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戰爭-32: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 微波谷向硅谷轉變

芯片戰爭-32: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 微波谷向硅谷轉變

科技真相 科技紅利及方向型資產研究

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思考—隨筆之《芯片戰爭——亮劍!國運之戰》


芯片戰爭32—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微波谷向硅谷轉變

(黎明之前,1950-1959年)

特曼的盛情邀請,老同學貝克曼的鼎力相助,肖克利開始創業;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成立;加州聖克拉拉,從原先的微波谷向硅谷轉變;肖克利建立博士生產線,其中8位年輕人成為了今天硅谷眾多半導體公司的開創者;貝克曼儀器公司。

第二章 黎明之前

第十八節: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


就肖克利個人而言,除了錢,他什麼都不缺,他不缺英俊的外表,不缺好學歷,不缺非凡的個人能力,不缺做事情的決心,就缺一個東西—錢。別看他頭上頂著那麼多光環,但就財富而言,他也只是剛剛步入小康而已,在帕洛阿託開個小超市應該沒問題,但要創辦一個高科技企業,還差著東海岸到西海岸之間的鐵路那麼一大截呢。

為了獲得企業的成立資金,肖克利花了差不多一個夏天的時間,去遊說德州儀器、洛克菲勒、雷神等公司出資50萬美元給他建廠以生產晶體管。但是,無奈人家要麼打算自己生產,比如德州儀器、雷神;要麼不願冒險,不買他的帳,比如洛克菲勒。

其實,50萬美金建一個晶體管工廠是遠遠不夠的,請參考德州儀器當年的建廠,可是耗費了500萬美金哦。

幾近絕望之際,肖克利想到了他在加州理工學院唸書時曾經“睡在上鋪的兄弟”,如今已經成為化學教授的阿爾諾德.貝克曼(Arnold Beckman)。

1956年,參與發明半導體晶體管的威廉.肖克利,離開貝爾實驗室(此時,貝爾實驗室早已宣佈放棄了晶體管發明專利),回到了家鄉——加州的聖克拉拉,隨後在好朋友貝克曼(這哥們居然是PH值測定法的發明人)的資助下,在今天的山景城聖安東尼奧南部路391號租用了一棟樓,在這裡,創建了“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

圖:1956年成立於硅谷山景城聖安東尼奧南部路391號的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

芯片戰爭-32: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 微波谷向硅谷轉變


早在1935年,貝克曼教授就已經下海了,在加州創立了“貝克曼儀器公司”,依靠生產PH計積累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當肖克利找上門時,貝克曼儀器公司營業額已超過2100萬美元,員工人數達2000多人。下海創業的心酸經歷以及當年讀書時候一起“上自習佔座位+泡mm”的情誼,貝克曼非常痛快地拿出30萬美元作為首期投入,由肖克利全權負責,建立一個獨立的晶體管研發部門。

作為晶體管研發部的總裁,肖克利的年薪為3萬美元,附帶4000股貝克曼公司的優先認股權。至於新公司的選址,貝克曼認為應該設在公司總部的附近,也就是設在洛杉磯地區,而肖克利則堅持要設在聖克拉拉。就在僵持不下之際,斯坦福大學的特曼教授又出面了。嗯,為啥又呢。

特曼教授始終一直在關注著肖克利的一舉一動,他可不願意這塊吸金石落在別處。當得知貝克曼將資助肖克利建廠後,他第一時間找到了貝克曼及肖克利,陳述了選址在帕洛阿託的種種好處。特曼告訴他們,斯坦福大學已經將晶體管項目納入到教學中,而那些正在攻讀電子專業的畢業生,將會是他們新公司持續而穩定的優秀員工來源。特曼甚至與當地商會聯繫,將合適的地塊及經驗豐富的地產經紀人名單都給他們發了過去。

最後,特曼激動地強調道:“我確信選址在這裡將大有裨益,能夠看到大學與企業的共同發展是件相當令人興奮的事情,我衷心希望你們能認真考慮並最終參加進來。。。”

特曼的熱誠及他在電子業方面的影響力,打動了貝克曼,更是堅定了肖克利的決心。最終,“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正式落戶在聖克拉拉,位於帕洛阿託與山景城之間的接壤處,距離斯坦福大學只有5英里。

由此,1956年,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正式成立了。

圖:肖克利所創辦的半導體實驗室成為一家水果超市,僅存門口的標示作為今天硅谷的地標之一

芯片戰爭-32: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 微波谷向硅谷轉變


特曼教授對於威廉.肖克利和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為何那麼迫切呢?因為這時候的“硅谷”—聖克拉拉,沒有“硅”。

