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生来说,是家长监督陪读更好,还是让孩子自我管理更好?为什么?

千寻152731533


初中阶段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初中生的学业也对一个人一生的学习和成就有很重要的影响,同时初中阶段也是一个孩子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这就给家长提出了难题:是家长监督陪读更好,还是孩子自我管理更好?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家长闹明白了这个问题,对孩子的成长有非常大作用。

问题中把家长监督陪读和孩子自我管理给对立来讲,我想这种对立是片面化的。

家长监督陪读和孩子自我管理是孩子学习和成长这一个主体的两个方面你,二者是可以同时并存且相辅相成的。

家长陪读陪的是孩子的成长,是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他必要的帮助。

比如初一的孩子不适应新学校的课程和学习环境,此时家长可以鼓励他主动去认识一些新同学,并且可以邀请同桌或者和自己投缘的同学来自己家里做客,对于学习上的问题,可以选择慢慢放手,鼓励他的兴趣发展。

孩子的自我管理,不是家长就可以完全放手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比如初一孩子有一个适应期,在进入初一开始,家长可以有意识鼓励孩子自己选择校外辅导、周末的作业时间以及学校的兴趣活动,并且能把自己的事情按时按量保质地完成。

有的孩子喜欢在学校写作业,有的孩子喜欢回家写作业,不同的孩子习惯不同,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决定。

有的孩子喜欢穿牛仔衣,有的喜欢穿运动衣,这些内容,家长也还是让好子自我管理的好。

有的孩子喜欢吃素淡的食物,有的孩子喜欢吃肉类的食物,只要不碍健康,这些内容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我管理的好。

家长的监督,是家长对原则的把控,也是对孩子的保护。

初中孩子刚刚进入青春期,一方面有很强的独立自我要求,一方面他们还没有具备完全独立的能力,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还很稚嫩,所以在行事方面就离不开家长对原则的把控。

比如,孩子们在一起除了学习就是玩耍,他们可能会比较谁有手机、谁没有手机、或者谁用的什么牌子手机?还会说起谁穿的什么牌子的衣服或鞋子?这在他们之间聊起来和成人之间的聊天一样平常,但是在不同孩子心理会产生不同的作用,个别孩子会在心中产生一种攀比心理,由于自己所用物品是某种品牌而感觉高高在上,或者自己所用物品不是某种品牌而感觉自卑,如果孩子的这种心理不能及时纠正或者把控在一定范围内,这都是以后成长中容易产生问题的地方。而家长的监督就是及时调整孩子的这种心理至少是把这种心理把控在一定范围内。

所以,问题中,题主把家长的陪读监督和孩子的自我管理给对立起来,这是不够科学也不够全面的。一个孩子要成长为一个成年人,是需要一种渐进式成长,尤其在初中阶段,是家长放手孩子学习独立的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每个孩子的独立能力不同,但不管孩子的独立能力如何,家长的陪伴和关注、家长对原则的把控都是不可少的,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学习和成长,也才是对孩子更好的必要的保护!


快乐庭院


我认为真的这个问题来说的话,不能是一概而论的,因为孩子都有自己的个体差异性,每个孩子的自觉性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具体应该怎么样做,还是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做出选择。

  • 今年我就碰到这样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小学时候成绩是比较好的,当时就是以不错的小考成绩进入了我们学校的尖子班。刚开始来的时候还可以,但是慢慢的就发现学习态度不是很端正,上课也经常无精打采的。
  • 下去了解了一下才发现,原来是这位学生迷上了玩电脑游戏,每个周末都会到网吧去玩游戏。因为这个学生家住得比较远,平时周末都是不回家的,而在周末的话,学校只是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查人,所以一直都没有发现这位学生存在这样的情况。

  • 直到后来发展到逃课上网,甚至夜不归宿,当时由于问题比较严重,就把家长叫来沟通了一下。家长了解了这个情况以后,也非常重视和配合。
  • 在对孩子进行了批评教育以后,孩子的母亲就做出了一个决定,就是打算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边打工边监督孩子读书。
  • 就这样带了半年以后,这个学生确实也没有再去网吧,而且学习态度也有了很大的转变,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也好了很多。学习成绩也在慢慢提高,整体上来讲这位学生母亲的监督和陪伴是起到了很大作用的。

