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人黑鲁迅?

亦千丶


鲁迅先生,中国的民族魂。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鲁迅先生在当时如此混乱的社会条件下,仍然敢说真话,这需要莫大的勇气。真话讲多了自然为人诟病。

在我看来,骂鲁迅先生的主要有两类人。

一:戳到他们痛处或损害到他们利益的人。

第一类人有可以分为两个小类。一是先生生前对先生百般尊敬,极为推崇的人,这小类人的代表人物便是中国女作家苏雪林,在鲁迅先生生前,她在先生面前以“学生”自居,对先生极为敬重。她说:“鲁迅是中国最早、最成功的乡土文艺家,能与世界名著分庭抗礼”。还说:“谁都知道鲁迅是新文学界的老资格,过去十年内曾执过文坛牛耳……”苏雪林认为:“鲁迅的小说创作并不多,《呐喊》和《彷徨》是他五四时代到于今的收获。两本,仅仅的两本,但已经使他在将来的中国文学史上占到永久的地位了。”但在鲁迅先生离世不久,她的态度就急剧转变。1936年11月12日,苏雪林拉开了她“半生‘反鲁’的序幕”。她写了长达四千言的《与蔡孑民先生论鲁迅书》,公开祭出反鲁大旗,破口大骂鲁迅是“褊狭阴险,多疑善妒”,“色厉内荏,无廉无耻”,“玷辱士林之衣冠败类,二十四史儒林传所无之奸恶小人”,在文坛“兴风作浪”,“含血喷人”,其杂文“一无足取”,“祸国殃民”。并影射、攻击鲁迅勾结日本特务机关内山书店,“行动诡秘”等等。

第二小类便是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人。因为郭沫若先去招惹了鲁迅,说鲁迅是“资本主义以前的一个封建余孽。资本主义对于社会主义是反革命,封建余孽对于社会主义是二重性的反革命,鲁迅是二重的反革命人物”,甚至骂鲁迅是“一位不得志的FASCIST(法西斯谛)”!由此掀起了两位文坛大佬的对骂。但在鲁迅先生离世后,他却对鲁迅先生极为推崇。

二:纯粹是借鲁迅先生的光来传播自己,俗称“蹭热点”,这在现在网络发达的社会是常见的,是很多媒体的吸引眼球的做法。

图一:鲁迅

图二:苏雪林

图三:郭沫若





话半句


方舟子先生有一句名言,“捧胡多为伪君子,骂鲁必是真小人”。他生平写了一堆书,都没人看,唯独这么一句训话倒是流传很广。这大概也能说明,此话代表了眼下很多人的心声吧。

在他的意见中,鲁迅差不多就是圣洁的化身,但凡和他过不去的,就是无耻宵小。 一个外国人,竟能如此礼敬我中国前贤,其国际主义精神倒也是感人至深的——虽然我是没骂过鲁迅的真小人,对他的话有着愚不可及的不以为然。


鲁迅在中国,一直都是很大的话题。他生前身后,清光四射,始终摆脱不了政治的纠缠。 曾经有数十年,他被权力者借用扶上政治神坛,万众瞩目,没有任何人胆敢非议一二。而在同时的对岸他又是被封杀的对象。

1980年代以后,他才慢慢走下神坛。到了90年代,其实连上方都对他的态度转向冷淡,甚至有些回避,完全消极处理。入选教科书的文章该撤的撤,关于这个人能不提的也不想再提,透着一股暧昧的冷漠。这其实也不难理解,天下已定,畛域分明,曾经阔气的只想安稳,正在阔气的要维持现状,鲁迅那样的思想,就知道批判,就知道改革,就知道揭疤,整天投枪匕首喊打喊杀的,你说会有牧民者喜欢吗?

我们今天读鲁迅,依然会觉得他好像还活在我们当下的中国,他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和批判,言犹在耳。但是另一方面, 鲁迅仿佛真的被历史和现实有意冻结了,不再与“圣教同源”,不再是“为王前驱”。所以,倘要真的深入讨论“为什么那么多人黑鲁迅”,我觉得首先需要提到的是,对鲁迅的好恶表达,你若认为是某些个体推动的结果,那就是用简单的逻辑和思维去考虑中国问题。鲁迅声名的升降起伏,永远都无法摆脱政治之索的羁绊。

我们的文化,常常是昨日如斯,今日如斯,明日也如斯。古人所谓“召民之路,在上之所好恶”,世事如此,鲁老走下神坛,甚或受点冤屈,是必然的。诬否且不论,这是一个有关舆情、国情、权术的总归因。


