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真的落后了吗?

武备趣科普


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是苏联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的4号舰,目前它不仅是俄罗斯北方舰队的旗舰,也是世界上吨位最大的非航母舰艇。该舰为。彼得大帝号研从1986年开始研制,并于1989年下水,1998年进入俄罗斯海军服役。它主要用于远洋反舰、反潜和防空作战。彼得大帝号是俄海上舰队的核心力量,与其它舰艇组成编队后,可进行攻击敌方大型水面舰艇、航母以及破坏敌方海上交通线等作战行动。目前,彼得大帝号巡洋舰是俄罗斯海军战斗力最强的水面舰艇,不过从现代海军的发展角度来看,彼得大帝号已经有些显得力不从心。

(俄罗斯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

彼得大帝号巡洋舰作为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的一员,其作战思想还是基于美苏冷战背景下,以对抗美国大型航母或水面舰艇编队为目的。苏联人希望通过自身强大的反舰、防空、反潜能力,对美国海军水面舰艇发动致命打击。但实际上,该级巡洋舰只是苏联海军与美国海军军备竞赛的产物,当时苏联海军水面舰艇实力不足,所以基洛夫级巡洋舰才会成为水面舰艇编队的核心。彼得大帝号采用核动力系统,拥有强大的续航力。舰艇上配有3架直升机,总吨位达到了2.5万吨。全舰还配备有各型导弹近500枚,拥有区域防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和远程反舰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可谓是世界上武备最强大的水面战舰。苏联以强大火力的导弹巡洋舰作为舰队核心,其目的还是为了弥补与美国海军在大水面舰艇实力上的不足。而现今海军舰艇的发展方向,已经朝着防空反导能力、多用途作战能力、信息化网络化作战能力,一体化与高效化等方向发展,所以与之相比,彼得大帝号巡洋舰的作战思想已经显得有些落伍了。

(美国海军三艘核动力军舰进行环球航行)

彼得大帝号巡洋舰虽然武器众多,火力强大,但是它已经疲态尽显。彼得大帝号反舰手段为20枚倾斜发射的P-700“花岗岩”超音速反舰导弹。该型导弹采用惯性加主动雷达制导方式,可携带常规弹头和核弹头,射程达到700公里,可以进行超视距攻击。不过这款导弹的巡航高度很高,已经达到了17000米左右,这很容易被敌方宙斯盾雷达发现,所以它的生存能力并不高。而且彼得大帝号仅能携带20枚反舰导弹,一旦发射完毕,将没有反舰武器可以使用。

(P-700“花岗岩”超音速反舰导弹)

该舰的防空系统采用的是S300防空导弹的舰用版防空系统(S-300F“里夫”防空导弹系统),它可以携带96枚防空导弹,射程为100公里,最大速度可达6马赫。该系统可同时发射12枚导弹,攻击12个空中目标。近程防空主武器为128枚“利刃”近程舰空导弹和两座AK-630型6管30毫米近防炮。而且它还有一座双联AK-130火炮和14枚“石英”反潜导弹,用于承担辅助对海、对空防御任务。不过,彼得大帝号的防空雷达性能却只有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而且其装备垂直发射系统也不是现在常见的通用发射系统。虽然它携带的导弹数量众多,但是由于发射系统数量固定,在执行某一类任务时,无法增加所需的导弹数量,这就限制了其作战能力的发挥。另一方面,彼得大帝号也无法对陆地目标进行攻击,在越来越强调海军对地打击的今天,彼得大帝号显然缺乏执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

(S-300F“里夫”防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

(彼得大帝号的武器系统)

基于彼得大帝号存在的问题,俄罗斯方面也曾计划对其进行改装。比如,在原有的“顶板”三坐标雷达基础上,加装P-20K四面阵有源相控阵雷达,并改装MR-650远程警戒雷达和5P-30P三坐标雷达。同时,为舰艇配备现代化作战系统,改装原有的电子设备。此外,原有的垂直发射系统也将进行更换,换装新一代通用垂直发射系统,使其具备通用发射能力。拆除P-700反舰导弹,装备最新的“皓石”型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替换原有的“里夫”防空导弹系统,安装最新S400舰用型“鲁道特”防空导弹发射系统,并更新舰炮和近程防空系统。尽管俄罗斯海军雄心勃勃,但迄今为止也只有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的3号舰(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正在接受现代化改装。

(进行现代化改装的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

从整体技术水平和作战能力来看,如今彼得大帝号已经难言先进。P-700反舰导弹虽然威力巨大,但是高抛弹道极却容易被拦截,30N6E1单面平板相控阵火控雷达技术也已经严重落后。加之,彼得大帝号又是核动力舰艇,其维护保养成本很高,目前俄罗斯的财政又有些捉襟见肘,维持它的正常运转都已经显得吃力了。在今天,俄罗斯海军的战略已经从远洋进攻变为了近海防御,而且从苏联继承的舰艇也多处于退役状态,现如今俄罗斯海军大型水面舰艇中也只剩下彼得大帝号这面旗帜。昔日那支驰骋大洋的红海军舰队,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驰骋大洋的红海军已经成为历史)


