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留在石炭井大山深处的润康,在山上过着隐士般生活

石炭井撤区好多年了,留在山上的人一年比一年少,从十万人减少到了二百来人。

留在山上的老者相继离开了,永久地伴着大山,青壮年下山谋生,人更少了。在我看来,山下时间过得格外的块,山上过得很慢,这是两个世界,分别属于上世纪和现在。山上的人选择了隐士般的简单生活,我们选择了红尘和激烈的竞争。我们各有各的追求和生活,各有各的道理。

特写:留在石炭井大山深处的润康,在山上过着隐士般生活

润康,在我的记忆里挺深的,我年轻时候认得他,他现在还固执地留在石炭井,是我在山上唯一认识的老人。在新华街原石炭井卫生院对面,在新华书店下面一点,开了一个“小康调味品商店”,里头堆着一些瓶装水、生活用品,也不知道商品都卖给谁。商店里头挺高,很空旷,黑乎乎的,沿墙放着几个简单货架,最里头摆了一张单人床,旁边是火炉子,山上没暖气没有炉子待不下去。自来水几天来一次,直接在缸里头盛着。

特写:留在石炭井大山深处的润康,在山上过着隐士般生活
特写:留在石炭井大山深处的润康,在山上过着隐士般生活

润康大个子,一米八几,五十多岁,憨厚不多说话,说话慢条斯理,很清晰,常年着一袭蓝色的长大褂,脸长,嘴唇上一圈黑胡子。石炭井还在的时候,他的店好像是国营土产公司,我经常看到店门口架了铁炉子,上面一口大砂锅,有个木勺子斜着插在锅里,锅里头可能炖的是骨头汤吧,四季冒着热气,让单身的我羡慕不已。

上个月我上山,山上风寒衣单,感冒头痛,路过新华街上他商店时候,我进去喝点热水。他看见我很高兴,用纸杯子倒了热水,我一小口一小口地咽着,不停地揉着额头。看我难受,他从柜子里又给我翻出了感冒药。药很管用。

喝水的功夫他扳着手指头给我算账,去年他开商店挣了三千元,副业七千,扫大街挣了一万,一年收入了两万元。他挺满足。他自己缴纳养老保险,还有几年就可以退休拿工资了。原打算到了年限再下山,等不住了,打算把商店存货甩卖后下山。家里八十五岁的老母亲还等着他,他要尽孝啊,说着眼窝湿润了。今年收入更低,待不下去了。他又补充说。

特写:留在石炭井大山深处的润康,在山上过着隐士般生活

说着的时候他告诉我件好事,有点兴奋,办事处领着摄制组到他店里拍电影,他本色出演上世纪的售货员。他站在柜台里,拿着称比比划划,“我就站在这里给他们称东西。电影叫做《荒草丛生》。他翻出了手机照片,粗大的手指在屏幕上划着,一张一张地让我看。照片里,他和导演和女主角合影,看出来他很高兴,很满足。

特写:留在石炭井大山深处的润康,在山上过着隐士般生活

离开的时候,我从他那里买了一条烟,挥手告别,他站在店门口远远地一直挥手。再见,我的朋友。

特写:留在石炭井大山深处的润康,在山上过着隐士般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