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孩子,在你長大之前讓我做你的“小北”保護你!

成長的路上,有“魏萊”,有“陳念”,更有“小北”

《少年的你》上映至今,票房已突破9個億。這部電影,真實而又深刻地揭露了校園欺凌的點點點滴滴。

面對校園裡存在的各種欺凌現象,很多孩子的表現令人無比擔憂。

看著同學鮮活的生命之花從樓上凋落,生命的碎片撒在樓下染紅了地面,而同樣年輕的生命站在不遠處觀望,漠視,唯獨陳念走向前去給同伴蓋上衣服。就因為這樣的一個善舉,陳念卻成為了同學欺凌的又一個對象。

《少年的你》:孩子,在你長大之前讓我做你的“小北”保護你!

作為一個寶媽的我,看著電影,心裡特別不是滋味;隔看屏幕,心裡對一些人恨得咬牙切齒。

想想自己的孩子,天真爛漫,活潑可愛,未來充滿無限的可能。我不禁在想,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也像陳念一樣遭受校園欺凌,不管有沒有“小北”的出現,我都原意做我閨女的“小北”。

電影中的陳念,在被他人欺負的時候,她的媽媽卻在勸自己的孩子說,熬過去,熬到大學畢業一切就好了。陳唸的媽媽本身就十分不易了,面對各路催債的人,還有一塌糊塗的生意,她不得不離開同樣身處逆境中的陳念。

《少年的你》:孩子,在你長大之前讓我做你的“小北”保護你!

誰也無法想象,假如沒有“小北”的保護,陳念該如何度過生命中那些陰暗的日子,內向瘦弱的她又該如何應對同學赤裸裸的欺負……

好在,陳念遇見了“小北”,遇見了一個可以依靠的有力肩膀。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可能經歷來自他人的“霧霾”遮天,但善良就像天上的太陽,能給人無限的溫暖,能驅散霧霾照亮人心。

長大之前,我就是你的“小北”

孩子,陳念有小北的保護,但不是所有人都能遇見“小北”,不過沒關係,在你長大之前,我就是你的“小北”。

《少年的你》:孩子,在你長大之前讓我做你的“小北”保護你!

1.不管別人如何,我都接納你,保護你!還記得,你剛出生時,因為性別原因,老家有的親戚說了赤裸裸的充滿歧視的話。產假結束後,媽媽果斷把你帶離了老家,為此,還跟你爸爸大吵了一架,我死活也不願你在那個重男輕女的環境裡成長,我只想把你帶在身邊,每天都可以抱抱你,可以好好地疼愛你。

今年8月,你上幼兒園了,因為不適應,你鬧了一段時間,每天都說很難過。看見你天天早上醒來就哭成淚人,媽媽心裡彷彿被撕裂了一般,但媽媽依然想接納你的情緒,想讓你難過的時候可以哭出來而不是憋著。為此,你爸爸煩我,連幼兒園的老師也覺得我不該讓你哭,有一天下午接你的時候,媽媽還跟老師爭論了一番。

作為你的媽媽,在懷胎十月的時候,你就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任何時候,我都接納你,不管你乖不乖聽不聽話,不管別人怎麼說怎麼看,媽媽都會盡心盡力呵護你。

成長的路依然很漫長,生活中的“魏萊們”無處存在,不管身在何處,在你可以保護自己之前,我都願做你的“小北”。

《少年的你》:孩子,在你長大之前讓我做你的“小北”保護你!

2.不管發生任何事,我都會選擇和你站在一起。

而所謂的和你站在一起,不是為了袒護你,而是想盡力保護你,幫助你。如果是你做錯了事,傷害了別人,我陪你一起承擔後果,並想辦法彌補過失,幫助你糾正過錯。如果是別人對你做了不好的事,我也陪你一起面對,分擔你的痛苦,並和你一起度過生命中的困境,像小北對待陳念那樣。

孩子,你一定要相信,這個世界不止有壞人,還有好人!只要我們善良勇敢,天就不會塌,相信正義一定能戰勝邪惡!

《少年的你》:孩子,在你長大之前讓我做你的“小北”保護你!

在有些事情面前,對某些人,我們不能一味地選擇忍讓,更不能迴避現實。消極的隱忍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迴避更要不得,只有面對問題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胡小蝶被欺負,她選擇了隱忍,結果魏萊並沒有因為她的隱忍而退步,而是變本加厲,直到把別人逼死了還毫無悔意。面對魏萊這樣的人,決不能靠忍,如果你還沒有足夠的力量對付她,一定要告訴媽媽,媽媽會和你一起想辦法解決。比起成績,媽媽更在乎你的安全!

3.除了做你的媽媽,我還願意成為你的知心朋友。孩子,不管你有任何不開心的事,你都可以跟媽媽說,我願意做你的知心朋友,願意分享你所有的喜怒哀樂。

《少年的你》:孩子,在你長大之前讓我做你的“小北”保護你!

