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建築中的柱子與斗拱的演變

#讀《華夏意匠》#

今天我們來討論中國建築上的一些主要構件的形制問題。

相對於咱們以前討論的建築的平面、高度、文字演變等宏觀問題來說,這些具體的東西可能會更好玩兒一些吧。

論中國建築中的柱子與斗拱的演變

先從柱子開始聊吧。正好最近聽同塵張翼的講座,聽到了歐洲建築的柱式部分,真是天意。

柱子在中國古代建築裡,好像並沒有斗拱啊,屋頂啊,彩畫啊,那樣吸引人,大概因為中國建築柱子上面的斗拱太有名氣,一般我們會脫離柱子而將斗拱單獨拿出來討論,剩下的柱子和柱礎好像就沒有太多可講的了。

而實際上,斗拱與柱子,曾經是不可分隔的一個整體。

柱式

先來看看關於柱子的稱謂。

在西方的古典建築中,建築上的柱子連同相關聯的裝飾體系,統稱為“柱式”。建築上的“柱式”,是建築立面上最明顯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甚至於這種建築上的結構體系,發展成為了統領建築風格和核心元素。

在歐洲古典建築裡的五種古典柱式,是西方古典建築的精髓,也是以古希臘、古羅馬為源流的西方建築最具代表性的元素。

論中國建築中的柱子與斗拱的演變

西方建築裡的“order”,字面意思是“秩序”,翻譯過來就是“柱式。其實這個柱式的“式”字翻譯的非常準確,而且包含了很多含義。它有形式、方式、範式的意思,表達了一種法則性、規定性。

當我們在建築上談論規則的時候,有三種遞進關係:法、式、樣。“法”是比較宏觀的方法、規則和秩序,是一種大的原則。“式”比“法”更具體,也更明確。中國宋代有一本討論建築原理的著作,就叫《營造法式》,講的就是法和式,也就是討論建築的原理和規則問題。

比“式”更具體的是“樣”。中國清代有個專門設計建築的家族,就叫“樣式雷”,他們作的建築模型叫作“燙樣”,是一種根據具體的建築設計而製作出來的實物模型

其實還有比“樣”更具體的,叫作“例”。“例”更多的指一種特定例子,沒有規則性。清代有一本古建築規則的書,就叫作《清工部工程作法則例》,講的就是一個個的例子。梁思成為這本書畫了全書的圖例,並把這本書和宋《營造法式》稱為

“中國建築的兩部文法課本”

論中國建築中的柱子與斗拱的演變

柱子與柱礎

柱子這個東西,在建築上,最早就是由樹幹演變來的。

早期巢居的建築就是建在樹上,用樹幹本身做為支撐物,樹幹是柱子,樹枝是橫樑,樹葉是屋頂,一棵大樹天然的就形成了建築的雛形。柱子的截面一般是圓形的,這也是遵循自然形態的結果。

論中國建築中的柱子與斗拱的演變

柱子一般是縱向平行排布,但在建築營造的過程中,也會有一些特殊的方法,用以校正視覺上的偏差。

比如,當我們站在一組柱子近前觀察它們時,由於視覺偏差的關係,這組柱子看起來是不完全平行和垂直的,這就需要在建築設計上人為的將柱子故意往反方向傾斜,這在建築上稱為“側腳”。這個方法,中國建築和西方建築不約而同的都在使用。

下面第一張圖,如果按照1的方法建造,最終會形成2的樣子。只有按照3的樣子建造,看起來才會是1的效果。(圖片來自《華夏意匠》)

論中國建築中的柱子與斗拱的演變

最早的柱子是“種”在地下的,也就是插在地底下。為了防止柱子下沉,就在柱子下面墊了一塊石頭。後來,人們發現柱子埋在土裡很容易受潮腐爛,影響建築的壽命,就把柱子連同墊著的石塊到了地面以上,這塊石頭也逐漸成為了柱身的一部分,也就是

柱礎

由於柱頭的消失,柱礎也就成了柱子上最能表現藝術性的部分了。唐宋時期多用“覆盆”形,也就是象一個倒扣的盆一樣的柱礎。唐代華美的建築上,柱礎大多雕刻著蓮花瓣。

清代的柱礎,由“覆盆”變為“古鏡”,也就是“盆底”由向外鼓變成了向內凹。

當然,到了民居建築上,管你什麼規範,那是什麼樣都有的。

論中國建築中的柱子與斗拱的演變

柱子的類型,又分為內柱和外柱。內柱也叫金柱,就是屋子內部的柱子,主要支撐屋內的樑架結構。外柱也叫簷柱,顧名思義是在屋子外面支撐屋簷的,所以一個建築外立面的美觀與否,多半是和簷柱有關的。

​從現在出土的商代遺址來看,至少二里頭、盤龍城遺址的簷柱外,還有一圈柱子,現在有一種說法(待考證)是,這是一圈建在簷柱外側的擎簷柱,支撐的是屋簷下的第二層簷,也就是重簷。最初是一簷柱對二擎簷柱,後來發展成一簷柱對一擎簷柱。這種擎簷柱,慢慢的也就發展成了斗拱。