我认为,对于一些自觉性比较差,自控能力也不强的孩子来说,还是离不开家长的监督和管理的。因为这样的孩子,你想指望他自己来管理自己,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另外,初中阶段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关键和敏感的一个时期,很多孩子在这个时期,不管是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 上初中以后,孩子们对于很多事物都有了一些了解,也会产生一些好奇。如果在这段时期,不能及时的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产生了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很有可能会错失最佳的教育时机。

关于陪读,我觉得家长应该要清楚的认识到它的意义,陪读并不是说随时随地要跟着自己的孩子,任何事情都给他包办了,如果是这样的做法的话,那还不如不陪。

  • 因为这样做的话,家长可能是做到了时时监督陪伴,但又很有可能会培养出一个“巨婴”。也就是什么事情都不会做,也不想做,随时打着学习的名义逃避家里面的各种事情。如果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那么跟废人差不多了。

所以家长应该正确的评估自己的孩子,也不要为了图清闲省事,就对一个初中的孩子完全放手,那么以后你可能会看到一个你非常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大P老师学习课堂


我家正有初中男生一枚,从我家的情形来看,让孩子自我管理的效果要好一些。

我本人是小学教师,为了方便接送和照管,我的孩子一直在我所工作的学校读完小学。这六年间,我和孩子同进同出,同吃同睡,可以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同时也养成了孩子依赖性太强的毛病,每天穿什么衣服拿不定主意,自己的东西丢三落四,遇到事情不想担当。特别是对待作文,总认为妈妈会替他修改,不愿意自己动脑筋写。

痛定思痛,我下定决心,强行“断奶”。在孩子爸爸的支持下,在孩子进初一之时,我踏上了援疆支教之旅。从此,我远离家庭,孩子的日常全部由他爸爸照顾。孩子不得不由妈妈的“全陪式”管理,瞬间更换成了父亲的“放养式”管理模式:自己收拾书包文具、自己搭配服装鞋袜、自己完成并检查作业……有意思的是,这孩子一改小学的依赖毛病,变得主动和积极。他不仅很快适应了初中的学习节奏,还学着自己合理地安排生活。我想,这和他父亲不拘小节、敢于放手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一年过去了,每当假期回家,见到孩子的变化,我甚为欣喜:他能帮父亲安装风扇片、车载行李箱,他能自行购物,零花钱周期正常,他能积极参与班级事物,成功竞选成为组长,他能自主学习,成绩居班级前列……

其实,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一棵自主管理的种子,一旦激发,便很快地生根发芽。我,不再把种子捂在怀里,洒下它,它长得更好!


赏枫亭


家有初中生,为了孩子的学习和前途,是选择家长监督陪读,还是选择让孩子自我管理。

很明显,这个问题在不同的人看来,有不同的看法。

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本人认为要因人而异。下面就简单的谈谈,并谈谈个人对家长朋友们的建议。

少部分学习自觉的初中生,家长可以让孩子自我管理。

极少数品学兼优的孩子,家长大可以选择让孩子自我管理。

但这样的孩子毕竟很少,可遇不可求。大都会有一种前提条件,那就是小学阶段养成了很不错的学习习惯。

大部分普通初中生,家长应该以自我管理为主,引导为辅。

这样的孩子,成绩一般,学习自觉性可能也一般。

现如今,娱乐项目太多,而学习很枯燥。因而,孩子们很难能安心学习。

事实上,别说孩子了,就连家长也很难做到长时间专心致志的学习。

因而,家长在监督陪读的时候,如果作业很多的话,注意让孩子们劳逸结合。

如果作业不多的话,那就规定完成作业后再玩。

注意,这样的孩子学习习惯、尤其是学习方法可能不打好,家长可以咨询一下班主任,然后针对性的监督陪读。

少部分成绩较差,也不努力学习的初中生,家长务必要以监督陪读为主。陪读过程中,经常鼓励表扬。

这种学生,因为种种原因成绩较差,因而可能对学习没有兴趣。

或者是,虽然孩子很努力学习了,但成绩还是很一般。

第一种情况,学生本人会很苦恼,家长的适当鼓励表扬,能刺激他们,让他们更加努力。

第二种孩子,本人自然也会很苦恼。家长的鼓励表扬,能让他们更有信心进步,而不是自暴自弃。

个人建议。

对初中生的家长来说,除了极少数老师、课外辅导老师、学生时代的学霸、从小学起跟着学生一起学习的家长等外,如果孩子不是学霸、学习成绩没处于突飞猛进阶段,最好让孩子参加课外辅导。