战情解码


彼得大帝号巡洋舰它是一艘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先来说下它的历史,上世纪60年代,苏联北方设计局开始了制定新一代巡洋舰,通过4年的时间完成了初步的设计,在1974年拿出最后设计方案,同年3月分在位于圣彼得堡市的波罗的海造船厂开工建造,在1977年12月下水测试,1980年7月加入北方舰队服役。目前,彼得大帝号巡洋舰是世界上吨位最大的非航空母舰战斗舰艇,也是世界上唯一一艘现役的非航空母舰核动力水面作战舰艇 。

你的问题中提到了“满载2.5万吨,可携带400枚导弹”通过一组数据来更详细的了解下彼得大帝号,彼得大帝号全长252米,宽28.5米,吃水9.1米,高度59米,乘员635名,标准排水量19000吨,满载排水量24300吨,它采用两座核反应堆和两座燃油锅炉的混合式动力系统,续航力14000海里/30节,彼得大帝号装置四台发动机,其中两台核动力装置的总功率达8万马力,能以24节的速度航行;两台蒸汽动力装置的总功率是4万马力。如果两套装置同时使用的话,该舰以30节的全速前进。

反舰武器方面:可携带20枚垂直发射的SS-N-19超音速长程反舰导弹(此弹装有750公斤高爆炸药,发射后最高速度能达到2.5马赫,最大射程为500千米),还配备一座双联130毫米火炮,射程29千米,射速35-45发/分,弹头重33.4千克。

防空武器方面:分为近程和中远程,中远程配有12个S-300防空导弹的垂直发射系统(射程100公里,最快速度达6马赫),每箱8枚,一共96枚。近程SA-N-9VLS导弹系统,共有两组发射仓,每组发射仓可以同时发射八枚导弹(射程15公里,最快速度2.5马赫),除以上防御系统外还有30mm火炮,中心火控雷达。可搭载三架卡-27直升机。

通过上述性能小编用055驱逐舰进行对比,彼得大帝号的墓碑加顶罩合力拦截也不过在特定角度下最大拦截9枚导弹。055单面雷达就能拦截12枚以上,这个就是现代战争的差别。可以看下面两张对比图。

世界各国海军未来几十年内中的发展趋势不是吨位大就厉害,“软件”上一定是现代战争的必杀技能。彼得大帝号巡洋舰它的短板就是电子系统比不上现代战舰,虽然现在“落后”一些,但是在历史的舞台上它也是战功赫赫。


九品侍卫


作为全球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一艘核动力巡洋舰,纵然“彼得大帝号”巡洋舰有2.5万吨的排水量、拥有异常强大的火力,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艘上世纪70年代设计的巡洋舰已经落后于时代潮流了!

“彼得大帝号”巡洋舰是上世纪70年代苏联设计建造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1144.2型)中的4号舰,原舰名为“尤里·安德罗波夫号”与1986年动工建造,后来因为苏联解体的原因,该舰后期工作暂停,直到1996年才恢复,而到了1998年才正式交付俄罗斯海军,由于时间跨度太久,可以说是该舰一经服役就在设计理念上落后于时代潮流了,想想我们30年的驱护舰不是退役就是升级多次了!

▲“基洛夫级”巡洋舰和055

虽然在理念上落后了,但“彼得大帝号”巡洋舰还是有一些亮点的!比如该舰满载排水量超过2.5万吨,远超目前各国建造的驱逐舰,比是055的近2倍,甚至超过了一些轻型航母!在动力方面该舰采用了2座kn-3核反应堆+4台蒸汽轮机,如此强劲的动力使得该舰航速可以超过32节,也是目前除航母之外唯一的核动力水面舰艇!

▲“彼得大帝号”巡洋舰俯视图

而“彼得大帝号”巡洋舰目前能够拿得出手的亮点除了吨位和核动力之外,应该就是强大的火力,该舰可以装备各种导弹近400枚,其中包括20枚P-700“花岗岩”重型反舰导弹,这种反舰导弹的射程可达700公里,甚至可以携带核弹头,是非常可怕的存在,在冷战时期被称为“航母杀手”!

▲高超音速导弹

但在现在看来该反舰导弹末端速度只有2.5马赫,而且采用高弹道,全程高度在17公里以上,又有非常明显的红外特征,在现代宙斯盾雷达和我们的346A相控阵雷达面前简直就是活靶子,所以俄罗斯打算将其换成最大速度8马赫的“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

▲“基洛夫级”巡洋舰武器配置

“彼得大帝号”巡洋舰火力虽然强大,但该舰的缺点也是相当明显的,比如雷达电子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海战的需求,并没有装备相控阵雷达,其工作在C/D波段的远程对空警戒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只有300公里,而对2平米的目标探测距离更是不足200公里,在面对现在稍微有点隐身能力的战机和反舰导弹可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他对海、火控、导航等雷达也均已落后!

▲“彼得大帝号”错综复杂的上层建筑

此外,“彼得大帝号”巡洋舰由于体型巨大且上层建筑错综复杂,雷达特征特别明显,很容易被发现并锁定攻击,而该舰上最先进的防空导弹也就是S-300的海基型号“里夫-M”舰空导弹了,可以搭载96枚该型导弹,只是与051C上的相同,在性能上已然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总之,2.5万吨的“彼得大帝号”巡洋舰已经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产物,纵然进行了升级改造,也改变不了其落后的设计理念和雷达电子系统,甚至可以就“彼得大帝号”这样一艘2.5万吨的巡洋舰的综合战斗力还比不上7000吨的052D型驱逐舰!