記得媽媽上中學那幾年,特別迷茫,心裡裝著很多讓我煩惱的事,可媽媽沒有一個人可以訴說心情。後來,只能寫進日記裡。

那時候,媽媽特別希望有人可以理解我的心情,懂得我的心事,幫助我解決內心的煩惱,但是依然沒有。你外婆還常常指責媽媽不懂事,抱怨媽媽不讓人省心,其實媽媽只是走進了青春的那片密林裡,中途迷路罷了。

可沒有人意識到媽媽迷路了,也沒有人幫媽媽指路,更沒有人陪伴媽媽度過迷茫。如果有一天,你也走進了同樣迷茫的樹林,希望你能如實告訴媽媽你的感受以及你的需求,媽媽願意聆聽你的心聲,也願意陪伴你走出迷茫,走出困惑。

《少年的你》:孩子,在你長大之前讓我做你的“小北”保護你!

有些路,媽媽不能替你走,但媽媽可以扶你一把,或者告訴你可以往哪個方向走;有些事,媽媽不能替你做,但媽媽可以幫你一把,或者把我知道的告訴你讓你有經驗可以借鑑。總之,在你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媽媽願意陪伴在你身邊,盡力給予你最想要的幫助。

長大以後,希望你能做自己的“小北”

孩子,父母能陪伴你的路程不遠,成長的旅途中,更多的時候只能靠你自己走,每個人都是這麼過來的,你也不要覺得傷感。長大以後,沒有了爸爸媽媽的陪伴和保護,我希望你可以做你自己的“小北”。

1.任何時候,一定要有保護自己的意識。所謂的保護自己,主要是做到兩點:一是不傷害他人,二是不讓他人傷害自己。

《少年的你》:孩子,在你長大之前讓我做你的“小北”保護你!

傷害他人遲早會害到自己。就像《少年的你》裡邊的魏萊一樣,一次次毫無底線地欺負他人,總以為自己霸道強勢就沒人敢傷害自己,結果把命都丟了。這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最好的詮釋。

被人傷害,這是一件誰也無法預料的事。媽媽曾經也被人傷害過,但我們可以想辦法來保護好自己,把別人對我們的傷害降到最低。保護自己的措施有很多,還記得媽媽給你講過《紅色的恐龍》的故事嗎?

故事中的小老虎被紅色恐龍欺負的時候,一開始因為害怕選擇了隱忍,但隱忍的後果是助長了恐龍的膽子,自己被欺負得越來越過分。當小老虎換了一種應對欺負的方式,在恐龍想要欺負他的時候大聲喊“你不可以這樣對待我!”,紅色的恐龍都被嚇到了,覺得小老虎已沒有了往日的懦弱了,他沒有再像之前那樣欺負小老虎了。

面對他人的欺負與傷害,我們一定要學會反抗,千萬不能像胡小蝶那樣一忍再忍,直到自己忍不下去也沒人可以幫到自己。有些事,我們需要說出來,而不是悶在心裡。一個有事敢說的人,總能給人不好欺負的印象。

這也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當然還有更多保護自己的措施,這正是接下來媽媽要跟你說的。

2.遇到難以解決的事情,要學會求助而不是死扛。一個人的能力,終究是有限的。遇到難以解決的事情,我們要學會向人求助,而不是硬撐死扛。這一點,我們可以向陳念學習。陳念被同學欺負時,瘦弱的自己根本敵不過對方的強勢,陳念沒有選擇忍氣吞聲也沒有選擇獨自面對,她選擇了求助。對陳念而言,在當時的處境下,向人求助是最理智的一種做法。

《少年的你》:孩子,在你長大之前讓我做你的“小北”保護你!

孩子,如果以後,你也遇到了困境,自己沒辦法應付的時候,媽媽希望你能大膽地向人求助,沒能遇見“小北”,還有警察叔叔,還有其他的好心人,他們都可以幫到你。求助也是保護自己的一種好辦法,向人求助不代表自己就是懦弱,而是一種智慧的選擇。

3.為人可以不優秀,但一定要善良。孩子,為人做事,我們一定要善良,比起優秀,擁有善良的品質更彌足珍貴。一個人失去了善良,他的內心就會出現扭曲,言行舉止也容易傷人害己,就像魏萊那樣。

善良不代表我們不能做錯事,而是做了錯事敢於承擔後果,敢於改正錯誤。“人之初,性本善”,這是媽媽近期剛教你讀的《三字經》。每一個人最初的品質都是好的,只要我們保持內心的那份善意,不被他人的言行左右,始終做一個善良的人,不管到哪裡,這個珍貴美好的品德都是我們最大的保護傘。

就像善良的陳念,在失手害死了常常欺負她的魏萊之後,她最終在警察的幫助引導下承擔了自己犯錯的後果,法律也會保護她的合法權益,大家依然覺得她是一個好人。

後來的陳念,還成為了一個人民教師,她的人生軌跡最終沒有變,她善良的本性也沒有變。在很多人的幫助下,曾經犯錯的人依然可以迴歸正道,做最美好最幸福的那個自己。

《少年的你》:孩子,在你長大之前讓我做你的“小北”保護你!

孩子,任何時候,我們都要相信,這個世界終究是一個偏向美好的世界。在你長大之前,我們會好好保護你,讓你健康快樂地成長;長大以後,希望你能好好地保護好自己,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