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汽車局——從單兵到集團軍作戰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三大支柱產業之一,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1886年第一輛汽車的出現到今天,汽車的變革隨著科技、能源的變化不斷演進。從最早的以蒸汽為動力到石化燃料為動力到如今的新能源汽車(混動、純電、燃料電池車),汽車技術與信息技術、製造技術深度融合,汽車產品形態從純機械逐步演變為機電一體化、智能網聯化的高科技產品,呈現與電子、信息、通信、交通等相關產業緊密相連的趨勢。

從互聯網行業看汽車,大數據、人工智能、OTA技術為汽車賦能,提的最多的也是軟件定義汽車、用戶體驗、車聯網服務等等新詞。對於汽車行業看到互聯網的紅利一時間也是躍躍欲試,互聯網行業面對移動終端的資源逐漸飽和,面對汽車行業也是老虎吃天——無處下口。當前,互聯網行業與汽車行業仍然在探索融合階段,雙方產業基因問題必定使得需要一段時間建立良好的合作融合發展模式。


華為的汽車局——從單兵到集團軍作戰


從通信領域看汽車,產業之間的協同發展離不開通訊技術的支持。通訊技術讓人類實現了溝通距離的自由,汽車讓人類實現出行距離的自由,從1876年貝爾發明第一部電話到今年5G商用元年。人類的溝通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有線到無線,從話音到數據,從窄帶到寬帶,在自動駕駛的趨勢之下,5G 將成為實現高級自動駕駛(L3+)的關鍵。


華為的汽車局——從單兵到集團軍作戰


說起通信領域不得不提中華有為——華為。以前有寫過華為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佈局智能網聯汽車界的海王,隨著新技術瓶頸的出現和市場化困難,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競爭進入馬拉松長跑的下半場,華為依託自身優勢在不斷進行汽車領域的擴張,速度之快、產業之大令人驚歎。

以前在汽車行業會議論壇很少遇到華為的人,隨著華為在汽車領域的深入作戰,汽車領域行業會議越來越多出現華為的人。同時,華為也帶動汽車行業、互聯網行業人才的流動,如果說華為挖汽車相關行業的人才,倒不如說華為將汽車相關行業的人聚集一起,進行集團化作戰。

華為單兵作戰時期

作為全球領先的 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華為一直“覬覦”汽車行業,深耕佈局智能汽車+車聯網。早在 2013 年,華為便宣佈推出車載模塊 ME909T,併成立車聯網業務部。隨後數年間,華為在車聯網的端(車載智能及聯網設備)、管(車聯網基礎設施)、雲(車聯網平臺)等領域相繼推出相關產品。作為同行業的蘋果公司宣佈進入汽車行業,家電消費企業戴森開始造車計劃,於是乎,外界猜測華為是否也有同樣的計劃——造車。


華為的汽車局——從單兵到集團軍作戰


2017年9月,華為發佈智能雲硬件平臺Atlas,該平臺面向公有云,AI、HPC(高性能計算)等場景,2018年發佈OceanConnect車聯網平臺,為車企提供:聯接使能、數據使能、生態使能和演進使能。


華為的汽車局——從單兵到集團軍作戰



2019 年 4 月的上海車展首次以 Tier1 的定位亮相,展出了 MDC、智能互聯、mpower、華為雲、三類傳感器等配套解決方案,並且正式宣佈華為在汽車領域的戰略:不造車,聚焦ICT技術,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


華為的汽車局——從單兵到集團軍作戰


在總體戰略背景下,華為利用通信的優勢將車連接,建立數字化世界。

主要有幾點:

第一,連接的作用,為車廠提供用4G、5G車載移動通信模塊,把車連到網絡裡面。

第二,提供基於昇騰系列AI芯片的MDC(移動數據中心),就是智能網聯汽車的大腦,是一個計算平臺或智能駕駛的子系統。

第三,為開發者在華為雲上提供自動駕駛雲服務Octopus(八爪魚),包括數據處理、訓練、仿真、測試等。

第四,HUAWEI HiCar人-車-家全場景無縫互聯解決方案,把整個智能終端的生態和車、家結合起來,真正把車打造成第三生活空間。


華為的汽車局——從單兵到集團軍作戰


集團軍作戰時期

在華為宣佈不造車作為Tier 1的半年以後,在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高峰論壇上,華為又向外界傳遞了三個重要信息:

  1. 開發用於自動駕駛的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核心傳感器;
  2. 推出適用於自動駕駛的「計算+通信」架構;
  3. 推動智能汽車零部件標準制定。


一個架構三個平臺一朵雲:

一個架構:

