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了乱了的尖山村,美了美了

脏了乱了的尖山村,美了美了

10月31日,郏县县委巡察督查组再次来到茨芭镇尖山村,看到眼前新安装的路灯、重新拓宽的山路......焕然一新,很难让人相信以前脏了乱了的“穷山村”如今美了美了。

环境好了,整个村庄“扮靓”了

脏了乱了的尖山村,美了美了

尖山村如今风貌

尖山村是茨芭镇西北部一块四面环山的“夹缝地”,村里有7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村,共有600余人。去年12月,郏县县委第四巡察组入驻尖山村开展为期1个月的巡察工作。

“村内路边杂草较多、畜粪遍是,村内沟坡腐臭堆积物较多,村居环境脏、乱、差。”人居环境问题一直是困扰农村治理的“顽疾”。而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尖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针对巡察反馈的问题,尖山村在村党总支书记周占旗的带领下,立行立改,在清理村内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同时,对违法建筑及危房进行拆除、对空闲宅基地及多余宅基地收归集体,并对村内闲散空地进行土地复垦绿化,整个村庄现在是大变样儿。

目前尖山村已清理村内道路10余条,拆除违建及危房13处,土地复垦36.6亩,栽种各类树木1500余棵,拟收回宅基地40余块。

山路宽了,群众安全有保障了

脏了乱了的尖山村,美了美了

巡察组工作人员走在尖山村原来狭窄的道路上。

尖山村位于山区,往日的村子里道路崎岖狭窄,最窄处2米左右,安全防护设施差。针对巡察反馈问题,村里及时召开全村党员干部大会,决定对主干道进行拓宽。“山路两侧一边是丈余深坑,不好填埋;一边是青石,石壁不易开凿。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村干部轮流值班,吃住在工地,直至路基铺垫全部完工。”该村村委会主任薛帅回忆起去年修路时说道。

脏了乱了的尖山村,美了美了

对村内主干道拓宽

施工同时,村委会考虑到山路弯多路急、山高坡陡,加之建设之初村里大多没有护栏、警示牌等防护设施,给当地群众出行造成很大不便。今年以来,该镇党委政府积极与县公路交通部门衔接,落实了安全护栏的安装工作。在红石过道、周家门等3个自然村累计加装防护栏1500多米,在路口设置警示牌10块,设置防护石墩100余个,切实保障了当地群众出行安全。

设施全了,休闲娱乐丰富了

脏了乱了的尖山村,美了美了

茨芭镇“文艺轻骑兵”文艺巡演进村表演

走进农村听民声,走入农家体民情,服务群众聚民心。针对巡察中群众普遍反映村内休闲娱乐设施少、办事不便等问题,村“两委”充分利用拆违腾出的空间,配备休闲娱乐设施,同时在村室内设置书报阅览室、棋牌室等,为群众提供方便的休闲娱乐场所。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村里还邀请镇“文艺轻骑兵”文艺巡演暨便民服务队走进村庄,在观看演出的同时,把民政、社保、畜牧、食品安全、教育、卫生等便民服务带到群众身边。

“现在的干部办实事,在村里建了小广场、设置了阅览室,群众茶余饭后也有了好去处。谁家有点事儿,干部们主动到家里来了解情况,坐一条板凳拉家常,听一听我们的倾诉,关心我们的生产生活。”走访中,尖山村村民对村委会干部的转变很满意。

从脏乱差的“穷乡村”蝶变为美丽乡村,尖山村的村民们幸福感大大提升。“尖山村的改变,是巡察村(社区)问题整改后的一个小小缩影,也是巡察工作向基层延伸,打通巡察监督‘最后一公里’的一个生动见证。服务群众、助力乡村振兴永远在路上,我们将坚持让巡察反馈成为打通群众关心的痛点难点堵点的‘强心剂’,用巡察的强力监督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满的。”郏县县委巡察办负责人说。(郏县纪委监委李亚萍周智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