有条件的家长,建议选择辅导效果更好的一对一辅导。

毕竟,虽然少数参加课外辅导的学生,成绩提升效果一般,但大部分孩子都进步了。

并且,这么多家长选择让孩子参加课外辅导,他们又不是傻子,自然有这样做的道理。

敲黑板,现在各地的普通高中(含重点高中)的录取率都在50%左右。

为了让孩子能考上高中,能拥有一个成功可能性更高的未来,家长务必要用上各种手段。

不然的话,未来的时候,孩子可能会抱怨家长当年没做好教育工作,而家长本人也会很自责!


天问鱼


家长应该陪读,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

初中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如果不是上私立(民办)初中,不是住宿制。没有早晚自习,学生晚上会住在自己的家里。这里所说的陪读,不是上高中那样的陪读,要在学校的周围租房子陪读,而是学生在家里做作业时,家长陪伴(陪读)。



家长为什么要陪读呢?

(1)、初中生的年龄在13一15岁之间,正是青春发育期。

这个时候,自控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外面环境的影响,产生叛逆期。当学生写作业的时候,家长放下手机默默地看住孩子写作业,拉近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有时候,在写完作业的空隙,让孩子说说心理话,问问孩子生活和学习上还有哪些需求,及时掌控孩子的心理动态,关注孩子的情绪,让孩子顺利渡过叛逆期。

(2)、家长陪伴孩子写作业与家长不陪伴效果不一样。

①家长不陪伴,当孩子遇到难题,久攻不下很容易放弃。多次放弃以后,孩子在学习上很容易愉懒,一旦养成习惯,在学习上失去了自信心,这种偷懒耍滑的坏习惯很难克服。

②如果家长陪伴孩子写作业,孩子不敢粗心、马虎,一定会认认真真写作业。如果有不会的题,家长能辅导更好,万一不能辅导,也可以帮助孩子在网络上查找,等于给孩子请了家教。家长陪孩子写作业,无论家长是否懂得作业题,关键要的是孩子写作业时的认真态度,作业工整美观的效果。



③如果学生没有课外作业,家长也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一份试卷,让孩子独立做,做好后与网上的答案对对,找出学习上薄弱环节,以便自己更好地补习,提升学习成绩。家长更能及时了解孩子的真实学习情况。

家长陪读,当发现孩子情绪不对的时候,千万不要发火、不要在孩子面前泄露情绪,要帮助孩子化减压力,让孩子树立自信心,增强学习的动力。现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仅拚的是孩子自己,重要的是拚家长的关心程度、家长的精力和物资上的投入。


周文生WS


需要根据孩子自制力差异性分别对待,如果孩子自制力很强,从小学开始一直都是独立学习,有自己的学习方法,那么还是放手,让孩子进行自我管理比较好。如果孩子一直都是在父母监督下进行学习,那么一旦将孩子独立学习,面对初中的课业负担,孩子可能会出现不适应,成绩下降的情况,需要家长在身边帮助孩子,监督孩子,这样对孩子的学习帮助更大。但是及时提高孩子的自制力是很重要的,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好习惯,尽快帮助孩子养成独立性思维,对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有帮助。


1、提高孩子自律能力。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定时吃饭、学习、生活尽量规律化,让孩子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提高孩子的自律能力,在初中学习阶段很重要。初中生的态度形成是不稳定、不持久的,有时还具有偶然性。要巩固和强化他们的自律意识,就需要及时得到家长的鼓励。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让他懂得哪些是他自己的事情,应该由自己独立完成,自主决定。如:学习任务主动按时完成,休息娱乐时间学会自己控制,与人交往学会判断是非,有些事情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等自己拿主意。当他们做对了,我们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更有信心。



