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瑜伽教練和成熟瑜伽老師之間的差別不只是在體式序列上

你有被瑜伽體式排課套路嗎?

新瑜伽教練和成熟瑜伽老師之間的差別不只是在體式序列上

不少朋友諮詢大漠老師,如何編排瑜伽體式課程,讓大家身體練習有效果?

大漠老師之前曾經和大家分享過相關的問題,但僅僅是在體式序列上講解。但在實際課程中,想引導大家真正通過身體姿勢練習出效果,讓練習者舒適和安全,並喚醒更多身體沉睡的能量,不只是瑜伽體式串聯能達到效果的。你還欠缺很多能力哦!

成熟的瑜伽教練是這樣的:

1、簡單的體式講出豐富的內容,而且不是天花亂墜的辭藻堆砌。

2、一直慣用的練習序列講得生動有趣味,練習多遍都不會煩躁。

3、複雜的內容簡單化處理,語言清晰,思維縝密,不拖泥帶水。

4、不追逐花樣翻新的表面練習,想到的是如何幫助到大家,並解決大家的實際問題。

5、能看到練習者身體問題,並能給出合理建議,安排出適合的練習內容。

所以序列有了,其它內容也要跟進哦!

新瑜伽教練和成熟瑜伽老師之間的差別不只是在體式序列上

一、無法掌握精準體式,體式內容講不到點上

首先是因為教學制式化,通過背口令的方式圖捷徑,實際在走遠路。因為你太多的心思放在詞語上,卻忽略了身體的真實感覺。

比如山式站姿練習,你只記住了根基穩定,卻沒體會過如何建立穩定,卻不知道足內翻和足外翻對山式站姿的影響。你只記住了膝關節不要超伸,卻沒體會過如何調整小腿和大腿之間的位置,也不知道在面對膝超伸、膝屈曲、膝內翻和外翻的站姿情況時,要如何解決。你只知道核心穩定,卻不知道面對骨盆傾斜的情況,該如何在短暫的時間內做到精準的指導。你只知道雙肩外展、肩胛骨內收,卻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的肩膀放鬆不下來。

如果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你根本稱不上瑜伽老師,充其量只是瑜伽體操的口令員。你想掌握好一個職業技能,需要多方面的素質,也需要全面完整的知識結構,你只會背口令可上不好課程,要點講不出來,或講不到位,對於大家身體的現象解釋不出來,你欠缺的可不是一丁半點。


新瑜伽教練和成熟瑜伽老師之間的差別不只是在體式序列上

二、焦慮、害怕冷場,講課語言無法精簡,反而天花亂墜地加詞

有的老師講課過程中生怕冷場,就不停地說,不敢停下來,重複性地說毫無意義的引導詞。不停地叨叨,生怕別人走神,意識不集中,這樣反倒體現了自己的焦慮緊張。

瑜伽體式練習是需要引導大家耐心體會和觀察的自我覺知訓練,不停地看到身體“怎麼了”?“我感覺到了什麼”?“我該如何進行細節的微調”?

你要給大家啟發,引導大家主動地去看自己的身體感覺。讓大家真正和自己身體的感覺有所聯結,能停下來專注地看看自己在怎樣練習瑜伽體式。

老師要讓練習者在體式保持時留下空白時間,通過呼吸去調整身體,通過內心去觀察身體。也需要老師親自走一走,看看哪些問題是大家常見的問題,你要指導出來,讓大家通過身體去思考和掌握好體式的要點。比如開髖的體式序列,要引導大家實際地感覺到自己的身體,要通過每一個姿勢去作用到髖關節,而不是你不停地嘮叨了一大堆,大家只是跟著效仿,卻沒有實際的感受。這樣的練習既不走心,也沒走入身體的中心。

所以話不要太多,要做到精準清晰,切實地通過體式練習出效果。語言不要晦澀難懂,一節課不停地講專業術語,根本不管別人能不能聽懂, 有沒有聽到身體裡面去,也沒看到練習者的接受水平,其實是膚淺和賣弄。

新瑜伽教練和成熟瑜伽老師之間的差別不只是在體式序列上

三、瑜伽知識匱乏不繫統,再好的體式序列,練習效果也甚微​

解決身體的問題,並不是單純的體式序列練習就能有效果的。你也太小看身體的活動功能和身體運動的訓練了。

比如你從網上學習了一套開髖的體式序列,而且這套序列是某位有教學經驗的瑜伽老師編排的。你拿來就用,卻發現這套體式在你的課堂上反響平平,大家練完後只是覺得累和疼,卻沒獲得實際的效果。你這時是質疑這套序列呢?還是質疑這種練習方法呢?接下來是精心地自己體會一遍呢?還是又想換其它方法,想快速達到直觀的效果呢?

沒想到,你沒解決別人存在的問題,反而給自己平添一份焦慮。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很簡單!

一是你自己根本沒掌握正確的體式練習方法,所以既無法發現別人哪裡練習不當,也不知該如何給出正確的建議。

二是自己一直在找捷徑,根本沒有自己去親自實踐和體會過,也沒把每個細節吃透。

三是沒有練習呼吸,通過呼吸一步步打開身體。沒有練習心念,沒有跟隨身體的移動形成自動的觀察。你只是在擺姿勢,或只是認為能做出某個姿勢來就是瑜伽的練習,其它根本無心學習。

你的瑜伽知識匱乏,那麼你就缺乏對瑜伽練習的把控。沒有系統和完整的瑜伽知識,就無法有效地把控一節課練習的節奏,也無法展開更到位的內容講解。

新瑜伽教練和成熟瑜伽老師之間的差別不只是在體式序列上

四、盲目追風,沒有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特色。

現代瑜伽市場上各種課程花樣繁多,很多瑜伽老師無從選擇,不知從哪裡提升自己。於是就開始盲目跟風,聽信和在意別人的想法,看不到自己的實際需要。

市場上這麼多課程的出現,是讓你有所選擇地學習的,而不是讓你什麼都學會的。十八般武藝,你做不到樣樣精通,你只要精於一項就足夠了。

盲目追風是焦慮的表現,只是滿足了自己在學習的過程,而沒有在學習中有所獲得。你都不敢看到自己的需要,其實是不信任自己的表現。我們通過瑜伽的學習,是讓心離自己越來越近的,結果你的心卻離自己越來越遠了。你覺得你一心撲在學習上,其實從來沒在自己身上和真實的感覺上紮根和深究,就發現不了自己的特色,也無法真正成才。

成熟的瑜伽老師獨具匠心,有深挖瑜伽的功底,能沉心做自己選擇的事情,通過瑜伽真正練習到自己。

成熟的瑜伽老師會通過自己的身體練習去思考,具備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對每一個遇到的問題“信手拈來”,而不是遇到問題不經思考就“伸手拿來”。

說到底,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瑜伽課程的功能性需要越來越大了,瑜伽課程已經上升為技能型的知識,其操作性和實踐性越來越精準。

今天對自己的放縱,和對瑜伽課程的敷衍,只會讓你被瑜伽市場淘汰。不是瑜伽市場難做了,而是需要更專業的技術型瑜伽老師了。別糊弄,別偷懶,你不努力,遲早會被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