至于到具体环境,有人不喜欢鲁迅,觉得他让人不舒服,甚至动辄谩骂他,诬琢诬谤,也是人之常情。人类至今还没有一个名人,可以让所有人爱戴,不受点不白之冤。一辈子做好人都做到耶稣那份上了,不还是被钉在十字架上。有人欢喜有人骂,反倒是社会多元、开明的好事。

这些个体的人,不喜欢鲁迅,据说还会黑他,追溯原因,无非要么是逆反心理,要么人云亦云,要么是隔膜所致,要么是立场差异,要么就是有意颠覆过去武断而强迫的话语方式,不出此五种。要说“别有用心”,倒是说不上的,因为鲁迅近20年基本就是意识形态的边缘人物,要靠黑他达成某种“居心”,相当于专程跑去荒山野岭拐弯抹角儿放一个小小的烟雾弹,我倒觉得不是黑鲁迅的人有什么毛病,而是还会这么想、还一腔悲怨的朋友不免戏精附身,脑子太煞费周章了。这等人,平日里有人和他看法相异,就有刺股之痛,就要嚎丧指人为反动逆党,其猜疑阴险的“居心”倒是深沟高垒,正与鲁迅思想相反的。天下多事,也往往源于有人偏好诛心大法,以己律人以理杀人。

真的,有人不喜欢鲁迅,甚至骂他,真的不需要你玻璃心急火攻心。任何公民,对于一个已逝作家,是爱是憎,或吹或黑,都是他的权利——我们小民的思想言行有这个自由裁量权利其实也不过才40年,没必要急脱脱跪迎奉还。一个民族的名人,即便到了伟大的程度,有人真心爱戴恭维固然是皆大欢喜,但是若能容许有人不问青红皂白挟有仇隙碎话几句,骂骂几句,也许更能见出文明、自信、成熟与宽容吧。况且,谚云“树大自直”,我也没见过历史上有名副其实的名人是可以被骂倒的。

也就是说,黑鲁迅,当然挺无聊,有伤口德,但也不是多大的事,没必要上纲上线。如果有人讨厌鲁迅,你非得强迫人家爱他;亦或你崇拜鲁迅,偏偏有力量命令你不得如此,其实才真算是问题。


鲁迅是非被黑,是否被爱戴,其实都是无关紧要的浮名虚誉之事。更为核心的是,鲁迅所提出的中国问题是否已经解决,鲁迅其人的精神是否传续下来。

我们遵奉一个作家、思想家,重点不是去膜拜这个一个人,去竭力肃清所有关于他的非议,人家肉身已灭墓木已拱,把他乔装打扮的再完美靓丽也没多大意思。这种表皮浅薄的偶像崇拜,看似忠心耿耿,其实无知无趣,只是时代流行色的一个俘虏,甚或说的严重点,不过就是在玩弄。

鲁迅从不试图收编粉丝,他最大的希望是中国人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你可以独立地对他作出自己的判断,可以称赞他,可以信服他,可以批评他,可以否定他,他不会介意这些。我们读鲁迅,最终目的也是走出鲁迅,更走出他当年为之绝望的现代中国。

也就是说,我们遵奉他,核心在于继承他的精神,想其所想,思其所思。比如他的那种温情,那种爱意,那种悲悯,那种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怀;比如他那种批判的独立意识,那种直面中国现实问题的勇气,那种不断警惕我们在选择中不要乐于当奴隶的呐喊等等,我们学习了,意识到了,继承下来了,进而以鲁迅为参照,关注现实,改变现实,其实才是感受鲁迅、阅读鲁迅、研究鲁迅、尊重鲁迅、最后超越鲁迅的核心要义。

所以,鲁迅被黑的里焦外嫩,我也没觉得有什么,身后是非谁管得,不朽的终究不朽。反倒是鲁迅当年那些感慨系之的妄议,至今还可以就今论今,才是让我感到悚然的:有一种黑,竟然是中国无数旧魂灵略七八十年下来都湔洗不掉的。

2018,11,29,饭后闲谈

感谢大佬们赐阅。会勉力每天都写一两篇随感。欢迎关注、点赞、留言批评——虽然我是不会改的

刘愚愚


这个社会 变得越来越让人难以理解了 忠义礼廉孝也很难看到了记得小时候听爷爷讲民国时期的故事感觉和书上电视上学的 很多都是相反的 在那个时代鲁迅先生真的很伟大 不知道一些小丑出来蹦哒啥 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不同 还是咋地


