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吼”大的孩子,都會有2種“性格缺陷”,媽媽要控制好情緒

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一個人形成一種性格,就很難改變,可是你知道嗎?性格還能遺傳。

小麗是一個漂亮的女孩,就像她媽媽那樣,遺傳了媽媽的優點,可是也“遺傳”了媽媽的缺點,這是她怎麼都沒想到的,曾經非常討厭的媽媽身上的特點。

被“吼”大的孩子,都會有2種“性格缺陷”,媽媽要控制好情緒

媽媽是一個要強的女人,特別重視教育,可是世界上很多事就是,越在意的越得不到。小麗和哥哥學習都不好,這讓媽媽非常生氣,從小到大,為了學習,不知被吼多少回,捱了多少打,受了多少罪,有時候被打的不敢回家,夜深了跑到鄰居奶奶家,哭著求本家奶奶:“奶奶,我給你當孫子吧,我太餓了,給我點吃的吧”。本家奶奶不是親奶奶,是和親爺爺一個家族,看到孩子的可憐勁兒,直掉眼淚,把孩子安頓好以後,夜深了找上門,好一頓責罵。

被“吼”大的孩子,都會有2種“性格缺陷”,媽媽要控制好情緒

那時候小麗就發誓,以後自己長大了,絕不讓孩子也受這樣的苦,那種黑漆漆的夜晚又冷又餓,不知該往哪裡去,對於一個八九歲的孩子,一輩子都難以忘記。

20多年後,小霞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沒想到命運跟她開了一個玩笑,“山不轉水轉”,小麗只是在附近另一個村"完全複製了媽媽的樣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而且是不知不覺的。

被“吼”大的孩子,都會有2種“性格缺陷”,媽媽要控制好情緒

有人說不養孩子,不知報父母恩,其實不養孩子也不知道父母面臨的難題。日子是在壓力下過的,怎麼能沒有情緒?面對不如意的時候,總難免會發洩。

那時候孩子爸不在家,自己又要開店掙錢,又要養豬,還要照顧孩子,最崩潰的時候,飯都顧不上吃,豬還一批批地死去,孩子還生病,自己曾經幾番崩潰,面對孩子不聽話,犯錯,把孩子打的一聲氣不敢吭,也不哭,也不說話,有時候還尿褲子。

等到孩子上初中的時候才明白,孩子好像比較內向,不愛說話,甚至上課老師提問站起來都不吭聲,會也不敢說,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問小麗孩子這個情況,她也不懂,為了孩子開始重視教育,學習了很多育兒書籍,明白了原生家庭,知道孩子的問題都是自己的吼叫打罵造成的,曾經有次都跟孩子跪下道歉,希望孩子能原諒自己,希望孩子能改變。

被“吼”大的孩子,都會有2種“性格缺陷”,媽媽要控制好情緒

現在孩子上初三,自己整晚整晚的失眠,擔心孩子被欺負,有次外地進貨竟然暈倒在地,什麼都不知道,醒來後嚇壞了。

小麗從自己的經歷中終於明白,被吼大的孩子身上都會有兩種性格缺陷。

1、特別膽小沒有安全感

就像當初自己被媽媽攆著全村跑一樣,媽媽放狠話不讓自己回家,冬天那麼冷,又沒地方去,又害怕,看到其他小朋友都回家吃飯,自己特別想家,可有家也不敢回,又不知道該去哪,那種恐懼,伴隨一生,覺得自己特別可憐,特別自卑。

2、用吼罵責打解決問題,會“遺傳”給孩子。

父母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儘管初衷是好的,但是那沒用,作為孩子只會模仿。

世界對我們溫柔,我們也會還世界以溫柔,世界對我們冷漠,我們也會對世界還以冷漠,而母親就是那個世界。

被“吼”大的孩子,都會有2種“性格缺陷”,媽媽要控制好情緒

我們大部分家庭都是父親在外工作賺錢養家,母親在家陪伴,母親的方式就是我們的世界。

母親因為我們學習不好就吼罵我們,想讓我們好好學習,可我們卻偏偏認為是學習讓我們受罪,反而討厭學習,最終兄妹兩個都是小學都沒畢業,真是很丟人。

用吼罵責打孩子,希望孩子好好學有出息,只會事與願違,毀掉孩子,所以,媽媽要控制好情緒,孩子才有好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