天下布武


“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是苏联1144型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四号舰,满载排水量25000吨,采用核动力/蒸汽轮机混合推进系统。配有500枚各型导弹,曾经是苏联时代最强悍的水面战斗舰艇,目前作为俄罗斯北方舰队旗舰存在。今年4月,俄罗斯国防部表示2021年之前,将要销毁两艘"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不论是从军费还是技术考虑,该型舰的继续服役都已经落后于时代。

红色甲板,塞满各型导弹的武库舰。

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是苏联海军走向远洋和美国海军争霸海洋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弥补和美国海军竞争中的实力不足。上世纪60年代“古巴危机”发生之后,在美国航母编队的立体打击面前,缺乏大型远洋作战舰艇以及舰载航空兵的苏联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也正是在这种压倒性优势压力下,苏联海军总司机“戈尔什科夫”推动下,开始航母以及大型水面舰艇的建造工作。基洛夫级巡洋舰作为编队核心舰艇同步开启建造,由于航母发展的落后,基洛夫级巡洋舰只能追求单舰配套超强的火力,包括防空、反潜、反舰无所不能。

防空系统由远中近三道防线构成,包括远程SA-N-6防空导弹,中程SA-N-9防空导弹,以及近程SA-N-4防空导弹。当然还有AK-630M近防炮系统充当最事一道防线。

SS-N-19“花岗岩”反舰导弹是该舰的火力核心,最大射程500-550公里,最高飞行速度1.6马赫,可以装备核战斗部或者750公斤高爆战斗部。是典型的航母杀手,一发入魂。

反潜系统则由舰载反潜武器系统,以及舰载直升飞机完成(三架Ka-27PL或Ka-25RT舰载直升飞机)。

从火力配置的多样化,以及备弹数量来看完胜很多现代战舰,但是作为一款冷战时代的武库舰,在苏/俄大型航母编队一直无法成型的情况下,推崇火力至上、强调单舰独立作战能力。但是这种火力刺猬并不适用于现代战场,现在战舰更注重系统整合、体系配合以及先进航电的指挥、控制性能。因此作为曾经苏联红海军中的巨无霸,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也是相当正常的。


河东三叔


唔,“基佬夫”家的老四,没错就是“基佬”,一艘满载排水量25000吨、核动力的巨舰,北方舰队的旗舰,俄罗斯海军的颜面,去年才刚刚搞完服役20周年庆典,怎么就落后了呢?眼瞅着快30岁的阿利·伯克依然混的风生水起,正直当打之年的“彼得大帝”号怎么就显得暮气沉沉了呢?穷根究底,我们只能说这都是钱闹的,像这种大型海军水面舰艇,过不过时并不是看他的舰级,也不是看他的现有武备,而是要看这型舰具体要怎么用,能发挥什么功能,升级潜力还有多少,毕竟舰上设备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就算是美国舰艇也不可能全是新锐武器和舰载设备。说句实话,“彼得大帝”号的底子还算不赖,舰体空间充足,核动力能量充沛,如果俄罗斯有钱,未来搞点电磁炮,大功率高性能相控阵雷达、先进的反舰/防空系统上舰,岂不是美滋滋?

▲“彼得大帝”号导弹巡洋舰进入黑海

“基洛夫”家的唏嘘往事

1998年4月18日,在俄罗斯摩尔曼斯克的码头上,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升起“安德烈旗”,正式加入俄海军战斗序列。入役仪式上,俄罗斯国家安全秘书、俄海军司令、议会主席等高管悉数到场,时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发来贺信。一系列高规格的活动,充分说明了这艘磕磕绊绊建了12年的海上巨兽,承载了俄罗斯人怎样的期望。

▲彼得大帝号导弹巡洋舰基本信息

这边厢老四刚刚披挂上阵,但是整个“基洛夫”家族的命运却随同这个国家的处境一样,摇摇欲坠。五号舰“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原名:捷尔任斯基号)在开工两年后,仅仅建造了35%的工程量后,就于1990年被取消建造,而后惨遭肢解;老大“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原名:基洛夫号)和老二“拉扎耶夫海军上将”号(原名:伏龙芝号),也在彼得大帝号服役的前一年因为发生故障而被转入预备役,此后长期被抛弃在北德文斯克的“荒野”里,慢慢等着腐朽和被拆解;状态相对较好的老三“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原名:加里宁号)也在老四服役之后不久,就驶入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待接受改装(后来被移至北德文斯克),然而因为资金窘迫和船厂工期安排,这一等就是小二十年。

▲准备升级改造的“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

由此可以看出,建成的“基洛夫”四兄弟,其中三艘都是服役没多久,就因为各种原因被废置在码头上、船坞旁任凭风吹雨打,这不都还是缺钱嘛,再好的舰建成了养不起,坏了修不起,就跟个别人买车一样,明明资金有限非得强行上豪华品牌,工资还不够养车钱,这能是车的锅吗?总之以俄罗斯海军的资金状况,当年养着一条“彼得大帝”已经是极限,近些年来随着俄罗斯对海军的投入略有增加,这不就着急忙慌的把延宕多年的“纳西莫夫”号改造升级项目正式启动了。

