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實基金歸凱:立足長期,尋找好公司、好生意


過去10個多月,面對市場震盪上行,“炒股不如買基金”現象愈加凸顯。Wind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11月1日,在上證綜指年內漲幅18.62%的背景下,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32%和26%,頭部公司中嘉實基金旗下年內收益超過30%的基金已擴大至61只(子份額分別統計),其中嘉實GARP策略組基金經理歸凱執掌的嘉實新興產業和嘉實泰和,今年來回報更是都超過60%,均位居同類前列。

Wind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11月1日,嘉實新興產業和嘉實泰和年內收益分別達68.52%和63.24%,成立以來收益率分別達191.20%和197.80%,年化回報均超20%。嘉實泰和由嘉實首隻封基“基金泰和”封轉開而來,在15年封閉期間,基金泰和累計淨值上漲達926.78%,超越同期上證綜指漲幅856.70個百分點。

對於所管理基金整體業績表現領先,歸凱分析認為,首先是在投資方向上規避了受經濟下行影響較大的傳統順週期行業,集中投資於消費、科技、健康、先進製造這四大領域。

以嘉實泰和為例,據三季報顯示,該基金三季度增加了科技龍頭公司的配置比重,減持了個別估值吸引力下降的消費股,目前大的持倉結構仍以消費、科技、醫藥、先進製造為主。後續投資中,嘉實泰和將繼續在上述領域自下而上尋找投資機會,力爭為投資人實現滿意的投資回報。

其次這些基金也較好地驗證了歸凱的投資方法論。其投資思路一直是立足長期,尋找好公司、好生意。具體而言,即以更長的投資視野,著眼於能夠持續提升內在價值的優質公司。他會綜合商業模式、競爭優勢和產業趨勢三個維度來進行好生意的篩選。

從投資策略上,GARP(Growth at a reasonable price),字面上的意思是“以合理價格買入長期優質潛力成長股”。歸凱介紹,其更看重公司質地是否優秀,是否能夠保持長期穩定增長預期,以及股票估值是否合理。具體看來,相對成長策略,GARP選擇的標的已經具有較好的成長路徑,商業模式更趨成熟,成長風險相對較小。相對價值策略,GARP選擇的標的更看重其持續成長性和長期空間。在實際投資中,歸凱把GRAP策略的選股標準概括為“有質量、可持續的增長”,以此為標準選擇公司並做價值評估。

歸凱指出:“今年對自己組合貢獻較大的多是些持有了2年甚至3年以上的股票,這類資產短期表現似乎不太突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超額收益體現的越來越明顯。”

另外就是在過往投資中對公司質地和核心競爭力要求較高,國內經濟降速轉型背景下,擁有這些特徵的“核心資產”無論在基本面還是確定性上都顯著佔優,並跑出顯著超額收益。從今年來市場表現看,投資核心資產成為市場共識。未來伴隨外資持續流入,疊加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等綜合作用,核心資產效應仍將持續發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