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牺牲后,中国双拥人物李亚军用军队和当地政府发放的60万元抚恤金,设立了“爱军基金”,用于资助军烈属

儿子牺牲后,中国双拥人物李亚军用军队和当地政府发放的60万元抚恤金,设立了“爱军基金”,用于资助军烈属

人物档案

李亚军,1967年生,颍泉区闻集镇人,安徽中亚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先后被授予阜阳市返乡创业扶贫标兵、阜阳好人、安徽省慈善楷模、2017《中国双拥》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多年来,阜阳双拥人物李亚军不断资助困难群体,先后捐款捐物1000多万元,并为300多名复退军人或其家庭成员解决就业问题。

特别是在儿子牺牲后,李亚军用军队和当地政府发放的60万元抚恤金,设立了“爱军基金”,用于资助军烈属。

日前,李亚军受到《中国退役军人》专访,相关报道将于近期刊出,成为安徽省首个在该杂志专题报道的双拥人物。

昨日,记者对李亚军进行了独家专访。

儿子牺牲后,中国双拥人物李亚军用军队和当地政府发放的60万元抚恤金,设立了“爱军基金”,用于资助军烈属

热血男儿一直有个从军梦

1967年,李亚军出生于太和一个农民家庭。他上初中时,正值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和那个时代的许多青少年一样,他是看着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听着英雄故事长大的一代。

初中毕业后,他首先想到的是报名参军。然而,因体检不过关,他的从军梦破灭了。

不能去当兵,咋办?李亚军不甘心窝在家里种地,就辗转打听,最后联系上同村的退伍军人李良栋,跟着他一起做贩卖鸡蛋的生意。

从此,他推着一辆破自行车进村入户收购鸡蛋,再去10公里远的县城走街串巷叫卖——“粮票换鸡蛋”。

闲暇之时,听师傅讲述部队里那些慷慨激昂的故事,李亚军听得热血沸腾,他对军营的向往越来越强烈了。

1990年冬季的一个下午,李亚军骑车途中看到有歹徒持刀行凶。危急时刻,他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从自行车上跳下,飞扑上前,死死地抱住行凶男子,对方一刀捅进了他的腰部……结果是两大筐鸡蛋摔得粉碎,而李亚军也倒在病床上休养了半年多。但至今,李亚军毫不后悔。

儿子牺牲后,中国双拥人物李亚军用军队和当地政府发放的60万元抚恤金,设立了“爱军基金”,用于资助军烈属

优先录用、重用退役军人

伤愈之后,李亚军又做起贩卖牛肉和活禽的生意,并找到两名退役军人一起打拼。

为何选择退役军人合伙?“在我心里,当过兵的人忠诚度高、执行力强。”李亚军回忆,经过摸爬滚打,到1996年左右,每个合伙人都有2万多元的积蓄。

手头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李亚军想开办一家牛肉加工厂,即后来的安徽中亚食品有限公司,并找来生意伙伴商量合作事宜。经过一番辛苦的筹备,厂房建起来了,生产线开通了,市场影响也越来越大。

在个人创业的同时,李亚军时刻不忘拥军爱军。2005年,在太和县人武部和预备役部队的支持下,他在公司内成立了民兵(预备役)应急排。

随着企业的壮大,用工人数急剧增加。每逢招工,李亚军都优先录用退役军人或军人家属;提拨公司领导和中层管理员,他首先考虑那些集体观念强、敢闯敢干的退役军人;年终发奖励金,尽力照顾家庭困难的退伍军人、劳动力少的现役军人或退伍军人家庭。

10年前,退伍军人凡亭亭应聘到中亚食品公司。凭着刻苦和奉献,他已从最初的普通员工、车间工人,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采购部负责人,如今年薪10万多元。

记者了解到,先后有200多名退役军人在这里找到了发挥才干的舞台。如今,中亚食品公司有79名退役军人处于关键岗位,占用工总数的25%,车间主任和班组长中,七成有从军经历。

儿子牺牲后,中国双拥人物李亚军用军队和当地政府发放的60万元抚恤金,设立了“爱军基金”,用于资助军烈属

60万元抚恤金创建“爱军基金”

2009年冬季征兵时,李亚军动员正上高三的儿子李扬报名参军。

经过报名、体检、政审等环节审核,李扬顺利入伍。到了部队后,李扬牢记父亲的嘱托,积极上进,刻苦训练。

2010年8月,李扬随部队赴汉川市参加抗洪抢险战斗,冲在抢险一线。因连续奋战三昼夜,他最后累倒在抢险战场上。

李亚军第一次走进儿子所在的部队,看到的是当兵不足一年的儿子已经停止了呼吸。那一刻,这位坚强的硬汉两腿一下子软了,摔倒在现场。

事后,当部队领导询问他有啥要求时,李亚军平静地说:“孩子做得对!他为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牺牲生命,我们没有任何要求。”

中年丧子,蚀心之痛。作为烈属,李亚军咬紧牙关,用部队和地方政府发放的60万元抚恤金创建了“爱军基金”,用于资助困难军烈属。

儿子牺牲后,中国双拥人物李亚军用军队和当地政府发放的60万元抚恤金,设立了“爱军基金”,用于资助军烈属

汇集爱心力量,今后还将做下去

9年来,李亚军年年进军营看望慰问官兵;年年走访慰问全县40多户烈属;每年清明节和春节前夕都带上食品和慰问金,看望那些年迈的烈士父母……初步统计,李亚军先后帮助200多名困难军烈属、伤残疾退役军人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为300多名复退军人和军人家庭成员提供就业岗位,资助困难军烈属子女上学达50多人。

“我能上学,都是李伯伯救助的。”十一岁的小学生李卫口中的李伯伯,就是李亚军。

原来,李卫是太和县三堂镇退伍军人李天亮的儿子。2015年春节前,李卫留守在家不慎烧伤。常年在外打工的李天亮为了筹集十几万元的治疗费,便向社会发出了求救信息。李亚军及时送去了4万元现金,后在政府、社会各界等的帮助下,李卫得到成功治疗并复学。

2016年7月,安徽南部遭受巨大洪灾,抗洪将士的感人事迹再一次撞击着李亚军的拥军情怀。他立即带上100箱牛肉产品和10万元慰问金,赶赴抗洪一线,把这份牵挂送到官兵手中。

2017年底,听说100多公里外的阜南县退伍战士朱金宇父亲生重病,李亚军坐车送去了2万元现金和生活用品,朱金宇一家渡过了难关。

为汇集社会上更多的爱心力量,李亚军还于2016年7月发起成立了阜阳市关爱“三留守”志愿者协会,以协会为平台,带动更多企业和爱心人士帮助更多的困难人群。

“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祖国的繁荣昌盛,更没有今天的中亚食品。没有前方坚强的哨位,就没有我们安稳的创业环境。”李亚军说,心中有大爱人间就有亲情,今后还将做下去,争取做得更好。?

颍州晚报记者 牛桂芹 通讯员 尚永梅 文/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