當然,這只是一家之言。具體來說,這是楊鴻勳在《從盤龍城商代宮殿遺址談中國宮殿建築發展的幾個問題》的文章中提到的觀點。關於斗拱的起源,也有其它的觀點,主要觀點是由三種構件演變而成:井榦結構的交叉出頭處、穿出柱頭的挑梁、擎簷柱。當然,還有我們今天要說的第四種觀點:斗拱由柱頭演變而成

論中國建築中的柱子與斗拱的演變

斗拱

對於古典建築來說,裝飾部分至關重要。而建築立面上佔相當大比重的柱子,由其是柱頭,就成為了建築上非常重要的裝飾元素。

在古代西方,古埃及和古羅馬的古典建築上,演變出五種柱式對建築進行裝飾。有人就奇怪了,這麼注重裝飾的中國古代建築,為什麼柱子上連柱頭都沒有?其實,並不是我們沒有柱頭,而是我們太看重柱頭了,以至於把柱頭的部分發展成了一種單獨的結構,那就是斗拱。

以前說過,斗拱的前身叫作“櫨欒”“櫨”就是柱頭,在古代也叫“栭”“楶”,其實就是一種鬥狀的柱頭。

在早期,柱頂上的“櫨”,不只用於柱子的頂端,也用於梁下的其他部分,並不是柱子的專屬構件,因此也就不被看作一種“柱頭”,而成了一種獨立的構件。

“櫨”之上,又有橫木或冠板,稱為“枅”,發展到後來,這種“枅”越來越彎,變成了向上彎曲的“曲枅”,名字也改成了“欒”,合起來就叫“欒櫨”。這就是斗拱的雛形。

論中國建築中的柱子與斗拱的演變

“欒櫨”在漢語中的意思就是:屋中柱頂承梁之木。曲者為欒,直者為櫨。唐代劉禹錫《武陵觀火詩》寫道:“騰煙透窗戶,飛焰生欒櫨。”清代吳偉業《松鼠》詩中也寫有:“櫺戶既嚴扃,欒櫨若比櫛。

可見“欒櫨”既是建築物上一個特定的構件,又是可以在藝術上指代“建築”的形容詞。說明斗拱這種結構一直就是中國古代建築上不可替代的明星構件。

北齊邢子才《新宮賦》中寫有:“百楹列倚,百櫨代支”;三國(魏)夏侯惠《景福殿賦》寫有:“曾櫨外周,榱桷內附”;卞蘭《許昌宮賦》中也寫道:“見欒櫨之交錯,睹陽馬之承阿”

這些記載表明漢代之前的宮室建築還是有柱頭的

。不但有柱頭,而且還“雕欒鏤楶”(晉代左思《吳都賦》),也就是在柱頭上都是有雕飾和彩畫的。不但文字中有記載,出土的漢代明器、墓室、畫像石等,也說明了“櫨”“欒”在當時就是一種柱頭。(下圖為沂南漢墓)

論中國建築中的柱子與斗拱的演變

論中國建築中的柱子與斗拱的演變

柱頭與斗拱的演變

“柱頭”這個東西,也是因為功能上的需要而出現的。

在中國建築發展的原始階段,建築上的“柱”就是直接用樹幹來做的,而樹幹上部的分叉部分,自然形成了天然的柱頭,正好在分叉的地方能支撐橫向的屋樑。

到了建築發展的成熟階段,有了正式的柱和梁,連接圓形的柱和方形的梁的交界地方,需要有比較大的承載面積,因而就出現“柱頭”這種過渡形的構件。

最早的柱頭是一個鬥形,上大下小,就是用來連接面積較大的樑架系統和麵積較小的柱子端頭的。後來,由於柱頭部分越變越複雜,脫離了柱子形成了斗拱,反而形成了一種中國建築上獨有的沒有柱頭的柱式

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西方古典建築的代表性柱式——愛奧尼柱式,是由冠板向下彎曲而形成,而中國的斗拱是由冠板向上彎曲而形成。

論中國建築中的柱子與斗拱的演變

中西方兩種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符號,由於向兩種不同方向發展而出現兩種不同的結果:向下發展的西方建築,沒有與任何其它結構發生接觸,沒有任何結構上的牽絆,從而發展成了純粹的裝飾構件;而向上發展的中國建築的柱頭,與屋樑結構發生了聯結,從而不得不考慮如何與其它構件相互配合,最終演變成完整的樑架系統。

這種“配合”也可能是這樣完成的:當建築上豎向的柱結構與橫向的梁結構發生聯結時,很自然的就會在夾角部分增加斜向的支撐物,從而加大整個結構的穩定性。這種斜向的支撐物,向上發展成了斗拱,向下發展成了雀替、牛腿、掛落等部件

論中國建築中的柱子與斗拱的演變

結語

柱子與柱頭,以及演變而成的斗拱,都是中國傳統建築樑架結構的重要部分。柱子支撐了整個建築的重量,成為基礎。而脫離了柱頭成為獨立的結構的斗拱,則成了中國建築上最神秘也是最有代表性的構件。

斗拱這個高深莫測的構件,使中國古代建築具有了一種“凝結了大智慧”的感覺,讓大多數人特別是西方人“不明覺厲”,從而對中國文化產生更多的期待和嚮往。也因為斗拱這種精妙的結構和構造,不管從技術還是藝術的角度,都代表了中國古代建築的精神和意義。

不得不說,這真是一個最好的代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