單兵作戰時期,華為以分佈式網絡+三個域控制器(智能座艙、整車控制、智能駕駛),車載網關轉變為分佈式車載網絡。


華為的汽車局——從單兵到集團軍作戰


集團軍作戰時期,計算+通信(CC)架構在原來基礎上提出軟件可升級,硬件可更換,傳感器可擴展,這也就是華為開始與自動駕駛傳感器企業競爭。

從底層芯片到外圍生態,從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到整車架構一鍋端。


華為的汽車局——從單兵到集團軍作戰


相對於博世集團發佈的電子電氣架構趨勢,華為架構趨向於Zone oriented architecture and vehicle computer ,也就是說在該架構下,華為將著重部署vehicle computer ,畢竟自動駕駛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計算力的問題。


華為的汽車局——從單兵到集團軍作戰


三個平臺:

  1. MDC智能駕駛平臺:基於昇騰系列AI芯片+智能駕駛操作系統(鴻蒙),提供華為自研激光雷達和毫米波雷達;建立認證標準和對接流程,打造開放傳感器生態。
  2. CDC智能座艙平臺:基於麒麟芯片+鴻蒙操作系統,開放API,使能跨終端應用。
  3. VDC整車控制平臺:基於硬件平臺+整車控制操作系統,開放應用層為車企進行定製化服務,打造mpower多形態電驅、充電及BMS產品。


一朵雲:除了Octopus 提供自動駕駛訓練、仿真、測試服務以外,OceanConnect車聯網接入,全制式V2X開放車載模組,打造車內1GE-10GE以上以太網提供網聯生態娛樂服務。


華為的汽車局——從單兵到集團軍作戰


華為從先前的單兵模式在半年內開啟了集團軍模式,從戰略層面還是戰術層面可以看出,都是圍繞自身優勢建立生態佈局。從通信優勢的聯接到芯片優勢的應用生態,華為擅長於to B業務優勢應用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抓住核心部件行業垂直整合為整車廠賦能,並且根據公佈情況開放傳感器、V2X模組、API等等,也為主機廠留足自研空間,擺脫國外供應商“全家桶”式的產業鏈模式。

回過頭我們可以看到華為在汽車領域的戰略佈局非常清晰而又堅定,2010年在行業內首次提出“雲、管、端”的概念,2015年智能網聯汽車萌芽開始,時任輪值CEO郭平指出:華為不會進入汽車製造業,將長期專注ICT領域。到今天,這一基調和定位仍未改變,改變的是華為根據定位不斷在“雲、管、端”的佈局。2013年成立車聯網業務部,2017年發佈智能雲硬件平臺,2018年發佈OceanConnect車聯網平臺,發佈自研AI芯片昇騰,基於芯片的自動駕駛平臺MDC600,2019年初發布5G基帶芯片巴龍,4月份發佈Atlas人工智能計算平臺,提出針對AI全場景的解決方案。從大局來看,汽車只是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一個組成部分,華為的佈局不僅僅侷限在汽車,而是利用汽車撬動智慧城市。


華為的汽車局——從單兵到集團軍作戰


華為的汽車局——從單兵到集團軍作戰


戰略的穩定性和戰術的靈活佈局,使得華為逐漸在汽車領域發聲。進入智能網聯汽車行業將對中國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生較大的拉動作用,從而利好相關產業鏈。

華為依託通信優勢,無論是5G還是"CC"架構都是以通信的角度不斷深入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那麼對於中國推動車路協同發展將是極大的幫助,產業與企業之間互利互惠。帶動V2X領域企業,軟件開發中間件服務類公司發展。

華為一邊在最底層的芯片層面創新一邊在接口應用層面開放,最終會圍繞芯片建立產品生態圈,這是所有企業無法比擬的大殺器。面對汽車行業變革,大家都在說生態圈,生態圈並不是合作伙伴的多少而是需要生態的穩定和不斷的更新,從芯片做起以平臺的形式面向用戶將極大地提高競爭力,但是面對汽車行業仍然有許多的未知數。

1、從單兵到集團軍,華為面對的困難也將增加,作為Tier 1的產品認證仍然需要時間。上下游的產業鏈整合問題,雖然華為建立5G聯盟,與國內主機廠都簽署合作協議,但是產品的穩定性需要大量測試驗證,對產品開發能力將提出新的要求,傳統主機廠產品開發是否能夠等得及華為“全家桶”有待觀察,不過這對於新勢力造車企業是一個好機會,共同開發測試雙方共贏。

2、智能網聯汽車涉及到產業鏈環節較多,與消費類電子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智能網聯汽車關乎人身安全,推進速度肯定不及消費電子迅速,從2015年開始早如今行業經過轟轟烈烈的風起進展並沒有達到預期,未來可能仍然需要降低預期。

3、處於集團軍作戰的早期,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中,各方合作伙伴及收益程度具有不確定性,華為整合並建立新的產業鏈意味著破舊,動了他人的利益奶酪可能面臨圍攻的局勢。

4、華為擅長to B的打法,進入汽車領域的Tier 1儘快建立對於用戶的需求挖掘形成產品全生命週期閉環。

汽車行業的變革速度之快無論是汽車行業還是相關行業都是意料之外,面對瞬息萬變的戰場,從單兵游擊戰到大規模集團軍,以華為的戰略遠見和執行力未來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