2、家长要养成榜样的作用。


无论家长是否陪读,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都要具有榜样的作用,尤其家长为了配合孩子的生活、学习,主动改变不良色生活习惯。有些父母忙于工作,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他们只注重于看学习结果,不看中间的过程。如果这个时候家长能够与孩子主动沟通,将会更加了解孩子的一些日常行为,从而学会更好的跟孩子相处,使亲子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从而更好的处理一些日常摩擦和孩子的问题。


陆北老师


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初中的中考将要对学生进行分流,第一个去向是成绩优秀合格考上高中,第二个去向是成绩很差连一所普通高中都没有考上只能去技校或职高,去向不同孩子的命运也会不同,结合现实我们不难发现,孩子只有考上高中考上大学,拿上本科学历才能满足当下各行各业比如企事业单位的招聘,公务员的招聘,央企国企知名企业只招聘大学本科学历的员工这个刚性需求,这就是很多初中生的父母要让孩子上高中考大学的主要原因,正如下图所示中的这位初中生家长所言


因此孩子进入初中以后是需要家长监督陪读,还是孩子自我管理呢?说到底是要看孩子的学习成绩怎么样?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好,说明孩子已经具备了学习自立的能力,那么就不需要家长陪读,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差,说明孩子脱离了学习的轨道 ,那么就需要家长陪读,而且要在陪读的过程中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改正孩子存在的不良习惯,让孩子能够转变学习态度进入学习状态回归学习,如果孩子成绩差而家长再不陪读管理的话,那么孩子就会失去控制,学习成绩只会越来越差,最后导致中考失败学业荒废,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做呢?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陪读孩子要做到的第一点:就是要转变孩子的学习态度,孩子能够做到从爸爸妈妈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

首先家长要知道孩子的学习并不是被家长监督盯出来的,如果孩子不愿意学习家长还要盯着孩子学习 ,只会让孩子反感产生抵触情绪,同时即使家长逼着孩子坐在书桌前去学习了,孩子也是心不在焉学不进去,他们会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应付了事偷工减料,比如数理化的计算题不写过程只写结果,语文的阅读,历史地理生物的问答题只写几个字就敷衍了事,作业中遇到会的题就写,不会的就空下放在一边,同时很多孩子字迹潦草把作业写成了“草稿纸”自己写的字自己都不认识,这样的学习根本起不到查漏补缺的效果 ,因此家长虽然监督陪读孩子,但是孩子却用这样的态度学习毫无疑问就是低效率学习甚至是无效学习,这样的学生多年来我遇到很多,这样的问题同样出现在被妈妈陪读的小学生和高中生身上!这就是很多妈妈放弃工作陪读孩子,孩子成绩却越来越差的主要原因,因此家长首先要点燃孩子学习的发动机,让孩子做到主动学习,做到主动学习了那么孩子就会自觉自愿的去学习,也就不需要家长监督了



陪读孩子要做到的第二点:就是要防止孩子沉迷手机游戏,沾染上网瘾

手机游戏已经成为阻止孩子学业有成的一个主要原因,一个孩子只要沉迷游戏,那么他的学习成绩就会急转直下脱离学习的轨道,那么孩子是怎样一步步深陷游戏之中无法自拔的呢?就是因为孩子一次次向妈妈央求玩手机,他们经常说:“我只玩十分钟肯定就不玩了”,或者“我玩一会手机就写作业”,或者“我把作业写完了你就让我玩一会手机,”结果他们一旦把手机拿到手上就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延长玩耍时间,久而久之就沉迷在游戏之中而放弃了学习,因此在陪读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合理规划孩子接触手机游戏的时间,详细规划方案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如果家长允许孩子天天玩手机,那么他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就会惦记游戏,就不能专心写作业,就不可能在遇到难题的时候静下心来动脑筋分析难题!他会急匆匆应付了事的去写作业然后迫不及待的去玩手机!这一点务必要引起家长高度重视!