這一時期的硅谷,應該叫做微波谷(Microwave Valley)更為合適。此時的聖克拉拉主要的代表公司是:Elitel-McCullough、Varian Associates、Microwave Electronics等;代表產品為:超短波電子管、返波管、行波管等。這些電子公司主要為美國軍方生產製造微波產品,先是零件,後來是系統。當然,這其中最有名的大公司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

除了軍工企業,這一時期的斯坦福工業園還有一些非常著名和重要的微波實驗室。比如,位於山景城的半軍半民的電子國防實驗室(SylvaniaElectronics Defense Lab,EDL),這個實驗室僱傭了特曼在內的許多斯坦福教授搞科研,有1300多僱員,每年超過1800萬美金的軍方合同。

EDL實驗室的主任威廉·佩雷(William Perry),這哥們也是斯坦福大學的畢業生,後來,還擔任了克林頓總統的國防部長。1964年,威廉·佩雷和六位副手離開了EDL在硅谷建立了電磁系統實驗室(ElectromagneticSystem Lab,ESL)。還有,通用電氣公司的微波實驗室,也在1954年搬到了聖克拉拉的斯坦福工業園。

但是,斯坦福工業園,或者說此時的聖克拉拉—硅谷,就是沒有“硅”。所以,對於特曼而言,能夠將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忽悠”到斯坦福工業園之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資金有了,場地有了,萬事俱備,只缺人才。肖克利辦的是高科技企業,自然不能隨便招幾個“民工”了,要招,也是招高素質的“民工”嘛。他首先想到的是貝爾實驗室的同事,但那些受到邀請同事都深知肖克利的人品,沒有一個願意來與之共事。

於是,肖克利將招聘目標轉向了剛剛從各名牌大學畢業的明日之星,畢竟,年輕好忽悠呀。再說了,肖克利的名聲在當時可是響噹噹的,在業內擁有眾多的粉絲,得知肖克利要自立門戶,不少年輕人立馬慕名而來,而來自各地的的求職信更是如雪片一樣飛來。

隨即,肖克利發佈“招賢令”(呵呵,這個招賢令可不是今天的招聘廣告,肖克利把招聘廣告以代碼的形式刊登在學術期刊上,就像一道數學題,一般人根本讀不懂它的含義),很快在他身邊聚集了8個能夠讀懂“肖克利密碼”的天才的年輕人,這些年輕人最終在今天的硅谷開創了仙童、英特爾、國家半導體等赫赫有名的產業巨頭,還有一個人是肖克利實驗室的普通助理,中國人施敏,後成為了中國臺灣省半導體理論物理學的奠基人。

當年參加招聘的年輕人即使讀懂了“肖克利密碼”,還要通過肖克利自己設計的測試題。其中一題是這樣的:“127人參加一場網球淘汰賽,最終要打幾場比賽才能決出冠軍。請用最簡便的方法得出答案。”請注意,肖克利測試的重點不僅僅是正確答案,關鍵還要用“最簡便”的方法得出答案。

隨筆的朋友們要是有興趣的話不妨試試,哈哈。。。這種密碼形式的招聘廣告,後來,谷歌公司也有樣學樣。。。

加州聖克拉拉也就是今天的“硅谷”,這一年,晶體管之父威廉.肖克利,他把“硅”帶給了“硅谷”,點燃了“硅谷之光”。

圖:晶體管之父——威廉.肖克利的名著《半導體中的電子和空穴》

芯片戰爭-32: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 微波谷向硅谷轉變


肖克利在招聘的時候,也體現了他性格中的某種偏激和極端,其中很多做法在當時並被大家所接受。比如,為了從招聘者當中遴選出來真正的精英,肖克利想出了各種遴選辦法,除了他將招聘廣告以代碼的形式刊登在學術期刊上,水平不夠的話你壓根就看不懂。更為創新的是,肖克利還要求在面試之前,應聘者必須到他指定的機構參加智商測試、創造力測試以及心理評估,評估不過關的話,你還是自覺地打道回府吧。不過,這種在當時被廣泛批評的測試手段在今天成為了許多大公司都喜歡採用的招聘方式之一。

還有,他甚至專門飛赴匹茲堡參加半導體業座談會,認真聽取每一場演講,和每一個他看得上的與會者進行交流以從中發掘可用之材。嘿嘿,在這次行業的座談會上,肖克利就像“星探”一樣,發現了一個具有“巨牛”潛力的人才,這個人請見隨筆後文敘述。