勇哥84987703


因为鲁迅先生一生与黑恶势力,与贪官污吏,与反动势力,与社会的丑恶现象作殊死斗争。在上世纪末,以上丑恶现象在社会上横行,若对号入座,鲁迅先生笔下的人和事,与当时社会现象很相似,确实是《沉渣的泛起》,牛鬼蛇神当道。所以,他们自然而然恨鲁迅先生,黑鲁迅先生,不足为怪。


手机用户74255146613


有许多人黑鲁迅?许多人我觉得倒不见得,但是确实对于鲁迅没有以前那么推崇了。

至于黑鲁迅的人,我觉得大概是这么几种人吧。

1、借黑上位,博眼球,让公众关注到自己。

因为鲁迅的文学成就和历史地位,只要是把鲁迅的文章拿出来贬低一番,或是直接骂几句鲁迅本人。这样,自然会引起一些人的愤怒,去批评他们。

哪想,这就是他们的目的,引起了公众的注意力,达到了出名的目的。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的王朔。

2、物极必反,走下神坛后的一些正常现象

另一方面,也许是鲁迅最初的形象太高大了,太完美了。

当他渐渐地走下神坛,一些普通人的缺点展现在大众面前时,有的人接受不了了,从而整个感知都改变了。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粉转黑”。

3、形势变了,有些观点放在现在不是那么适用了。

当初的形势,错综复杂。中国也正处在十字路口。鲁迅正是一个用笔战斗的斗士,措词激烈,观点犀利,在那种形势下才能先声夺人,镇摄敌人。

而现在是和平年代,所表现的矛盾也不是针锋相对的敌对模式。所以,有些观点放在现在就过于偏激了。

所以,也可能是引起有些人的不适,所以有的人不支持他的观点。


花拖鞋1189


毛泽东三读《鲁迅全集》称他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2013年10月15日 来源:北京日报

“现代中国的圣人”

  鲁迅是毛泽东最为心仪的现代中国文学家和思想家,罕见地称他为“现代中国的圣人”。

  1936年10月,鲁迅辞世时,中国共产党对他的评价即已达到很高的高度。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发布的《为追悼鲁迅先生告全国同胞和全世界人士书》提出:鲁迅先生一生的光荣战斗事业,做了中华民族一切忠实儿女的模范,做了一个为民族解放、社会解放、为世界和平而奋斗的文人的模范;为了永远纪念鲁迅先生,决定改苏维埃中央图书馆为鲁迅图书馆,搜集鲁迅遗著,翻印鲁迅著作,出版鲁迅全集等等。

  毛泽东对鲁迅的了解和推崇,与中国共产党同鲁迅的特殊关系有关。张闻天、陈云、瞿秋白这些党的领导人,和鲁迅都有过不浅的接触和了解;像郭沫若、茅盾、周扬、冯雪峰这些党内著名文化人的经历,都和鲁迅有着深切的关联。1937年以后,随着一批文化人从国统区来到延安,毛泽东在和他们的接触中,越来越多地了解到鲁迅的思想、性格和在国统区文化界的特殊地位,越来越强烈地体会到鲁迅对中国共产党高扬中国革命文化大旗不可替代的作用。

  毛泽东第一次公开评价鲁迅,就使用了一个特殊的概念——“圣人”。1937年10月19日,延安陕北公学举行纪念鲁迅逝世周年大会,他在大会上发表的《论鲁迅》演讲中说:“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这个评价,一直到晚年也没有改。不仅没有改,还升了格。1971年11月20日,他同武汉军区和湖北省党政负责人谈话时说:“鲁迅是中国的第一个圣人。中国第一个圣人不是孔夫子,也不是我。我算贤人,是圣人的学生。”在这里,作为“圣人”的鲁迅,从“第一等”,升为了“第一个”;不只是“现代中国”的圣人,而是“中国的”圣人;毛泽东自称“贤人”,“是圣人的学生”。对鲁迅评价之高,在古今文化人当中,无出其右。

  毛泽东称鲁迅为“圣人”,源于他们的“心”是相通的。

  毛泽东和鲁迅虽然没有谋过面,但两人都非常明确地表达过对对方的真挚好感。鲁迅生前在文章中公开表示要站在“毛泽东先生们”一边,宣称自己“即使怎样不行”,被“毛泽东们”“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红军到达陕北后,他给毛泽东发电报,还捎带火腿等等。如此立场感情,无疑使毛泽东感动不已。这就可以理解,在鲁迅逝世一周年时,他为什么会称鲁迅是“圣人”,称鲁迅是“民族解放的急先锋,给革命以很大的助力。他并不是共产党组织中的一人,然而他的思想、行动、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