陪读孩子要做到第三点:家长要用正确的方法和处于叛逆期的初中生沟通交流,才能让孩子愿意接受父母的管理

距离产生美,天天陪读孩子和孩子在一起,难免就会以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发生矛盾和冲突,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小学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孩子,家长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与孩子沟通交流,千万不要动不动就打骂孩子,讽刺挖苦孩子,家长这样做不但不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激化矛盾,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反感,越来越不愿意和父母沟通交流详细内容下图所示


总之陪读孩子并不是只管理好孩子的衣食住行,更多的是需要让孩子顺利的度过初中三年这段宝贵的时间,能够顺利的度过青春逆反期减少与父母的冲突,正确的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分歧,让孩子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力争学业有成考上高中考上大学!

以上内容和图片选摘自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赢在终点家庭教育实操手册》,希望上述回答能为各位家长教育孩子带来帮助,同时警戒那些进入小学,初中,高中以后仍然没有好好学习的孩子,警钟长鸣,引以为戒!并且在头条中回答了很多教育孩子的问题。感兴趣的家长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阅读相关内容。




家庭教育感悟


究竟是家长监督陪读还是让孩子自我管理,关键要看孩子的自律性和独立能力。让我们先来探讨一下中国的陪读现象及其形成原因。

陪读是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体现了中国家长普遍望子成龙的心理,现如今它俨然成为一种文化,甚至形成了陪读经济,一所好的中小学能带动周边的房价以及餐饮服务业,许多家庭也为陪读倾注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就连我所在的偏远乡镇初中都有不少租房陪读的,更不用说城里了。

为什么会有如此众多的家长对于陪读乐此不疲,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生活需要

现在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全力以赴于学习和升学考试,日常生活很难自理,衣服不会洗,被子不会叠,甚至洗头都成问题,因为在家时,这一切全由父母统揽。家长们总认为孩子离开了自己恐怕不能适应,学习成绩也势必受到影响,陪读在他们看来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于是,家长开始了从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给予孩子全方位的零距离的照顾。


二、监督需要

不少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自觉性不大放心,生怕他们不学习,或者跟着坏同学外出上网、玩游戏,担心他们变坏,于是在校外租借房屋全程监督。今年我们班好几个男生的家长陪读就是源于这个原因,她们真是昼夜监督,送孩子上学,接孩子回到租住房。晚上孩子学习,自己坐在一边打毛线,十几岁的大小伙了,妈妈还必须同他睡一个被窝。每时每刻孩子们都活在家长的监视下,细想一下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啊!


三、攀比心理

有些家人的陪读动机源于攀比心理,他们认为: 人家孩子陪,我也应该陪。在一次家长会上,我和家长们就陪读问题进行交流时,一个家长竟然告诉我:“人家能陪,我为何不能陪,又不比人家矮一截;再说,人家小孩上了重点高中,我的孩子万一考不上,脸往哪搁?”就是在这种虚荣心理的作梗下,即使家庭条件不允许,有些家长也硬撑着脸面,坚持陪读下去。

四、盲从心理

也有少数家长只是看到左右隔壁都在租房陪读,再加上亲戚朋友的规劝,感觉大家都在做的事情肯定不会错,于是就盲目地加入到陪读大军中来了。


就目前来看,家长们的陪读心理还很不成熟,很多家长没有能够树立正确的陪读观念,甚至掺杂了一些幼稚的想法,这样陪下去,能够陪出心理健康、个性活泼、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吗?这种现象的确引人深思和忧虑,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1、如果属于生活陪读,我们应该在陪读的过程中对孩子狠心一点,更多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做,慢慢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直至完全放手。

2、如果属于监督陪读,我认为陪读是必要的,但是我们需要掌握监督的分寸,尽量放低身段做孩子的朋友,而且要给他们一定的自由,毕竟孩子正在长大,他们也需要自己的空间。监督过严必然适得其反。

3、如果不是实际需要,而是攀比或盲从,我建议应该理性地考虑陪读一事,家长要明白孩子的实际需求,帮助他们发现学习上的问题,并协助他们解决,这远比陪读更重要。


------------------

本文是我一家之言,不喜勿喷,如果你喜欢这篇回答,就随手关注我吧,你的支持必将让我加倍努力。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请来评论区留言吧!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017