事實證明,肖克利的做法也許有點極端,但他的努力沒有白費,最終能夠進入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工作的,不管是理論和實驗物理學家,還是化學家、電子工程師、機械工程師,全是該行業最具潛力的精英。肖克利聲稱他要建的是一條精英博士生產線,他做到了,其中最為突出的是8個年輕人,客觀而言,這8人並不能夠說能力和專業是前8位的,但是他們都是白人,因為肖克利的思想開始逐步轉向“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觀點。

這些風華正茂的年輕人,當中有不少是辭掉原來的在東部一些大公司的工作,來到這西部的小縣城。吸引他們的不是人工高、福利好,而是晶體管之父—肖克利的名氣。

特別是肖克利獲得1956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後,這些年輕人個個摩拳擦掌,雄心萬丈,相信跟著“晶體管之父”,一定可以幹出一番事業,迎娶“白富美”,最終走向人生的美好“錢途”。可事實很快就證明,這些舉杯歡呼、笑逐顏開的年輕人都錯了,他們都大錯特錯了。。。

圖:肖克利和8位年輕人一起歡慶肖克利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芯片戰爭-32: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 微波谷向硅谷轉變


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於1959年被Clevite收購,後又於1965年被國際電報電訊公司(ITT)買下,數年後,1969年,ITT公司正式關閉了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

圖: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的紀念銘牌

芯片戰爭-32: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 微波谷向硅谷轉變


InternationalTelephone and Telegraph(ITT,國際電話電報公司),ITT成立於1920年,最初由SothenesBehn創立的波多黎各電話公司,後來,通過在歐洲市場的不斷收購而不斷成長。特別是收購了包括德國的電信和零部件公司SEL(後來的Intermetall)和英國的STC。兩家公司都成為早期重要的歐洲半導體供應商。

ITT總部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西棕櫚灘,ITT半導體公司於1965年收購了克萊維特(Clevite)。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龐大的ITT被分拆的過程中,這些企業被一分為二地關閉或出售。

ArnoldOrville Beckman(阿諾德.O.貝克曼),1900年4月10日至2004年5月18日。

貝克曼生於伊利諾伊州的卡洛姆,1928年在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獲得化學博士學位之前,他獲得了伊利諾伊大學的化學和化學工程學位。

圖: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的投資人—貝克曼

芯片戰爭-32: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 微波谷向硅谷轉變


在加州理工大學任教授期間,他發明了pH計和分光光度計;1935年,他創立了貝克曼儀器公司,生產和銷售這些儀器和其他科學儀器。

圖:貝克曼發明的PH測量儀器

芯片戰爭-32: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 微波谷向硅谷轉變


1956年,他與威廉.肖克利一起在加州山景城創建了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作為貝克曼儀器公司(Beckman Instruments)的一個部門。貝克曼最終將公司100多萬美元的資本投入了這項投資,但從未實現過盈利。

由於在科學和商業方面的貢獻,貝克曼在1989年被授予了美國國家科學勳章。後來,他轉向慈善事業,建立了阿諾德和梅布爾貝克曼基金會(Arnold and Mabel Beckman Foundation),以支持教育和研究。

BeckmanInstruments(貝克曼儀器公司),成立於1934年,由阿諾德.O.貝克曼博士(ArnoldO.Beckman)創立。1935年,貝克曼儀器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商用產品,即pH計,並作為分析實驗室設備的供應商而蓬勃發展。

Beckman於1955年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山景城(MountainView)資助了William Shockley的Shockley半導體實驗室,作為該公司的一個部門,並於1960年將這塊業務出售給了Clevite。作為Beckman Coulter,Inc.,的一部分,該公司目前是一家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富勒頓的生物醫學測試系統和用品製造商,2006財年的收入為25億美元。

但是,令人可惜和憤恨的是,肖克利,這位物理學的天才到了晚年成為了一個種族主義者,因為鼓吹臭名昭著的“白人至上的優生論”而被美國科學界和產業界所摒棄。在全球半導體硅週期的發展歷史中,有許多放蕩不羈的天才,但是有時候,天才和瘋子僅有一線之隔。

感謝您一直以來、長期持續關注《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思考——隨筆》和《芯片戰爭——亮劍!國運之戰》相關係列報告以及敬請您持續關注後續系列!

如果您喜歡本文,歡迎轉發和轉載。謝謝。

注1:本文部分圖表、數據等引用於互聯網、公司公告等;

注2:本文相關專利信息和說明等引用於互聯網以及國家相關專利機構等;

注3:本文相關公司信息、產品等引用於互聯網,外媒、公司公告等;

注4:本文相關行業數據、產業信息等來自國家統計局、工信部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