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考公务员试题分析:行测数量关系有难度 申论考“中国精神”

网约车、新业态,在昨日的省考行测科目考试中,试卷中不仅出现接地气的场景语言,一些热点话题也被纳入题目,让试题内容更显活泼。在下午举行的申论考试,题目风格则与近几年基本一致,大作文考中国精神。

来自科信教育的分析认为,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难度不大,文段阅读量适中,很多考生反映答题比较轻松。逻辑填空部分出现的成语均为高频词汇,如“一以贯之”“千篇一律”均为历年考试中的常见词汇。图形推理和定义部分题型各模块中考点变化不大。

数量关系模块的10道题目总体难度略高,考生在这部分作答耗时也相对较长。资料分析部分的混合型材料居多,除了第一篇为纯文字型材料外,其他三篇材料均为文字与图形、文字与表格的混合型材料,且混合型材料之间存在数据联系,增加了查找数据和列算式的难度。同时,资料分析题目关于跨年增长率的问题中,出现了计算较复杂的题目和选项,对结果的精度要求高,计算量大。总体来讲,行测考试题型没有本质变化,倾向考察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

下午举行的申论考试,科信教育解读时认为,命题风格基本与去年一致。具体来说,第一题为概括归纳题,重点考察考生提炼、摘抄整合材料要点能力。第二题为词句解释题,属于常规题型。第三题为应用文写作,要求考生写一个简报,重点写做法与经验。最后的大作文中,主题围绕“中国精神”,无角度要求,考生可以自选角度。与近三年的辽宁省考题目相比,很多考生感觉此次申论试题难度不大。概括类题型问法比较新颖、灵活,对审题、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应用文类考察题目、综合分析类题目相对简单,考生对材料要点需进行适当整合。大作文题目属于考生练习常见题目类型。考生只要平时注重练习这类作文,应该会很快完成。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王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