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房地产,是三四线打出的“七伤拳”?

为什么说房地产,是三四线打出的“七伤拳”?

仅作配图

七伤拳,出自金庸小说,是崆峒派传世武功。这个功夫一练七伤,七者皆伤,先伤己,再伤人。如果把整个社会比作武侠世界,那么,便可以把“房地产”看作“七伤拳”,而打出这项“绝”技的往往是三四线城市。

房地产,捆绑三四线前途?

城市的发展需要房地产。

一方面,城市的建设需要靠房地产协助完成。一个片区,从一片“荒芜”到“高楼林立”,除了相关部门的支持外,还少不了房地产商持续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

一方面,城市的不少行业依靠房地产。房地产发展越红火,与房地产相关的建材、装修、家具、家具等行业也往往比较红火。有些行业甚至与房地产紧紧的捆绑到了一起,房地产出现问题,这些关联行业必然深受牵连。

另一方面,城市的财政与房地产挂钩。在不少三四线城市,房地产行业成为了支柱产业,其他行业的发展受其影响。因此,城市的财政、税收收入,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房地产或者与其相关的行业。在城市的财政收入中,土地财政占据着不小的比重,而土地财政的贡献者便是不断把地价炒高的房地产商。

总之,城市的发展需要房地产。然而,很多三四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把“需要”二字变成了“依赖”。

进退维谷,三四线城市“伤己”不可避免

很多三四线城市依赖房地产。

当城市依赖房地产的时候,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比如城区扩建的问题,比如配建公共配套的资金问题。可以这么说,三四线城市打出了一记“七伤拳”,击碎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桎梏。不过,这记拳,也伤了自身。

很多三四线城市靠房地产支撑着发展,城市的财政依赖着土地。在楼市红火的时候,土地不愁卖,不愁高价卖,房企鱼贯涌入。然而,随着的楼市的入秋,很多房企停止或者减少了在三四线拿地,而且由于没有了众房企的哄抢,地价也往往底价成交。这样的话,城市依靠土地获得的收益将大大减少,而依靠房企所获得的的税收等收入也将大打折扣。这样的话,大手大脚惯了的城市,能不能适应“紧衣缩食”,还能不成保证城市的发展速度与质量。

此外,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着一所甚至多所高校,倘若楼市过于疯狂,房价高位,有多少人会念及与城市培养的感情,而留在这里。再者说,三四线城市本就因为城市资源、机遇机会等问题,难以胜出同一二线等重点城市进行的“抢人”大战,再加上房价的问题,很多人往往会选择逃离。或许有些城市觉得,部分人口流失不要紧,还可以靠周边小城镇,以及来挖掘城市化中农转非人口。不过,“吸血”功能并非“造血”功能,对于三四线来说,“血池”总有枯竭的一天。

三四线城市把发展与房地产紧紧捆绑,无异于“竭泽而渔”,虽然眼前可以获得高速发展,城市建设也能驶入快车道,但是,以后呢?城市的发展不是“一锤子买卖”呀,可持续性或许才是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