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是怎样成文豪的?

用户3531618795455


在中国,鲁迅先生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家,鲁迅先生的作品,我们在初中课本上就学习过,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出自鲁迅先生之手。鲁迅是上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代表。鲁迅先生作为文学大家,其人生经历,家国情怀,形成了他独特的人生观。下面我们大概说一下鲁迅先生的经历。

首先他的家庭生活的变故,使他过早地体验了人生的艰难和人情的冷暖,也是他从少年时代起就接触了下层人民,体验到他们的痛苦和麻木。

其次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开阔了眼界,因为痛感中国人精神上的麻木和桎梏,弃医从文,在当时,他与同人讨论中国国民性的问题,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

这一切奠定了他后来成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础。鲁迅先生在五四运动之后,他的思想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出来,譬如《狂人日记》表达了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对人精神的压制和迫害,把全部的人生体验和思索诉诸笔端。

最后,鲁迅先生通过他的作品,关注社会,反映各色人物的不同生活,其运用语言的功力炉火纯青。鲁迅先生的杂文充满正义感,'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毛主席这样评价他。在各种文体的创作中,都有所创新。一路走来,鲁迅先生成为了受人尊敬的文学大家。





焱之春秋


纵观古今,一个人的成就莫不与时代大环境、家庭背景和个人早期经历阅历息息相关。就如当代的马云,若没有改革开放的环境、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应用,教书匠恐怕是他一生的职业了。而对于鲁迅,这位世界级文豪,也不例外。


首先鲁迅早年正处于大清末期。即将灭亡的大清王朝自然是中央无能,地方贪腐,民不聊生。加上列强环视,虎视眈眈,随时都有可能撕裂大清。一个如此动荡不安的年代,鲜有人能独善其身。

其次鲁迅家庭变故。鲁迅年少时家庭是很殷实富足的,在当地也算得上名门之家。他的爷爷中过翰林,外放过知县。他的父亲及族人大多都饱读诗书,所以鲁迅童年应当是在衣食无忧的私塾中度过。不幸的是鲁迅的爷爷、父亲为寻求更大的政治提升,亲自策划并实施了一桩行贿弊案。案发后爷爷入狱,家庭败落。鲁迅时年十三岁,亲眼目睹经历了家道中落,世俗冷眼,生活拮据的桩桩事事,现实在他的内心留下抹不去的印痕。

成年后,鲁迅远赴日本学医。在日本他又亲眼目睹了日本人对中国同袍的肆意侮辱和欺凌,更激起他内心的反叛和抗争。

国弱不足以御外侮,身单无以救国家,能够唤醒国人起而抗争的唯一手段就是拿起笔杆当枪使,当刀用。

就这样鲁迅没有成名医,却用如枪似刀的笔,对万恶的旧社会作了无情的鞭挞,对麻木的国人注入了强心剂,对腐败的政府给予无情的抨击。

鲁迅的作品影响了一个时代,激励了无数国人,促进国人奋起,家国进步,其文坛地位无可撼动。


丁氏简评


鲁迅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和思想家.早年在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

一天,在上课时,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到的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虽然和日本人一样身强体壮,但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这时身边一名日本学生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鲁迅听到这话忽地站起来向那说话的日本人投去两道威严不屈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他的心里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国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脑海闪过,鲁迅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从此,鲁迅把文学作为自己的目标,用手中的笔做武器,写出了《呐喊》、《狂人日记》等许多作品,向黑暗的旧社会发起了挑战,唤醒了数以万记的中华儿女,起来同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夜以继日地写作.

一是匿名信事件,二是看电影.

这两件事对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的鲁迅刺激很大.匿名信事件使作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歧视的悲哀,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斗争精神.“终于这流言消灭了”,鲁迅的正义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看电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鲁迅.他极为沉痛而愤慨地写道:“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用这样的反语来表达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伤,思想上所受到的极大的震动,以及改变志向,弃医学文的决心.是因为中国民众的 愚昧、麻木,使他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 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鲁迅的这种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精神,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国学小陈


这个要从鲁迅在日本留学的经历说起,鲁迅因在南京路矿学堂成绩优异,后来在毕业以后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东渡去日本留学,当时选择学医,那么选择学医的原因是想要救治很多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但是他这种在当时看来美好的想法,很快就被残酷的现实粉碎了,日本人压根就瞧不起中国人,在他们眼里,所有中国人都是“低能儿”,就连鲁迅当时的解刨学成绩都被他们怀疑是作弊,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而在有一次课前反映的幻灯片中,里面的情景是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然而旁边一群中国人都在围着看热闹,鲁迅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他看到了国人精神上的麻木。此时,他突然意识到,要想改变中华民族受欺凌受压迫的悲惨命运,那么就要改变中国人的精神,于是他想到了文学。后来鲁迅离开仙台医学回到东京,开始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


那年花开正及时


鲁迅是第一个真正看到中国几千年来骨子里的劣根性的人。无论屈原、李白、杜甫或者其他都没有他那样将中国人骨子里的病看出来。很多作家都只看到事物的本事,而没有从根源,从骨子里去诊断。所以鲁迅的伟大就伟大在他唤醒了中国人的心。鲁迅的风采永远不会消失,因为中国的历史永远不会消失,人性本身的东西永远都存在。两千年了,人性可曾变化过?