▲几艘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的视图

该级舰的坎坷改造启动路

目前的“彼得大帝”号除了在2014年进行了雷达和声呐系统的改造外,与服役之初并无太大的不同。俄罗斯海军司令曾于2015年宣布,彼得舰将在“纳西莫夫”号改造升级完成之后进行现代化升级。2017年11月29日,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尤里·里索夫确认了“彼得大帝”号将进行为期10年的大改,同时“基洛夫”级的前两艘舰都被确定将遭拆解,未来只有老三、老四携手同行。

▲基洛夫级导弹巡洋舰发射导弹

因为彼得的升级改装要在“纳西莫夫”号改造完工之后,目前还没有动工,所以“纳西莫夫”号的升级方案和改造情况将是彼得大帝号未来的一个极好写照。话说90年代末期就要进行改造工作的“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在船厂被搁置了二十年:一开始是因为资金缺乏、方案未确定等问题没有动工,后来北方机械造船厂承接了印度“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改装工作,没有能力同时对另外一艘大型水面战舰进行改造,这一下子就耽误了10年。不过祸福相依,印度的天价航母改装工程,不仅让北方机械获得了充足的资金、更新了造船设备、锻炼了技术工人,而且经过十年的等待,纳西莫夫上可以使用更多、更新的舰载设备。

▲改装进行中的“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

2008年,北方机械在完成了印度的航母改造订单后,就开始着手对“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进行核废料拆除、舰艇状况勘察、舰载设备检测和改造方案拟定。2012年北方机械造船厂宣布上述工作全部完成,并在2013年正式与俄罗斯政府签订改造合同,开始了这艘巨舰的现代化升级之路。

▲除了舰艇主建筑以外,可以看到舰载设备基本都被拆除,看来升级改造将比较彻底

“彼得大帝”号是否真的落后&升级改造前景

那么,彼得大帝号是否真的落后,我觉得不能以目前的状况来做评论,而是要看其现代化升级之后的情况,毕竟谁家海军美改过几条舰呢?根据“纳西莫夫”号的改造升级方案来看,未来该级舰将装备以下舰载设备:

▲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巡洋舰垂发系统的改装升级

首先,就是各位最关系的导弹垂发系统。升级改造后,该舰将使用10组8联装的“3K14海军通用垂发系统替代原来那20根P-700导弹发射筒,共计80单元(可以装填“口径”、”缟玛瑙“、”俱乐部“等反舰、陆攻巡航导弹)。武器区还会安装4组8联装的”鲁道特防空系统“垂发装置,能够以”一坑四弹“形式装填类似美国”改进型海麻雀“的9M100近程防空导弹(合计可装填128枚),由于鲁道特防空系统源自S-400技术,所以还可以装填射程超过200公里的48N6DM远程防空弹、射程120公里的9M96中程防空弹;出于节约资金的考虑,还会保留12部转轮垂发装置,可以装填96枚射程150公里的48N6E2中远程防空导弹。

▲俄罗斯舰载垂发系统示意

其次,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得到更新之后的”纳西莫夫“号或是未来改装的”彼得大帝“号将具备强大的区域防空能力和反舰、陆攻能力。当然,这些能力的实现,除了需要换装垂发和弹药以外,对高性能雷达的依赖也必不可少。根据俄罗斯海军公布的资料,改装后该级舰将安装探测距离达到200公里的"5P-20K”X波段四面固定阵列有源相控阵雷达(对空/对海),此外还将配合”MR-650“L波段远程警戒雷达、“5P-30P”S/C波段三坐标雷达等。

▲改装后四面固定阵列相控阵雷达示意

其他电子战设备和舰炮等就不再叙述了,总之得益于充沛的核动力和充足的舰体空间,“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的改装潜力还是挺大的,至少仅凭借上述两项改造内容来看,世界上现役战舰能超过的不多。最后,如果仅谈论舰体平台,该级舰还是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远谈不上落后;如果要比较舰载设备的话,虽说不能说是最好,但也是依俄罗斯目前经济技术条件和作战需求所能拿出的最好结果,当然要是“不差钱”的话,还能改的更好。


装备空间


纵使成为了搭载数百枚导弹的存在,基洛夫级(彼得大帝号为该级四号舰)核动力巡洋舰也已然落后于时代。

火力:外强中干

基洛夫级被认为是一款具有强大火力的军舰,无外乎是因为其搭载的数百枚各型导弹。

但评价一艘舰船的火力,并不能单纯看武器数量的多少。其质量以及武器系统的整体使用效率也是至关重要的。

↑前苏联的1144型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满载排水量超过2.5万吨,将近是我国055级导弹驱逐舰排水量的两倍,是052D级的三倍多。该级舰长250.1m,宽28.5m,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巨无霸。

↑与之相比,英国的无敌级轻型航母(该级舰已全部退役)也不过192.6m长、27.5m宽,满载排水量20600吨。也就是说,基洛夫级比很多轻型航空母舰还要大一号。这么大的船,当然是要多装武器的。

↑基洛夫级装有20单元SM-233型重型反舰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用以发射P-700“花岗岩”重型反舰导弹;96单元B-203A型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用以发射S-300系列远程舰空导弹;16座8单元(共128单元)S-95型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用以发射3K95道尔中程防空导弹;还有两座传统的双臂式ZIF-122舰空导弹发射架,用以发射9K33型近程防空导弹。除此之外,还有多座AK630近防炮、卡什坦弹炮合一近防炮系统、130mm或100mm舰炮(该级4艘舰的装备情况都略有不同)。