  在鲁迅说的“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的年代,毛泽东和鲁迅都是战士。一个侧重于武器的批判,一个侧重于批判的武器,战斗精神和理想目标颇为相似,而且都收获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奇效,从而使他们在心灵上互相感应,视为同志。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层,最早提出毛泽东和鲁迅有思想默契的,是周恩来。他在1945年说,“鲁迅的许多思想和毛主席的思想一致”。毛泽东自己的表达,则更为感性。1949年访问苏联时,他对工作人员说,“我就是爱读鲁迅的书,鲁迅的心和我们是息息相通的”。这里说的是鲁迅和“我们”,到1966年7月给江青的那封信中,则换成了鲁迅和“我”。他说:“我跟鲁迅的心是相通的。”

“读点鲁迅”

  毛泽东读鲁迅作品,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的。他那时是《新青年》杂志的热心读者,鲁迅最初的一些白话小说和杂文,便发表在《新青年》上。1918年8月到1919年3月,他第一次到北京时,因为对周作人撰文介绍的日本“新村运动”很感兴趣,专门跑到八道湾鲁迅和周作人同住的院子拜访,可惜那天鲁迅不在家,只见到了周作人。晚年谈到此事,毛泽东还遗憾地说:“五四时期在北京,弄新文学的人我见过李大钊、陈独秀、胡适、周作人,就是没有见过鲁迅。”

  1920年,毛泽东在长沙经营文化书社,亲自选进鲁迅的《呐喊》等作品来卖。大概从这时起,他对鲁迅的作品有了较多的印象。1932年底,冯雪峰从上海到瑞金,鲁迅成为他们见面交谈的重要话题。鲁迅1936年10月逝世前,曾托冯雪峰将自己编校的瞿秋白文学译文集《海上述林》上卷,转送在陕北的毛泽东和周恩来。毛泽东同时收到的,还有鲁迅开列书目让人去选购的一批书,其中就有《呐喊》、《彷徨》这些作品。初到延安,毛泽东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发现有不少鲁迅的书,不断派人去借来阅读。

  从1937年10月发表《论鲁迅》演讲开始,毛泽东就频繁在自己的著述中引用鲁迅作品了。《论鲁迅》引用了鲁迅的三篇文章,其中,《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是早期的作品;《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是1936年7月才发表的;还有鲁迅1934年11月17日写给萧军的一封“痛斥变节者”的信,发表于1936年11月15日在上海出版的《作家》月刊,当时还没有收进鲁迅的集子,毛泽东也引用了。1938年1月12日,他在写给艾思奇的信中说到:“我没有《鲁迅全集》,有几本零的,《朝华夕拾》也在内,遍寻都不见了。”《鲁迅全集》此时还未编辑出版,毛泽东尚不知道,但阅读鲁迅作品之急迫,却极为真诚。

  第一版《鲁迅全集》,是1938年8月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辑,以“鲁迅全集出版社”名义在上海出版的,共20卷。出版社特印200套编号发行并注明是非卖品的“纪念本”,赠给延安两套,毛泽东得到其中的第五十八号。收到《鲁迅全集》后,毛泽东读鲁迅著作,便成为常态了。新华社曾发表过一张毛泽东在延安枣园窑洞里工作的照片,办公桌上便放着3卷《鲁迅全集》。1942年7月25日,他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最近经验,少而精的东西还能看而且有益,多了无法看。有富裕的排印时间,可印《鲁迅全集》、《海上述林》。”

  这套《鲁迅全集》,被毛泽东完整无缺地从延安带过了黄河,带到了西柏坡、香山,进了中南海。1949年底访问苏联,他带去不少鲁迅作品,阅读时连饭都顾不上吃,工作人员多次催促,他回答说:“我在延安,夜晚读鲁迅的书,常常忘记了睡觉。”一直到晚年,他依然心系鲁迅作品。1971年11月20日同武汉军区和湖北省党政负责人谈话时强调:“鲁迅的书不大好懂,要读四五次,今年读一遍,明年读一遍,读几年懂得了。……我们党内不提倡读鲁迅的书不好。”1975年底又讲:“我建议一二年内读点哲学,读点鲁迅。”

  “读点鲁迅”,是毛泽东晚年以人名代著作,提倡阅读的唯一中国人,从句式到用意,几乎和“读点马列”这样的说法差不多。

  毛泽东阅读和保存有三种版本的《鲁迅全集》。第一种是前面说的1938年8月出版的20卷本的《鲁迅全集》,内容包括鲁迅的著作、译作和他所整理的部分古籍。他在这套书上作了不少圈画和批注,凡书里文字排印颠倒、错字漏字的地方,也都一一作了校改。第二种是1956年到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相继出版的带注释的10卷本《鲁迅全集》。这套书只收鲁迅著作,未收译文和整理的古籍。第三种是1972年有关部门根据10卷本《鲁迅全集》排印的大字线装本,他在书中画了许多红道道,许多册的封面上画有红圈,其中一册的封面上写着“1975·8再阅”。