这个问题要视孩子特质而定。

比如我知道的一个孩子,爸爸是饭店面点工师傅,妈妈是卖菜的。夫妻俩学历不高,对孩子学习上的帮助实在有限。虽然如此,夫妻俩对孩子的学习期望值却很高,可以说尽其所能为孩子创造学习的条件。孩子也比较争气,学习一直在全校都名列前茅。夫妻二人大多数时间在外为生计日夜奔波,孩子基本就是一个人待在家,学习主要凭借的就是自我管理。

我身边还有好几个这样的孩子,学习主要依靠自我管理。这类孩子,学习主要凭借的就是一个内生动力,即“我要学,我想学”,而非“爸爸妈妈想让我学”的动力机制。这类孩子也比较自律,有较强的上进心且计划性,行动力较强,对自己有比较清晰的认知,对未来也有明确的期许,并愿意付诸努力去实现他们的理想。

还有一类孩子,在学习上不甚主动,贪玩、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有上进心但行动力不够强,毅力恒心不够,自律性也比较差;智力中等以上,学习上有一定天分但对自己要求不太高,容易满足于现状;学习成绩尚可,处于中上。这类孩子,学习主要介于内生动力和外在督促之间。基于其学习的内生动力不够强,这种情形下就需要父母外在的督促陪读作为助力。

以上两类孩子,第一类孩子是真正意义上的学霸,第二类孩子往往会有两种结局:第一种,成为“伪学霸”,学习主要凭借外力督促,外力一旦消失,这些孩子立刻会原形毕露,被打回原型。第二种,变成真学霸,通过父母日积月累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塑造逐渐“积行成习,积习成性”。为了避免第一种结局,父母的监督陪读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即不要太过于依赖高压强力,而更多通过柔性引导鼓励、赞许或者以身作则的方式来进行,因为高压强力有时候会适得其反,压力多大,反弹力就有多大。


回到这个问题,父母们在选择是否监督陪读的时候,首先要认清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孩子?如果属于第二类,父母牺牲一些娱乐休闲时间,身体力行地进行监督或陪读就是必要的。当然,监督陪读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父母评估时机适时放手也是必须的功课。

以上,供参考。


孙卫华


一.初中阶段家长是否有必要陪读?

1.学习方面

在学习方面家长是否陪读,是很好找到答案的。在小学阶段很多家长是陪伴学习的,通过家长的陪伴孩子小学的成绩如何呢?如果小学成绩都不理想的话,那么到了初中你的陪伴就能让孩子学好了?而且小学阶段是家长监督陪伴学习的最佳时期,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思维已经初步养成了。所以,小学学习好的,初中全力保持,小学一般或者差一些的,作为家长和孩子,更多的应该去思考改变,比如“陪读”。



2.生活方面和其它方面

初中生的年龄在13—15岁之间,还是缺少生活能力和其它一些方面的能力,比如自控能力,交友能力等等。在这些方面家长还是有必要监督陪读的,家长的监督陪读在这些方面会帮助到孩子。


二.为什么很多家长陪读的孩子学习好呢?

1.家长重视程度高

到了初中,有的家长买学区房,有的家长在学校周边租房陪伴孩子学习,照顾孩子。通过这种行为,反映的是一个家庭对于孩子学习思想上足够的重视,有了思想足够的重视行为上就不会跑偏。

2.教育方法更得当,教育资源充足

或许你会说哪一个家长不重视学习,但是重视背后的方法却是不尽相同。大部分家长在孩子耳边说个不停,这也是重视,但是最后的结果可能使孩子更厌烦学习。对于那些能拿出更多时间陪伴孩子的家长,他们很多自身文化水平高一些或者经济条件更好一些,所以他们的教育方法会更好一些,教育资源更多一些。

3.孩子自身

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能影响到一个孩子,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孩子本身的努力与进取。我想说对于孩子的学习,存在即是合理,去接受好与差。用发展的多元的眼光去看待。



所以,就孩子学习方面并不是家长陪读孩子学习成绩就好,而是陪读背后的东西一起发挥作用,为孩子学习助力,才有孩子好的成绩。

所以,针对是否陪读,作为家长还是要结合自身条件与孩子两个方面去考考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