↑顺带一提,首舰基洛夫号在舰艏还装有10单元SS-N-14反潜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在后续舰上取消了垂发系统,改为了SS-N-15导弹,由设在舰体中后部两侧的533mm鱼雷发射装置发射,在这里不算入垂发总数。

这样算来,满载排水量2.5万吨的基洛夫级装有共20+96+128=244单元的导弹垂直发射装置。而反观今天的一众水面作战舰艇,美帝的提康德罗加级有122单元垂发,阿利伯克是96单元,我国的055级是112单元,052D更是只有64单元。那么是不是应该说,基洛夫级的火力就远远好于今天的主流水面作战舰艇?

恰恰相反。

↑从导弹类型的角度来说,基洛夫上两百多个单元的垂发,都不是通用垂发。也就是说,特定类型的垂发系统只能适配特定型号的导弹。当20枚P700反舰导弹都被发射出去时,就意味着基洛夫级完全丧失了远程对舰打击能力。当目标距离较远时,射程较短的128单元道尔舰空导弹也会因射程不足,干瞪眼白着急,无法发射攻击目标。

正是因为舰上各种导弹不可混装,基洛夫级在实际出海巡航时,为了节约维护和使用成本,有至少一半数量的垂发系统是不会装填导弹的。即便是战时,也不能保证每种导弹都可以发挥其最大的作战效能。

换句话说,基洛夫级垂发数量虽多,但由于每种垂发系统的用途过于单一,其总体使用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同样,导弹类型的繁多和不可通用混装的弊端,也给基洛夫级的火控系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以防空导弹火控系统为例,在全舰密密麻麻的上层建筑中,有K波段“十字剑”舰空导弹火控雷达1部,用于3K95道尔中程舰空导弹;J波段“顶罩”舰空导弹火控雷达2部,用于S-300远程舰空导弹;F/H/I波段“突现群”/"汽枪群"舰空导弹火控雷达2部,用于9K33近程舰空导弹。每种每部火控雷达能够同时引导1-2枚导弹攻击目标。

也就是说,由于舰上导弹和火控互不兼容,纵使能搭载远中近程总共近200发防空导弹,基洛夫级同时也只能攻击4个远距离目标,2个中距离目标,和4个近距离目标。且在实战时复杂的电磁环境下,如此繁复的火力和火控配置,必定会给舰上的指挥调度工作带来很多麻烦甚至是混乱。

↑而无论是美帝的MK41、MK57,亦或是我兔海军055大驱上的112单元大口径垂发,都是是通用垂发。也就是说,反舰导弹、防空导弹、反潜导弹、陆攻巡航导弹,统统可以不经特殊改装装进这些垂发系统里。

这就给军舰的火力配置提供了非常强的灵活性:遂行舰队防空任务时,可以多带远程防空弹,带少量反舰、反潜弹和近程防空弹用于自卫即可;遂行对陆打击任务时,则可以多带陆攻巡航导弹,而只携带少量其他类型的导弹用于应对特殊情况。



↑也就是说,今天较为先进的大型驱逐舰,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灵活的火力配置,在实战中发扬出并不亚于基洛夫级的火力。而今天的大驱,排水量也不过是万吨出头而已。

换句话说,基洛夫级在1980年代一定算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作战舰艇之一,也是红海军的中坚力量。但到了2019年,它早已难当重任,更不能称得上先进二字。

颇为鸡肋的核动力设计

巡洋舰/驱逐舰的动力系统是否应该采用核动力,也曾是一个困扰着某些大国海军舰艇设计师的难题。不过,历史已经给出了相当明确的结论:巡洋舰/驱逐舰采用核动力,是得不偿失的。军用舰船核动力的最大价值还是体现在航空母舰上。


↑航母采用核动力主要是为了航母能够长时间以25-30节高速奔袭。哪怕是二战时期的大型舰队航母一般都能以10-15节的经济航速达到8000海里(近15000km)的最大航程,走直线的话足够从美国本土西海岸的圣地亚哥海军基地一路开到新加坡的樟宜海军基地。但以10节航速走完这8000海里,需要一个多月时间。如果战事紧急,航母却还需要一个月才能从本土开赴作战海域,黄花菜都凉了。

↑如果以25-30节的高速航行,一个多月的航程能缩短到10-15天。但如果航母采用常规动力,持续高速航行不仅有损坏动力系统的风险,更会飞速消耗舰上燃油,航程就只剩下经济航速下的一到两成。

也就是说,常规动力航母用高航速走完这8000海里,要中途补给油料至少4-5次。而这在广袤无垠、气候海况多变的大洋上,又会带来很多舰队调度配合上的难度。

如果航母采用核动力,则不存在油料不足、动力系统负担大的顾虑,可以放心大胆油门到底奔向目标,进行长距离的高速航行,向目标海域快速反应、快速部署。

<strong>

↑而对于驱逐舰、巡洋舰来说,则极少有这种远渡重洋的战略机动需要。美帝现役的驱逐舰、巡洋舰均采用常规动力设计,在需要对长途奔袭的航母实施护航时,多采用从不同海外基地分别派出驱逐舰、对航母进行接力护航的办法。