  毛泽东逝世时,床头书桌上还放着一本厚厚的《鲁迅选集》。书里夹着一封没有封皮的信,是女儿李敏1975年4月15日写的,上面说:“爸爸:您好,您近来身体怎样?女儿十分惦念。您让我读的这本鲁迅选集,我已经都读完了,什么时候,我想和你谈读这些杂文的看法。这本书里您画了不少符号,写了一些评注,我都仔细看了。但有些地方还是不明白什么意思,我想抽空找您问问。”在毛泽东的藏书中,还有一套1972年9月北京鲁迅博物馆编辑、文物出版社出版的线装本《鲁迅手稿选集三编》。这套书共有29篇鲁迅手稿,因一些手稿字迹太小,毛泽东就用放大镜看,并留下不少圈画。

毛鲁之心,何以相通

  毛泽东读鲁迅的书,共鸣深深,在思想情感方面息息相通。究竟怎样“相通”,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在文化革命上的共鸣。

  这里说的文化革命,和20世纪60年代作为运动的“文化革命”,不是一回事。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扬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批判传统的旧文化,由此开启了现代中国的文化革命和创造新文化的过程。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新生代”,毛泽东在思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总是把文化革命放在突出的位置。《新民主主义论》是系统的理论成果,原本的题目,就叫《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在这部论著中,毛泽东提出,鲁迅是五四以来“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旗手”、“主将”、“代表”、“方向”这样的用词,反映了鲁迅在文化革命领域的地位和价值,是别的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我们知道,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起重要作用的几个代表人物中,陈独秀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后来逐渐离开了文化革命领域;胡适在文化领域的作为虽然不小,但其思想轨迹显然和中国共产党是两条路子;也只有鲁迅,依然在文化领域不断战斗,不断前进,且思想轨迹同毛泽东的主张,颇为接近,都特别重视通过文化革命推动文化转型,倡导建立民族的新文化。毛泽东读鲁迅著作,在这方面获得共鸣,实为必然。

  二是在透彻分析中国国情问题上的共鸣。

  鲁迅和毛泽东,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一个是“主将”,一个是“前卒”,他们都饱读诗书,对历史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对老中国社会都有深刻的认识,对旧的思想道德都作过分析和批判。对几千年封建压迫,鲁迅概括为“吃人”,毛泽东概括为政权、神权、族权和夫权四大绳索。他们都注重对中国社会进行思想启蒙。鲁迅以“精神界之战士”的身份,努力于“改造国民性”;毛泽东早年组织新民学会,宗旨是“改造学术与人心”。毛泽东在《论鲁迅》中说,鲁迅是从正在溃败的封建社会中出来的,会杀回马枪,朝着他所经历过的腐败社会进攻,“画出了黑暗势力的鬼脸”,“他简直是一个高等的画家”。毛泽东很欣赏鲁迅分析批判中国社会问题时,在方法上的深刻辩证,事实上这也是他和鲁迅的共同特点。

  的确,无论是批判旧中国,还是建设新文化,都是很艰巨很复杂的事情,绝不是提出一些脱离实际的单纯口号,就可以大功告成,更不是越激进越好。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时期,因为立足于中国国情,在大量深入的农村调查的基础上,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却被党内的教条主义者戴上“右倾”、“保守”和“狭隘经验论”的帽子。这个遭遇,很像同时期的鲁迅。大革命失败后,左翼文化界在关于“革命文学”等一场又一场的争论中,创造社、太阳社的言辞很激进,对鲁迅的批判攻击也很激烈,给鲁迅戴上“封建余孽”、“二重反革命”、“绍兴师爷”、“堕落文人”的帽子。

  鲁迅的主张看起来不激进,恰恰是因为他对中国社会文化的认识更深刻和辩证,由此对创造社、太阳社的反批评,也就非常到位。比如,在《上海文坛之一瞥》中,鲁迅说革命文学运动的错误,“第一,他们对于中国社会,未曾加以细密的分析,便将在苏维埃政权之下才能运用的方法,来机械地运用了。再则他们,尤其是成仿吾先生,将革命使一般人为非常可怕的事,摆着一种极左倾的凶恶的面目,好似革命一到,一切非革命者都得死,令人对革命只抱着恐怖。其实革命是并非教人死而是教人活的。”

