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70萬年薪回二線城市國企上班,離開從不代表失敗

放棄70萬年薪回二線城市國企上班,離開從不代表失敗

放棄70萬年薪回二線城市國企上班,離開從不代表失敗

有人無奈放棄,有人苦苦掙扎

前段時間,有位在上海互聯網公司工作的程序員在某職場論壇吐槽:準備放棄70萬年薪的工作,回到二線城市的國企上班,不過還沒有去面試,希望面試能順利。

他還表示,自己已經不再追求高薪,只希望開啟新的生活。

放棄70萬年薪回二線城市國企上班,離開從不代表失敗

從他的言語之中可以感受到,這位程序員在大城市過得不甚愉快,以至於連70萬的高薪都毅然決然地捨棄,只求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

而底下網友的評論卻一致表示不理解他的選擇。

在很多人眼裡,程序員是一份可遇而不可求的高薪工作,很多年輕的程序員,在畢業幾年以後,就能拿到普通人一輩子奮鬥都趕不上的收入水平。

後來,這位程序員解釋了自己不得不回去的緣由:

一是因為大城市薪水雖高,但生活成本、壓力也大,即使年薪70萬,但想買套房也是捉襟見肘。

二是因為他不想再過以前那種把心思和精力都撲在工作上的生活了,國企的工作相對來說比較輕鬆安逸,福利待遇也好,他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伴親人。

雖然言之鑿鑿,但是卻透露出一股無奈與辛酸。

是啊,如果有條件在大城市安營紮寨,誰不願意留下,拿著不菲的收入、享受更多的資源和便利。

可是,現實的逼迫,卻讓人不得不離開。

這種想法,只有在大城市"漂"過的人,才能感同身受。

畢業後去北京闖蕩的室友,在某個夜晚撥通了我的電話,沉默半晌,說,感覺自己可能快撐不住了。

接著,她開始無奈地訴說,在北京這些年一直租房子住,買房遙遙無期,因為沒有北京戶口,孩子上學還要送回老家,父母年紀大了,自己離得遠也照顧不到。在北京的生活看似體面,實際早已一地雞毛。

我問她為什麼不選擇回到老家重新開始呢?

她想了想,說了三個字,"不甘心"。

不甘心放棄這些年在北京積累下來的資源和人脈,不甘心灰溜溜地回去,被周圍人嘲笑"在大城市混不下去了",不甘心自己的孩子也像自己一樣,從小隻能在小縣城裡度過童年、少年、青年……

那句"人們在掙扎中相互告慰和擁抱,尋找著追逐著奄奄一息的碎夢"的歌詞,真是一語道盡箇中苦楚。

放棄70萬年薪回二線城市國企上班,離開從不代表失敗

放棄70萬年薪回二線城市國企上班,離開從不代表失敗

沒有誰是心甘情願離開

電影《唐人街探案》裡,劉昊然問王寶強:"你為什麼來泰國?離家這麼遠。"

王寶強說:"有哪個人在國內混的舒坦,願意出來呢,留下有留下的原因,出來有出來的理由。"

深以為然。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誰願意離開呢?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新聞,199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張曉勇,畢業後進入廣州一家大型企業工作,2013年回到老家長沙,進入湖南長沙一小區當保安,目前擔任某市場物管客戶部主任。

放棄70萬年薪回二線城市國企上班,離開從不代表失敗

當被問道清華畢業管理物業是不是"大材小用"時,張曉勇表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一定都要賺大錢,自己這麼做是為了家庭和父母。

據瞭解,張曉勇選擇離開廣州回到老家,除了在廣州的工作不順利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父親生病癱瘓。

事業不順、父母生病,哪件事落到一個成年人身上,都是滅頂之災。

還記得中興員工歐建新跳樓事件嗎?

因為被公司領導要求主動離職,並以低價回收股權,歐建新從中興研發大樓頂上一躍而下,舍下家中的老人、妻子和一雙兒女,結束了自己42歲的生命。

放棄70萬年薪回二線城市國企上班,離開從不代表失敗

這幾年,華為、中興等一大批企業裁人的新聞層出不窮。

也許你今天還在正常上班,明天就會被通知捲鋪蓋回家。

即使在大城市有房有車又能怎樣,一旦工作出現變動,你的生活就會隨之發生變故。

幾年前在朋友圈瘋傳的那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文章都還記得吧?即使是中產階級,一年掙個幾十萬,都抵抗不了家人生一場病的危機。

銀行的貸款,家裡的孩子老人,哪一樣用錢的事情都不會等你,讓你有一口喘息的機會。

於是,人們只能一邊被迫離開,一邊歇斯底里地吼唱著《北京北京》那首歌: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離去,我希望人們把我埋在這裡,在這兒我能感覺到我的存在,在這兒有太多讓我眷戀的東西。

放棄70萬年薪回二線城市國企上班,離開從不代表失敗

放棄70萬年薪回二線城市國企上班,離開從不代表失敗

既然離開了,就不後悔當初的選擇

知乎上曾經有個提問:那些逃離北上廣的人後悔嗎,有過遺憾嗎?

回答裡絕大部分的人紛紛表示:後悔自己沒有走得更早。

細數不願意留在北上廣深的原因主要是:

  • 不喜歡大城市的霧霾和狹小的出租屋;
  • 父母在老家年紀越來越大了,不想落到"子欲養而親不在 "的結局;
  • 工資上漲的幅度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個人問題難以解決;
  • 把時間和耐心全獻給了工作,留給自己的是疲憊的身軀和滿滿的負面情緒,透支了身心健康。

但是,其中有一個網友的回答卻讓大家沉默了:"實話實說,沒有遺憾是假的。"

"北上廣接觸到的人脈和資源,是小城市所不能提供的,一線城市所能提供的工資上限和較高工資的崗位數量也遠遠高於其他城市。但是離開北上廣,倒是讓人明白一個道理:人生不進則退,一退就沒底了。這樣反而能夠勉勵自己,即使退回到小城市,也要不斷進取。"

的確,離開的人再怎麼抱怨大城市的種種不好,也掩蓋不住大城市致命的吸引力。

即使知道現在大城市留給年輕人的機會不比從前,但多少人仍然懷揣著夢想前赴後繼。

我們因為霧霾離開、因為高房價、沒有戶口離開,但我們從來不否定大城市的魅力和它自身的光芒。

我們因為種種現實離開,卻從來不是因為這座城市本身離開。

大城市就像黑夜裡的一盞燈塔,吸引著無數人過去。

我們在這兒歡笑我們在這兒哭泣,我們在這兒活著也在這兒死去,我們在這兒祈禱我們在這兒迷惘,我們在這兒尋找也在這兒失去。

放棄70萬年薪回二線城市國企上班,離開從不代表失敗

放棄70萬年薪回二線城市國企上班,離開從不代表失敗

做了大城市的"逃兵",但不做生活的"逃兵"

海明威曾經說過:假如你有幸年輕時在巴黎生活過,那麼你此後一生中無論去到哪裡她都與你同在。

離開的人,終其一生,也抹不掉這座城市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種種烙印。

每一個大城市的"逃兵",都不是生活的"逃兵"。

他們吃過漂泊在異鄉的苦,體會過孤軍奮戰看不到未來的無助,所以即使回到小城市,也能坦然面對生活的難處,嘗試過別人不敢嘗試的領域。

他們即使離開,也不承認自己就是失敗;

他們即使離開,也從不放棄對生活的期待。

離開的人,在任何一個小城市,也能夠活得精彩。

離開的人,在任何一個工作崗位,也能夠大放異彩。

放棄70萬年薪回二線城市國企上班,離開從不代表失敗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