↑而像前苏联/俄罗斯这样在海上主要采取防御态势的国家来说,更加不需要舰船有强大的持续高速航行能力。说得难听些,当年的红海军能在美帝的绝对海空优势面前,守好自己家门口的一亩三分地,就已经很不错了。

<strong>


↑而且,核动力舰艇的造价也是惊人的。1961年,8万吨的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造价为2.6亿美元,同时期9万吨的企业级核动力航母为4.5亿美元,后者只比前者大10%出头,但造价要翻番。

↑值得一提,同时期只有2万吨的长滩号核动力巡洋舰的造价也高达3.32亿美元,比8万吨的小鹰级常规航母还高。

上上图是企业号、长滩号和核动力驱逐领舰(后来被升格为巡洋舰)班布里奇号组成的全核动力舰队于1964年进行的一次史无前例的环球航行。这次历时64天的史诗航行总航程达32600海里,而且舰队中途没有进行任何补给。

但是辉煌和成就背后,有一点值得我们留意:9万吨的企业号、2万吨的长滩号、9千吨的班布里奇号,整个舰队的总吨位不超过12万吨,但总造价却高达近9亿美元(1960年代物价),足够建造3艘半8万吨的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了。

↑而且核动力舰船每过15到25年就需要换料大修,需要拆解部分舰体进行核反应堆芯的更换,一两年的工期是少不了的。一次换料大修所需的费用也一般能达到军舰造价的10%-15%。

此外核动力动力系统本身也比相同功率的常规动力系统昂贵得多。核动力舰船平时所需的使用成本、维护时间也高于一般常规动力舰艇。上图是美国航母27个月一周期的航母日程安排,可见两年多的周期里,核动力航母有长达半年时间在港维修,又需要3-5个月的磨合重整时间,实际可出航部署时间只有15-17个月。

也就是说,以核动力航母为例的话,在一艘核动力舰只的整个服役生涯中,即便是最理想的状态,也只有六成时间可供出航(这其中也包括出海训练、试航的时间),另外四成时间都处在不可出港的状态。

<strong>

↑而且同样地,核动力舰艇在退役后,拆解核反应堆也是个耗钱、费事、吃技术的大工程。

↑因此从很大程度上来看,基洛夫级可以说是前苏联海军不惜血本打造的一款核动力面子工程。其威慑、象征意义远大于其在实战中所能发挥的实际作战效能。

综上,基洛夫级无论是从作战性能上来看,亦或是从经济实用角度进行考量,都很难被认为是一代成功的军舰。

帝国余晖:四艘基洛夫级的明天

基洛夫级首舰基洛夫号(后改名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于1974年3月26号就已开工,1980年12月30日服役,2004年3月30日退役。

余下三舰分别于1984年、1988年、1998年完工入役。可以说四艘基洛夫级走到今天,都已经是有20-40年舰龄的老舰了,必然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舰体设备老化,以及核燃料的大修换料问题。

但众所周知,今天的俄罗斯海军已很难和当年的苏联红海军相提并论。对于这四艘海上巨兽,俄罗斯也曾多次提出过大规模的改造计划,但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只是雷声大雨点小。

↑2014年进行“现代化改造”前后的基洛夫级二号舰拉扎耶夫海军上将号(原苏联海军伏龙芝号,该舰早在1997年就退役封存,随后在2002年遭遇严重火灾,就此完全停航彻底失去战斗力),从外观上来看仅仅是给军舰刷了一层新油漆的翻新工程,并没有更换任何武器、火控、雷达等舰上设备。

换句话说,该舰的作战能力经过2014年的“改造”后,相比1984年服役时,甚至说相比于2002年的严重火灾后,都很有可能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步。

↑而三号舰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原加里宁号)也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所谓的现代化改装工作。根据俄罗斯军工新闻网报道称,俄罗斯为改装该舰共计拨款500亿卢布(约合15.16亿美元),计划拆除除了船体和核动力装置之外的其他所有舰载设备,然后安装全新的武器、火控、雷达等全套舰用设备。

按照计划,该舰的改装工作应当于2018年结束,该舰在当年便可重返部队服役,服役期可延长至2030-2040年。但如今9102年都已过去大半,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却依旧没有再度服役的消息,很有可能还静静地躺在空无一人的船台上。

(后又有消息说该舰的改装工作会持续到2020-2021年,希望不要又是遥遥无期)
↑2019年4月18日,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发布核动力舰艇拆解招标文件,决定从2019年至2021年拆除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拉扎耶夫海军上将号两艘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

与两艘基洛夫级同时期拆除的一批舰艇,还包括一艘671型多用途核潜艇(维克托级)及3艘667BDR型战略核潜艇(德尔塔3型),总拆解费用约折合4200多万美元。

↑时至今日,四艘基洛夫级中,只有最年轻的彼得大帝号还在为昔日红色帝国的海疆站着最后一班岗。她伟岸、庞大的身躯,无声地向世人述说着红海军曾经的辉煌。

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的命运,也许也会和许多那个疯狂年代诞生出来的红色巨兽一样,只得静静地沉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化为昔日帝国的一抹余晖。