红尘佛客


鲁迅是怎样成为伟大的作家的?首先在那个时代,鲁迅先生是无意于成为伟大作家的。但他最终却成为现代最伟大的作家。原因何在呢?首先就在于,他无意于成为作家,不以成为一个作家为目标而局限自己。这就可以让他的胸怀更加宽广,他的视野更阔大,他比那个时代的人看得更深,更远。再者他本来的用意是为了唤醒国人,这就不得不倒逼着他去用最准确最有感染力的文字,冒着那些有形和无形的枪林弹雨的危险,去阐述他那最深刻的思想,叫醒沉睡的国人。最后,鲁迅先生不仅仅只是一个坐在象牙塔里的不接触实际社会生活的学者。相反,他广泛接触社会,激励青年,与当时社会各种腐败现象斗智斗勇。所以说,正是因为鲁迅先生无人可比的胸怀、勇气、视野、深度和广泛深厚的社会接触面才成就了他作为最伟大的作家这一个称号。


游逛历史村


1.洞察国民之劣根性,促发国人自省自勉自励。

2.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促进了国人的思想开放和文化的大众普及。

3.展示了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风骨,虽然与人论争不断,但其人格主流和情怀主体是令人钦慕的。

4.弃医体谋生之小我,赴医国民人性谋民族振兴之大我。


文观音


乱世出英雄,鲁迅生于乱世,但他敢于以文弱书生的气质挑战封建的邪恶,唤起民众的觉醒和良知,是真正看到中国封建王朝的劣根性,是几千年来的第一人。无论是屈原、李白、杜甫或者其他学者,都没有他那样敢于面对列强,不畏艰险,直面笔书,很多作家只看到事物的表象,没看到根源,没有从骨子里去痛斥,或者是为了苟且偷生,不敢直言。鲁迅做到了,他唤醒了民众。他的风采永远不会消失,因为中国的历史永远长存,人性的本质永远存在,人性的本质永远都不会改变。


崔再纯


一辈子坚持不懈的写作,才是成为大文豪的主要原因!有了名望,才有了后来的伟人欣赏,和社会的推波助澜,成为举世瞩目的民族魂!


静里水声1


判断一个作家是否伟大,其实就看两点,文字的驾驭能力以及思想的深度。

这两点,鲁迅先生是划时代的存在。

常用的汉字就那么几千个,但有的人,能用它写出令人头皮发麻的作品,有的人写的东西,你扔垃圾箱里都觉得侮辱了垃圾。

我每次看有人黑鲁迅文笔差我就想笑,合着你们就知道“两颗枣树”的故事?

你们看看鲁迅的几篇经典小说,对人物的刻画与描写,哪个不是简单几笔,就让一个人物立起来甚至栩栩如生?

孔乙己的梗,网友们玩得这么HIGH,写过东西的人,看了绝对起一身鸡皮疙瘩,描写迂腐文人的作品很多,但像鲁迅先生这样不到几百字,把一个人写活甚至过目不忘的,又有几个?

这才是真正的文笔,真正的功底,比那些无病呻吟的文字震撼多了,可以说,入木三分就是为鲁迅先生设计的成语。

至于思想高度,鲁迅先生的作品传下来差不多一百年了,你们看看现实,鲁迅先生哪里有说错?

一个文字驾驭能力顶尖,同时具备深刻思想深度的作家,怎么不配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

本来不想走题,但看到大家在下面讨论大刘的文笔,我补充几句。

关于文笔这事,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从个人观感上来说,没有好坏之分,小四的粉丝还觉得郭敬明文笔很棒呢,嘤嘤嘤。

但从写作的角度来看,优秀的文笔应该是这样的:

1、能用最合适最简洁的文字,让读者“身临其境”。在这里,我推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大神的一部作品《檀香刑》,看看人家描写凌迟的文字,但我先郑重声明如果看完之后,引起不适请别怪我,要怪请怪莫言大爷文笔太牛。

从这个角度看,大刘在《三体》中描写水滴击毁人类舰队,二向箔降维打击的文字,不仅是在挑战影视镜头的极限——这也是目前中国电影拍不了《三体》的原因,更是在挑战人类想象力的极限,你不敢想的,大刘都用文字把它展现出来了···

