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各地飲食的區別,有人吃牛肉有人吃鴨肉,蘿蔔和柿子也不缺席

大傢伙,我是果香盒子的小盒子。

今天是霜降,為大家介紹一些不同的而地方,霜降飲食習俗!

霜降各地飲食的區別,有人吃牛肉有人吃鴨肉,蘿蔔和柿子也不缺席

1、廣西霜降吃牛肉

在霜降這天,廣西玉林的居民習慣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蘿蔔或牛腩煲之類的,來補充能量,祈求在冬天裡身體暖和強健。牛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享有“肉中驕子”的美稱。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效。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為寒冬補益佳品。

霜降各地飲食的區別,有人吃牛肉有人吃鴨肉,蘿蔔和柿子也不缺席

2、山東霜降吃蘿蔔

山東農諺: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蔔。蘿蔔是我們常吃的秋冬蔬菜之一,民間有“秋冬蘿蔔賽人參”的說法。肺應秋季,白蘿蔔皮白而不透者肉味偏辣,生吃下氣、增強肺功能,還可以止咳。白蘿蔔、青橄欖各適量,煎水代茶飲,預防治療流行性感冒。

霜降各地飲食的區別,有人吃牛肉有人吃鴨肉,蘿蔔和柿子也不缺席

3、福建霜降吃柿子

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這是泉州老人對於霜降吃柿子的說法。在我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霜降節氣之後,被霜打過的柿子是絕佳的美味,既好吃又不貴,還能滋補身體,福建人都習慣在“霜降”前後買上幾斤回家慢慢品嚐。

霜降各地飲食的區別,有人吃牛肉有人吃鴨肉,蘿蔔和柿子也不缺席

4、臺灣霜降吃鴨子

在閩南有一句諺語,叫做“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因此,在霜降的這一天,閩南臺灣的民間要進食補品,也就是我們北方常說的“貼秋膘”。每到霜降時節,閩臺地區的鴨子就會賣的非常火爆,有時還會出現脫銷、供不應求的情況。夏秋的燥熱季節最適合吃鴨子。經常食用鴨肉對體弱陰虛、水腫食少、大便乾燥、低熱不退者最為有益。

霜降各地飲食的區別,有人吃牛肉有人吃鴨肉,蘿蔔和柿子也不缺席

你來自哪裡,霜降有什麼特別的習俗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部分圖文來自忘了,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