<strong>


Sabot穿甲哥


作为一款70年代设计的武库舰,这只排水量高达2.5万吨的战列巡洋舰体现出的是浓浓的冷战思想,与当今舰船发展方向已经脱离。

但要说其性能怎么样,只能说虽然落后但依然很可怕!先进性和实用性不能相提并论,就像F14+不死鸟的技术虽然来自70年代,但即便今天这对组合依旧让所有的先进战斗机胆寒。同样,基洛夫的各种武器配置拿今天的眼光看技术上确实已经落伍,但谁也不敢轻视。拿其装备的20枚花岗岩来说,射程高达550公里,其弹道非常特殊,可以进行2次变轨变速,是专门为应对北约防空系统研制,前400公里飞行高度在2万米以上,后150公里高度会下降到20米,最后30公里会再次下降高度提升速度至2.5马赫以上进行俯冲攻击。所以该导弹唯一的软肋就在前400公里那2万米高度的巡航期,但由于冷战时期对于距离超过150公里的目标防空导弹普遍无能为力(增程型标准II也是88年以后的事),150公里以外能看的见但是打不着,等到进了150公里以内能打的着了但是又不知道跑哪去了,所以这种重达7吨的大家伙堪称宙斯盾系统的杀手,老美在1998年曾经利用搞到的SSN19数据对当时的宙斯盾舰(包括2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四艘阿利伯克驱逐舰)进行过电脑突防模拟,结果发现即便是多条拥有射程达到185公里的增程型标准IIBLOCK IV的宙斯盾防空舰总的拦截概率也只有67%(没有增程型标准II时拦截概率只有不到27%),换句话说基洛夫在有效射程内进行一次20发齐射就有6枚直插美航母编队,重创美航母,尤其是中途变轨那一下实在太“瘆人”:刚刚计算出其弹道,还不等发射导弹或者刚发射完导弹,它却变轨了,而且还是阶梯式变轨,使得之前计算的数据完全失效。另外其弹体表面还有厚达17毫米的钛合金装甲,可以硬抗多枚20毫米密集阵炮弹的攻击。促使美海军对宙斯盾系统进行大幅度性能提升。当然,20年后的今天花岗岩再次面对宙斯盾可能会吃闭门羹了,标准型导弹某些型号射程轻松超过200公里甚至达到400公里,可以轻松掐住花岗岩的中途软肋,而且近程防空导弹性能也提升巨大,改进型海麻雀、海拉姆面对2.5马赫的反舰导弹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拦截概率,但如果面对的不是增强型的宙斯盾,花岗岩是不是就依然可以大出风头了?

再说防空,2000年以后各国海军舰艇防空能力发展成为重中之重,这也使防空技术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甚至一个国家防空舰只的性能和数量成为评价一个国家海军实力强弱的重要参考。而基洛夫在这方面就落伍了,其搭载的96发150公里的里夫防空导弹算是豪华家当,但总得远程防空性能也仅仅只是比我国的7000吨级的051C强一些而已,毕竟导弹数量多一倍,但从火力通道数量也就是抗饱和攻击能力来看远不及四面相控阵雷达的052C,虽然对于普通水面舰艇来说这水平也算不错了,但对于这艘排水量达到两艘055的庞然大物来说,就显得寒酸了。

当然,基洛夫的近程防空火力还是很凶猛和密集的,四套卡什坦弹炮合一系统+192枚垂直SN9近程防空导弹+若干座改进型的SN4防空导弹发射臂,使得基洛夫近程抗饱和攻击能力到今天也算超强。

反潜方面,虽然西方国家一直对前苏联庞大笨重的声呐系统嘲笑不已,但实际上基洛夫上装备的声呐系统从来没有让北约潜艇兵好过过,其被动声呐系统在演习中经常可以揪住“大洋黑洞”基洛级潜艇,主动声呐系统更是功率巨大,冷战时基洛夫主动声呐一开机,发出的声呐波敲击在北约潜艇艇身上发出如同电线在风中抖动的声音,吓得北约潜艇兵差点尿裤子。

抗沉性。老毛子造的东西皮实耐用是众人皆知的,军舰的抗沉性也非同一般,基洛夫不仅有强大的管损系统做保证,庞大的舰体也设计了数量众多的干隔舱和水密舱,同时在舰体弦侧还设有一定厚度的装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甚至免疫飞鱼、鱼叉等西方反舰导弹带来的伤害。

总得来说,单纯就基洛夫的反舰、反潜、防空性能并不算太落后,甚至依然可以用强悍二字来形容,但对于其2.5万吨的“战列巡航舰”身份来说就格格不入了。


天涯咫尺1986


完全没有落后,如今把它放在任何一个国家海军当中,都是作为绝对的主力存在,包括现在如日中天的美国海军!确切的说不是“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落后了,而且俄罗斯的海军落后了,说白了就是没钱的原因!

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不知道继承了前苏联多少好的武器装备,但是东西是好,可是俄罗斯没有钱来继续使用,就算是销毁都没有钱销毁,这让美国等西方国家都看不下去了,甚至出钱替俄罗斯销毁。

不过有一级特殊的军舰,俄罗斯没有放弃,那就是基洛夫级/1144型核动力巡洋舰,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款除航母之外,采用核动力的水面作战舰只,其中“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在役,除了一艘退役之外,还有两艘正在接受现代化的改装!