然后你说大刘文笔不好?哈?你觉得雨果奖的评委都是傻逼,那当我没说。

还是那句话,所谓文笔,看你要用它来干什么,不是一定要细腻和抒情才是好文笔。

2、在自己的作品中,能用塑造一个或多个个性鲜明的人物角色。

举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作品,免得有装逼之嫌,就用《三国演义》和《三体》吧,关于《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我直接引用先生的文字吧,“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简单来说,就连鲁迅都觉得,《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太简单粗暴,太脸谱化,这句话说得对不对,当然很对。但罗贯中文笔好不好呢?好,因为起码这些角色,我记住了。《三体》中人物塑造脸谱化吗?当然脸谱化,尤其是终极舔狗云天明,堪称舔中楷模,但你记住他了吗?记住了。

注意先生的措词,大作家基本上是不写废话的,如同大导演不会在电影里搞无用镜头一样,先生只是说罗贯中塑造刘备忠厚形象和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形象有点过了,从来没说罗贯中塑造得不好。

举例来说,就是我说这里留言的朋友,男的都像吴彦祖,女的个个林志玲,过不过,当然有点过,但起码后来看这回答的人知道了,哦,在这留言的,都是俊男美女啊。

3、能准确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

这个问题也引起了一位朋友的讨论,我觉得这哥们说得很对,作家的思想性和专业性,肯定是不能和专业的人比的。

你让一个作家跟历史学家比历史观点,跟一个社会学家比社会理解,更一个育儿专家比儿童教育,在同等水平下,作家基本上是被完虐的。

那么问题来了,那你吹个毛的作家思想性啊?鲁迅怎么就成思想家了,额,不好意思,打开百度百科,鲁迅后面有个括号,人家还真是文学家+思想家,历史上能享受文学家与思想家双料加成的人并不多。

至于你让我评价鲁迅的思想,得了吧,我算是个什么玩意,敢评价鲁迅的思想?我能看懂他文字里传递的思想,我都觉得自己很牛逼了——起码我在中文系交的那点学费,我没白交。

就像我说了,鲁迅的思想是超越当时他所处的时代的,甚至百年之后,他对于某些人某些事的看法都是一针见血,这样一个大牛,谁敢评价他?

至于大刘的思想,不说别的,黑暗森林理论,对于人性的看法,不说绝对正确,起码让人醍醐灌顶,发人深省。

说句有点晦气的话,大刘如果这几年死了,地位可以再上一个台阶,那时候你在知乎黑大刘文笔差,会被群起而攻之;他死后,再过上那么十几年,我们的后人,会把他吹成神···

为什么?因为作家的思想性,要经过时间考验,一百年后,我们才真正意识到鲁迅的伟大,等我们意识到大刘的伟大时,估计在座的各位都白发苍苍了。

====================================================

本来不想啰嗦的,但实在受不了回复里有人说鲁迅先生不抗战的言论,甚至连鲁迅和日本人把酒言欢的话都说出来了,用六老师的话来说,你们这是要向全国人民谢罪的···

没看过鲁迅先生的大多数作品不是你们的错,毕竟你们不是这个专业的,不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也不是你们的错,毕竟你们不用学文学史,但看到几篇公知文字,瞄过几本地摊文学,就在知乎这个大平台上以讹传讹,这就不对了。

下面简单科普一下鲁迅的生平,以及简单介绍几篇关于鲁迅先生抗日的文章,分享给大家。

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卒于1936年10月19日,你说鲁迅没有参加八年抗战是对的,毕竟鲁迅是战士,但不是亡灵战士。但你说鲁迅不参加八年抗战,这就有点居心叵测了,当年张居正坑高拱,都没这么过分的。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文化界的“民间抗战”,从来没有停止过。鲁迅就是文化界抗战的核心人物之一。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鲁迅主要干了三件事:

1、1930左联成立,鲁迅是主要发起人,并把自己的稿酬捐给左联,9.18之后,左联陆续发表了《告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及一切爱好文艺的青年们》宣言、《东洋人出兵》、《告国际无产阶级及劳动民众的文化组织书》、《告无产阶级作家革命作家及一切爱好文艺的青年》等作品,主要目的是揭露日本军队暴行,号召人民抗战。

2、推荐青年作家,1935年8月和12月,萧军的小说《八月的乡村》和萧红的小说《生死场》在鲁迅的帮助下,终于出版发行。鲁迅为这两个名不见经传的来自东北沦陷区的年轻作家,亲写序言,让全国人民知道了东北到底发生了啥事,那时候,距离鲁迅去世,不到一年···

3、陆续写了《三月的租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的问题》等文,主张作家应在“抗日”的旗帜下联合起来,甚至认为当时左翼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和右翼的“国防文学”这两个口号侧重点不同,可以在“抗日”的旗帜下并存。

可以说,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鲁迅作为一个中国作家,血是热的,脊梁是硬的,就因为他早年在日本留学,就传出来鲁迅不抗战的言论?

如果有人不知道鲁迅的这段故事,那我就权当免费科普一下,目的就一个,希望你以后不要瞎传什么鲁迅不抗日了,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说错话没关系,别继续传谣就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