  对这样的反批评,毛泽东极为欣赏。1972年11月同武汉军区和湖北省党政负责人谈话中,他对鲁迅与创造社分歧的高下,作了评价:“创造社不那么高明。鲁写的《上海文坛之一瞥》,就是骂创造社的,后来郭沫若就写《创造十年》驳他,驳得没劲。”毛泽东评价左翼文化界的这段公案,或许会想到自己在中央苏区时期的遭遇。事实上,就在鲁迅写《上海文坛之一瞥》的前一年,毛泽东为反驳“左”倾教条主义,写了一篇《调查工作》,后来改名为《反对本本主义》,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这和鲁迅的反批评,实为异曲同工。

  关于毛泽东和鲁迅在深刻了解国情这个问题上的共鸣,有两个文化界的当事人的看法,是很到位的。

  一个是萧军。他在1944年3月22日的日记中说:“鲁迅——对于中国国民性认识底深刻性,韧性,战斗的精神,严肃性,深沉性,这和毛泽东底对于中国社会、历史、政治认识的全面性,政治学说,策略运用的灵活性,忍耐的能容的力量——正是对照的。”

  再一个就是曾经批评过鲁迅的周扬。在1977年4月发表的一篇接受采访的文章中,他把鲁迅和毛泽东放在一起评论说:“我们谈鲁迅的功劳,一个是对社会的了解确实深刻,一个是丰富的历史知识。这两条是很厉害的。毛泽东的伟大也是这两条,其他的许多革命家就不如他。毛泽东、鲁迅,对社会、历史的了解是非常透彻。因为这种了解,所以对马克思的理论可以用。教条主义者,像我们这些人和年轻的人吧,也许读了很多马列主义的书,比方说‘创造社’后期的人,都在日本读了很多书,王明这些人也读了些书,但是读了不能用,关键就在这个问题上。因为毛泽东和鲁迅对社会有丰富的了解,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就可以用马克思主义来研究这些问题,如果你没有太多社会、历史知识,你的马列主义就只能变成教条。”

  三是在农民问题上的共鸣。

  毛泽东和鲁迅,都很重视中国农民问题,都是分析农民问题的高手。要了解中国社会,推动中国社会的改造和进步,离不开对农村和农民的研究,离不开对农民开展工作。鲁迅解剖农民,特别是农民的消极面,异常深刻。他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把普通农民作为主人公的作家,其农村题材小说,塑造了阿Q、闰土、七斤等典型的农民形象,再现了近代中国封闭、落后、萧条的农村景象,描写了农民在政治、经济和思想上受到的压迫和束缚,同时写了辛亥革命因为没有唤醒底层农民而失败的必然性。

  出身农家的毛泽东,早期从事革命活动,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农村和农民。他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也得益于对农村社会和农民处境的深入调查研究。毛泽东和鲁迅的这个共同点,不是偶然的巧合,是他们自觉根据中国实际来思考中国问题症结的必然结果。当然,比较起来,毛泽东更注重挖掘农民的积极面。他1939年给周扬的信中,有过说明:“我同你谈过,鲁迅表现农民着重其黑暗面,封建主义的一面,忽略其英勇斗争、反抗地主,即民主主义的一面,这是因为他未曾经验过农民斗争之故。”的确,亲身领导农民运动的毛泽东,在其《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描写的农民,与鲁迅笔下的阿Q、闰土,不可同日而语。著名记者赵超构1944年访问延安后,在《初见毛泽东》一文中说,“毛泽东在尊重农民社会的旧习惯基础上播种共产党的理论和政策”。这个见解,切中肯綮。

  四是精神个性上的共鸣。

  毛泽东1937年在《论鲁迅》中指出“鲁迅精神”有三个特点:政治远见、斗争精神、牺牲精神。具体论述中,则突出鲁迅一贯地不屈不挠地与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作坚决的斗争;一点不避锋芒地把钢刀一样的笔刺向他所憎恨的一切;向着一个目标奋勇地斗争下去,决不中途投降妥协。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又称,“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凡此等等,可归结到一点,即敢于斗争,永不变节。

  毛泽东提炼概括的鲁迅这种精神个性,正是他在千难万险的革命斗争中一直期待、提倡和下大力气培育的最可宝贵的革命品格。在毛泽东身上,人们看到的也是这样的精神个性。诸如他不怕鬼、不信邪,在逆境中越挫越奋的个性,他立场鲜明、独立思考、大胆怀疑的个性等等,和鲁迅颇为相近。基于此,他读鲁迅著作,很欣赏鲁迅主张打“落水狗”的观点,说“一点没有假慈悲的伪君子的色彩”;很欣赏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两句诗,说“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很欣赏鲁迅“对自己的‘怨敌’,‘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的说法,表示“我们要学习鲁迅这种战斗精神和方法”。

