件固定,但却忽视了在螺母部位调音时容易走音的问题。之后,为了能锁紧螺母部分的弦的 Top Lok 和带有精细调音器的“Pro Rocker”被生产,并使用在了大多数的“Roadstar II”系列的吉他上。

而 RG 系列、Pro Line 系列则采用了 Floyd Rose 的“EDGE”系统,80 年代后期的主力琴型主要采用了这一系统。90 年代初期,将琴锁零件移至上部使换弦变得轻松的 Lo-Pro Edge 系统被发明,其高超的完成度相信每个弹过 Ibanez 的人都会深有感触。

Hard Rocker Pro:使弦在一个夹子部分上被紧紧夹住,最小限度的抵制了走音。

Pro Rocker:有了精细调音器使调音性能大幅上升。

Edge:基本上和 Floyd Rose 相似。但压入式的摇把还是有一定的独特性。

Lo-Pro Edge:锁弦零件被提到上部,换弦变得容易了。

【如果你喜欢摇滚、喜欢吉他,关注我公众号:HaruAir,有更多摇滚趣闻与历史,也能让你掌握更多实用的吉他硬件知识】

Ibanez吉他的发家史

我的公众号里有一些我自己整理的电子版教材吉他和乐理的都有有需要的话关注公众号回复“教材”、“乐理”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