说到“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导弹火力,那完全可以媲美一个航母战斗群了,是名副其实的导弹武库舰。全舰装备了接近500枚导弹,导弹的种类应有尽有,包括反舰导弹、防空导弹和巡航导弹等等,并且各类型导弹的射程由远及近都有,可以堪称为立体式的防护模式和攻击模式,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垂直导弹发射系统!

由于“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排水量超过了两万四千吨,所以俄罗斯人把能够装上的武器装备全都装上去了,简单粗暴的堆叠在一起,光舰载直升机都有三架,是一般国家军舰配备的直升机数量的好几倍。除了导弹之外,“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还配有先进的火炮系统,比如说AK-130双管100毫米舰炮和CADS-N-1近防系统,这在现在都是先进的。

不过由于服役20多年了,“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的装备相比较顶尖国家的水平,已经相对显得落后了。尤其是雷达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目前已经成为主流舰载雷达,所以“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同级的两艘军舰,目前正在接受改装,改装的重点就包括换装更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和更先进的垂直导弹发射系统,这样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的实力将会再上一层楼,服役到本世纪中叶都没有问题,不过由于经费问题,改装过程一波三折。

虽然俄罗斯面临的主要对手的是美国,是北约,但是双方开战的机会是渺茫的。所以俄罗斯更多的还是需要一款强大武器时不时出来威慑对手,“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其实也可以和战略核潜艇一样,在必要的时候威慑对手。比如双方局势紧张的时候,“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开过去显示一下军事存在。

另外俄罗斯面对的主要战争还是非对称战争,自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的全部都是,包括车臣战争和格鲁吉亚战争,还有现在的叙利亚内战,尤其是叙利亚内战,像“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这样的武库舰,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部署到地中海就是一个移动的武器库和发射平台,数百枚的导弹,能够不间断的打击叙利亚境内目标,因为是非对称,几乎不用担心被攻击!

所以即使是不升级,“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也不会落后,当然升级了会让它变得更强!


资讯所长


“彼得大帝”号巡洋舰是俄罗斯的第4艘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该舰在1989年下水,舰龄已经超过30年。虽然俄罗斯一直宣称要对基洛夫级巡洋舰进行现代化升级,但是基洛夫级巡洋舰的本身设计理念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再加上舰龄较老的问题,即使进行现代化的升级,也很难能够满足现代化海战的需求。



苏联陆海空三军的发展一直比较“偏科”,在整个冷战时期,苏联海军的发展速度远逊于美国海军。由于苏联不是传统的海权国家,在海军发展的过程中,苏联走了不少的弯路,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就属于苏联走弯路生产出来的舰艇。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的造价非常高,维护成本非常高,在海战中的作用却不大。



如果让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给航母护航,肯定是大材小用,如果让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单独行动,那么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的生存能力也不强。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就像是二战时期日本的武藏号战列舰一样,从数据上看非常的强大,在海战中的地位却非常的尴尬。实际上不仅俄罗斯海军的“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落伍了,大部分俄罗斯海军的水面舰艇都已经落伍了。

从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海军的发展便开始停滞不前,时至今日,俄罗斯海军的大部分舰艇仍然是苏联时期留下的老古董。从苏联解体到现在已经经历了30年的时间,在这30年的时间里面,俄罗斯基本没有研制过新型的水面主力舰艇。俄罗斯海军的大部分舰艇的舰龄都在30年以上,很多舰艇的舰龄甚至已经超过了40年,由于俄罗斯海军经费不足,这些舰艇的保养情况普遍较差,很多舰艇都伤病缠身。

随着时间的推移,“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在现代化海战中的作用只会越来越低。从俄罗斯当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在“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退役后,俄罗斯很难能够继续建造新的核动力巡洋舰。不过由于俄罗斯海军没有新型舰艇下水,“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应该还会服役很长的时间才会退役。


军武小咖


武器的技术性和实用性得分开来说,一般我们所说的的先进一般都是指武器技术的先进、稳定并且实用。但有些武器则是只达到两者中其中的一个标准,就是技术先进但还并不实用,以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和美国朱姆沃特级为例,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可以说是军舰未来的发展方向,其技术的先进性可以说是超前的,但是由于技术还不稳定虽然先进,但是还并不实用,像英国用综电推进的45型驱逐舰就出现过集体趴窝的现象,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和朱姆沃特号航母还出现了许多问题。


而基洛夫级的彼得大帝号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产物,从时间和技术上的角度度来说几十年的跨度这已经算是落后的技术,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它不实用,相反它不仅实用而且直到目前他仍然是全球战力排行靠前的巡洋舰,至今仍然是俄罗斯海军仰仗的顶梁柱,无论是在防空、反舰、反潜上其性能都都绝对够用,所以如果从实用这个角度来看它并没有落伍。而同样的美军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都是上世纪的技术产物,如果和今天055的性能相比其技术性肯定落伍,但是在实用性上又有多少个国家的技术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呢?


所以判断一件武器是否先进通常要考虑其使用性和技术性,这两者就决定着他们的战力大小。所以综合以上因素来看彼得大帝号并不算落伍,因为还没有多个国家能达到他这样的技术高度,不算有没有造出来那也是没有可比性的。彼得大帝后已巨大的排水量和大的载弹量,闻名于世界,被称为武库舰,其单独作战能力非常强,不过就是比较烧钱而已,所以老毛子选择退役两艘只保留一艘,不然连自己都养不起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