  五是在以笔著文的战斗方法上的共鸣。

  毛泽东在战斗方法上与鲁迅的共鸣,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他对鲁迅杂文的欣赏和评价上面。鲁迅一生写有17部杂文集,宣称自己的杂文是对准敌人的“匕首”和“投枪”。毛泽东在《论鲁迅》中说,这些“匕首”和“投枪”之所以能成为有力的战斗武器,是因为鲁迅“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社会,所以看得远,看得真”。

  毛泽东特别欣赏并提倡学习鲁迅杂文的战斗方法。在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谈话中,他说:“鲁迅的战斗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把所有向他射的箭,统统接过来,抓住不放,一有机会就向射箭的人进攻。……我们要学习鲁迅的这种战斗精神和方法。”他谈到这个战斗方法时,举了鲁迅为自己的杂文集起名的例子:有人说鲁迅第一是有闲,第二是有闲,第三还是有闲,并且说有闲就是有钱,他就出了一本《三闲集》;有人说他讲话南腔北调,他就出一本《南腔北调集》;有人说他背叛了旧社会,投降了无产阶级,他就出一本《二心集》;有人说他的文章常在报刊上用花边框起来,他就出一本《花边文学》;有人受到国民党的压力,要求《申报》上的“自由谈”栏目不要谈政治,只准谈风月,他就出一本《准风月谈》;有人骂他是堕落文人,他干脆就把自己的笔名改为“隋洛文”。

  鲁迅杂文的战斗方法,更重要的是分析问题,针砭时弊,既深刻又全面,既有感染力,又有说服力。毛泽东认为,主要原因是鲁迅懂得和运用了辩证法。在1957年3月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期间,他和与会者多次谈到鲁迅杂文的这个特点,说鲁迅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他相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并自觉加以运用,这才使他的杂文“很有力量”。在会上,有人说写短篇杂文难免有片面性,他不同意这个观点,提出,“我看把鲁迅搬出来,大家向他学习,好好研究一下”,“鲁迅后期的杂文最深刻有力,并没有片面性,就是因为这时候他学会了辩证法。”毛泽东甚至猜想,鲁迅如果还活着,小说恐怕是写不动了,但一定还会写杂文,对现在的一些事情,他“写出杂文来,就解决问题”。1950年代后期,毛泽东曾设想,自己退休后,就给《人民日报》写文章,当然也包括写杂文。实际上,毛泽东从青年时代起,为一些报刊撰写的大量时事政论,不少就是出色的杂文,其风格,也颇似鲁迅。(陈晋 作者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主题链接

  毛泽东阅读和保存的

  三种版本《鲁迅全集》

  毛泽东十分爱读鲁迅的著作,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就开始读鲁迅作品。1938年《鲁迅全集》出版后,他得到一套“纪念本”,此后读鲁迅著作便成为常态了。在不同时期出版的卷本各异的《鲁迅全集》中,毛泽东阅读和保存有三种版本。

  第一种是1938年出版的20卷本《鲁迅全集》。内容包括鲁迅的著作、译作及其整理的部分古籍。毛泽东在这套书上作了不少圈画和批注,凡书里文字排印颠倒、错字漏字的地方,也都一一作了校改。

  第二种是1956年至1958年相继出版的10卷本《鲁迅全集》。这套书带注释,但只收鲁迅著作,未收译文和整理的古籍。

  第三种是1972年有关部门根据10卷本《鲁迅全集》排印的大字线装本。毛泽东在书中画了许多红道道,许多册的封面上画有红圈,其中一册的封面上写着“1975·8再阅”。


努力的小平凡化妆品工


可能,大概,也许,是大家从小考试总是考到鲁迅先生的文章,考来考去的,考得多了,就有了逆反心理吧(笑)。开个玩笑。

回到正题。

首先从文风上来说:

鲁迅先生旗帜鲜明“横眉冷对千夫指”,锋芒毕露的严苛针对社会不公现象,在彷徨中呐喊出心声,那是针对旧势力的反抗,对封建社会的不妥协,这其中就会触动了伪朝旧老的脸面,当然会受到抵触,甚至是恶语相向;另外,鲁迅先生毫不妥协,彻底的批判主义,与那些擅取中庸之道之人形成强烈对比,从而引起这一部分人的攻击与抹黑,以显示自己的高明之处。

其次,从鲁迅先生文章的主要内容来看:

