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色的“野雞”,中國獨有;兩種一級保護,兩種可以吃

褐馬雞

好色的“野雞”,中國獨有;兩種一級保護,兩種可以吃

褐馬雞是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等級為易危的中國特產珍稀鳥類,是國家一類保護動物。

雞體高約60釐米,體長1-1.2米,體重5千克,全身呈濃褐色,頭頂有似冠狀的絨黑短羽,尾巴高高豎起。我國古代武官帽上常佩有褐馬雞尾羽,清代褐馬雞羽毛與孔雀羽毛混合成的叫作"花翎"。

好色的“野雞”,中國獨有;兩種一級保護,兩種可以吃

歷史上,為取尾羽裝飾武將的帽盔而獵殺褐馬雞的情況非常嚴重。到了近代,由於褐馬雞的羽毛作為裝飾品在歐州市場上的高昂價格,更使它成為亂捕濫獵的對象。

中國鳥類學會則把褐馬雞作為會標,山西省將褐馬雞定為省鳥。

綠尾虹雉

綠尾虹雉屬於雞形目雉科,為型鳥類。體長約70-80cm。雄鳥異常美麗,10種不同的顏色的錦繡組成了鮮豔色彩,漫步於林中,如同彩虹一般燦爛奪目。

好色的“野雞”,中國獨有;兩種一級保護,兩種可以吃

綠尾虹雉系植食性鳥類,以植物的果實、種子和漿果等為食。

根據當地觀察,綠尾虹雉非常喜歡取食貝母的球莖,土名叫做“貝母雞”

冬季由於高山積雪過厚,難以找到砂礫,綠尾虹雉就吞吃火炭,因此又名“火炭雞”。

又因它的嘴很堅固,而且前端彎曲呈鉤狀,很像老鷹的嘴,稱為“鷹雞”。

好色的“野雞”,中國獨有;兩種一級保護,兩種可以吃

綠尾虹雉是中國的特有鳥類,分佈於四川、雲南西北部、西藏東南部、甘肅東南部和青海南部一帶。被世界列為世界性易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紅腹錦雞

紅腹錦雞又名金雞,為型雞類,體長59-110釐米。雄鳥羽色華麗、光彩奪目,是馳名中外的觀賞鳥類,為中國特有鳥種。棲息於海拔500-2500米的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林緣疏林灌叢地帶,也出現於岩石陡坡的矮樹叢和竹叢地帶,冬季也常到林緣草坡、耕地活動和覓食。

好色的“野雞”,中國獨有;兩種一級保護,兩種可以吃

自18世紀,歐洲普遍飼養繁殖紅腹錦雞,世界各地動物園和野生動物養殖場常見的飼養。中國國內各動物園均有飼養繁殖記錄。2004年,中國國家林業局公佈了《關於促進野生動植物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意見》,將紅腹錦雞列入“商業性經營利用馴養繁殖技術成熟的陸生野生動物名單”,名單內的野生動物,因馴養繁殖技術已經成熟,經過相關程序後,可以合法進入餐館,被擺上餐桌。

好色的“野雞”,中國獨有;兩種一級保護,兩種可以吃

《本草綱目》、《日華本草》、《千金食治》、《隨息居飲食譜》等十多部藥典,食譜記載,錦雞肉除唯美獨特外,並具有多種藥用滋補功能:大補五臟,養陰益氣,暖胃生津,強身健體等。其肉質甘平,歸津入肺。

白山雞

好色的“野雞”,中國獨有;兩種一級保護,兩種可以吃

白山雞,又稱白羽山雞、白野雞,是世界久負盛名的珍禽。分佈於喜馬拉雅山和中國西部。

白山雞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大部分時間生活於地面上,常用爪和喙抓、刨地面尋食。吃食時往往吃一點走一圈,回來再吃。食物主要是植物嫩芽、葉、種子、果實等,及豆類、穀類,兼吃昆蟲。也可飼餵混合顆粒飼料和適量的青綠飼料。

好色的“野雞”,中國獨有;兩種一級保護,兩種可以吃

白山雞抗病力強,一般只要做好雛雞免疫程序,極少患病。肉質結實、潔白、光滑、風味獨特、口感好,備受消費者青睞。白山雞肉還具有抑喘補氣、止痰化淤、清肺止咳之功效。雞腦治凍瘡,嘴治蚊瘻等。

如果您在養殖過程中,有養殖問題,可以關注我,或下方評論,點擊我的頭像去我的主頁私信我即可。一次諮詢終生免費技術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