从孔乙已,闰土,祥林嫂这些人物的刻画上,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更多的笔触,放在在关心无人问津的市井小人物身上,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苦难,尤其是那个时候穷苦人所在的社会底层生存困境,并且深度触达了在在这种无可生存的困境中,这些底层人士的苦苦挣扎,无用的反抗,这就与只会做些风花雪月毫不关心民生问题的作家区别开来,与只讲究所谓文化地位,追求虚名的文化人区别开来,如此泾渭分明,肯定也是会遭到这部分人的奚落和抵触。


一个作家,有争议说明其文章是有价值的,最怕是石头落水连个声儿都没有。而鲁迅先生在这么多年以后,依然话题度不减弱,说明鲁迅文章是有旺盛生命力存在的,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事物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时的环境影响限制,鲁迅先生的文章也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导致现今很多人觉得鲁迅过时了等等,这等情况还是用鲁迅先生的意思:去粗取精即可,用辩证唯物法的观点来研究鲁迅先生的文章,使这种批判性文章常青,焕发新的观点,保持旺盛生命力,是我们需要继承的。


千川印月


为什么要黑鲁迅攻击鲁迅呢?!

骂鲁迅黑鲁迅是为了证明他们有多大的才华吗?如果仅仅是以骂名人而达到吸引人的眼球,那倒是一些人想出名的惯用伎俩,但问题似乎没有那么简单!

人无完人,鲁迅先生做为一个正常的人,也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圣人,想黑鲁迅肯定可以找到黑的理由,还可以无限放大,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鲁迅离开人世已经近百年了,鲁迅那个时代的恩恩怨怨早已经随风而去,与现今的社会和人没有纠葛。但有些吃饱了肚子不饿的俏小,经常拿鲁迅先生出来说事,攻击,让人云里雾里弄不明白这胡芦里到底卖的什么狗皮。

现在人人都不傻的,有点时间仔细的分析一下,晃然大悟。原来是指桑骂槐,项公舞剑,意在沛公也!

鲁迅先生被伟大领袖毛主席赞誉为,那个时代骨头最硬的人,他同情支持中国共产党,用手中一枝笔为民族疾呼呐喊,鲁迅不曲不挠的战斗精神,是我们民族那个时代最需要的!

这么一想,也就完全明白了那些黑鲁迅,抵毁鲁迅之徒的真正目的,和险恶用心了!


岁月如歌0898123456


我是没见过黑他的,反而有不少喜欢他的。

鲁迅这个人其实也挺好玩的,也很苦命,那个年代和现在是不一样的,不能用现代思想定义。

就好比你演练很多次地震逃跑策略,可是真的地震了,你确定会和预测的一样?

就像现代不理解妇女缠足,你现在叫她缠足,信不信隔天你就有可能被喷死。

黑鲁迅人也就这几种类型

1借网络火一把,毕竟这样做的人不少

2生活没有发泄口,所谓的网络喷子

3自我感觉良好,这种人一般高不高低不低的

4自己就是个小人,爱挑刺

5历史知识浅

6理解片面化。就一个问题,那个年代的汉奸都真的都是汉奸?回答肯定的,就是偏见。

鲁迅笔下的中国,看似不好,实则起到的作用很大。

负负得正,多么简单的道理。

就像平常生活中你一定听到过,这个人不能惯就得骂,骂醒了才好。不光骂还得打,让他好好记住。那这句话是在特定情景中说出的,恨铁不成钢。

看鲁迅作品仅仅只是看过去,没有必要延伸到现在,因为时代变了,环境变了。

你要批判他应当在他的那个时代,人人自危。

有人很冷静的说他是汉奸,你怕是不懂文人的清高吧!

鲁迅只是愤青,并不是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何况人都没了,至于那么说人家么?

黑他的人就像孙子在说爷爷不懂时代变化,思想迂腐,看不清全局,自私以我为中心,还严肃,就爱说教人。

难道不像吗?


七古猫妖


鲁迅先生的笔下,刻画了中国社会生活中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而这些人物形象又往往是这个社会各个不同阶层里最典型的代表。在和鲁迅先生生活于同时代的人反对抹黑鲁迅。是因为鲁迅无情地用笔剑,撕下了他们的伪装,刨出了他们的灵魂。而现在反对抹黑鲁迅先生的人,绝对不是因为鲁迅的“什么错误”。而是因为鲁迅所刻画的形象还摆在那里,像一面明净的镜子,让现代社会上的许许多多伪君子,无法路过鲁迅先生的这面镜子面前,怕原形毕露,心里不自在。这才是现在许多文人想要否定鲁迅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